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评价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后患者手术时间、膨宫液用量及出血量的变化。方法取本院妇科2008年2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Ⅰ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其中实验组给予稀释垂体后叶素(3 U加入生理盐水20 ml稀释后用5 ml)经宫颈旁注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时间更短、膨宫液用量更少、术中出血量更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肌瘤电切术中,给予患者垂体后叶素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降低膨宫液用量和手术时间,术野也更趋于清晰,同时还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予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黄平  陈光元  唐秋英 《河北医药》2011,33(12):1783-1784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中对液体吸收及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10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病例组69例,在颈口扩张后于宫颈旁注射稀释垂体后叶素6 U;对照组40例,术中使用缩宫素(共10 U)于宫颈3、9点注射.分析2组手术时间、液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宫颈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宫腔镜下锥形电切宫颈炎性病变区域及部分宫颈管组织,并送病理检查。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共5次随访。治疗200例,随访195例。结果电切组平均手术时间约(3.6±1.2)min,平均术中出血约(4.3±1.4)ml。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约(9.3±3.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约(8.9±3.8)ml。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周左右脱痂出血情况及治愈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腔镜下电切宫颈治疗慢性宫颈炎手术简单、方便、安全,术中出血少,病变组织切除彻底、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种不同手术治疗宫颈内上皮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均确诊为宫颈上皮瘤变Ⅲ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对照组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观察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灶残留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病灶残留发生率和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及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瘤变的效果均显著,但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洁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4):151-152
目的: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47例,均行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术后并发症以及1年内随诊情况。结果:本组47例患者,手术治愈46例,治愈率为97.8%;手术时间平均(8.5±5.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9.5±6.4)ml;术后无感染、出血、宫颈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且临床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缩宫素联合垂体后叶素、单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将82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分别采用缩宫素联合垂体后叶素(观察组)、单用垂体后叶素(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血压变化、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而术中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用缩宫素联合垂体后叶素好于单用垂体后叶素的止血效果,术中出血少,可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不增加对血压影响,临床上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陈妩  韩清平 《中国药房》2014,(12):1101-1103
目的:观察两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在宫颈冷刀锥切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单点注射组、两点注射组。对照组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后,阴道内填塞碘仿纱布卷压迫止血;单点注射组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时,在宫颈9点处给予垂体后叶素2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3 ml中宫颈注射,术后阴道内填塞碘仿纱布卷压迫止血;两点注射组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时,在宫颈3点和9点处分别给予垂体后叶素1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5 ml中宫颈注射,术后阴道内填塞碘仿纱布卷压迫止血。观察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单点注射组、两点注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点注射组患者优于单点注射组患者,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两点注射垂体后叶素用于宫颈冷刀锥切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38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38例采用开放式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RU)、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5.5±10.1)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88.6±12.7) min);术中出血量[(110.0±12.4)ml]明显少于对照组[(200.0±18.6)ml)];切除腺体重量[(42.6±7.3)g]少于对照组[(53.4±10.1)g]。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8.0±1.5)d]短于对照组[(15.0±2.1)d];观察组出现并发症11例,少于对照组的29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术后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的IPSS降低到(7.9±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2.2)分;RU降低到(30.0±11.6)ml,少于对照组的(34.0±10.5)ml、Qmax增加到(20.2±4.2)ml高于对照组的(15.8±3.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腺体切除彻底、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 68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根据电脑流水号编号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12.64±2.12)min短于对照组的(22.86±4.19)min、术中出血量(21.27±3.81)ml少于对照组的(36.44±4.37)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术用于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成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术中出血量少,可缩短手术时间,建议将该治疗方法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术的止血方法及垂体后叶素在术中的作用。方法腹腔镜下对54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手术,其中28例为A组(垂体后叶素组),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或切开取胚术前在宫角部或病灶周围注射垂体后叶素6u加生理盐水10ml,26例为B组(对照组),不应用垂体后叶素,予局部创面电凝止血或缝合止血。结果54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中出血量:A组小血(40.40±21.62)ml,B组出血(70.88±20.43)ml;手术时间;A组(45.65±15.58)min,B组(88.44±13.61)min。