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分别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结束后第1d、第1、2周采用韦氏记忆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1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6周末有效率94.4%,不良反应少.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对难治性抑郁症有疗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严重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几乎立竿见影的疗效尚无其他治疗方法可以比拟,故现今仍然被美国医学会和美国精神病学会(APA)推荐使用。我们对MECT联合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作初步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疗法对抑郁症患者Quisi的影响。方法对33例抑郁症患者进行MECT治疗前后睡眠脑电记录,监测MECT治疗前后Quisi的变化。结果抑郁症患者经过MECT治疗后,Quisi显示睡眠总时间增加、睡眠潜伏期缩短、觉醒时间减少、眼快动睡眠(REM)时间减少、慢波睡眠增加;而REM潜伏期无明显变化。结论 MECT有改善睡眠的作用,但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在原抗抑郁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和对照组27例(继续原抗抑郁治疗方案),共观察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显效率为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5%(P〈0.01)。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抑郁症的疗效及记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评价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记忆的影响.方法 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及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分别评定2组的疗效及对记忆的影响.结果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SSRI总体疗效相当,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起效更快.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记忆有影响,但在1~2周内逐渐得到恢复.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评价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传统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传统电休克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记忆量表(WMS)及自制不良反应观察表分别评定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传统电休克治疗总体疗效相当,但传统电休克治疗起效更快。二者对记忆均有影响,前者对记忆的影响在1~2周内恢复,后者持续2周以上。其他不良反应均较小。结论无抽搐电休克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方法,而传统电休克治疗起效更快,对有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的治疗效率可能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4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结束后第1d、第1周及2周末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第6周末有效率93.2%,不良反应少。结论无抽搐电休克对老年期抑郁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障碍疗效分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120例精神障碍患者进行MECT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总有效率89.2%;抑郁症有效率100%,显效率90%;躁狂症有效率94.1%,显效率70.6%;精神分裂症有效率83.3%,显效率48.6%。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MECT安全性高,起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大鼠抑郁症的谷氨酸能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抑郁大鼠电休克治疗后海马内谷氨酸含量以及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的表达,探讨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谷氨酸能神经机制.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无抽搐电休克组(电休克组)、抑郁模型对照组(抑郁组)、对照组,每组12只.前两组采用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建立抑郁模型,建模后电休克组在丙泊酚麻醉下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隔天1次共2周.检测各组海马谷氰酸含量和海马CA1区、CA3区NMDA受体2B亚单位(NMDA-NR2B)的表达.结果 ①电休克治疗后电休克组大鼠水平移动格数、垂直竖立次数和糖水消耗量都高于抑郁组(P<0.01).②电休克组大鼠海马内谷氨酸含量低于抑郁组(P<0.01),而抑郁组高于正常组(P<0.01).③电休克组大鼠海马CA1区和CA3区NMDA-NR2B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P<0.05),而抑郁组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抑制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内谷氨酸含量的升高并使NMDA-NR2B的表达量上调,这可能足其抗抑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自杀未遂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8例自杀未遂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研究组予以艾司西酞普兰合并MECT治疗,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共观察28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21、28天予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和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I)评定.结果 研究组HAMD、BSI评分在治疗后第3天起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则在治疗后第7天起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各个评分点HAMD、B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MECT治疗自杀未遂抑郁症患者疗效确切,起效快,优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采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211例精神障碍患者,现将其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观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MECT)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次数与疗效的关系 ,进行本研究。1 对象和方法将 1999年 6月 1日~ 2 0 0 1年 5月 10日接受MECT的10 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A组治疗次数≥ 6次 ,B组治疗次数 <6次 ,各 5 0例。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订本诊断标准 ,排除电休克 (ECT)禁忌证。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 35分。A组 5 0例 ,其中男 2 4例 ,女 2 6例 ;年龄 15~ 6 0岁 ,平均(2 6 4± 9 0 )岁 ;病程 0 1~ 2 8 0年 ,平均 (5 4± 7 1)年 ;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研究组)和帕罗西汀组(对照组),共观察6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时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5.0%和42.5%,P<0.01).研究组治疗后第1周末起HAMD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第2周末起HAMD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第2周末起HAMD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头痛、性功能障碍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MECT治疗难活性抑郁症疗效显著,起效快,优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15.
