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肌肉减少症(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易导致老年人出现跌倒和骨折,影响原有疾病的预后,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肌肉组织与骨骼组织解剖位置邻近,共同参与人体日常活动,均接受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两种组织还具有药物的共同作用靶点及某些相似的分子信号通路[1-2]。老年人群中肌肉、骨骼疾病常同时出现,相互影响,其危害及影响力不容忽视。本文阐述了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的密切关系,以期有助于临床医生对两种疾病的诊断及防治。1背景介绍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和肌少症这两种慢性疾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和病理生理途径,均好发于老年人和绝经后的女性,且常常伴随出现,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对骨质疏松和肌少症之间联系的探索,以及对两种疾病进行联合评估十分重要。本文将对骨骼与肌肉以及骨质疏松症与肌少症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骨骼肌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3.
肌少症和髋部骨折均为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随着近年来肌少症不断受到重视,其与老年人髋部骨折的相关性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肌少症与老年人髋部骨折相关性的流行病学证据出发,探讨肌少症作为老年人髋部骨折病因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6,(3)
正概述肌肉骨骼系统在保持体位、完成运动、保护重要内脏器官及机体内环境稳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肌肉与骨骼不仅位置毗邻、功能相辅,并受到神经、内分泌、免疫、营养、力学刺激的系统性调节,以及两者间内分泌、旁分泌和机械力学的局部相互调节。此外,骨骼和肌肉间还存在某些相似的分子信号调节通路,有望成为干预的共同靶点。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肌肉骨骼疾 相似文献
5.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20,(3)
肌少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以肌肉质量减少、力量减退、功能下降为主要表现,起病隐匿,随年龄的增长及程度的加重,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功能活动、疾病预后及病死率。已有研究发现功能锻炼、蛋白质补充、睾酮、激素、中医药等均能在一定程度改善肌肉的质量及力量,本文总结并探讨肌少症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肌少症的防治以及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20,(3)
肌少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以肌肉质量减少、力量减退、功能下降为主要表现,起病隐匿,随年龄的增长及程度的加重,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功能活动、疾病预后及病死率。已有研究发现功能锻炼、蛋白质补充、睾酮、激素、中医药等均能在一定程度改善肌肉的质量及力量,本文总结并探讨肌少症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肌少症的防治以及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在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成为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导致居民致残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循证药物时代的到来和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使冠心病的治疗手段得到了极大的进步,我国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最新数据已初步看到心血管病死亡率的“拐点”。但在我国,导致冠心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流行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进程,心血管疾病发病、致残、致死年龄提前,带病生存人数剧增,形成中国冠心病的“堰塞湖”现象⑴。 相似文献
8.
刘学军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2,(8):634-637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以肾脏结构异常和功能逐渐丧失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增龄、共病、多重用药等是导致CKD高发的危险因素。CKD患者常并发多种疾病和老年综合征,肌少症就是其中之一,患者可表现为肌力下降、肌量减少以及肌肉生理功能减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随着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肌少症的发生率逐渐增高;而肌少症又会进一步增加CKD的不良预后。文章将结合相关文献,从临床角度出发,阐述CKD与肌少症的相互关联以及CKD合并肌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肌少症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肌少症可导致CHF患者机体功能进一步降低,是影响CHF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CHF患者发生肌少症的机制较为复杂,多种蛋白质降解相关细胞因子参与其中。体育锻炼是CHF合并肌少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另外,营养支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类药物、激素补充疗法等也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肌少症是肝硬化营养不良的重要表现形式,而肥胖常常和肌少症并存,且发病更为隐匿,不易被临床识别,严重影响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本文简述了肌少症及肌少性肥胖在肝硬化人群中的流行病学、影响,重点介绍了肝硬化肌少症及肌少性肥胖的定义、诊断和治疗。旨在规范我国肝硬化肌少症及肌少性肥胖的诊治,使肝硬化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质疏松与肌少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579例年龄≥60岁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患者腰椎、左股骨颈及左全髋骨密度(BMD);测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握力与步速、四肢骨骼肌质量( ASM),计算四肢骨骼... 相似文献
12.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6,(3)
正肌少症(sarcopenia)是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其与活动障碍、跌倒、低骨密度及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是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渐减退的重要原因和表现之一。肌少症会增加老年人的住院率及医疗花费,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缩短老年人的寿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肌少症和骨质疏松(OP)对RA患者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OPF)发生的协同影响.方法选择389例住院的RA患者和同期15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DEXA)法测定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BMD),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四肢骨骼肌质量,摄脊柱X线正侧位片并以半定量法进行脊柱骨折的判定.统计学方法: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2项分类资料的多元回归分析采用Logistic回紧(backward LR法)分析.