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瓣膜手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丽  李萍 《护理研究》2004,18(5):899-900
随着人口老龄化,冠心病合并瓣膜病病人不断增加,约占手术人群10%~15%,手术后早期死亡率5%~9%,较单纯瓣膜置换或单纯搭桥要高。同期手术治疗可改善心肌缺血和心功能,但术后护理难度增加。我院自1998年-2002年共完成118例冠脉搭桥术,其中有11例同期行瓣膜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99例同期行CABG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资料。术前心功能(NYHA)Ⅱ级25例,Ⅲ级65例,IV级9例。二尖瓣病变66例,主动脉瓣病变21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12例。冠状动脉病变单支42例,2支27例,多支30例,左主干病变8例。术前心肌梗死13例,房颤43例,左房血栓19N。共移植桥血管195支,其中LIMA61支,SV134支,平均每例患者(1.97±1.0)支;MVR43例,MVP23例,AVR21例,AVR+MVRl2例,TVP23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19例,室壁瘤切除术3例,升主动脉成形术3例,脓肿清除术2例。结果3例术后30d内死亡(2例因低心排、多器官功能衰竭,l例恶性心律失常死亡),97例痊愈出院。随访6~120个月,平均(27.3±15.3)个月,失访16例,随访期间死亡13例(6例心血管病因,7例非心血管病因)。术后患者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明显减少;心功能(NYHA)I级56例,II级10例,III级2例。结论CABG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可以完成心肌再血管化并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张蓉  杨小慧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1):1327-132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同期施行瓣膜手术后病人的护理对策及护理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全年2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瓣膜手术(二尖瓣置换或成形,主动脉瓣置换,联合瓣膜置换术)病例。结果:20例康复出院,2例死亡。康复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对冠脉搭桥同时施行瓣膜手术的患者,必须重视其临床的特殊护理。  相似文献   

4.
5.
背景:心脏瓣膜置换或成形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选择已成为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化性心脏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的发展趋势。目的:回顾性总结51例心脏瓣膜替换或成形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或成形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51例临床资料,共移植旁路血管109支,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10例,二尖瓣置换14例,二尖瓣置换联合三尖瓣成形8例,主动脉瓣联合二尖瓣双瓣置换4例,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联合三尖瓣成形3例,二尖瓣成形7例,二尖瓣成形联合三尖瓣成形5例。结果与结论:置换生物瓣膜者9例,机械瓣膜者31例,二尖瓣成形11例,三尖瓣成形16例;共移植旁路血管109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平均搭桥(1.92±0.73)支;术后30 d内死亡4例。47例顺利出院,其中2例失访,45例随访3-48个月,1例半年后脑梗死,1例于术后1年多死于心脏功能不全,存活的43例心功能改善明显,均可进行一般的生活与活动。综合分析得出彻底解除瓣膜病变,充分保障心肌再血管化,保护心肌,尽量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手术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2005年5月—2010年3月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老年患者65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13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68.1±3.2岁。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31例,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功能不全34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并瓣膜成形术17例,合并心瓣膜置换术48例,其中合并带瓣人工血管置换(Bentall手术)3例。平均每例作冠状动脉远端吻合口1.96±0.85个。结果:术后早期病死8例(12.3%),共出现并发症17例(26.2%);住院病死患者中2例死于低心排血量,2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2例死于重症感染引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再次开胸止血3例。57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心脏功能明显改善。手术后随访48例,失访9例,随访时间1-67个月,平均随访32.2个月,随访期间病死2例,均为非心源性病死。其余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老年患者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安全、有效的,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施行瓣膜手术的方法、疗效并总结相关影响因素和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至2008年间,本科室16例高龄患者(70~81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同期行二尖辫置换术(7例)或成形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联合瓣膜置换术(4例).结果 瓣膜病病因中,风湿性7例,退行性5例,缺血性4例.病死率为6.3%(1/16);5例术后发生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均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2例二尖瓣成形术后,返流面积从7.2~14.6 cm~2降至0.2~2.4 cm~2;术后生存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缺血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对于老年瓣膜病患者,需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如果合并冠状动脉梗阻,不管有无症状,都要同期行搭桥手术;乳头肌慢性缺血所致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心功能较差,尽量行二尖瓣成形术,该手术难度大,矫形困难,但手术的远期疗效较好.并且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IABP辅助.  相似文献   

8.
