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氯胺酮依赖者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氯胺酮依赖伴随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rTMS治疗,对照组采用伪rTMS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刺激1次/d,15min/次,连续治疗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评估睡眠质量、多导睡眠仪监测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及时间共同来评定疗效,对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多导睡眠仪监测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及时间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 rTMS可显著缩短氯胺酮依赖伴随失眠患者的睡眠潜伏期、减少觉醒次数及觉醒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焦虑症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焦虑症伴失眠的患者58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rTMS治疗,对照组口服文拉法辛+安定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多导睡眠监测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及觉醒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A评分为(9.98±2.3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26±3.03)分(P0.05);治疗前2组多导睡眠监测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觉醒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潜伏期(25.30±12.12)min、觉醒次数(3.11±2.01)次及觉醒时间(30.12±10.05)min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rTMS可显著改善伴失眠的焦虑症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曲唑酮对苯二氮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40例苯二氮类药物依赖性失眠患者,分为苯二氮类联合曲唑酮组(曲唑酮组)和苯二氮类联合安慰剂组(对照组),逐渐减半苯二氮类药物剂量,治疗3个月后根据Holtzman-Gellert戒断症状评分法、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评价曲唑酮戒断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曲唑酮组患者自治疗后7d戒断症状评分开始降低(P=0.000),自治疗后15dHAMA评分开始降低(P=0.000);与治疗前比较,经曲唑酮治疗后两项评分均降低(P=0.000)。与对照组比较,曲唑酮组患者治疗后7d总睡眠时间和慢波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睡眠潜伏期缩短(均P=0.000);与治疗前相比,经曲唑酮治疗后总睡眠时间和慢波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睡眠潜伏期缩短(均P=0.000)。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唑酮治疗苯二氮类药物依赖和戒断反应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曲唑酮对苯二氮革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40例苯二氮革类药物依赖性失眠患者,分为苯二氮革类联合曲唑酮组(曲唑酮组)和苯二氮革类联合安慰剂组(对照组),逐渐减半苯二氮革类药物剂量,治疗3个月后根据HoItzman—Gellert戒断症状评分法、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评价曲唑酮戒断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曲唑酮组患者自治疗后7d戒断症状评分开始降低(P=0.000),自治疗后15dHAMA评分开始降低(P=0.000);与治疗前比较,经曲唑酮治疗后两项评分均降低(P=0.000)。与对照组比较,曲唑酮组患者治疗后7d总睡眠时间和慢波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睡眠潜伏期缩短(均P=0.000);与治疗前相比,经曲唑酮治疗后总睡眠时间和慢波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睡眠潜伏期缩短(均P=0.000)。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唑酮治疗苯二氮革类药物依赖和戒断反应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医患治疗关系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患者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对符合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的65例病人进行自制项目及非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替代治疗调查.结果超安全期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治疗原发病,患者可较容易从多家医院或不同医生处获得苯二氮(艹卓)类药物;随时间推移患者对治疗药物依赖的兴趣及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恐惧均下降;门诊医生对患者的用药及治疗情况难以实质性控制等,促进了医源性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的产生.结论门诊较为随意的医患治疗关系有利于医源性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的形成,却不利于其治疗.控制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对原发性疾病治疗的时间是避免导致医源性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形成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医患治疗关系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患者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对符合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的65例病人进行自制项目及非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替代治疗调查.结果超安全期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治疗原发病,患者可较容易从多家医院或不同医生处获得苯二氮(艹卓)类药物;随时间推移患者对治疗药物依赖的兴趣及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恐惧均下降;门诊医生对患者的用药及治疗情况难以实质性控制等,促进了医源性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的产生.结论门诊较为随意的医患治疗关系有利于医源性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的形成,却不利于其治疗.控制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对原发性疾病治疗的时间是避免导致医源性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形成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精神分裂症难治性幻听及失眠的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对五例存在顽固性幻听及失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予连续2周的1 Hz左背外侧前额叶低频(1 Hz)r TMS刺激治疗,治疗期间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种类及剂量不变。以SAPS中幻听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疗效,幻听评分减分≥2分为有效,<2分为无效,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减分率≥25%为有效,<25%为无效。