A组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手术时间较B组明屁缩短(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印星  潘春燕  陈小刚 《河北医药》2016,(13):1940-1942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联合宫腔镜下病灶电切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129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治疗过程,采用甲氨蝶呤( MTX)静脉滴注并超声监视下行清宫术(对照组)62例,采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联合宫腔镜下病灶电切术治疗(研究组)67例,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首次清宫出血量、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貂.05或<0.01),研究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 P <0.01)。2组二次清宫率、大出血发生率、中转开腹率、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周2组患者的β-HCG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 P <0.05),术后研究组β-HC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并发症率为19.40%低于对照组的38.71%( P <0.05)。结论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联合宫腔镜下病灶电切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具有出血量少,并发症率低、手术疗效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止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长沙丽人妇产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3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注射垂体后叶素,对照组患者术中注射缩宫素,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注射垂体后叶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其疗效优于缩宫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切除术前应用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 2例确诊为子宫肌瘤要求手术切除肌瘤保留子宫的患者分2组。用药组(n =2 2 )术前给予米非司酮12 . 5mg ,po,qd×3mo后入院手术;非用药组(n =2 0 )不服药,月经净后入院手术。2组均在服药前或手术前测量子宫肌瘤体积与手术切除肌瘤标本体积,并测量术中的出血量。结果 用药组肌瘤体积缩小率为4 2 . 5 3% ,非用药组为12. 4 8% ,P <0 .0 1。用药组肌瘤切除术时的出血量为(35 . 7±8 2 )mL ,非用药组为(6 8. 5±14 .8)mL ,P <0 .0 1。结论 口服米非司酮可作为子宫肌瘤切除术前的辅助治疗,可以缩小肌瘤,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IU)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对照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IU),对照组行开放式输尿管切开取石术(UL),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1个月,观察组39例结石清除,占97.5%;对照组37例结石清除,占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4.19±18.92) ml、(2.11±0.36)d、(2.36±0.28)d、(6.90±0.46)d,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为(1.29±0.3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IU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电切镜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因月经改变、子宫异常出血、腹痛等,经B超、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宫腔镜电切术128例。结果 0型病例62例,Ⅰ型病例60例,Ⅱ型病例6例,12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发生水中毒、子宫穿孔、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月经过多患者120例,117例明显减少,有效率97.6%,腹痛患者50例,术后症状全部消失,有效率100%。结论宫腔电切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剩余肌瘤有无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将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进行分析.结果 TCRM术后满意率为95%,0型、Ⅰ型术后满意率达100%.全部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CRM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最佳选择,对于壁间子宫肌瘤,也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严格B超监测是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浅析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同时行剖宫产及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有子宫肌瘤的53例产妇临床资料,总结其同时行剖宫产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53例产妇平均手术时间为(70±5)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30±50)ml 53例产妇无1例进行子宫切除,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级愈合,未发生术后感染,且术后7~10天出院.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且有剖宫产指征者,同时进行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肝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行肝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观察组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谷丙转氨酶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分别为(364.37±243.81) ml、(1 438.49±237.22)ml、(14.39±5.83)min、(138.25±46.73)min,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的(692.43±312.26) ml、(1 909.67±416.43) ml、(21.53±6.21) min、(183.47±62.54) min (P<0.05).观察组术后7d谷丙转氨酶水平为(138.92±46.73) 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7.43±54.12) U/L (P<0.05).结论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有利于减少肝脏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减小对肝功能的损伤,加快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体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取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体植骨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5 d、1个月、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X线照射时间);手术前后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结果两组术后5 d、1个月、3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5 d、1个月、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4.5±1.6)、(3.6±1.3)、(1.5±0.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1.8)、(4.8±2.4)、(3.2±1.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均高于本组术前, Cobb角均小于本组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92.15±3.61)%高于对照组的(87.84±5.12)%, Cobb角(7.2±2.1)°小于对照组的(8.3±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67.5±10.2)ml少于对照组的(234.1±23.8)ml,手术时间(80.3±18.4)min和术中X线暴露时间(153.6±10.8)s长于对照组的(65.3±12.5)min、(53.8±12.3)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体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出血量少,疼痛轻,骨折愈合好,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