王伟玲 《全科护理》2011,9(32):2955-2956
[目的]探讨冠心病联合瓣膜病变同期手术治疗的手术配合和护理。[方法]对18例同期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病人,认真做好术前访视和心理护理,熟练掌握手术配合要点。[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冠状动脉联合心脏瓣膜病变同期手术风险极大,细致周到的手术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术同期进行心脏瓣膜替换术对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8日至2014年6月28日于该院就诊的64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选择冠状动脉旁路术,并同期采用心脏瓣膜替换术进行治疗,分析心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情况。结果相比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降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1%;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4.61±2.84)h、(4.72±1.63)d、(13.31±2.32)d;术后随访得知,61例(95.31%)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对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变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旁路术同期心脏瓣膜替换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冠脉支架植入术+非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前后心功能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机应用时间(2.63±0.97)d、ICU监护时间(5.24±1.36)d、住院天数(13.05±2.54)d,分别较对照组的(4.81±1.02)d、(11.47±2.44)d、(22.48±4.16)d短(P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年LVEDd(54.68±5.23)mm、(51.25±4.91)mm,分别低于对照组的(62.34±6.15)mm、(59.23±5.03)mm,心胸比(0.53±0.09)、(0.50±0.08),分别低于对照组的(0.68±0.12)、(0.64±0.09),LVEF (57.12±2.14)%、(55.46±2.11)%,分别高于对照组的(44.16±1.95)%、(43.51±2.46)%(P0.05);术后1年,观察组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9.76%、瓣周漏率4.88%、病死率4.88%分别较对照组的26.83%、21.95%、24.39%低(P0.05)。结论: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临床经验及远期疗效.方法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24例,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 游离左乳内动脉和大隐静脉,胸骨正中切口建立体外循环,在并行循环下分离出冠状动脉吻合部位,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急症手术2例,常温不停跳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4例,其中用左前外侧小切口乳内动脉-左前降支搭桥2例.结果全组搭1支桥3例、2支桥6例、3支桥15例,平均搭桥2.5支.LIMA桥20支,桡动脉桥3支,RIMA桥1支.用静脉桥作Y型桥吻合并序贯搭桥6例, 全静脉桥4例,全动脉桥3例,包括1例双侧乳内动脉搭桥,左桡动脉搭桥3例,全动脉化搭桥均应用了乳内动脉和左桡动脉3例, 部分年龄大于75岁者用全静脉桥.20例主动脉阻断时间31~124分钟,平均67分钟,转流时间45~321分钟,平均96分钟.术后因呼吸衰竭带呼吸机大于1周、气管切开并肺部感染、胸骨裂开前纵隔感染5例;行再次清创缝合固定胸骨治愈3例,其中1例肺部严重感染、大量痰液经气管造瘘口窜入胸骨后导致严重感染,监护室监护1个月治愈出院;上消化道出血3例,其中大出血死亡1例;其余病人无心绞痛症状,心功能恢复到I~II级,顺利出院,无远期死亡.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比较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不高,文献报道手术死亡率1.7%~3.3%, 本组死亡率4%.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96例治疗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CAD)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CABG。应用体外循环(CPB)74例,非体外循环22例。搭桥数264支。平均2.7支。对手术方法、主要并发症和术后处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96例手术,9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1例死于顽固性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伴室性心律失常。术后发生心律失常16例;气胸1例,为呼吸机辅助下自发性气胸;心功能不全32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切口感染2例;42例取静脉侧下肢有轻度水肿,2~4个月后消失;胸腔积液11例。上述并发症均给予相应处理后痊愈。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者61例,明显减轻者29例。无明显改善者6例。92例随访1~41个月,随访率96.8%,所有患者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合理的选择病人,成熟的手术技术,良好的心肌保护及加强术后管理,能有效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分析18例急诊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围术期危险因素及死亡原因,护理上对患者围术期进行密切多系统监护,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防止心律失常、出血、低心排综合征及重要脏器损害等各种并发症。结果本组18例患者中,16例恢复出院,2例术后死亡,病死率11.11%;5例出现围术期并发症,占27.78%。结论急诊冠脉搭桥手术患者死亡发生率高,围手术期有效的处理及护理,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2002年1月至2008年3月全国多中心1386例冠心病患者实施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经验.方法 常温下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胸骨正中切口,取左侧乳内动脉、桡动脉及大隐静脉,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术.70岁以上患者占32.35%,年龄最大为99岁,急诊或亚急诊手术111例,二次冠状动脉旁路术52例.结果 围术期死亡24例,总病死率1.73%,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高龄及合并其他慢性老年疾病患者是可行的,熟练的手术技术,对手术适应证的把握,积极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目前几种常用旁路材料的临床应用。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3月连续 5 6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旁路材料包括左乳内动脉 (5 6根 )、游离右乳内动脉 (2 1根 )、桡动脉 (3 2根 )和大隐静脉(4 3根 )。回顾分析不同旁路材料的手术结果。结果 :桡动脉移植后旁路血管“线样征”1例 ;无胸骨、前臂并发症 ;下肢切口感染 2例 ,均为糖尿病、大体重患者 ,治疗后痊愈 ;死亡 3例 ,与旁路材料无关 (非体外循环手术因循环状态不稳死亡 1例 ,鱼精蛋白过敏 1例 ,顽固性心律失常 1例 )。结论 :注意旁路材料的取制技巧 ,针对不同病变冠脉血管选取应用不同旁路血管 ,以及术后及时监护处理是保证良好手术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笔报道5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的护理,阐述了术后在血流动力学监测、呼吸道护理、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护理、维持电解质平衡、患肢的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无1例出现肺部感染等重要并发症,随访5——22月,无死亡及心绞痛发作。