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俊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5):1936-1937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Ⅰ定性与定量方法测定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意义。方法对38例通过心电图检测诊断为AMI和急性心绞痛的患者,分别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定量和金标法定性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结果男23例,cTnI定性测定阳性13例,占56.5%,cTnI定量测定阳性19例,占82.6%。女15例,cTnI定性测定阳性8例,占53.3%,cTnI定量测定阳性13例,占86.7%。两种方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酶免疫法阳性率明显高于金标法。结论选择定量方法测定cTnI对AMI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等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肌钙蛋白Ⅰ(cTnI)在心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中有无应用价值。方法:比较急性心衰与急性肺源性呼吸困难时cTnI的变化情况,并观察一定的cTnI临界值辅助诊断心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总共156例患者,最后确诊为急性心衰的患者69例,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87例。急性心衰组的平均cTnI值为0.76±0.85ng/dL,而肺源性呼吸困难组为0.25±0.32ng/dL,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根据ROC曲线计算肌钙蛋白Ⅰ的临界值(截点值)为0.42ng/dL,其鉴别心衰的敏感度为71.53%,特异度为90.36%,准确度为80.14%。结论:检测肌钙蛋白Ⅰ水平并与其它临床信息相结合,有助于快速准确地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和普通肌钙蛋白I(cTnI)的检测,探讨hs-cTnT、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内科已确诊AMI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AMI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成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hs-cTnT和cTnI水平,并比较AMI组hs-cTnT和cTnI对AMI早期诊断的阳性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AMI组hs-cTnT水平为(4.89±1.83)ng/mL高于健康人群第99百分位值的0.014ng/mL,cTnI水平为(28.82±12.32)ng/mL高于健康人群正常参考值上限0.4ng/mL,两者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s-cTnT的阳性率和敏感度均为92.0%,明显高于cTnI的79.0%(均P0.05),cTnI的特异度为96.0%显著高于hs-cTnT的76.0%(P0.05)。结论 hs-cTnT的阳性率和敏感性高,cTnI的特异性高,两者联合检测对于AMI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比较,评价免疫层析定量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和免疫层析定量法分别测定88例心血管病患者的血清cTnI水平。结果免疫层析定量法检测血清cTnI的灵敏度为79.17%,特异性为93.75%,阴性预测值50.0%,阳性预测值98.28%;在低浓度组检出率为21.43%,高浓度组检出率达100%。结论免疫层析定量法检测血清cT-nI快速简便,特异性高,但敏感度较低,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诊断起重要辅助作用,适用于急性心血管病患者的急诊检测和初步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评价即时检验(POCT)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肌钙蛋白I(cTnI)的临床检测效能和可靠性。方法收集60例临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别采用POCT法和化学发光法对cTnI进行测定,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在cTnI阴性和高浓度时,POCT法无法检测,而化学发光法能检测;在低和中浓度时两种方法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结论POCT法快速简便,适于急诊快速诊断AMI患者;化学发光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准确性好,适于AMI患者的临床确诊和治疗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及金标法分别测定低浓度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ECLIA法、ELISA法及金标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检测阳性患者的HBsAg低浓度组.用ELISA法及金标法同时测定经ECLIA法筛选的HBVDNA定量检测阳性患者HBsAg模式如下的临床标本:HBsAg COI在1~50的临床标本60例,HBsAg COI小于1的临床标本20例作为阴性对照,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临界值控制品作为质控.结果 ECLIA法测定灵敏度为0.08 ng/ml,HBsAg的批内CV为2.35%;ELISA法测HBsAg灵敏度为0.7 ng/ml,批内CV为15.9%,金标法灵敏度1 ng/ml.60例ECLIA法检测阳性标本中ELISA法检出阳性为28例,金标法检出阳性为20例.结论 在低浓度的HBsAg检测中,需运用ECLIA法检测,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假阴性结果,并针对临床患者在感染不同时期出现不一致的ELISA及金标法检测结果进行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心梗三项(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检测在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1例非创伤性心悸胸痛患者,以免疫定量分析仪测定心梗三项,并与健康体检者检测结果对比,同时对91例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治疗前,治疗后采集4h、8h和24h静脉血,检测CK-MB、Myo、cTnI,比较它们检测结果。结果 91例非创伤性胸痛患者CK-MB增高者(CK-MB〉5ng/ml)为15例,占16.5%;Myo增高者(Myo〉50ng/ml)为31例,占34.1%;cTnI增高者(cTnI〉1ng/ml)为12例,占13.2%,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心梗三项结果比较差异明显(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治疗前后心梗三项结果比较发现,随着治疗的进行,病情的好转,检测结果出现明显下降。结论对非创伤性胸痛患者及时进行心梗三项检查,可以提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率,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心梗三项检查,有利于治疗效果的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标志物在心血管病医院急诊患者中升高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155例急诊心血管病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浓度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质量浓度(CK-MBmass)。根据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三组: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不稳定心绞痛组(UA组)和其他疾病组,比较cTnI和CK-MBmass在三组间的变化规律。结果在155例患者中,AMI患者114例,UA患者22例,其他疾病组患者19例(12.3%)。cTnI和CK-MBmass在AMI组比UA组、其他疾病组升高显著,而在UA组与其他疾病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155例患者的cTnI和CK-MBmass做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相关较为密切(相关系数为0.608,P=0.000)。在其他疾病组中,主动脉夹层(AD)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cTnI升高较为显著,可以达到AMI诊断界值的十几倍。结论血清cTnI和CK-MBmass浓度与心肌损伤程度密切相关。cTnI和CK-MBmas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相关较为密切。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过程中,首选cTnI测定,cTnI和CK-MBmass不必同时检测。血清cTnI0.5ng/ml的患者中,除ACS以外,主动脉夹层、扩张型心肌病等患者占一定的比例。建议将cTnI与肌红蛋白(Mb)或CK-MBmass与Mb联合检测提高AMI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9.
