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目的比较手术切除和射频消融治疗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性小肝癌(≤3cm)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小肝癌患者,手术切除25例,射频消融27例,分析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时间27(8~43)个月。手术组与射频组比较1、2、3年无瘤生存率为76.0%、48.0%、32.0%vs 77.8%、51.9%、37.1%,平均无瘤生存时间为21.4个月vs 23.5个月,总1、2、3年累积生存率为92.0%、80.0%、68.0%vs 92.6%、74.1%、63.0%,平均生存时间为35.8个月vs 32.7个月。无瘤生存率与累积生存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对于直径≤3cm的切除术后复发性小肝癌疗效确切,近远期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可以考虑作为其首选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比较再手术与射频消融对复发性肝癌的疗效。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复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再手术组和射频消融组。比较两组治疗情况、1年生存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射频消融组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再手术组短(P0.05);射频消融组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再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5,P=0.023);再手术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射频消融组(P0.001);再手术组满意度高于射频消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88,P=0.001)。复发性肝癌手术再切除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提高术后1年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6年1月—2013年6月行射频消融治疗98例小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局部肿瘤进展率、复发率、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98例患者随访2~92个月,平均34.8个月。1、3、5年累积分别为17.3%、27.4%、30.9%;1、3、5年累积肝内远处复发率分别为25.7%、62.1%,77.3%;1、2、3、4、5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5.4%、85.4%、65.9%、54.7%、39.9%;1、2、3、4、5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4.0%、52.7%、45.0%、37.0%、25.3%。多因素分析显示,白蛋白≤35 g/L(P=0.001)、首次复发时间≤1年(P=0.002)或首次复发为不同肝段肝内远处复发(P=0.004)是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的危险因素。 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安全、有效,对于早期肝内复发的病灶具有很高的可重复操作性。术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首次复发时间短以及首次不同肝段肝内远处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手术切除和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5cm)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小肝癌患者,手术切徐42例,射频消融46例,分析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全组平均随访34.36(6~72)个月。手术组与射频组总1、3、5年无瘤生存率为85.4%、40.9%、29.2%vs82.6%、27.7%、16.4%,平均无瘤生存时间32.78个月vs29.39个月(P=0.51),总累积生存率为100%、63.7%、50.4%vs100%、66.3%、37.4%。平均生存时间50.78个月vs47.62个月(P=0.67)。肿瘤≤3cm组中,手术组与射频组1、3、5年无瘤生存率为85.7%、62.5%、37.5%vs85.0%、37.4%、29.9%(P=0.50),累积生存率为100%、78.8%、59.1%vs100%、78.8%、51.7%(P=0.87)。肿瘤3~5cm组中,手术组与射频组1、3、5年无瘤生存率为85.7%、30.6%、30.0%vs80.8%、21.8%、10.9%(P=0.58),累积生存率为100%、56.8%、45.4%vs100%、56.9%、29.1%(P=0.4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个数对总体生存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2),但消除各因素可能引起的影响后,手术和射频两组总体无瘤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直径≤5cm的小肝癌射频消融安全、疗效确切,近远期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可以考虑作为小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术前三维重建联合B超引导下RFA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肿瘤单发,直径3~5 cm,接受术前CT检查三维重建联合B超引导下RFA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射频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小肝癌患者作为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采用门诊和电话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3月31日.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射频组43例患者完全消融率达到95.3% (41/43).手术组53例患者中行肝楔形切除术32例、局部肿瘤剔除术17例、肝叶规则切除术4例.射频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4.7%(2/43),手术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4.5%(13/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85,P<0.05).截至最后随访日期,射频组失访1例,手术组失访3例.射频组患者未发现肿瘤针道种植.射频组和手术组患者l、2、3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21.8%和26.4%、44.9%和36.8%、50.4%和49.4%,两组患者术后3年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射频组和手术组患者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6%和88.5%、76.1%和73.4%、57.9%和65.3%,两组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结论 对于直径3~5 cm的小肝癌,术前CT检查三维重建联合B超引导下RFA肿瘤完全消融率高,安全易行,可达到与手术切除相近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经皮微波和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临床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和射频消融治疗肝癌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以相同的纳入标准,回顾性比较了肝细胞性肝癌经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49例98个结节和射频消融53例72结节的局部疗效、并发症和远期生存率。结果微波组与射频组比较,肿瘤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4.9%(93/98)和93.1%(67/72)(P=0.75),局部复发率为11.8%(11/93)和20.9%(14/67)(P=0.12)。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2%(4/49)和5.7%(3/53)(P=0.71)。1、2、3年无瘤生存率微波组分别为45.9%、26.9%和26.9%,射频组为37.2%、20.7%和15.5%(P=0.53)。1、2、3、4年累积生存率微波组分别为81.6%、61.2%、50.5%和36.8%,射频组为71.7%、47.2%、37.6%和24.2%(P= 0.12)。结论经皮微波和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局部疗效、并发症和远期生存率无显著差别,均为安全有效的肝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探究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对直径≤5 cm尾状叶肝细胞癌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肝胆外科接受治疗的直径≤5 cm尾状叶肝细胞癌患者44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消融组18例(行超声引导下RFA)和切除组26例(行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术)。