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 引  言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 ,能量消耗明显增加 ,营养支持在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伤后早期禁食、控制入液量以及颅脑损伤及其并发症所致的胃肠道功能和机体代谢紊乱 ,使营养支持治疗在临床实施中较为困难。我科对 2 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实施肠内营养支持 ,现初步分析其可行性及总结治疗中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经验。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999年 3月至 1 1月间收治入院的 2 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男 1 5例 ,女 5例。肠内营养支持开始时 GCS评分 :≤ 5分 8例、6~ 8分 1 0例…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后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治疗组病人于入院后48 h给予管饲能全力,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并观察血糖、血红蛋白、血浆清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治疗组病人营养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减少,预后良好.结论:严重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脑损伤病人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日益受到重视,合理的营养支持可增加患者抵抗力、减少并发症。本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进行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旨在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肠内营养以代替肠外营养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合理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于早期持续鼻饲营养素,静脉营养补充不足;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伤后6天鼻饲流质。结果实验组的氮平衡等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志恢复快,生存质量也显著改善。结论早期营养鼻饲配合静脉营养有利于维护胃肠道结构和功能,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和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李珍  李春梅 《工企医刊》2002,15(5):65-66
我科采用本院营养科按WHO/FAO推荐的供应标准配制的混合奶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尽早开始肠内营养,大大降低了病人住院期间感染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相关病死率,现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玉厚  张录 《医疗装备》2006,19(9):45-46
目的:观察危重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外营养(TPN)过渡到早期肠内营养(EN)的临床意义。方法:治疗组21例危重颅脑损伤病人术后第2d开始TPN、72小时过渡到EN,10d后完全EN,观察血糖、白蛋质、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病率及预后。对照组19例常规治疗的危重颅脑损伤患者。结果:治疗组各项技术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颅脑损伤患者早期EN能有效地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求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血糖、蛋白质代谢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4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即试验组于术后48~72 h给予改良匀浆膳治疗,对照组给予能全力治疗,不足部分由肠外营养补充.在营养支持第1、15和30天分别检测两组病人的血糖、血清清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氮平衡和并发症.结果:血糖、蛋白质代谢在两组得到明显改善(P<0.01,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糖和氮平衡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是一项重要措施,改良匀浆膳与能全力相比有降低血糖和促进氮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后胃肠动力障碍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型颅脑损伤后病人常见胃肠动力障碍,可引发严重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感染、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预后较差.其防治受到了临床的高度重视,且是一大难点.以下就重型颅脑损伤后胃肠动力障碍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97年起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经临床及头颅CT扫描证实为重型颅脑损伤,男21例,女9例;年龄12~72岁;GCS评分3~8分;损伤类型:开放型颅脑损伤2例,闭合性颅脑损伤28例,其中硬膜外血肿8例,硬膜下血肿6例,脑内血肿6例,开颅手术20例;并发症:腹泻2例,腹胀呕吐2例。营养支持方法伤后48h将鼻胃管插入胃内,病人取头高位30°左右,同时给予胃复安10mg,每隔8h肌注,烦躁患者给予冬眠药物镇静,插入胃管后回抽胃液无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0.
0 引  言  本文作者通过对 30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采用匀浆膳和能全力营养液 ,进行临床营养治疗效果的观察 ,探讨颅脑损伤后病人营养支持方法的合理性。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我院 1 999- 2 0 0 1年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 30例 ,男 2 0例 ,女 1 0例 ,年龄 1 6~ 6  相似文献   

11.
