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取恩替卡韦联合华蟾素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81 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以掷硬币方式分成观察组 41 例与对照组 40 例。 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 华蟾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肝纤维化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治疗后两组血清透明 质酸酶、层粘连蛋白、 Ⅳ 型胶原及 Ⅲ 型前胶原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 )。 结论:采取恩替卡韦联合华蟾 素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胶囊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单胺S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胶囊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蛋白、碱性磷酸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Ⅳ型胶原、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胶囊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肝功能,缓解肝硬化病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对老年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及肝脾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112例老年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两组静脉血中HBV DNA水平、肝功能指标、纤维化指标及肝脾影像学指标。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HBV DNA水平低于对照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门静脉内径(Dpv)、脾厚度及脾静脉内径(Dsv)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老年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较好,且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治疗组32例.2 组均给予保肝、对症、支持疗法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1片/次,1次/d,空腹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应用扶正化瘀胶囊,3 粒/次,3次/d,饭后口服,其恩替卡韦用法、用量同对照组,2 组疗程均为48周.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HBV-DNA水平、HBeAg阴转率,并进行Child-Pugh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白蛋白较治疗前增高(P<0.01),Child-Pugh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 组治疗后HBeAg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后HBV-DN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70.0%)优于对照组(43.3%)(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近期疗效满意,优于单用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5.
王永梅 《临床医学》2022,(7):105-107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对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免疫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11月林州市食管癌医院收治的90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4周后免疫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治疗24周后,两组CD3+、CD4+、CD4+/CD8+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D3+、CD4+、CD4+/CD8+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84、4.728、2.755,P=0.001、0.001、0.007);治疗24周后,两组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N、HA、PC-Ⅲ、Ⅳ-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0、2.973、3.009、6.015,P=0.016、0.004、0.003、0.001)。结论 拉米夫定结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有助于提高其免疫功能,且能够明显抑制肝纤维化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8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中医症状评分、炎症因子、肝功能、乙肝病毒基因及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统计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酶、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以及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清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内径、脾厚度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安全性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均未出现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且未出现药物治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和络舒肝胶囊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恩替卡韦、和络舒肝胶囊口服,观察1年后两组肝功能(ALT、AST、TBIL、ALB)和HBV-DNA阴转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肝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治疗组肝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HBV-DNA转阴率为85.9%,优于对照组的4.8%(P<0.01)。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和络舒肝胶囊是有效改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3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观察比较两纽的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Child—Pugh积分值的变化。【结果】恩替卡韦治疗组肝功能改善、HBVDNA下降幅度及Child—Pugh积分值下降幅度,均较对照组为优,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接受治疗的9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交替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基于此,观察组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肝纤维化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前Ⅲ型胶原肽水平均降低,CD3+、CD4+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可有效改善机体肝纤维化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我院急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5例,所有患者均先经抗心力衰竭治疗,胺碘酮治疗过程全程实施精心护理,分析治疗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75例急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经全程护理及相应治疗后,72例恢复窦性心律;3例经电除颤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胺碘酮注射治疗的并发症包括静脉炎、低血压及反复发作的心律失常;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 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过程中,实施全程精心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精确合理用药,可取得较好的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泼尼松联合方案(VDLP)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L-ASP的毒副作用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2002年10月~2004年3月对18例初治ALL患者。采用VDLP方案化疗,观察其疗效及L-ASP的毒副作用,并给予治疗及护理。结果5例发生急性胰腺炎,10例发生肝功能损害。2例出现皮疹,1例发生继发性高血糖。治疗1疗程后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3例。死亡2例。结论L-ASP在治疗ALL联合化疗效好,但其毒性反应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护理人员除了严密监控L-ASP使用过程,还应加强其毒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对症护理,可确保化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describes service use, perceived helpfulness of services, and the services requested of 157 families living with a child or adolescent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and specifically asks if service use and service need is a function of certain social demographic factors. Whereas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ADHD is a fairly universal experience, as indicated by the high rate of service use across ethnic groups, income status, sex, and family composition, single-mother families used the most services, Hispanic families used the fewest, and families with boys with ADHD used more services than families with girls with ADHD. Income was not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any services used or services requested. This study lends strength to the argument that more specialized services for certain groups are needed in venues with local community services, such as schools, where the majority of these children and families are already seeking help.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胆总管结石病人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后一期缝合或T管引流,并观察疗效.结果:64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35 min,出血少,无手术并发症.34例胆总管一期缝合,30例T管引流.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确定行一期缝合或T管引流.  相似文献   

15.
Melioidosis, an infection due to 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 is endemic in southeast Asia and northern Australia. We reviewed our experience with meropenem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melioidosis in 63 patients over a 6-year period. Outcome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ceftazidime-treated patients (n = 153) despite a deliberate selection bias to more-unwell patients receiving meropenem. The mortality among meropenem-treated patients was 19%. One patient had a possible drug fever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meropenem. We conclude that meropenem (1 g or 25 mg/kg every 8 h intravenously for >/=14 days) is an alternative to ceftazidime and imipenem in the treatment of melioidosis. The use of meropenem may be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 associated with melioidosis.  相似文献   

16.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是以头部反复发作性的搏动性头痛、钝痛或胀痛为特征 ,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我们自 1 995以来 ,运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偏头痛 56例疗效尚可 ,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6例 ,皆符合 1 988年国际头痛学会指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 ,且由神经内科医生确诊为偏头痛。所有病例中 ,男 1 9例 ,女 37例 ;年龄最小 1 5岁 ,最大 58岁 ,平均 37.5岁 ;病程最短 5个月 ,最长 1 7年。1 .2 .中医辨证分型肝阳头痛 :一侧或两侧头痛 ,头痛剧烈兼有眩晕、烦躁、胁痛、口苦等证 ,舌红苔薄黄 ,脉弦有力。痰浊头痛 :…  相似文献   

17.
王茜  赵春艳  丁静 《全科护理》2013,(25):2309-2310
[目的]总结多孔聚乙烯高分子合成材料(Medpor)填充联合钛板及钛钉固定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病人的护理。[方法]对40例眼眶爆裂性骨折病人行Medpor填充联合钛板及钛钉固定治疗,同时加强护理。[结果]术后所有患眼眼球内陷均得以矫正,双眼突出度基本一致,复视情况消失或得到明显改善,眼球各方向运动良好,效果满意。[结论]加强眼眶爆裂性骨折病人行Medpor填充联合钛板及钛钉固定治疗的护理有利于病人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