彭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21):2538-2539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联合检测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对792例该院住院患者用胶体金法定性联合检测cTnI、CK-MB、Mb。当cTnI≥1.5ng/mL、CK-MB≥5ng/mL、Mb≥5 0ng/mL出现红色检测线表明为阳性。结果以37例临床确诊AMI患者为AMI组,AMI组cTnI、CK-MB、M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UAP)、骨骼肌损伤(SM)及胸痛待排患者。发作后4h时Mb敏感性很高,6~12h时3项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7d后cTnI仍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cTnI、CK-MB、Mb联合检测是诊断AMI早期敏感、特异的指标,cTnI是AMI早期诊断的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肽素及肌钙蛋白I(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入选136例因胸闷或胸痛就诊、发病在6h以内且疑诊冠心病的患者,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检测和肽素(copeptin)及cTnI,诊断性能用ROC曲线及AUC表示,并根据copeptin、cTnI的阳性率,计算出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 1AMI组患者血浆copeptin水平及cTnI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ROC曲线分析,和肽素及cTnI的AUC分别为0.821、0.698;95%可信区间分别为0.753-0.889、0.576-0.820。3copeptin分界值为10.75pmol/l时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70.8%,阳性预测值为43.6%,阴性预测值为92.6%。本研究所用cTnI试剂盒以0.05ng/mL为分界值,其灵敏度为43.3%,特异度为96.2%,阳性预测值为76.5%,阴性预测值为85.7%。4较单独使用某一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AMI的敏感性(96.7%vs 83.3%vs 43.3%,P〈0.05)。Copeptin〈10.75pmol/L联合cTnI〈0.05ng/mL对于早期排除AMI价值较大,其阴性预测值达98.9%。结论和肽素及cTnI对AMI的早期诊断性能优于单一检测cTnI。对于急诊胸痛患者,联合检测copeptin及cTnI有助于快速排除急性心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P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异常变化。方法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FLISA)检测1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和64例正常人的cTnI。结果 慢性肾功能衰竭组的血清cTnI水平为(0.20±0.52)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03±0.05)ng/ml(P<0.05)。11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31(27.0%)例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心悸等症状;有症状患者血清cTnI为(0.49±0.93)ng/ml,显著高于无症状患者(0.09±0.11)ng/ml,P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乳胶凝集法检测105例因胸痛疑似AMI就诊患者的血清H-FABP,同时测定患者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 MYO)和心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c I,cTnI)。根据最终的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AMI组和非AMI组(对照组),并对2组检测结果的阳性率、诊断效率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05例疑似AMI患者中,最终诊断为AMI患者45例,其余60例排除AMI诊断作为对照组。AMI组的H-FABP、cTnI、MYO、CK-MB平均水平及阳性率分别为(49.32±10.29) ng/mL、84.4%,(1.62±0.76) ng/mL、44.4%,(156.14±54.23) ng/mL、82.2%,(13.01±6.08) ng/mL、42.2%,均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中H-FABP阳性率与MYO阳性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明显高于cTnI及CK-MB的阳性率(P<0.05)。H-FABP与CK-MB诊断AMI的特异度相似(P>0.05),但低于cTnI(P<0.05),高于MYO(P<0.05)。H-FABP与cTnI的阳性预测值相似(P>0.05),均高于MYO、CK-MB(P<0.05)。在阴性预测值方面,H-FABP与MYO相似(P>0.05),明显高于cTnI和CK-MB(P<0.05)。4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组合分析,H-FABP+ cTnI、H-FABP+ CK-MB、H-FABP+ MYO、H-FABP+ cTnI+MYO、H-FABP+ cTnI+CK-MB、H-FABP+ cTnI+MYO+CK-MB诊断AMI的灵敏度均为100.0%,特异度分别为82.0%、72.0%、61.2%、59.3%、68.1%和56.5%。结论: H-FABP在AMI早期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与cTnI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AMI早期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3.