颅脑手术后病人的早期营养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病人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方法. 方法:对39例颅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单一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从单一肠外营养逐渐过渡至肠外 肠内营养,最终完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氮平衡(NB)、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FN)、 IgA、IgG、IgM以及肝、肾功能、血糖(GLU)和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疾病种类、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0.05).两组病人均能很好地耐受早期营养支持,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但观察组有6例病人肠内营养早期出现轻度腹胀、腹泻.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后NB、PA、TFN、IgA、IgG、IgM水平明显改善,而ALB、肝功能、肾功能、血糖水平无明显变化;观察组NB、PA、IgA、IgM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结论:颅脑手术后病人早期营养支持,并且逐步向肠内营养过渡,不仅可以改善病人全身代谢状况,减少负氮平衡,而且还能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肠外、肠内营养对老年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的方法,对84例老年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早期营养支持的方法与作用进行研究.试验组早期开始给予肠外和肠内序贯营养;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伤后6~7 d给予鼻饲流质.结果:试验组的氮平衡等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第14和第28天的GCS计分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外与肠内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有利于改善老年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指标和肺部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指标和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6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PN组(n=30)和EN组(n=32)。比较两组病人在营养支持后第1和第2周的营养指标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EN组病人的血清清蛋白和前清蛋白较PN组有明显改善,而PN组病人的谷丙转氨酶较EN组有明显升高。EN组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结论:EN支持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营养指标,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8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鼻饲肠内营养,对照组采取肠外营养,比较意识变化、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结果治疗组在意识恢复、减少并发症及治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术后早期营养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方法.方法:对28例肝移植病人术后的营养支持方法和营养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术后1~3天内采用肠外营养,术后第4天开始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直至完全肠内营养,第7天过渡为完全经口饮食.结果:多数病人术后营养状态明显改善,除5例病人死于术后并发症外,其余23例生活质量均良好.结论:肝移植术后第1天起就给予肠外营养,一旦病人胃肠功能恢复,宜尽早开始肠内营养,并尽快过渡到完全经口饮食.  相似文献   

16.
肠内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时,肠内营养(EN)支持的应用原则、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7例SAP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2例治愈,5例死亡。21例由肠外营养(PN)过渡到EN,19例应用EN时间超过3周。多数病人在应用EN达3周时,其血清蛋白、体重增加,呈正氮平衡。血清转氨酶、胆红素下降,肝功能改善。结论:(1)SAP初期应以PN支持为主。(2)SAP2-3周左右是应用EN的较好时机。(3)由PN过渡到EN的时间应不少于1周。(4)EN时,口服途径应视为禁忌,24h经空肠造口持续匀速滴入为首选方法。(5)以含食物纤维的能全力效果较好。总之,当病人出现严重的消化道症状时,PN+EN是最理想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肠内营养的应用,越来越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直接向肠道提供营养物,不仅是满足机体营养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维持了肠道的完整性,这对严重创伤,大手术后病人的恢复,减少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何时开始肠内营养,如何选择理想的肠内营养制剂,关系到肠内营养的效果。本文就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开始的时间,制剂的选择及给予途径,对代谢的影响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老年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肠内免疫营养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通过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观察免疫营养对老年消化道肿瘤病人的营养和免疫调节作用,探讨肠内免疫营养促进病人康复的机制. 方法: 选择76例老年消化道肿瘤病人,分为对照和实验两组,其中实验A组用肠内营养混悬液(士强);实验B组用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对照组根据肠功能恢复情况给予普通流质.实验组术后第2天起,给予肠内营养125.52 kJ/(kg*d),连续7天,分别检测各项营养和免疫指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病人手术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白细胞介素-1(IL-1α)、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表达水平变化. 结果:实验组病人体重(BW)、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清蛋白(Alb)和转铁蛋白(TRF)等营养指标下降量显著减小.实验A组总蛋白(TP)、TRF更接近术前水平,CD4 细胞、IgM、IgA显著上升;实验B组 CD4 细胞、IgM上升.实验组外周血PBMC、IL-6、TNF-α mRNA上升水平显著降低,实验A组IL-1α、IL-2 mRNA上升水平低于实验B组. 结论:老年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早期给予免疫营养支持,可提高结构蛋白质合成,减少促炎症介质mRNA合成,可能减轻术后炎症反应的程度,改善免疫功能,为病人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防治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