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蒽羧酸类化合物由于具有特殊的光、电性质,因而在实验室和工业上有重要的用途。本文首次应用不同的相转移催化条件,包括固液相转移催化和超声波催化技术研究了9-蒽酮与丙烯腈的Michael加成反应和相继的水解反应,进而用锌和浓氨水还原羰基合成了9-蒽-β-丙酸(Ⅱ).用蒽与N-甲基甲酰苯胺反应制备了9-蒽甲醛,继而与丙二酸反应,水解、脱羧制备了9-蒽丙烯酸(Ⅰ)。由这一化合物催化加氢也可得到(Ⅱ)。  相似文献   

2.
本文合成了14个1,3-二羟基氧杂蒽酮衍生物(Ⅱ~Ⅴ,Ⅷ,Ⅸ)。1,3-二羟基氧杂蒽酮与环氧氯丙烷在哌啶存在下反应,产生化合物(Ⅲ)及(Ⅳ)。(Ⅳ)与胺反应可得化合物(Ⅴ)。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表明化合物(Ⅱc)有63%的保护作用(5 mg/kg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3.
去甲麦普替林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普替林(maprotiline, l),化学名为N-甲基-9,10-桥亚乙基蒽-9(10 H)-丙胺,系四环类抗抑郁药。去甲麦普替林(2)是它的主要代谢产物[Riess W et al: J Int Med Res1975,3(suppl 2):16]。为提供临床药动学研究所需的2标准品,我们采用两种方法制备未见文献报道其化学合成的2:(1)以相应酰胺用氢化锂铝还原;(2)以麦普替林用苯硒酚脱烃基[Reich HJ et al: J Org Chem 1979,44:3148]。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测定贯叶金丝桃药材中萘骈二蒽酮类成分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比较两者测定结果的差异与定量可靠性。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金丝桃素为指标性成分,在590nm处测定。HPLC法以DiamonsilC18柱(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甲醇-10mmol/L CH3COONH4水溶液(pH值为6.2)(90∶1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590nm,柱温30℃。经紫外光谱与质谱确认其中主要色谱峰成分为伪金丝桃素和金丝桃素,并以伪金丝桃素、金丝桃素为对照品进行定量,萘骈二蒽酮大类成分含量以伪金丝桃素、金丝桃素含量之和来表征。结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金丝桃素在2.44~19.5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n=3),测得贯叶金丝桃药材中萘骈二蒽酮类成分以金丝桃素计为(0.990 2±0.006 0)μg/mg。HPLC法定量伪金丝桃素在0.402~8.03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n=3)),定量金丝桃素在0.488~9.76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3)),测得贯叶金丝桃药材中伪金丝桃素和金丝桃素含量分别为(0.387 2±0.001 4)、(0.220 2±0.000 7)μg/mg,两者的总量为(0.605 5±0.001 2)μg/mg。结论:对贯叶金丝桃药材中萘骈二蒽酮类成分的定量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结果差异明显;即使化学结构与光谱特性相似的大类成分,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准确性仍需要验证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盐酸马普替林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马普替林,化学名为N-甲基-9、10-桥亚乙基蒽-9(10H)-丙胺盐酸盐。本品为四环类抗抑郁新药,作用快,副作用小,疗效好,作为广谱抗抑郁药[1]称著于世,并应用于临床,该药合成工艺中锌粉还原反应后滤液使用了大量的乙醚进行萃取除杂及成品精制时用极多的乙醚洗涤除杂,乙醚极易燃易爆,且有麻醉作用,危险性大,安全性小,还有酸化用的盐酸原浓度为15%,浓度低,耗用酸量大,反应器不能一次进行,需分次酸化,操作繁琐,时间长,不利于工业化大生产,因此我们采取如下措施。锌粉还原反应滤液革掉乙醚萃取除杂,采用30%过氧化氢溶液氧…  相似文献   

6.
临床外用蒽林(Anthralin,Ⅰ)治疗银屑病已60多年,其疗效确切,使用安全,美国药典第20版和英国药典1980年版均有收载。但蒽林有刺激性和染色副作用。1980年Mustakallio  相似文献   

7.
