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种衣剂的基本概况,综述了我国中药材种衣剂的研究现状,包括中药材种衣剂的登记现状,中药材种子带菌检测及药剂消毒处理的研究现状,种衣剂对种子发芽和出苗、病虫害防治、植株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并对中药材种衣剂的研发与登记、产业化道路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种子种苗作为中药材生产的源头物质材料,其质量优劣从根本上影响着中药材的品质和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由于中药材的特殊属性和传统生产方式,形成了“因时、因地、因人、因势”的生产模式和世代传承的“自繁、自留、自育、自用”种子种苗生产繁育模式。随着现代生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和推广,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技术产生了巨大变革,新的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对近年来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生产环节涉及的质量分级、繁育关键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繁育现状进行综述,为中药材种子种苗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种子的贮藏技术对于延长种子寿命、提高种子品质、增加药农收入至关重要。从种子在储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影响因子、贮藏方法等方面综述了中药材种子贮藏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中药材种子的安全贮藏方法提供技术支撑,为建设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仓储中心提供参考。众多研究结果显示,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其内部的蛋白质、可溶性糖、脂肪等代谢产物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会发生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种子的种类和含水量等生理因素及贮藏温度、湿度、时间、通气情况等外界因素均会对种子的寿命及活力产生影响。选择良种、改善贮藏环境可以延长种子寿命,也是中药材种子仓储中心建设的重心。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种子种苗是中药材生产的物质基础,其真伪直接影响中药材质量。当前,市场上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种源混杂、以假充真等问题。因此,保证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原准确对把控好中药材生产源头至关重要。通过对中药材种子种苗真实性鉴定相关技术方法进行总结,为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采收期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种子DNA条形码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种子是中药产业的源头,中药材种子的准确鉴定不仅关系到中药材的真伪,更关系到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由于多数中药材种子体积较小、内含物丰富、形态特征易受种子成熟度和环境条件的影响,难以通过传统方法进行有效鉴定。DNA条形码技术利用一段标准的DNA序列从基因层面对物种进行鉴定,不受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具有通用、快速、准确等特点,逐渐成为中药材种子鉴定的研究热点。简述了DNA条形码技术在中药材种子鉴定中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中药材种子DNA条形码鉴定的技术要点,总结了不同类型中药材种子进行DNA条形码鉴定的原则,并提出了利用宏条形码技术鉴定市售混合中药材种子的研究方法,为中药材种子鉴定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8.
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分析了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工作现状,指出其核心问题一是没有优良品种.二是管理真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工程并论述了其主要内容:开展四项研究,即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种子加工和种子质量标准的研究;建设两个体系,即中药材品种审/鉴定体系和原良种繁育生产体系;以及建设一个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和一个种质资源库。通过研究与建设,推进中药材品种标准化、种子生产标准化、种子检测标准化、种质保存标准化。论文最后指出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工程需要全国力量共同参与、在国家集中支持下,以新品种选育为突破口,快速推进,以适应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种子是中药材生产的源头。中药材种子的真伪、优劣直接影响到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中药材种子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种源混杂、真伪混淆、陈种新卖、成熟度和净度低等问题。为保证中药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亟需对中药材种子进行鉴别和质量评价,对中药材种子市场进行规范。种子鉴别的方法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微性状鉴别、化学指纹图谱鉴别、分子鉴别及电子鼻、X射线衍射法、电化学指纹图谱鉴别、光谱成像与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等新兴技术。各类鉴别方法的应用范围及其优缺点各有不同,根据中药材种子品种不同、检测场所要求不同,可选择合适的鉴别方法,以实现鉴别准确、时间和经济成本降低的目标。未来中药材种子鉴别技术发展的方向应基于各项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开展学科交叉融合,朝着智能化、无损化、单粒检测的方向发展,以满足现代中药产业的需求。该文对目前科研和生产中应用的种子鉴别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对不同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比较,同时对未来种子鉴别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中药材种子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形成与积累除了受遗传因子的调控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外 ,还受产后的采收、加工、干燥方法、贮藏和炮制的影响 ,这其中采收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药材的采收期直接影响药材的产量、品质和收获效率 ,适期采收对药材的产量、品质和收获效率都有良好作用。可是目前对野生药材的滥采乱挖 ,导致资源日益枯竭 ,以致有些药农为了多采挖野生药材 ,甚至不分时节或先于采收季节采挖药材 ,致使药材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极大地影响了临床的疗效。即使人工栽培的药材 ,由于缺乏对有效成分含量的跟踪研究 ,一味追求产量 ,忽视了质量因素 ,仅…  相似文献   

11.
陈静  崔玉梅 《西部中医药》2016,(12):141-142
通过查阅、分析、整理近5年中草药成分超声提取的相关文献,介绍超声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中草药成分提取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传统民俗中流传有大量中草药,其用途主要包括辟秽防病、康复保健、美容化妆、服饰佩物、洗浴、日常疗病等.民俗为群体性、倾向性的社会行为,并有地域性、传承性、历史性、民族性等特点,同时中草药中的一部分药物也来源于民俗,研究民俗中的药物可有助于研发中药新药.  相似文献   

