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曲美布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选18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雷贝拉唑10 mg,2次/d口服,在此基础上治疗组93例给予曲美布汀,对照组93例给予多潘立酮,疗程均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23%,对照组79.3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好,是一种理想的联合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2.
三联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莫沙必利、雷贝拉唑、硫糖铝)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13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62)采用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n=70)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均予以治疗6周,评价其症状缓解和内镜下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临床症状缓解率观察组(94.3%)高于对照组(79.0%)、内镜评比黏膜修复效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1%)高于对照组(83.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莫沙必利雷贝拉唑联合硫糖铝三联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优于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GERD老年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胶囊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口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雷贝拉唑胶囊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显效27例(54.0%),有效18例(36.0%),无效5例(10.0%),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18例(36.0%),有效19例(38.0%),无效13例(26.0%),总有效率74.0%。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GERD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枳术宽中胶囊、雷贝拉唑、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胃食管反流病9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枳术宽中胶囊1.29g,每天3次;雷贝拉唑片20mg,每天1次;铝碳酸镁1g,每天3次。对照组(40例):采用雷贝拉唑20mg,每天1次;铝碳酸镁1g,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电子胃镜下评价。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有效率为98%(4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8%(3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939,P〈0.05)。治疗组胃镜治疗有效率为98%(49/50),对照组有效率为80%(3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250,P〈0.05)。结论枳术宽中胶囊、雷贝拉唑、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优于雷贝拉唑与铝碳酸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的效果。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联合雷贝拉唑10 mg,qd。对照组为莫沙比利5 mg,tid,联合雷贝拉唑10 mg,qd。疗程为4周。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注重个体化的心理治疗,并要求患者加强自我调养。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53.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胃食管反流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质子泵抑制剂(PPI)组各60例,联合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10mg,每日2次,和伊托必利50m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10mg,每日2次,疗程均为6周,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联合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和胃镜下病变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5.0%和91.7%,单PPI组的总有效率为73.3%和68.3%,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PPI组(P<0.05),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新型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波利特)与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疗效确切,现将我科收治的48例GERD患者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对照组30例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观察2组症状及胃镜征象改善情况。结果 2组的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但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治疗组胃镜征象改善率大于对照组。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症状及胃镜下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和20 mg/d的奥美拉唑相比,10 mg/d的雷贝拉唑对GERD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镜征象的改善作用更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钠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口服雷贝拉唑,对照组口服拉呋替丁,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观察服药后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反酸、腹胀等伴随症状的变化,同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147/150),对照组为87.3%(131/150)。治疗后各组胃镜检查不同级别患者的数量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镜检查不同级别患者的数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相对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缓解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症状和促进镜下食管黏膜愈合的疗效。方法我院确诊的GERD患者217例,按奇偶数原则分为埃索美拉唑组(A组)109例和雷贝拉唑组(B组)108例,分别给予口服埃索美拉唑40 mg qd和雷贝拉唑20 mg qd,按照胃食管反流量表和胃镜检查评估症状缓解和内镜下黏膜愈合情况,并记录睡前加用法莫替丁情况。结果经过8周标准治疗后,两组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无效率和睡前加用法莫替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RE)黏膜愈合的治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均可有效地治疗GERD,缓解GERD症状,促进RE食管黏膜愈合,但埃索美拉唑促进黏膜愈合情况优于雷贝拉唑,雷贝拉唑治疗夜间酸突破(NAB)优于埃索美拉唑,应根据GERD的不同症状和表现选取第二代PPI制剂。  相似文献   

11.
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由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组成的10d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活动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且Hp阳性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方案为前5d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后5d雷贝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对照组治疗方案为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10d。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90.3%,对照组Hp根除率为7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雷吼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组成的10d序贯疗法根除Hp具有疗效高、耐受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胃降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胃食管反流病确诊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清胃降逆方煎剂治疗,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和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6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胃镜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胃降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观察联合运用国产兰索拉唑及雷尼替丁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 选取难治性GERD20例,清晨服用国产兰索拉唑30mg,夜间睡前服用雷尼替丁300mg,8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作胃镜,观察反流症状及镜下食管黏膜改变。结果 症状评价,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胃镜下食管改变:显效1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4.7%。结论 国产兰索拉唑联合雷尼替丁治疗难治性GERD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张维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9):681-681,683
目的对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分析4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与44例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的疗效分析,分别对治疗后4周、8周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8周后的胃镜检查情况进行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4、8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6%,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4%、75%。结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2012-2013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胃康胶囊治疗十二指肠肠炎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将接收的94例十二指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并常规服用抗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康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100%,对照组为91.4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对照组为14.8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雷贝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胃康胶囊等中成药治疗十二指肠炎,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云南白药与雷贝拉唑联用在出血性胃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应用于出血性胃病中的疗效比较。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予云南白药胶囊加雷贝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对照组56例,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疗程为15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幽门螺杆菌(HP)检测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胃溃疡出血、糜烂出血等的病变愈合情况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加用云南白药胶囊治疗出血性胃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6例难治性GER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镜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治疗难治性GER,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胃镜治愈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雷贝拉唑+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雷贝拉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和疗效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莫沙比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优于单独使用雷贝拉唑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自拟方中药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寻找其他的治疗方案。方法随机将经C13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证实为阳性的5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行雷贝拉唑联合自拟方中药治疗,对照组行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疗程结束后1个月复查C13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结果治疗组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与对照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自拟方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与西药三联疗法的疗效相同,中药自拟方可以替代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加味四逆散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GERD)的临床疗效,分析起效机制。方法对照研究,从2013年2月开始筛选患者,将消化内科门诊收治的GERD患者纳入研究,截止2015年2月,入选对象94例,采用奇偶数字表达法,奇数纳入对照组(n=45),偶数纳入观察组(n=49)。2组均常规医嘱,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四逆散治疗,连续8周。结果观察组症状积分痊愈率、愈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积分评价无效率、内镜疗效评价等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胃痛、嗳气、呛咳、厌食症状遗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联合雷贝拉唑治疗GERD疗效较好,可减轻症状,但不能改善胃镜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