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血常规、心电图、脑电图检查及TESS评定,追踪观察2月。结果 r TMS干预后五名被试有四例幻听评分减少2分以上,睡眠质量评分减分率≥25%(无效的1例病史在10年以上),除1例患者治疗后出现轻度头痛外,余无不适主诉。结论 1Hz左背外侧前额叶r TMS对病程10年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顽固性幻听及失眠症状可能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全部患者常规治疗原发病及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接受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及使用睡眠多导仪监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PSQI总分及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深睡眠时间、REM时间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深睡眠时间等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的睡眠障碍,疗效优于传统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抑郁障碍并存焦虑或失眠症状的药物治疗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双相和单相抑郁障碍并存焦虑、失眠症状的患者,在应用抗抑郁药治疗的对照研究时,加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方法:将双相和单相抑郁障碍患者各32例,再随机分为文拉法辛合并小剂量舒必利治疗组(合用组)及单用文拉法辛治疗组(对照组),治疗6周.期间对人组治疗前即有焦虑、失眠症状者加用阿普唑仑或氯硝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失眠症患者主、客观睡眠状况及睡眠质量。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和多导睡眠图监测仪对27例失眠症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睡眠质量评定和整夜多导睡眠图描记,次日晨完成早晨问卷。结果失眠症组睡眠问题多于对照组(P<0.01)。失眠症组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REM睡眠时间、睡眠维持率、N3时间、N3%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睡后觉醒时间、觉醒次数、N2%、觉睡比、微觉醒总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1)。失眠症组入睡困难因子与睡眠维持率负相关(r=-0.44,P<0.05),与微觉醒总时间正相关(r=0.49,P<0.05);服药情况因子与觉醒次数、睡眠潜伏期、REM潜伏期、N2时间及N2%正相关(r=0.41~0.66,P<0.05或0.01),与REM睡眠时间及比例、N3时间及N3%负相关(r=-0.53~-0.41,P<0.05或0.01)。SRSS总分与N2%正相关(r=0.47,P<0.05),与睡眠维持率负相关(r=-0.41,P<0.05)。失眠症组的主观睡眠潜伏期大于客观睡眠潜伏期(P<0.01),主观总睡眠时间少于客观睡眠时间(P<0.01),而对照组主客观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比较差,存在入睡过长、频繁觉醒、深睡眠及REM睡眠减少等睡眠问题。同时对自身睡眠状况的评价存在主、客观的不平衡,失眠症患者有过分估计自己失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诱导睡眠平衡术(DISBT)对慢性顽固性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慢性顽固性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DISBT组(21例)给予DISBT治疗和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DISBT治疗时间为3 d,共行3次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分别对两组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过度觉醒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并检测治疗前后睡眠结构和脑电频谱差异。结果:①两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分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降低程度DISBT组>对照组(P<0.05)。②DISBT组睡眠结构中2期睡眠比例、脑电频谱β、γ频段相对功率值较治疗前减少(P<0.05),对照组则较冶疗前上升(P<0.05);DISBT组冶疗后3期睡眠比例及6频段相对功率值较治疗前上升(P<0.05);对照组则较治疗前下降(P<0.05)。③两组治疗后,过度觉醒量表总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降低程度DISBT组>对照组(P<0.05);对照组过度觉醒量表中极限数个数总和、反应因子及自省因子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SBT组则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诱导DISBT能有效降低失眠患者的脑皮质过度觉醒水平,纠正紊乱的睡眠-觉醒通路,改善患者失眠症状,是治疗慢性顽固性原发性失眠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辅助治疗老年失眠症的效果.方法 将67例老年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使用右佐匹克隆合并脑电生物反馈治疗8周)和对照组(33例,单用右佐匹克隆治疗8周).采用多导睡眠(PSG)监测技术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第8周末,两组多导睡眠脑电图中实际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维持率、睡眠潜伏期、REM(快速眼动)潜伏期、REM睡眠比例、夜间觉醒次数、觉醒总时间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睡眠脑电图各项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SQI评分均低于各自治疗前(P<0.05),研究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辅助治疗老年失眠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百乐眠胶囊治疗老年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途径.方法 将120例老年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给予百乐眠胶囊和艾司唑仑治疗.8周治疗后观察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多导睡眠图指标及脑内神经递质水平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脑内5-羟色胺(5-HT)水平及γ-氨基丁酸/谷氨酸(GABA/Glu)比值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SQI得分、入睡时间、觉醒次数和浅睡眠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总睡眠时间和深度睡眠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乐眠胶囊能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失眠患者脑内的神经递质水平,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近几年,失眠症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学习,随着大量新型失眠药物在市场上的出现,导致药物泛滥。由于新药的大量生产,导致了市场上新药种类繁多,对临床应用和患者用药产生误导,导致了药物疗效降低,甚至产生耐药性。因此,正确认识失眠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对于指导医生和患者使用失眠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大量资料,现对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的苯二氮卓艹类药物(BZD)和非苯二氮卓艹类药物吡唑并嘧啶类(扎来普隆)进行疗效和安全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劳拉西泮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慢性失眠障碍的临床疗效,为慢性失眠障碍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符合《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慢性失眠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劳拉西泮联合低频rTMS治疗组(研究组)与劳拉西泮联合伪低频rTMS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第4周末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周末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结果①治疗第4周末,研究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t=-3. 