13.
中药抗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国君 《四川中医》2014,(8):185-186
中药作为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中草药抗真菌的一些研究进展,以及中药以不同形式发挥抗真菌作用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4.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是中医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关键,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和毒性等。目前中药药性理论研究过于重视研究手段,忽视自身文化内涵分析。未来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分析中医理论本质,在传统文献整理和统计的基础上,融合哲学、逻辑学等自然科学元素,深度剖析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是中医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关键,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和毒性等。目前中药药性理论研究过于重视研究手段,忽视自身文化内涵分析。未来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分析中医理论本质,在传统文献整理和统计的基础上,融合哲学、逻辑学等自然科学元素,深度剖析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蒙药本草研究进行了总结,探讨分析了以下蒙药的研究方向:食疗植物药材的开发、药用植物药用部位的扩增、与其它传统药物的对比研究、与农学结合研究野生药材的引种、筛选、栽培、蒙药本草的历史沿革、传统制剂学的本草考证。  相似文献   

17.
蒙药本草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林 《世界科学技术》2008,10(1):145-149
本文对蒙药本草研究进行了总结,探讨分析了以下蒙药的研究方向:食疗植物药材的开发、药用植物药用部位的扩增、与其它传统药物的对比研究、与农学结合研究野生药材的引种、筛选、栽培、蒙药本草的历史沿革、传统制剂学的本草考证。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血糖血脂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N)血糖血脂的疗效。方法收集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药治疗D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CCT),采用Revman4.2.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6篇RCT和1篇CCT,全部论文被评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西医药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进一步降低DN患者空腹血糖(WMD=-0.65,95%CI(-0.90,-0.40),P<0.00001)、糖化血红蛋白(WMD=-0.42,95%CI(-0.71,-0.14),P=0.004)、胆固醇(WMD=-0.91,95%CI(-1.16,-0.66),P<0.00001)、三酰甘油(WMD=-0.51,95%CI(-0.68,-0.35),P<0.00001)。结论中医药对DN患者有一定的降糖降脂作用,但由于本系统评价所纳入研究存在方法学上的缺陷,故中医药对DN患者血糖血脂的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This review results from a Pub Med-based data-mining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 concerning typical tonic herbs and formula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their application principle under the theory of CM. We have focused on two aspects of tonic activity: body tonification against qi气-, blood血-, yin阴-and yang阳-deficiency, respectively, and organ(Zang 脏and Fu腑) tonification against heart-, liver-, spleen/stomach-,lung-, and kidney-deficiency, respectively.Body-tonifying herbs are: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Radix(Huang-qi黄芪) and Panax Ginseng Radix(Ren-shen人参) for qi-tonification;Angelicae Sinensis Radix(Dang-gui当归) and Rehmannia Glutinosa Radix Preparata(Shu-di熟地) for blood-tonification; Ophiopogon Japonicus Radix(Mai-dong麦冬) and 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Radix(Xuan-shen玄参) for yin-deficiency; Myristica Fragrans Semen(Roudou-kou肉豆蔻) and Psoralea Corylifolia Fructus(Bu-gu-zhi补骨脂) for yang-deficiency. The corresponding CM formulas are: Bu-zhong-yi-qi decoction(补中益气汤) for qi-tonification; Si-wu decoction(四物汤) for blood-tonification; Zeng-ye decoction(增液汤) for yin-tonification;Si-shen pill(四神丸) for yang-tonification.Organ-tonifying herbs are: Glycyrrhizae Uralensis Radix Preparata(Zhi-gan-cao炙甘草) and Rehmannia Glutinosa Radix(Di-huang地黄) for heart-tonification; Lycium Barbarum Fructus(Gou-qi-zi枸杞子) and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Dang-gui当归) for liver-tonification; Panax Ginseng Radix(Ren-shen人参) and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 Rhizoma(Bai-zhu白术) for spleen/stomach-tonification; Panax Ginseng Radix(Ren-shen人参) and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Radix(Huang-qi黄芪) for lung-tonification; Cornus Officinalis Fructus(Shan-zhu-yu山茱萸)and Dioscorea Opposite Rhizoma(Shan-yao山药) for kidney-tonification. The corresponding CM formulas are: Zhi-gan-cao decoction(炙甘草汤) for heart-tonification; Yi-guan decoction(一贯煎) for liver-tonification; Shen-ling-bai-zhu powder(参苓白术散) for spleen/stomachtonification; Bu-fei decoction(补肺汤) for lung-tonification; Liu-wei-di-huang pill(六味地黄丸) for kidney tonification.These herbs and formulas were described regarding their efficacy, reasonable use and unreasonable abuse specific to different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ymptoms. Th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hinese formulas will propel the acceptance and spread of TCM in the western world for the sake of patients worldwide.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综合分析2016—2021年宁夏中药材种植发展基本情况,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级政府科技、农业农村等行政管理部门中药材产业统计资料,调研市、县级中药材产业协会,访问各市、县相关中药材企业和种植基地,对中药材本底资料进行了调查。结果 到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93.23万亩(1亩≈666.67 m2)、总产量为59.84万t、总产值为90.32亿元。其中,中药材种植面积最大为彭阳县(70万亩以上),其次为中宁县(30万亩以上);产量最大为彭阳县(35万t以上),其次为隆德县、原州区(5万t以上);产值最大为中宁县,稳定在26亿元以上,其次为彭阳县,稳定在21亿元以上。枸杞种植面积最大(46万亩),其次为山杏(35万亩)、菟丝子(20万亩)。结论 中药材产业将成为巩固脱贫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