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金玉新  刘琳 《甘肃医药》2013,(5):400-401
1病例女,44岁,因不慎摔倒后自觉右大腿、左上臂剧烈疼痛,并见右大腿畸形、站立不能,于2012年5月18日收住我院骨科。曾于2011年4月因轻度摔伤致左股骨远端病理性骨折在外院行手术病灶刮除、髓内钉固定、取髂骨植骨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为左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2012年1月因左髋部、腰背部多处疼痛再次在外院就诊,行X线检查示左股骨、脊椎骨多处骨密度减低,随以"多发肿瘤骨转移可能"来我院核  相似文献   

2.
自1995年11月以来,我们采用人工股骨膝关节置换术重建膝关节治疗股骨下端肿瘤2例,经随访2年,膝关节功能良好,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男,42岁。因左膝部疼痛2个月,于1995年11月1日入院。组织病理检查证实,左股骨骨巨细胞瘤Ⅱ级。于1995年11...  相似文献   

3.
腱鞘巨细胞瘤是来源中胚叶的腱膜或滑膜内衬组织的良性病变,临床少见于大关节,现报告一例。患者女,61岁,住院号46868。左踝部有渐增大的肿物10年,伴疼痛,行走困难1个月。既往左踝部扭伤史12年。局部检查 左踝部前方隆起,内、外两侧可见2个巨大的圆形包块,实性感、边界清,活动度欠佳。内侧包块10cm×9cm,外侧包块9cm×8cm。X线检查:左踝部前方软组织肿物影,形态不规整,密度中等,边界清晰,最大直径12cm,胫骨远端,距骨前上骨质破坏,距骨前上呈弧形硬化边缘(图1)。手术所见 左踝部间断横切口保留中间部分皮肤。肿瘤位于皮下,包膜不完整,黄褐色、有分叶,整个肿瘤呈不规则亚铃状。将肿瘤组织及受损的关节囊、韧带、伸肌腱腱鞘切除,刮除受损的胫骨下端、距骨前上骨组织。术后肿瘤的体积为12cm×10cm×8cm,病理诊断:腱鞘巨细胞瘤(图2.3)。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对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肢体与关节功能、局部复发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探讨不同类型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合理术式.方法:回顾分析48例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患者的病历资料与随访结果.结果:48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4.3年,21例行肿瘤囊内刮除植骨术患者,末次随访时关节功能优良率85.7%,肢体功能优良率76.2%;27例行肿瘤节段性切除假体置换术,末次随访时关节功能优良率77.8%,肢体功能优良率74.1%.结论:肿瘤囊内刮除植骨术与肿瘤节段性切除假体置换术这对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各有利弊.因此,要结合患者年龄、侵袭范围、肿瘤分级分期、患者对膝关节功能要求、预期寿命,而采用不同外科术式.  相似文献   

5.
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很多,如放射疗法;病灶刮除加植骨;截肢;肿瘤完整切除和再造关节功能等。在病灶搔刮后为了减少复发,有的学者主张在骨腔内灌注液氮,并已收到较明显的效果。但它只限于瘤体较小而病变尚未穿破骨皮质者。如瘤体范围较大,尤其在股骨近膝关节处者治疗上仍属困难。我们从1980年以来先后收治4例股骨下段骨巨细胞瘤。因瘤体大,破坏范围广,其病理分级又在Ⅰ、Ⅱ级。故采用肿瘤切除,人工膝关节置换和翻转融合膝关节(Aulbigneu’s)氏手术。均收到良好效果,现予以报导。  相似文献   

6.
骨巨细胞瘤术后软组织种植较为少见。我院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 患者,女,32岁。7年前无明确原因出现右大腿间歇性疼痛、肿胀,在当地医院确诊为骨巨细胞瘤(Ⅱ级),行右股骨下端肿瘤切除术,痊愈出院。1月前无诱因又出现右大腿间歇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来我院诊治。体检:右股骨下端内侧有约12 cm长手术瘢痕,手术区周围皮肤紧张发亮,潮红,皮温增高,触之有鸡蛋大小质硬肿物,疼痛明显,膝关节活动受限。临床诊断为右股骨下端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X线检查:右股骨下端内侧软组织内可见2个大小约6.5 cm×6.3 cm×6.5 cm的“…  相似文献   