认为术后精心监护是减少和预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顺利康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围术期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 年9月至2010年7月692例行不停跳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276例)及非糖尿病组(416例).围术期严密监测患者的血糖,并给予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采用单因素分析糖尿病与CABG术后疗效、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院内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患者切口并发症分别为5.8%(16/276)与4.3%(18/416),输血量分别为(890.7±520.6)ml与(825.2±518.4)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术后心律失常(13.0%与13.5%)、围术期肾功能不全(5.1%与2.4%)以及病死率(2.9%与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糖尿病组患者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时间[(3.7±1.6)d与(3.5±1.6)d]、呼吸机使用时间[(2.6±1.9)d与(2.4±1.5)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22.0±8.8)d与(20.6±7.6)d,住院费用分别为(8.11±2.40)万元与(7.63±2.20)万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2、2.71,P均<0.05).结论 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患者行CABG的围术期并发症及病死率无明显影响,但对患者的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影响较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diabetes on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in peroperative patient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692 CABG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retrospectively from Sep. 2006 to Jul. 2010. The CABG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diabetic group (n = 276) and nondiabetic group (n = 416) according to with the status of diabetes or not before operation. Blood glucose was dynamicaly monitored and treated with insulin to control blood glucose in perioperativeperiod. The postoperative effect,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 and inhospital case fatality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diabetes were analyzed using univariate analysis.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regarding the incision complications (5. 8%vs. 4. 3 % , P > 0. 05). The volume of blood transfusion was (890. 7 ± 520. 6) ml in the diabetes group, which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825. 2 ±518. 4)mlin the non-diabetes group (P>0. 0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on cardiac arrhythmia (13.0% vs. 13. 5%),renal function insufficient (5. 1% vs. 2.4%)and case fatality (2. 9% and 1. 9%) between the diabetes and non-diabetes group (Ps >0. 05). In the diabetes group and non-diabetes group, the duration of IABP (3.7 ± 1. 6) d vs (3.5 ± 1.6)d, use of ventilator (2. 6 ± 1.9)d vs. (2. 4±1.5)d were not sigfnificantly different (Ps >0.05).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cost were (22. 0 ±8. 8)d and (8. 11 ±2. 40) thousand RMB in the diabetes group,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20. 6 ±7. 6)d and (7. 63 ±2. 20) thousand RMB in the non-diabeties group (t =2. 22 and 2. 71 ,Ps <0.05) . Conclusion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operative case fatality and complications betwee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without nondiabetes. However,diabetes increases hospital stay and expense.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我院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围术期的处理经验.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我院行OPCAB 253例.左主干病变76例(18例为单纯左主干病变,其余58例同时合并其他分支病变),单支病变13例,2支病变32例,3支病变190例.急诊施行OPCAB 18例.手术均经胸骨正中切口,采用冠状动脉固定器、分流栓完成血管吻合.结果 术后死亡3例(1.2%).有11例患者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术后机械通气时间3~168 h,平均(24.1±22.3)h.ICU停留时间1~14 d,平均(2.8±2.0)d.术后住院8~42 d,平均(15.6±6.3)d.结论 OPCAB适用于绝大多数单纯搭桥病例,经过恰当有效的围术期管理,能够收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在高危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23例高危老年冠心病患者行OPCABG治疗。手术在常温全麻下进行,采用前胸正中切口显露心脏。2例直接采用大隐静脉(SV)行SV-左前降支(LAD)搭桥;9例取乳内动脉(IMA)和SV,行IMA-LAD、升主动脉-SV序贯搭桥;12例取IMA和SV,行IMA-LAD、升主动脉-IMA搭桥。结果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转体外循环完成手术者;总共搭桥74条,平均每例搭桥3.1条;早期死亡1例,出现呼吸衰竭1例,急性左心衰1例,术后出血二次开胸手术2例,胸骨感染1例;术后心绞痛完全缓解20例,明显缓解2例。结论高危老年患者行OPCABG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特别对一些不能耐受体外循环的患者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  相似文献   

20.
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术式选择和围术期处理特点。方法:101例高龄冠心病患者,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组)45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组)56例,搭桥数目1-5支,平均3.1支。结果:所有病例无死亡,在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正性肌力药物应用、辅助呼吸时间等指标上OPCAB组高龄患者均优于CCABG组。术后并发症14例,其中CCABG组8例(17.8%),包括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低氧血症5例,心律失常3例,脑梗塞2例。OPCAB组6例(10.7%),包括低氧血症5例,心律失常3例。结论;根据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选择合适的术式以及恰当的围术期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