结果RA患者各测定部位BMD均低于对照组(P<0.01),RA组骨质疏松发生率(128/389,32.9%)高于对照组[(20/156,12.8%),χ^2=22.706,P<0.01];RA患者脊柱OPF发生率为21.6%(84/389),高于对照组中[(3.8%,6/156),χ^2=25.439,P<0.01].RA患者中肌少症的发生率为54.8%,高于对照组[(9.6%,15/156),χ^2=93.241,P<0.01];RA组肌少症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生率(28.5%)高于对照组[(5.8%),χ^2=118.110,P<0.01 ].不同骨量(骨量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分组间RA患者脊柱OPF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73,P<0.01),且呈现出随着骨量逐渐降低,脊柱OPF发生率逐渐升高的趋势(χ^2=43.003,P<0.01).伴肌少症的RA患者脊柱OPF发生率(27.2%,58/213)高于无肌少症的RA患者[(14.8%,26/176),χ^2=8.833,P=0.003].根据骨质疏松和肌少症分组的3组间(1=无肌少症和骨质疏松;2=单纯肌少症或骨质疏松;3=肌少症合并骨质疏松)RA患者脊柱OPF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32,P<0.01),且从第1组到第3组脊柱OPF的发生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χ^2=37.164,P<0.01).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GC)组相比,服用GC组的RA患者具有更高的肌少症发生率(χ^2=7.136,P=0.008)、OP发生率(CI=10.900,P=0.004)和脊柱OPF发生率(χ^2=20.67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95%CI)=1.069(1.038,1.101),P<0.01]、服用GC[OR(95%CI)=3.169(1.679,5.984),P<0.01]、肌少症和骨质疏松[OR(95%CI)=2.113(1.430,3.124),P<0.01]的同时存在为RA患者发生脊柱OPF的危险因素.结论RA患者肌少症、骨质疏松和脊柱OPF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且肌少症和骨质疏松对RA患者脊柱OPF的发生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肌少症是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以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为特征的综合征,其可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肌少症是环境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它的发生涉及多种风险因素和机制。充分了解肌少症的发病机制,有助于对其进行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增龄引起肌肉的质量和力量逐渐下降,容易引发老年人失能、跌倒等不良结局,增加住院率、护理机构入住率和死亡率等。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肌少症相关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其诊断标准、筛查流程等不断完善。本文对亚洲肌少症的研究现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肌少症对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OP)的影响。方法 纳入女性RA患者(RA组)402例和健康女性(对照组)98例。根据BMI将RA组患者分为消瘦组(BMI<18.5 kg/m2,62例)、正常组(18.5 kg/m2≤BMI<24.0 kg/m2,221例)及超重/肥胖组(BMI≥24.0 kg/m2,119例),再根据是否合并肌少症将RA组患者分为肌少症组(247例)和非肌少症组(155例),根据是否合并OP将RA组患者分为OP组(158例)和非OP组(244例)。采用直接节段多频率生物电阻断法测定四肢和躯干骨骼肌质量,计算骨骼肌质量指数(SMI);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定腰椎和髋部骨密度(BMD),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疾病活动性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关节功能分期、X线分期及Sharp评分并分组进行比较。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女性RA患者发生OP的影响因素。结果 RA组患者除L1外各部位BMD及SMI均低于对... 相似文献
17.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7,(5)
肌少症是指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广泛性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该病常与骨质疏松症同时存在,作为跌倒及活动能力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密切相关,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通过相关文献复习总结现有肌少症风险筛查工具,以期寻找适合应用于国内社区老年人群的肌少症早期筛查方法。现有研究显示目前肌少症筛查手段较为有限,各方法均存在一定不足,未来可能需要更多相关研究,尤其是在国内社区老年人群中的研究协助建立肌少症的早期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9,(6)
肌少症是一种增龄性疾病,年龄越大其患病风险越高。随着对肌少症的认识逐渐加深,本疾病已成为一种主要的老年性临床疾病,也是健康老龄化的关键挑战。肌少症的标志性症状是肌肉质量和力量的减少或丧失,而不损失整体体重。与健康个体相比,肌少症患者伴随其他疾病发病时,其临床预后可能更差,死亡率更高。因此,本病动物模型的开发和使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国内外对于肌少症动物模型中衰老模型、衰老+高脂饮食模型、加速衰老模型、后肢卸载模型及基因敲除等动物模型以及其评判指标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是老年常见的慢性病,肌少症是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二者相互作用和影响,成为影响老年健康的严峻问题。肌少症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显著相关,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等,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显著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也会导致肌肉质量的急慢性丧失,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在发病、预后之间存在明显关联。已有多项研究提示肌少症可作为冠心病独立的预后因素。因此,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要进行肌少症的筛查和评估,慢性肌少症可以参考2021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急性肌少症可以应用肌少症指数间接评估。对于老年冠心病合并肌少症患者的治疗鲜有报告,目前的治疗原则是在冠心病治疗的基础上兼顾肌少症的干预。公认的肌少症干预方法为非药物疗法,核心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运动训练和营养干预,这些措施同时也适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常用于冠心病治疗的他汀类药物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对肌少症的影响应该给予关注,其他药物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骨骼和骨骼肌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有紧密关联。肌收缩是相连骨最大负重来源,而骨组织强度是由其负重决定的。肝脏、骨骼和骨骼肌所产生的细胞因子影响着彼此间代谢功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骨质疏松(OP)及肌少症(SP)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发病机制。近来认为,它们相互间呈因果关联可促使临床结局恶化,应引起高度关注[1-2]。一、OP与SP的定义及其检测(一)OP OP为成骨细胞骨形成与破骨细胞骨吸收失衡,表现为骨密度和骨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及骨折风险增高。诊断金标准为双能量X线吸收(DXA)测定骨矿质密度(BMD),与同性别健康成人比较,BMD-2.5 SD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