7.
骨平滑肌肉瘤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 男, 50岁,左大腿摔伤 2h,于 1998年 5月 10日入院。查体:左下肢外翻畸形,髋膝不能活动。X线:左股骨下端 1 /4处粉碎性骨折,远折端骨密度不匀,虫蚀状,皮质变薄。诊断:左股骨肿瘤。全身其他部位检查无异常。手术见骨折端大量肉芽组织,骨髓腔消失,皮质溶骨性破坏,取肉芽组织送检。随访至今健在。例 2 女, 62岁,右下肢疼痛 4年,加重 1年,于 2002年10月 27日入院。X线:右股骨下端囊状骨密度减低区,皮质残缺不全。诊断:骨巨细胞瘤。全身其他部位检查无异常手术见肿物位于右股骨下段。活检取肿瘤组织 3块。病理检查:例 1大体为灰白色碎…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髌骨骨巨细胞瘤1例绵阳市中心医院(621000)王军患者,女,30岁。因左膝关节疼痛10月,无明显诱因自觉左膝关节隐痛不适,酸软乏力,逐月加重,伴行走困难。摄X线片拟诊“左髌骨骨囊肿”,“髌骨骨结核”住院。查体:左膝关节无明显畸形,皮肤正常无充...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18岁.因左膝部肿块十年于1984年11月28日入院.10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膝部内前方肿块似汤圆大小,无红热,关节活动好,行走正常,未引起重视.此后肿块逐渐增大.近两年来肿块增大至鸭蛋大小.面向前隆起.伴有酸痛和关节活动轻度受限,经当地医院X线检查诊断为“左股骨下端骨软骨瘤”. 骨科检查:左膝关节轻度外翻畸形.内前方可见鸭蛋大小肿块隆起.质硬无活动.境界清楚.局部无压痛及静脉怒张.皮温正常,膝关节活动轻度受限.X线检查:左骧关节正侧位片示:左股骨远断内侧缘骨骺端可见一巨大的骨性突起约为7×2cm.边缘尚完整.基底部较宽.  相似文献   

10.
具备一定的法医学知识,有助于临床医生妥善地解决问题,避免医疗纠纷。我们曾遇到一例因检材处理不妥,使法医学鉴定复杂化,就此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案例摘要患者女性,40岁,因左膝部肿痛、活动受限8月余,诊断为“左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入院一周后,施行“左胫骨上端骨巨细胞瘤瘤段切除、股骨翻转、膝关节融合、股骨钢板内固定术”。手术结束前清点器械和纱布时,发现缺少一块纱布。经反覆检查切口内未见纱布,遂缝合切口。次日在硬脊膜  相似文献   

11.
骨巨细胞瘤术后多处复发并恶变1例(067200)河北省兴隆矿务局总医院放射科王秋生患者男,52岁,於1988年因患右股骨远端内侧髁部巨细胞瘤手术刮除,术后病理为:骨巨细胞瘤。Ⅱ级。1993年又因确诊为左胫骨近端巨细胞瘤行刮除术,骨胶填充。近一年来,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四肢复发性骨巨细胞瘤再次手术方式选择对骨巨细胞瘤的疗效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该院收治26例四肢复发性骨巨细胞瘤患者,总结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本组中2例为股骨颈骨巨细胞瘤,行肿瘤瘤段切除人工半髋关节置换.腓骨上端4例行肿瘤瘤段切除术.桡骨远端4例和股骨下端6例行肿瘤瘤段切除术,行自体或者异体移植.股骨下端2例、胫骨上端6例、肱骨近端1例肿瘤瘤段切除人工关节置换.全部病例均随访时间2~10年,平均4.5年.无远处转移或死亡病例.结果 对四肢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肿瘤瘤段切除和功能重建手术,可有效控制局部复发和防止肺部转移,同时又可以保存一定的关节功能.结论 肱骨上端、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复发性骨巨细胞瘤可选人工关节置换;股骨上端复发性骨巨细胞瘤可选人工半髋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桡骨近端、腓骨小头、尺骨远端复发性骨巨细胞瘤可选肿瘤瘤段切除;桡骨下段复发性骨巨细胞瘤可选腓骨上段移植术;已恶变或者局部广泛浸润无法彻底切除的病例可选截肢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154例骨巨细胞瘤的刮除植骨、单纯肿瘤连同骨段切除(以下简称瘤段切除)、肿瘤单纯刮除或切除、局部切刮大块植骨、瘤段截除自体或异体大块骨移植、瘤段截除自体股骨或胫骨半侧翻转植骨膝关节融合、瘤段截除异体半关节置换、瘤段截除人工关节置换,半骨盆切除置换、椎板切除、截肢等11种治疗方法的总结。从骨巨细胞瘤生长活跃,局部破坏严重,术后容易复发、转移之恶性表现,体会对骨巨细胞瘤外科治疗的关键在于彻底,在彻底的基础上,再考虑保留肢体,保留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 自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31例,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19~56岁,平均33.5岁.股骨远端20例,胫骨近端11例.Companacci分级,Ⅱ级7例,Ⅲ级24例.肿瘤已穿破骨皮质或侵犯至关节软骨下者2例,已发生病理性骨折者3例,瘤组织病理检测具有较强的侵袭性者5例,已有一次或多次复发者21例.所有患者行瘤段切除、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治疗.结果 随访12~96个月,所有患者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患者MSTS评分为17.0~27.0(24.0±2.5)分,肢体功能优23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为93.5%.结论 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有效方法,能减少局部复发及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荣国  屈向红  王建祥 《河北医学》2002,8(9):F003-F003
骨巨细胞瘤常称为良性骨巨细胞瘤或破骨细胞瘤 ,是比较常见的原发骨组织肿瘤之一。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长管状骨的骨端 ,其好发部位顺次为股骨远端、桡骨远端、股骨近端及胫骨近端 ,该肿瘤常造成骨质破坏 ,极少浸及周围软组织。现将我院收治的 1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突破骨膜浸及周围软组织的病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53岁 ,农民。主因左腕部疼痛 3年 ,加重伴肿胀及活动受限 3月入院。患者缘于 3年前 ,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腕部轻度疼痛 ,活动无明显受限 ,当时就诊于本地卫生院 ,诊断为“左腕关节炎” ,给予消炎止痛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所…  相似文献   

