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偏头痛在全球范围的发病率的较高。关于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在其诸多诱因中饮食因素的作用并不罕见。饮食因素与偏头痛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既有有害食品诱发头痛发作,又有保护性食品减轻头痛症状。不规律饮食也可诱发偏头痛。偏头痛饮食诱发因素的发现与控制对于偏头痛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偏头痛相关的饮食因素的识别和避免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是一种以女性为主要患病人群的疾病,且在女性的不同生命阶段和月经周期偏头痛的患病率和头痛特征不同。内源性激素的变化及外源性激素的使用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偏头痛的发作,雌激素的不稳定波动可诱发偏头痛,严重的偏头痛常导致泌乳素水平升高,孕激素、雄激素对偏头痛有保护作用。在多种性激素中,雌激素对偏头痛的影响最大。除了个体差异,先兆偏头痛和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对激素波动的反应也不同。本文旨在对各类性激素对偏头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慢性偏头痛(CM)与发作性偏头痛(EM)的病史特征、临床特点等,探究偏头痛慢性转化的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和策略。方法共纳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CM患者72例及EM患者10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非条件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的BMI(P=0.000)、病程(P=0.000)、基线头痛发作频率(P=0.000)、基线头痛持续时间(P=0.03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P=0.000)、焦虑自评量表(SAS,P=0.000)及抑郁自评量表(SDS,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OR=1.468,95%CI:1.148~1.876)、病程(OR=1.102,95%CI:1.022~1.188)、基线头痛发作频率(OR=1.461,95%CI:1.247~1.711)、睡眠质量(OR=1.494,95%CI:1.198~1.864)、焦虑状态(OR=1.201,95%CI:1.048~1.376)是偏头痛慢性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控制体重、减少头痛发作频率、缩短病程、改善心境状态与睡眠质量,有可能延缓偏头痛的慢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慢性偏头痛(CM)是偏头痛的常见致残性并发症。每年,约2.5%的发作性偏头痛(EM)发展为CM,即偏头痛慢性化。CM较EM患者社会经济状况更加恶化,生活质量下降,头痛相关负担加重。CM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皮质正常抑制能力减弱、脑干疼痛系统调制障碍和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致敏有关。其治疗包括去除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和枕神经刺激。本文就CM的诊断、患病率、疾病负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致残性慢性神经血管紊乱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目前治疗效果不佳。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调节免疫及炎症基因表达。研究发现,硝酸甘油诱导的三叉神经脊束核NF-κB激活,p65含量显著增加,被认为参与偏头痛的发病机理,且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本文对NF-κB信号通路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偏头痛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往研究表明,A型肉毒毒素可显著降低慢性偏头痛患者的头痛频率、头痛强度和头痛相关的功能障碍。近年来发现靶向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通路的多个单克隆抗体也可以显著改善慢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转归。目前尚缺乏二者预防性治疗慢性偏头痛的对比研究。本文重点介绍A型肉毒毒素和靶向CGRP及其受体单抗[CGRP(r) mAb]治疗慢性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及A型肉毒毒素疗效不足的患者转换为CGRP(r)单抗治疗后的转归,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偏头痛慢性化的潜在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与偏头痛慢性化相关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 依据ICHD-Ⅱ(2004)及其关于慢性偏头痛最新修订版(2006)的诊断标准,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上海仁济医院神经内科头痛门诊连续就诊登记偏头痛患者250例,其中慢性偏头痛43例、发作性偏头痛207例,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头痛病史.结果 慢性偏头痛占总偏头痛就诊人数的17.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中性别构成、教育程度、体力劳动者比例以及存在一级亲属家族史、系统疾病史者的比例相似(P>0.05);头痛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既往发作频率以及存在先兆的比例也无显著差异(P>0.05).慢性偏头痛组中急性期止痛药物的使用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05).两组患者偏头痛起病年龄相当,但慢性偏头痛组患者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并于多因素分析中仍显示明显差异.结论 偏头痛慢性化的风险可能随病程延长而增大,但须行进一步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以证实.在临床工作中,对病程长、可能存在止痛药物滥用的患者应加强治疗及随访.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偏头痛与卒中存在相关性,尤其是缺血性卒中与先兆性偏头痛。偏头痛患者可出现偏头痛性脑梗死,年轻女性较多。尽管有明确证据表明偏头痛与卒中相关,但其机制、卒中与先兆性偏头痛的相关性、治疗、如何预防等方面都尚不明确。而偏头痛与卒中共性的特征包括:(1)发病机制;(2)危险因素;(3)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因此,偏头痛与卒中关系的深入研究至关重要。来自美国伊利诺伊西北医学院附属爱德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发作性偏头痛慢性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26例发作性偏头痛(EM)和50例慢性偏头痛(C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偏头痛慢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EM组超重、女性比率,年龄及体重指数(BMI)显著低于CM组(均P0.01),受教育年限显著高于CM组(P0.05)。两组间起病年龄、初发持续时间、初发疼痛程度及有先兆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M组初发频率、病程、急性期止痛药物过度使用比率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显著低于CM组(P0.05~0.01)。BMI(OR=1.159,95%CI:1.004~1.338)、SAS(OR=3.100,95%CI:1.360~7.069)、SDS(OR=3.390,95%CI:1.117~10.287)及急性期止痛药物过度使用(OR=2.714,95%CI:1.022~7.204)是EM慢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伴有抑郁/焦虑、止痛药物过度使用和超重是EM慢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A型肉毒素联合托吡酯治疗慢性偏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偏头痛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BTX-A组、TPM组、联合治疗组。随访记录各时间段(治疗前、治疗后1、2、3、6个月)各观察指标,同时记录相关不良反应,评价各组用药的安全性。结果各组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每月偏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服用止痛药数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联合治疗组每月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服用止痛药数量与BTX-A组及TP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肉毒素联合托吡酯治疗慢性偏头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其发展成难治性偏头痛的危险因素有可变的和不可变的两种。目前难治性偏头痛缺乏一个可操作性的定义。2006年,美国头痛协会难治性头痛专家小组制定了难治性偏头痛和难治性慢性偏头痛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了依据,此标准很有希望被列入未来的国际头痛学会头面痛分类中。本文综述了难治性偏头痛的定义、诊断标准、影响因素等。  相似文献   

