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脾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是目前国内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主要方法。但对于腹腔镜巨脾切除术,有学者认为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中转率高,因此列为腔镜手术的相对禁忌。我科2006年7月~2008年9月对1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全脾栓塞后腹腔镜巨脾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配合围手术期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脾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是目前国内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主要方法.但对于腹腔镜巨脾切除术,有学者认为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中转率高,因此列为腔镜手术的相对禁忌[1].我科2006年7月~2008年9月对1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全脾栓塞后腹腔镜巨脾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配合围手术期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董世平 《华西医学》1997,12(2):234-234
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40例董世平四川省广元市四一医院普外科(628017)食道下段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常见的死亡原因。我院近年来采用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Klasaf’s)40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脾切除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多用于治疗血液病。作者对本院2000年6月至2007年2月开展的1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轻中度脾肿大患者施行,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脾脏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简称LS)因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中失血少,术后恢复快及术后生活质量良好,深受好评,并得到广泛开展。肝硬化失代偿期常并发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是治疗此类患者的理想方法之一。但门静脉高压症施行巨脾切除术,术中常出现凶险,镜下难以控制,属高危、高难手术。2003年3月~2008年6月,我科对2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行LS,经过我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病情恢复顺利,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脾部分栓塞后脾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护理。方法对10例采用本手术方案的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护理手段及预见性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10例脾部分栓塞后脾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周密的护理计划,有效的护理措施,良好的护理技术,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对12例肝硬化巨脾(脾脏长径〉12cm)患者行全脾栓塞联合完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12例均顺利完成全脾栓塞联合完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20.2±29.4)min,手术出血量为(107.5±37.3)ml,均无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出院。认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是全脾栓塞联合腹腔镜巨脾切除术成功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脾部分栓塞+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采用本手术方案的20例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护理手段及预见性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20例脾部分栓塞+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周密的护理计划与措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脾部分栓塞+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采用本手术方案的20例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护理手段及预见性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20例脾部分栓塞+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周密的护理计划与措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门脉高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加  吴俊超  杨锦林 《华西医学》2002,17(2):223-223
特发性门脉高压(IPH)是一种与肝硬化门脉高压临床表现极为相似的综合征。本文报道10例,主要表现为脾大、脾功能亢进、反复上消化道出血、贫血。其病理学改变主要是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无肝硬化改变。行门奇断流术或门腔分流术,食管静脉套扎术等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本院2000年6月至2007年12月对21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病人施行LS,效果满意,现将并发症的观察治疗、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肝脾联合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统计资料…表明,约有80%的肝癌患者合并有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肝硬化择期肝外科手术的病死率为8.7%,较正常肝切除术病死率(1%)显著升高,其手术后并发症可达20%~50%。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癌合并门脉高压患者,其中82例施行了肝癌局部根治性切除附加门奇断流、脾切除术,术后30d内病死3例,发生并发症20例。现就其原因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4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收治的5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和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施行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术中行脾血自体回输。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结果 5例患者中,3例施行了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1例施行了腹腔镜肝切除加脾切除加胆囊切除术,1例施行了腹腔镜肝切除加脾切除加断流术,无1例中转开腹。患者手术时间为(225±41)min,术中出血量为(221±81)mL。2例患者术后发生腹腔积液,其中l例患者同时发生胸腔积液,均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7.84±0.8)d,均顺利康复出院,无围术期死亡发生。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截至随访时均生存。结论同步腹腔镜下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安全可行,无需扩大腹壁切口,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精湛的手术操作技术与娴熟的手术配合是该类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动脉瘤患者同期行腹腔镜/开放手术(脾动脉瘤近心端及远心端隔绝术、脾脏切除术和门-奇断流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0年12月28例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和深圳大学总医院普外科诊断为“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合并脾动脉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同期腹腔镜下或者开放手术下应用“脾动脉瘤近、远心端隔绝术+脾切除术+门-奇断流术”进行治疗。患者术前均需完善腹部增强CT+CT血管造影(CTA)、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胃镜等检查,详细了解肝功能分级、脾脏肿大分级、脾功能亢进程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脾动脉瘤在载瘤动脉上的位置、大小、外形以及与周围器官的毗邻关系等情况。术后常规复查血液分析、C反应蛋白(CRP)和肝功能。术后1~3个月门诊复查腹部增强CTA。术后门诊及电话随访7~84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无腹腔积液、感染、深部脓肿、出血和胰瘘等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开放手术组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3 d腹水量较开放手术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3天...  相似文献   

15.
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有并发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之虞,有报道认为脾切除术后1~2个月内,有时竞达数年内尚可并发静脉血栓形成。我院近20年共施行门脉高压脾切除术(或加门奇断阻术、分流术)933例,发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8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附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肝硬化伴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患者,特别是脾亢极为明显者,可采用脾切除术治疗。但由于脾切除术对患者损伤较大,而且少数患者拒绝手术切脾,故1973年Maddison首先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PSE)治疗1例肝硬化伴门脉高压、脾亢患者[1],以后许多作者进行了验证。我院于1997年用此法治疗3例肝硬化伴门脉高压、脾亢患者,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例患者一般资料及栓塞面积见表1。1.2 栓塞方法 栓塞前后用B超测脾厚度、门脉及脾静脉宽度。采用常规经股动脉穿刺Seldinger插管法,栓塞材…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探讨保留脾上极及拉氏神经的门奇断流术对门脉高压症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保留脾上极及拉氏神经的门奇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病人27例(保留组),并与条件基本相似的32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脾切除术(对照组)进行比较,均随访2 ̄4a。结果:术后各种程度的感染和易感性:保留组为14.8%,对照组为21.9%,复发出血率为:保留组3.7%,对照组13%,进食后腹胀为:保留组7.4%,对照组25.2%,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6):1078-1079
观察及分析腹腔镜下改良手术和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疗效。从本院2012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门静脉高压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采用腹腔镜下改良手术(食管下端吻合术、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治疗前者,采用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后者,对两组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及肝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00%,前者低于后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恢复率(96.67%)比对照组(83.33%)高,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腹腔镜下改良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可取的显著疗效,且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建议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及应用该类术式。  相似文献   

19.
余悦满  刘冈峰 《全科护理》2012,10(17):1586-158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内镜套扎-部分脾栓塞联合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76例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脾功能亢进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术后胸痛、脾塞后综合征、腹腔积液、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门脉高压症病人内镜套扎-部分脾栓塞联合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总结10例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伴脾功能亢进患者行区域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后并发急性门静脉栓塞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是做好正确及早的抗凝、溶栓、扩血管、增加血容量、抗感染治疗的综合护理,监测中心静脉压变化,严格控制出入量,做好血栓性肠梗阻、肠坏死,感染性休克,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护理,以及发热、疼痛的护理。本组10例患者中,治疗成功8例,死亡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