评估RFA消融效果和完全消融率;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生存情况。 结果消融组术后一次完全消融率为83.3%(15/18),补充消融后的完全消融率为100.0%,消融次数为1~2(1.3±0.4)次。消融组手术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53、10.517、12.590,均P<0.001)。术后两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消融组术后1、3、7 d时的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同期切除组(P<0.05)。消融组术后发生Clavien-DindoⅠ~Ⅱ级并发症2例(11.1%),切除组发生Clavien-DindoⅠ~Ⅱ级5例(19.2%),Ⅲ~Ⅳ级2例(7.7%),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Clavien-Dindo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融组术后1、3、5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4.4%、65.2%、34.2%,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94.4%、69.3%、50.6%;切除组术后1、3、5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8.5%、61.3%、30.4%,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92.3%、65.5%、46.3%。两组累积无瘤生存率与累积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30,P=0.862;χ2=0.067,P=0.796)。 结论超声引导下RFA治疗直径≤5 cm尾状叶肝细胞癌安全可行,总体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同时可减少患者创伤,促进术后肝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CT导向下125碘粒子植入与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对术后复发和病人生存的影响,进一步明确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原发肝癌患者,去除肝门部大血管旁及胆管、胆囊旁射频消融禁忌症,不适消融治疗病例,随机分成2组,30例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为对照组,治疗组30例TACE+125碘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行肿瘤体积、血AFP值、血常规、肝功能指标、肝区疼痛、肿瘤复发、随访生存期对比。结果与射频消融治疗组相比,粒子植入治疗组术后累积复发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5.325 P=0.022);术后疼痛明显减少(χ?=7.68 P=0.012);术后累积生存率及术中出血无统计学差异(χ2=1.765 P=0.184);两组均未见胆漏、腹腔感染、肝肾功能衰竭。结论 TACE联合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较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治疗原发性肝癌适应症更为宽广,疗效更为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再次手术切除与经皮射频消融在老年复发性小肝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1 月至2014 年1 月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56 例肝癌术后以小肝癌形式复发的老年患者。其中再次手术切除治疗34例(手术切除组),经皮射频消融治疗22例(射频消融组)。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术后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存状况,使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射频消融组患者治疗后TBIL、ALT、AST、ALB指标优于手术切除组(P<0.05);手术切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数(31例次)明显高于射频消融组(8 例次)( P<0.05)。射频消融组术后1、3、5 年无瘤生存率(86.4%、54.5%、45.5%)均明显好于手术切除组(61.8%、26.5%、1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射频消融对老年复发性小肝癌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优于手术再切除,而且射频消融具有创伤小、肝功能影响小、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皮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文献,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及质量进行评价,并用RevMan 4.2.10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的1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年无瘤生存率、1年复发率手术组占优势。术后主要并发症及总住院时间,经皮射频消融组要优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热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短期内总体疗效差异不大,但是远期看来,手术组的生存率较高,复发率要低于射频组。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The activity in the phrenic nerve and in the diaphragm of the anaesthetised cat was studied both before and after injection of succinylcholine.
This was done with a view to ascertaining whether the impulse flow in the phrenic nerve continued after the motor-unit activity in the diaphragm had ceased after injection of succinylcholine.
It appeared from the investigations that the activity in the nerve did not seem to undergo any changes during the apnoeic period produced by succinylcholine and the simultaneous disappearance of activity in the diaphragm.
The investigations showed that the impulse flow in the nerve apparently continues unchanged during the full effect of the agent, and this is regarded as evidence in support the assumption that succinylcholine has no influence o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ZUSAMMENFASSUNG


Die Aktivität des Nervus phrenicus und des Zwerchfels der narkotisierten Katze wurde vor und nach Injektionen von Succinylcholin studiert.
Dies geschah um festzustellen, ob der Impulsstrom im Nervus phrenicus noch andauerte, nachdem die motorische Aktivität im Zwerchfell auf Grund der Injektion von Succinylcholin aufgehört hatte.
Die Untersuchungen schienen zu bestätigen, dass die Nervaktivität während der durch Succinylcholin hervorgerufenen Periode der Apnoe und des gleichzeitigen Verschwinden der Aktivität im Zwerchfell keinerlei Veränderungen erfuhr.
Die Untersuchungen zeigten, dass der Impulsstrom im Nerven offenbar während der vollen Wirkung des Mittels unverändert anhielt. Dies wird als Beweis für die Annahme angesehen, dass Succinylcholin keinen Einfluss auf das zentrale Nervensystem hat.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