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并分析腔内介入治疗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接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56例患者,按照所选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随机均分至采用腔内介入治疗的观察组与采用传统动脉旁路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13 d,手术时间为1~2 h,手术过后的ABI指数比对照组ABI指数数据表现优异,两组患者在ABI指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成功率和在手术之后动脉通畅率比较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取腔内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病痛,使患者的治疗情况得到好转,减少了患者下肢出现动脉闭塞的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根据患者的动脉闭塞程度、部位以及坏疽情况进行对应处理:4例肢体进行了保守治疗,其余26例进行了药物及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5例行髂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3例行下肢静脉动脉化手术、4例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2例行截趾手术、4例行膝上截肢手术.结果 本组患者没有一例手术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其中,2例死亡.3例术后并发股部暂时性淋巴瘘,经保守治疗后愈合.1例髂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后1年闭塞,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后,下肢皮温恢复正常,跛行距离为200m.结论 针对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必须长期有效控制血糖,及早发现下肢大血管的病变,并及时进行相关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ce,ASO)下肢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1996年11月-2001年12月26例ASO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进行分析。动脉重建术12例次,截肢4例次,药物保守治疗10例。结果:26例病人中死亡2例(7.7%),截肢4例(15.4%),术后随访平均2.6年(3个月-5年)。转流术后人造血管发生栓塞3例(25%),通畅率9例(75%),肢体供血明显改善,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结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ASO救肢的关键,动脉重建术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袖状接头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方法。方法:2002年~2005年9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接受了旁路移植手术。主要方式为:单纯股-腘动脉旁路术87例,腋-股-腘动脉旁路术5例,股-胫后动脉旁路术2例,股胫前动脉旁路术1例。结果:围手术期死亡率2.1%,术后随访1个月~34个月,总通畅率为87.4%。结论:袖状接头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但尚需长期随访。不断总结手术经验。  相似文献   

5.
罗伟  石建军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0):668-668
我院血管外科2003年5月-2008年5月采用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共6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介入治疗,51例)和对照组(保守治疗,51例).统计两组临床疗效、近期通畅率、再闭率等.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ABI(0.86±0.05),跛行距离(283.2±30.5)m,患肢皮肤温度(32.9±1.5)℃,治疗有效率95.89%,6个月后通畅率87.67%,再闭率8.22%,长期随访截肢率1.37%,死亡率1.96%,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显著,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楠  张鸿坤 《浙江医学》2004,26(7):533-535
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1倍,且周围动脉硬化发展快,程度重,一旦发生,其截肢率是非糖尿病ASO患者的40倍.且糖尿病ASO患者在愈后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方面均较非糖尿病ASO患者差.近年来随着糖乔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ASO患者也明显增多.笔者通过对比分析35例糖尿病ASO与55例非糖尿病ASO的临床资料,探讨糖尿病ASO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综合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综合腔内介入治疗30例ASO患者,分析其优良率、ABI及随访结果。结果优良率80%,ABI由0.58±011上升到0.97±O.16(P〈0.05);随访2年,复发率10.34%。结论综合腔内介入治疗改善了下肢缺血状况,降低了死亡率,微创小且可重复性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魏敏  李然  郑长英 《吉林医学》2009,30(21):2675-2675
随着人口老龄化,近几年来,临床中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有增加的趋势。笔者于2005年1月-2008年12月经双下肢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液显像检查证实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例23例(年龄在70岁以上),结合临床症状及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丁锐  王成宏  童钟 《安徽医学》2005,26(3):195-196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回顾我院应用血管旁路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资料及有关并发症处理体会。结果手术12例。症状完全缓解8例,好转2例,无明显改善2例。结论血管旁路手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术前应正确评估下肢动脉的缺血情况,术中选择有效的流入/流出道及合适的血管移植物,术后应给予适当的抗凝、抗聚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体静脉旁路移植术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2年7月应用自体静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35例伴重症下肢缺血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表现为下肢静息痛和/或溃疡、坏死,术前血管造影显示下肢动脉节段性闭塞为TASC C或D级病变。下肢血流重建采用以自体大隐静脉为移植物的动脉旁路手术。 结果  35例中34例(97.1%)术后患肢静息痛消失,皮肤温度、颜色明显改善,踝肱指数均值由术前0.11±0.13升为术后0.91±0.23,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术后随访30例,随访时间1~5年(平均3.5年),术后1、3、5年移植血管的一期累计通畅率分别为91%、80%、75%,二期累计通畅率分别为95%、83%、77%。  结论  自体静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动脉硬化性重症下肢缺血,挽救患者肢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水平。方法 对2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行解剖性旁路术18例,解剖外旁路术3例。结果 术后所有病人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肢体溃疡愈合;2例病人术后3~4周行截肢术。结论 对于膝关节以上病变采用人造血管有较好的效果,而膝关节以下则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体静脉旁路移植术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2年7月应用自体静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35例伴重症下肢缺血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表现为下肢静息痛和/或溃疡、坏死,术前血管造影显示下肢动脉节段性闭塞为TASC C或D级病变。下肢血流重建采用以自体大隐静脉为移植物的动脉旁路手术。结果35例中34例(97.1%)术后患肢静息痛消失,皮肤温度、颜色明显改善,踝肱指数均值由术前0.11±0.13升为术后0.91±0.23,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术后随访30例,随访时间1~5年(平均3.5年),术后1、3、5年移植血管的一期累计通畅率分别为91%、80%、75%,二期累计通畅率分别为95%、83%、77%。结论自体静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动脉硬化性重症下肢缺血,挽救患者肢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临汾市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80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降血压、血糖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介入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1 a,在此期间观察组中5例患者截肢,对照组17例截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方法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正> 我院1997年5月~2000年6月共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人工血管转流手术20例,术后除常规给予抗凝、祛聚药物外,辅助以中药阳和通洛汤、桃仁四物汤治疗。除1例截肢、1例复发外,其余均治愈出院。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ASO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血管外科的常见病。目前临床药物缺乏直接针对动脉硬化的治疗,更多的方法都是试图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很多时候,保守治疗已经无法及时有效的改善患者肢体缺血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必要行外科手术治疗才有机会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正> 我所于1980年至2000年共收治动脉硬化性闭塞症800例,临床分析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性624例.女性176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96岁.平均年龄57.7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1年。1·2 受累肢体 四肢142例.两下肢及一上肢58例,两下肢552例,单下肢48例。1·3 闭塞部位 腹主动脉分叉处闭塞12例.髂动脉闭塞66例.股动脉闭塞250例.国动脉闭塞286例.胫后动脉和胫前动脉186例.均经临床检查及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8.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动脉狭窄、闭塞引起的下肢缺血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和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无论在国外和国内动脉硬化性闭塞的发病均逐年上升.血管外科的诊治技术发展迅猛,日益更新,使得周围动脉硬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慢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主要侵犯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腘动脉等大、中型动脉。临床表现为患肢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动脉搏动消失、肢体组织营养障碍、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疽。治疗目的是改善肢体缺血症状及挽救肢体,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及手术和介入联合治疗,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并发急性血栓形成的治疗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即墨市人民医院自2004年7月~2006年12月间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发急性血栓形成15例临床资料及治疗体会。单纯取栓9例,取栓同时行血管旁路术6例。结果单纯取栓术后2例无改善,2例病情不同程度进展。取栓同时行血管旁路术术后恢复理想。结论取栓同时行血管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发急性血栓形成效果优于单纯取栓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