16.
病人女,32岁,因"右膝部肿瘤术后14年,现活动受限1年余"入院. 14年前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疼痛并包块形成就诊本院,完善术前检查及准备后行"右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病灶清除骨水泥填充术",病理检查示"右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术后病情稳定,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后出院. 近1 年来病人渐感右膝疼痛并内翻畸形,影响日常生活,门诊以"右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病灶清除骨水泥填充术后严重膝内翻"收治入院.  相似文献   

17.
童××,男,20岁。无明显诱因感左膝关节酸痛,肌肉萎缩,跛行9个月,1971年6月9日入院。临床检查一般情况好,左大腿股四头肌萎缩,肌力Ⅲ级,左大腿周径比健侧小3.5cm。膝关节无肿胀及压痛,活动范围正常.Hb12.2g%,血沉8mm/h,碱性磷酸酶8.1金氏单位。X线照片示左股骨下端呈肥皂泡样,骨破坏呈膨胀性生长,病变范围6×8×4.5cm。1971年6月21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股骨下端病灶刮除植骨术,术后切口一期愈合。病理报告:左股骨巨细胞瘤Ⅰ级。经左下肢管型石膏固定三个月。术后五个月X线照片显示植骨生长良好。1972  相似文献   

18.
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长管状骨的骨骺,发生于髌骨的极为少见。现报道1例如下。 患者男性,23岁。左膝关节酸痛伴行走乏力2月,加重1月伴肿胀,于1985年12月14日入院。体检:左膝关节轻度肿胀,局部皮温稍高,不发红,可触及一6.5×5.5cm之稍肿大的髌骨,压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分析两种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手术的预后及特点。方法:回顾我院近5年收治的60例膝关骨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复发情况,评价关节功能。结果: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3.4%,平均随访时间为4年。肿瘤刮除骨水泥填充组25例,复发2例;肿瘤刮除植骨组25例,复发5例。结论:病灶刮除植骨仍是骨巨细胞瘤的基本外科治疗方法,局部辅助处理措施可达到安全的外科治疗边界,术后患者肢体无畸形、塌陷及骨折,膝关节无明显功能障碍,复发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0.
常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7):2463-2464
下肢恶性骨肿瘤病死率及术后复发率均较高,以往采用截肢手术为主,现我们应用异体骨、骨体半关节移植治疗2例下肢恶性骨肿瘤保住了患者的肢体,并且患肢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例男性,38岁,为股骨踝上骨巨细胞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病理分级为Ⅱ级。术中采用瘤体切除,异体骨移植,多枚斯氏针内固定。另1例为女性,55岁,为左股骨踝上骨巨细胞瘤,术后1 a余复发合并病理性骨折,病理分级为Ⅱ级。术中采用瘤体切除,异体半关节移植,多带锁髓内针固定。1.2异体骨、骨体半关节的制备在无菌条件下切取外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