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冯志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6):86-87
目的 对8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实施疾病知识宣教及心理干预,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对疾病的影响.方法 8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就诊的过程中,针对个体情况进行细致的疾病知识宣教和心理干预.结果 80例患者均能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家庭气氛融洽. 结论 适时细致的疾病健康知识教育和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和躯体症状,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PD)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对88例PD伴抑郁患者进行测评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实验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给予心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PD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6周进行评分。结果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心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抑郁症状明显减轻,HAMD评分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延缓帕金森病患者的进展速度,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青年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治疗效果。方法青年脑卒中患者在住院1w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进行筛选评分,对符合抑郁状态诊断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同时给予早期心理干预,8w后采用Spitzer生存质量指数量表(QLI)和HRSD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经过早期心理干预后,干预组在健康感觉、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以及对前景的认识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组,干预组患者的抑郁情况与常规组比较明显改善(P<0.01)。结论对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早期系统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抑郁,加快神经缺失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早期心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治疗效果。方法老年脑卒中患者在住院一周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进行筛选评分,对符合抑郁状态诊断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同时给予早期心理干预,6周后采用Spitzer生存质量指数量表(QLI)和HRSD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经过早期心理干预后,干预组在健康感觉、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以及对前景的认识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组,干预组患者的抑郁情况与常规组比较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早期系统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抑郁,加快神经缺失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患者抑郁症状的调查及心理干预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人(PD)的抑郁症状,并探讨心理干预对PD病人抑郁症状的改善。方法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371例PD患者(PD组)进行抑郁症状调查,并与同期入院的371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进行比较;筛选出PD患者中HAMD评分≥20分的患者67例,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分成心理干预组及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6周后再次行HAMD评分,评价心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PD患者组抑郁症状检出率(18.06%)高于健康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的减分率为(20.97±10.77)%高于对照组(0.38±1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较正常人高,心理干预有助于PD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董记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4(6)
1 临床资料我科自 1992年 1月~ 2 0 0 0年 11月 ,共收治外伤截瘫患者96例 ,男 89例 ,女 7例 ,最大 6 8岁 ,最小 2 0岁 ,其中偏瘫截瘫 43例。2 心理分析及护理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变化常经历休克期、否认期、承受期、情绪危机期及心理依赖期。2 1 休克期 对突然发生意外毫无预感和防备 ,使患者感到突然不知所措 ,此时病人反应迟钝 ,表情淡满 ,似乎已经适应意外的伤害 ,对急救治疗的反应似乎无动于衷。此期持续时间较短 ,但我们并不因时间短而忽视对病人的心理护理 ,而是亲切地安慰诱导病人诉说自己的痛苦以达到改变情绪的目的 ,帮助患… 相似文献
7.
8.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2例卒中后抑郁,随机分为系统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系统心理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连续观察8周,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程度评定,ADL能力(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肢体恢复功能状况。结果在研究4、8周末HAMD、ADL评分2组均有显著差异,说明施以系统心理护理的患者躯体功能恢复快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心理护理可以促进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的心理与躯体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脊髓损伤患者50例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般状况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应付方式问卷。采用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进行抑郁焦虑水平测评,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有抑郁症状者49例,焦虑症状者48例。其中抑郁程度轻度者8例,抑郁程度中度者19例,抑郁程度重度者22例;可能有焦虑者ll例,焦虑程度轻度者25例,明显焦虑者10例,重度焦虑者2例。人口学因素中,只有性别与焦虑有回归关系,性别与抑郁有相关性(r=-0.26)。抑郁程度与人格特征的内外向有关,焦虑程度与人格内外向和神经质有关,抑郁与应付方式中的自责、退避有回归关系,焦虑与应付方式的合理化呈回归关系,抑郁、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总分呈回归关系。结论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受到患者人格、应对方式等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雁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8):35-36
目的 通过对神经源性直肠干预解决脊髓损伤患者便秘的问题.方法 通过心理护理、合理的饮食、直肠功能训练的方法使患者建立反射性排便.结果 100例患者进行直肠护理干预后均解决便秘问题,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护理干预对解决神经源性直肠便秘效果显著,有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1.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1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实施干预前后的抑郁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干预后1个月和2个月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干预后1个月和2个月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并恢复部分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情绪抑郁是脑卒中的常见伴发症状,积极改善抑郁症状有利于康复。本文采用心理干预的方法来改善脑率中病人的抑郁症状,与常规护理的病人作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情绪抑郁是脑卒中的常见伴发症状 ,积极改善抑郁症状有利于康复〔1〕。本文采用心理干预的方法来改善脑率中病人的抑郁症状 ,与常规护理的病人作对照研究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0 0 1~ 2 0 0 1 12我院神经科 46例住院病人 ,年龄 45~ 81岁 ,平均 ( 5 2 .12± 18 76)岁 ,男 2 9例 ,女17例 ;入院时经头部CT或MRI证明定为脑梗死 3 7例 ,脑出血 9例 ,病程 2~ 10h ,平均 ( 3 12± 4 72 )h。1.2 方法1.2 1 入组标准 :46例病人经详细询问病史 ,排除曾经有过长期失眠、情绪障碍及其他精神疾病 ;( 2 )入组时其精… 相似文献
14.
何桂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3):105-106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指脑卒中后患者出现的烦躁、焦虑、自责、食欲减退、失眠易醒、悲观失望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研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抑郁发生率41.56%[1],易导致患者的症状加重,使患者在精神上负担更多的痛苦,直接导致生活质量明显降低,还严重影响抑郁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以情绪低落、睡眠障碍、思维迟缓、自我评价过低等为特征的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采取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2)
目的探讨叶酸对于血管性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08血管性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对与对照组,对照组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10mg Am治疗,视耐受情况一周内加量至20mg Am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联用叶酸片10mg Bid。结果两组患者Hcy水平与HAMD评分在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月后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血管性抑郁患者,叶酸可提高抗抑郁疗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54例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54例患者作对照,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9-01-2012-04在我院神经科住院PSD患者108例。入选对象经脑CT或MRI显示有脑出血、脑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证据,意识清楚,有一定表达能力,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HAMD)评分≥18 相似文献
18.
吕文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6):174-174
循证医学认为脑卒后抑郁是神经生物因素与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的调查发现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心理问题、心理压力十分突出。为此我们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了相应的心理分析和心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朱加兴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3,13(4):228-228
目的:探讨抑郁症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对连续住院的2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并进行分析.结果: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下列特点:情绪低沉,生活被动,自杀率高,住院时间长.结论:抑郁症状不仅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增加自杀危险,还干扰生活. 相似文献
20.
我院神经内科2012-01—2013-01对35例脑卒中抑郁患者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2-01—2013-01收治脑卒中后抑郁患者35例作为干预组,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符合1995年中华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总评分≥1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