潘丽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10):1746-1747
对90例时间分辨检测为阴性的血清标本和2866例时间分辨为检测阳性的血清标本,采用金标法检测HBsAg,以时间分辨为标准,对金标法的灵敏度、特异性进行评价。90份阴性血清中金标法88份阴性,2份假阳性,特异性为97.8%。2866份为检测阳性的血清标本,金标法2700份阳性,假阴性166份。分别为0.2~1.0ng/mlHBsAg的37例阴性,1.0~10.0ng/ml的121例为阴性,10.0~225.0ng/ml的8例,与时间分辨分析法阳性符合率三个浓度段分别为5.1%、30.5%和99.8%。在0.2~10.0ng/ml和10.0~225.0ng/ml两者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金标法快速简便,单份检测,无需任何仪器,适合急诊检测,但灵敏度低,特别是在10.0ng/ml以下易造成漏检。TRFIA灵敏度与特异性较优越,给出了HBsAg的量化结果,更容易动态观察乙肝的病情发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 肌钙蛋白T(cTnT)、 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同一血样标本检测cTnI、cTnT、CK-MB3项指标,分别进行两组间比较,并对 AMI组和UA组各指标作对比分析。结果 cTnI、cTnT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灵敏度高于CK-MB,阳性率分别为63.3%、46.7%、18.3%,P<0.01;cTnI和cTnT无显著差别,P>0.05;cTnI、cTnT、CK-MB特异性相当。结论 心肌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对于AMI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较强特异性,是心肌损伤特异笥标志物,cTnI检测方便、快捷、准确,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临床确诊为AMI的82例患者(观察组)和97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cTnI、MYO、CK—MB检测,并对两组3种检测指标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cTnI、MYO、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随疾病发作时间延长,cTnI和CK—MB血清水平呈上升趋势,MYO呈下降趋势;3种检测指标以MYO出现峰值的时间最短,其次为cTnI和CK—MB。结论血清cTnI、MYO、CK—MB联合检测对AMI的早期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肌钙蛋白I和T测定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T(cTnT)测定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AMI患者采用免疫层析法进行检测cTnI和cTnT,以对照区和检测区均有显色带者为阳性,并作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比较。结果以胸痛0~3h、4~6h两个时段观察其灵敏度,cTnI为56.7%和96.1%;cT-nT为50.0%和92.3%。特异性cTnI为100%和96.2%;cTnT为100%和91.6%。cTnI灵敏度高于cTnT,特异性cTnI与cTnT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AMI急性胸痛患者可同时进行cTnI和cTnT检测,有利于AMI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T(cTnT)测定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AMI患者采用免疫层析法进行检测cTnI和cTnT,以对照区和检测区均有显色带者为阳性,并作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比较。结果以胸痛0~3h、4~6h两个时段观察其灵敏度,cTnI为56.7%和96.1%;cT-nT为50.0%和92.3%。特异性cTnI为100%和96.2%;cTnT为100%和91.6%。cTnI灵敏度高于cTnT,特异性cTnI与cTnT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AMI急性胸痛患者可同时进行cTnI和cTnT检测,有利于AMI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联合检测血清 D-二聚体、肌钙蛋白 I(cTnI)及肌红蛋白(Myo)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将 AMI 患者130例作为观察组,1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日立7602生化仪检测其血清 D-二聚体水平,cTnI、Myo 水平均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AMI 发病2 h 后血清 D-二聚体、cTnI 及 Myo 浓度分别为(1.71±0.14)mg/L、(1.18±0.28)ng/mL、(90.53±2.36)ng/mL,对照组 D-二聚体、cTnI 及 Myo 浓度分别为(0.25±0.12) mg/L、(0.10±0.02)ng/mL、(23.61±4.15)ng/mL,AMI 组 D-二聚体、cTnI 及 Myo 水平明显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检测血清 D-二聚体、cTnI 及 Myo 水平,对 AMI 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高达94.65%和98.5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 D-二聚体、TnI 及 Myo 对 AMI 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连续测定血浆和肽素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浓度变化,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血液标本来自于56例健康志愿者、48例其他疾病患者(排除心肝肾疾病)以及62例AMI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和肽素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浓度.结果:AMI组患者血浆和肽素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P<0.05);AMI患者和肽素浓度随着出现症状时间的增加而下降,cTnI浓度随着临床症状出现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结论:早期测定血浆和肽素水平对于临床症状不明显,怀疑为AMI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用定量与定性的方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Ⅰ,对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为了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性,我们把患者分为低浓度组(cTn Ⅰ≤10ng/ml)和高浓度组(cTn Ⅰ>10ng/m1),把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的定量结果>1.5ng/ml作为阳性样本个数,这样有利于两种方法之间的比较.结果 用定量的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肌钙蛋白Ⅰ的灵敏度比免疫层析法的快速诊断卡高,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定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P<0.01).结论 定量的方法灵敏度高,即临床诊断率高;免疫层析法快速简便,但在低浓度时,不能及时检出.如用两种方法同时检测,这样可以提高心肌损伤病人的诊断率,做到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