506,P=0. 001),研究组睡眠质量疗效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χ~2=4. 658、5. 926,P均0. 05);研究组实际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均高于对照组(t=2. 333~3. 784,P均0. 05),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觉醒次数、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潜伏期均低于对照组(t=-2. 903~-2. 214,P均0. 05)。②治疗第4周末,研究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t=-2. 072,P0. 05);治疗第1、2、4周末,研究组HAMD-1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 190~-1. 701,P均0. 05)。结论劳拉西泮联合低频rTMS可能有助于改善慢性失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并缓解其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与血浆增食欲素A的关系,以期为抑郁症睡眠障碍的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67例抑郁症患者行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定,根据睡眠情况分为睡眠障碍组(研究组,n=37)及非睡眠障碍组(阳性对照组,n =30),多导睡眠图检测睡眠情况,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增食欲素-A水平,并与2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阴性对照组).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及非睡眠障碍组比较,抑郁症睡眠障碍组患者HAMD抑郁量表评分及血浆Orexin-A水平均明显增加(P< 0.05,P<0.01);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潜伏期长,觉醒次数及时间增多,睡眠效率及维持率明显下降,浅睡(S1期睡眠)增加而深睡(S3、S4期睡眠)减少(P<0.05,P< 0.01);REM潜伏期缩短,REM睡眠时间增多,REM活动度、强度及密度明显增强(P<0.05,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浆Orexin-A水平与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觉醒次数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47、0.591、0.670,P<0.01),与S3%+S4%呈负相关(r=-0.872).结论 睡眠障碍者抑郁程度较非睡眠障碍者更高,血浆Orexin-A水平升高可能是引起抑郁症睡眠障碍的一项重要因素,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觉醒有关.  相似文献   

17.
尽管已证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疗效较差或无效。60年代中期已有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报告,但对其使用仍有争议。甲唑安定是一种新型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在生化、电生理及临床使用上与本族药物明显不同,如对治疗惊恐发作、广场恐怖和抑郁症  相似文献   

18.
随着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应用日益增多,由此引起的药物依赖也越来越严重,治疗药物依赖已成为临床工作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我们应用美抒玉替代治疗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12例,疗效较好,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学生有害使用苯二氮 艹卓 类药物的心理社会因素。 方法 :对 10 9例有害使用苯二氮 艹卓 类药物中学生进行自编调查表及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测定。 结果 :有害使用苯二氮 艹卓 类药物者在为普通学校 ,占 71.5 6 %。EPQ测定有害使用苯二氮艹卓 类药物者P分和N分偏高 ,主要原因有精神压力和同学影响。 结论 :中学生有害使用苯二氮艹卓 类药物与社会、家庭、学校多方面因素有关 ,应引起社会的重视并加以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系统评价团体认知行为疗法(GCBT)治疗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后期效应。 方法 检索EMbase、Cochrane Library、Medlin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查找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 研究,GCBT组患者接受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内容主要包括睡眠卫生宣教、认知治疗、放松训练、睡眠限 制和刺激控制;对照组患者接受安慰剂治疗、健康生活教育、常规护理、等待治疗等。提取睡眠日记中 入睡潜伏期、入睡后觉醒时间、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以及睡眠严重程度指数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问卷,并采用RevMan5.3和STATA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计814 例患者, 其中 GCBT 组441 例,对照组373 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GCBT 组入睡潜伏期(WMD=-15.06,95%CI: -19.06~-11.05,P< 0.05)、入睡后觉醒时间(WMD=-34.95,95%CI:-49.96~-19.93,P < 0.05)、失眠 严重程度指数(WMD=-6.13,95%CI:-8.04~-4.22,P< 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WMD=-2.49, 95%CI:-4.11~-0.87,P< 0.05)均低于对照组,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WMD=10.46, 95%CI:6.89~14.03, P< 0.05),两组总睡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随访时,GCBT组入睡后觉醒时间 (WMD=-32.51,95%CI:-58.61~ -6.41,P < 0.01)、失眠严重程度指数(WMD=-6.01,95%CI:-8.40~ -3.62,P< 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WMD=-4.33,95%CI:-7.06~-1.59,P< 0.05)均低于对照 组(均P< 0.05),总睡眠时间(WMD=0.32,95%CI:0.10~0.54,P< 0.05)、睡眠效率(WMD=10.51, 95%CI: 5.99~15.02,P< 0.05)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入睡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长 期随访时,GCBT 组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WMD=5.30,95%CI:1.61~8.98,P< 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 数评分低于对照组(WMD=-2.80,95%CI:-3.82~-1.78,P< 0.05),两组的入睡潜伏期、入睡后觉醒时间 及总睡眠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GCBT对失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可靠,且在 后期随访中仍持续有效,但其疗效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