银屑病是一种多发病,有效药物尚少,近年来国外把蒽林作为治疗银屑病的疗法之一。其剂型多为软膏或乳剂,它们都能不同程度地污染衣物,以致病人不愿接受。作者制备了蒽林,并改革了剂型,制成蒽林涂膜剂,经临床应用疗效显著。蒽林涂膜剂的优点是涂搽后很快成膜既不污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蒽柳他索涂膜中水杨酸、丙酸氯倍他索及地蒽酚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甲醇-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40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20μl。结果:水杨酸、丙酸氯倍他索及地蒽酚分别在3.112~115.6μg/ml(r=0.999 8)、1.016~50.80μg/ml(r=0.999 9)和1.040~52.00μg/ml(r=0.999 7)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3种成分的精密度RSD值分别为0.96%、2.10%和2.46%。水杨酸、丙酸氯倍他索及地蒽酚的低、中、高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0±1.87)%、(101.05±1.10)%、(100.51±1.59)%;(98.92±1.71)%、(100.74±1.90)%、(101.56%±1.49)%;(101.37±2.58)%、(102.60%±1.14)%、(98.17%±0.93)%。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蒽柳他索涂膜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顺式-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化合物1)和反式-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化合物2)均从何首乌的干燥块根中分离得到。在本研究中,首先评价了化合物1和2的混合样品(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 ConA)诱导ICR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在1 mg·kg-1可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水平(P <0.05),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1 mg·kg-1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还能显著降低肝组织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aciated X protein, Bax) mRNA水平,同时升高B淋巴细胞瘤-2 (B-cell lymphoma-2, Bcl-2)mRNA表达水平(P <0.05)。进一步利用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模型评价化合物1和2对肝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合成2个硫酸特布他林有关物质,为其质量研究提供杂质对照品。方法以硫酸特布他林为原料经曼尼希反应合成特布他林环化物(杂质A);以3,5-二甲氧基苯乙酸为原料,通过缩合、还原、脱保护、成盐得到特布他林氢化物(杂质B)。结果与结论 2种杂质的结构经过ESI-MS、NMR谱确证,HPLC测定纯度均在98%以上,本研究为制定硫酸特布他林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借鉴,也为其原料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 研究从花柳珊瑚共附生真菌Arthrinium sp.分离得到的1-甲基-2,3,6,8-四羟基氧杂蒽酮(1)和1-甲基-2,3,4,6,8-五羟基氧杂蒽酮(2)的化学结构及其抗细菌和抗病毒活性。方法 利用现代波谱解析方法和X-ray单晶衍射技术,对化合物1和2的化学结构进行研究;利用抗细菌和抗病毒活性模型对其生物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化合物1的结构首次通过单晶数据进一步确定;体外化合物1显示抗病毒活性,化合物1的IC50值为27.40 μM,强于阳性药利巴韦林的抗HSV活性(IC50 = 313.00 μM)。结论 化合物1的单晶数据、以及活性数据对今后系统研究氧杂蒽酮类化合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愈创维林那敏片中枸橼酸喷托维林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测定愈创维林那敏片中枸橼酸喷托维林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Agilent C18柱(1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0.05 m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含三乙胺0.05%,用磷酸调pH至3.0)-甲醇(50:5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结果 枸橼酸喷托维林质量浓度在10.08~100.8 mg/L的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99.87%,RSD=0.26%(n=9).结论 HPLC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愈创维林那敏片的枸橼酸喷托维林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7位拉电子基团取代的氧杂蒽-2-羧酸及氧杂蒽酮-2-羧酸化合物。经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显示化合物(Ⅷ),(Ⅻb)和(Ⅻe)有50~60%的抑制率(PO,200mg/kg),(Ⅻd)有54%的抑制率(ⅳ,10mg/kg)。氧杂蒽酮-2-羧酸(Ⅷ)经黄鸣龙还原反应生成(Ⅸ),但收率低,推测副产物2,2′-二羟基二苯基-甲烷(Ⅹ)的生成机理,改变反应条件,从而提高了(Ⅸ)的收率。化合物(Ⅻd)的元素分析和质谱均证明其结构为(Ⅻd),但核磁共振谱(溶剂为三氟醋酸)出现异常,而与(Ⅻd)在醋酐中回流所得产物(Ⅻd)的图谱相同。表明(Ⅻd)在三氟醋酸中环合、脱水产生了(Ⅻ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改进盐酸环苯扎林的合成方法。方法以二苯并环庚烯酮为起始原料,与3-(N,N-二甲基氨基)氯丙烷经格氏反应生成5-(3-二甲氨基丙基)-5-羟基二苯并环庚三烯,后经稀盐酸脱水生成环苯扎林,最终与氯化氢乙酸乙酯溶液生成盐酸环苯扎林。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及中间体的结构经1H-NMR、ESI-MS谱等确证,HPLC法检测纯度达99.70%,单个杂质含量小于0.1%。