鉴于老年人机体代谢功能减退 ,对各种抗精神病药物的耐受性降低 ,易出现药物副作用 ,使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受到限制。改良电休克治疗 (mEC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适用于老年精神病患者[1] 。本文拟介绍此疗法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1 资料与方法我们以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4月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精神科及广州市精神病医院老年科老年精神病人为研究对象 ,对符合要求的患者进行mECT治疗。1.1 纳入标准 :(1)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CCMD - 2 -R)精神分裂症或抑郁症诊断标准[2 ] ;(2 )年龄≥ 6 5岁 ;…  相似文献   

16.
抗抑郁剂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两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例 1 患者 ,男性 ,72岁。因情绪低落、想死复发两个月 ,第 2次住本院。患者有抑郁症病史 33年。 1995年再次发作并住入我院服用氟西汀病情缓解出院 ,6个月后停药 ,病情一直稳定。两个月前病情复发 ,门诊用氟西汀治疗无效。收入院后给予米氮平 15mg/d ,3天后加至 30mg/d ,维持 4周 ,病情并无明显改善。后换用文拉法辛 5 0mg/d ,10天后加至2 0 0mg/d ,并联合奥氮平 5mg/d持续 4周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自杀未遂 ,乃决定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每周 3次。继之情绪逐渐好转 ,治疗 8次后以病情缓解出院 ,并口服文拉法辛巩固治疗。例 2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线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伴自杀意念的老年抑郁症患者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老年精神科住院的58例伴自杀意念(自杀意念自评量表评分≥12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MECT治疗。收集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末的血液标本及一般资料,测定基线IL-1β和IL-6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基线IL-6水平的cut-off值,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基线IL-6水平与MECT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MECT治疗2周末,53.4%(31/58)的患者治疗有效,46.6%(27/58)的患者治疗无效;89.7%(52/58)的患者未检测出IL-1β。有效组患者的男性占比低于无效组患者[25.8%(8/31)比51.9%(14/27)],基线IL-6水平高于无效组患者[10.11(0,38.94)pg/ml比0(0,6.46)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58、Z=-2.925;...  相似文献   

18.
无抽搐电休克合并舍曲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舍曲林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therapy,MECT)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3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l例)在原用抗抑郁剂舍曲林的基础上加用MECT治疗。对照组(22例)仍使用原有抗抑郁剂舍曲林。所有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并作比较。结果研究组显效率为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9%(P<0.01)。两组TESS分值无差异。结论抗抑郁剂并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双相重度抑郁的临床特征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地抽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住院治疗患者中单相重度抑郁患者250例(单相组)及双相重度抑郁症患者92例(双相组)的病案资料,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对照分析,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总分、5项因子分及减分率来评定MECT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双相组治愈率高于单相组,双相组的HAMD-17总分减分率高于单相组,两组差异显著(P0.01)。单相组阻滞因子减分率更高,双相组躯体焦虑化因子及认知障碍因子减分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双相组MECT起效次数及治疗总次数均高于单相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1)与单相重度抑郁相比,双相重度抑郁患者的发病年龄更早,就诊年龄更小,文化程度更高,家族史阳性率更高,病程更长,阻滞症状更重;(2)单双相抑郁的发病机制可能不同,MECT可能更加适用于阻滞症状更加明显的单相重度抑郁患者和躯体焦虑症状及认知障碍更加明显的双相重度抑郁患者;(3)MECT治疗单双相重度抑郁时均有显著疗效;与单相重度抑郁相比,MECT治疗双相重度抑郁起效更慢,治疗疗程更长,治愈率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抑郁症患者自伤行为的疗效.方法:采用对照研究设计,根据伴有自伤行为的抑郁症患者是否同意接受MECT的意愿将其分为研究组(共43例)和对照组(共42例);两组患者在服用抗抑郁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每周3次MECT,共9次,刺激部位为双侧颞叶.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采用自伤行为问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