12.
西比灵防治女性偏头痛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西比灵与血管舒缩相关因子的关系及对女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门诊女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比较西比灵组与血栓通组对女性偏头痛的疗效,并在治疗前后检验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结果西比灵组舒血管因子CGRP的含量较服药前低,而缩血管因子ET无改变,在减少头痛持续时间和减轻头痛程度(有效率均为28例,93%)以及减少月头痛频率方面(有效率为26例,87%)优于血栓通组(只在减轻头痛程度,有效率为27例,90%).结论西比灵可能通过降低CGRP来有效地控制女性偏头痛发作.  相似文献   

13.
<正>偏头痛与抑郁症共病现象经常被报道,然而二者共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研究显示,背外侧前额叶皮层、5-羟色胺、中枢敏感化作用、丘脑边缘系统的激活、鼻窦缺氧性一氧化氮理论及遗传因素等可能与其发病机制相关。探讨偏头痛与抑郁症共病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偏头痛与抑郁症共病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偏头痛与抑郁症共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偏头痛初次发作的头痛强度、偏头痛的前驱症状、偏头痛家族史和偏头痛残疾。无论是慢性偏头痛还  相似文献   

14.
2 189例门诊头痛患者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头痛专病门诊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 189例头痛专病门诊且资料完整的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特点,了解不同头痛诊断所占的构成比.结果 2 189例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为1:2.04),平均年龄(45.87±15.92)岁.最常见的头痛类型依次是偏头痛(28.2%)、紧张型头痛(22.6%)和与精神障碍有关的头痛(20.6%),慢性每日头痛的比例达到11.1%.结论 头痛患者的性别、年龄与头痛类型存在相关性,需特别关注头痛患者的精神障碍因素和发作性头痛的慢性化.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的具体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但它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寻找其特异性治疗成为重中之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偏头痛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从CGRP结构、分布及其在偏头痛发作过程中的作用和相关药物研发几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儿童偏头痛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小儿科最常见的慢性复发性头痛。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繁重的学业压力、快速的生活节奏和严重的睡眠不足,使小儿偏头痛的病例不断增加。偏头痛多为学龄儿童,平均发病年龄6岁左右,10岁以前发病率男略多于女,青春期(12岁以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2008-03~2010-05我科接诊偏头痛患者51例,现对这组病例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总结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和血管、神经、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偏头痛看做与四肢瘫痪、痴呆等同样严重的致残性疾病.所以,一旦诊断成立就应积极治疗.在临床工作中,以头痛作为就诊原因者极为多见,头痛的治疗是临床一大难题.目前,偏头痛通常都用药物治疗,虽可缓解疼痛,但是部分患者由于药物副作用或其他原因而导致依从性较差.外科治疗偏头痛技术的出现,使部分不能耐受药物的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正>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被列为最严重的慢性功能障碍性疾病之一。既往有许多研究发现偏头痛与脑卒中风险增加存在显著的关联。本研究将对偏头痛与脑卒中的关联和潜在机制进行综述。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影响高达20%的普通人群,女性多见,根据是否出现先兆症状可分为有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 arua,MA)与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rua,MO)[1],主要表现为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根据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GBD),偏头痛在全球致残性疾病中排第二位[2],在2019年神经系统疾病负担排名中同样位列第二,仅次于脑卒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偏头痛(migraine)是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是一种与脑神经血管功能失调有关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偏头痛列入慢性疾病,与痴呆、四肢瘫痪和严重的精神病等同。偏头痛临床治疗目的为终止头痛发展,缓解伴发症状和预防复发。现将偏头痛的治疗方法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致残性的原发性头痛,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均带来显著的经济负担。偏头痛的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急性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是轻至中度偏头痛发作的一线治疗选择;而对于中至重度发作的偏头痛和慢性偏头痛,曲普坦类和预防性治疗是必要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促成了CGRP拮抗剂以及针对偏头痛发作时释放的CGRP及其目标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的研发。最近,有数种抗CGRP或其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发作性和慢性偏头痛。迄今为止,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旨在对偏头痛发病机制和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尤其关注于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策略中抗CGRP单克隆抗体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