新合成路线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使用的原料和试剂成本都比较低廉,总收率为50%,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右丙亚胺在治疗蒽环类药物诱发化疗性静脉炎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65岁男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a)患者静滴蒽环类药物后,左手背出现红肿、疼痛,先后给予硫酸镁外敷、芦荟外敷、土豆外敷,无效,后静脉注射右丙亚胺治疗(500mg,连续5d);38岁男性MDS转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给予蒽环类药物后左手背出现红肿、疼痛,即静脉注射右丙亚胺治疗(500mg,连续5d)。临床随访(1个月)评定疗效。结果第1例应用右丙亚胺后4d疼痛减轻,7d红肿消退;第2例给予右丙亚胺治疗次日疼痛减轻,3d红肿消退。2例患者除局部留有轻度色素沉着外,手及前臂功能无影响。结论右丙亚胺治疗蒽环类药物诱发静脉炎行之有效,尽早应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地蒽酚蜡棒(抗银屑病药)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共入选斑块状银屑病患者136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用地蒽酚蜡棒或地蒽酚软膏治疗。2组患者均先用0.5%的地蒽酚制剂(蜡棒和软膏),每天涂药1次,30min后洗去,连续3天;再改用1%的地蒽酚制剂,每天涂药1次,30min后洗去,直至8周。结果治疗结束时,地蒽酚蜡棒组与软膏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8.57%,81.82%。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的刺激症状。结论用地蒽酚蜡棒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疗效确切,耐受性较好;且不良反应低于地蒽酚软膏。  相似文献   

17.
短程三氟噻吨/四甲蒽丙胺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短程三氟噻吨/四甲蒽丙胺联合舍曲林治疗躯体疾病伴发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躯体疾病伴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均给予舍曲林75mg/d,连用4周,其中治疗组早期合用三氟噻吨/四甲蒽丙胺,每早1片,连用2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项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14项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在治疗后3d、1周及2周治疗组HAMD评分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47.2%、69.4%、80.6%,均高于相应对照组15.6%、28.1%、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AMA评分改善的有效率也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在治疗4周后治疗组两种评分改善的有效率也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三氟噻吨/四甲蒽丙胺可作为舍曲林的增效剂以缩短其起效时间且提高其疗效,两药合用可作为治疗躯体疾病伴发抑郁障碍的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灵敏、简便、适合临床监测阿米替林及其代谢物去甲替林总浓度与游离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 HPLC)。方法 血样在碱性条件下 ,经一步液 液提取法后 ,在C 18柱上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 =30∶70(V/V) ,其中含三乙胺 0 5 %和磷酸 0 3%。血浆样品药物总浓度测定为RP HPLC ,游离药物测定为超滤离心 /RP HPLC。结果 阿米替林和去甲替林的标准曲线在 4~ 2 0 0μg·L-1(总浓度 )和 4~ 6 4μg·L-1(游离浓度 )范围内呈线性。两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 2 0 %± 3 77%与 99 3 %± 7 13 % ;日内RSD分别为 2 40 %~ 4 39% ,3 0 2 %~4 2 8% ;日间RSD分别为 4 92 %~ 6 15 % ,6 35 %~7 48%。测定了 7例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盐酸阿米替林片 5 0mg后 6h的血药浓度。血浆阿米替林总浓度为 18 0~ 2 7 2 μg·L-1,游离浓度为 1 4~ 2 5 μg·L-1。血浆去甲替林总浓度为 (2 0± 0 4) μg·L-1(1 5~ 2 5 μg·L-1)。阿米替林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在 89 8%~ 92 6 %之间。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 ,灵敏度与选择性高 ;成本低 ,可用于临床上阿米替林治疗中的血药总浓度和游离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9.
吴强  何广卫  刘文英 《安徽医药》2006,10(4):267-268
目的改进注射用赖氨匹林国家药品标准中含量测定方法。方法BDS柱,以冰醋酸-水-甲醇(3∶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结果HPLC法较非水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更强的专属性,排除了游离水杨酸等有关物质的影响,更能真实反映药品质量。结论HPLC法方法简便、可靠,适用于注射用赖氨匹林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玉竹多糖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辉 《安徽医药》2006,10(8):587-587
玉竹多糖是中药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 ill.)Druce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中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1]。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这种方法受试剂的影响很大,并造成误差。本文以水提醇沉方法精制玉竹多糖,以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玉竹多糖的含量,并对测定方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报道如下。1仪器与试药1.1仪器HP845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美国惠普);TG328A型电光分析天平(上海分析天平厂)。1.2试药玉竹购于合肥市医药公司、无水葡萄糖(AR,中国上海曹杨第二试剂厂)、蒽酮(AR,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硫酸(AR,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