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宫腔粘连患者于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并使用不同剂量戊酸雌二醇预防再粘连的疗效。方法以长沙市中心医院妇产科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10年治疗的宫颈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进行对照比较研究。其中38例患者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并安置节育环,术后运用6 mg/d戊酸雌二醇(小剂量组);49例患者行相同手术并安置节育环,术后运用10 mg/d戊酸雌二醇(大剂量组);另外29例患者行相同手术,术后留置Foley导尿管并取出后再安置节育环(安置Foley导尿管组)。治疗后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根据疗效评价标准比较疗效。结果三组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与加服用黄体酮前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加服用黄体酮前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前与治疗后平均月经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平均月经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治疗疗效优于小剂量组及安置Foley导尿管组(P0.05或P0.01)。结论 E2V能促进子宫内膜增生,且大剂量E2V促进子宫内膜增生更显著,对预防宫腔粘连具有可靠的疗效。但E2V使用剂量、时间与最大的疗效获益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吸收防粘连膜及宫腔支撑球囊联合应用在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6年1~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均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术中根据中国宫腔粘连诊断分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术后用雌孕激素疗法3个周期(戊酸雌二醇4 mg/d共21天,后10天加用地屈孕酮10 mg bid)。根据术后处理方法分成3组:A组(14例)放置防粘连膜;B组(14例)放置宫腔支撑球囊及防粘连膜;C组(21例)放置宫腔支撑球囊。术后3个月均行二次宫腔镜探查,根据中国宫腔粘连诊断分级评分标准再次进行评分。结果 3个月后复查宫腔镜,三组患者宫腔镜粘连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防粘连膜+宫腔支撑球囊)效果最佳。三组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TCRA术后同时放置防粘连膜及宫腔支撑球囊在中重度宫腔粘连的预防术后复粘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曼月乐环对息肉复发及子宫内膜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根据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研究组予以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评分、雌孕激素受体水平以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时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雌孕激素受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雌孕激素受体水平均较术后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有效缩减内膜厚度,调节子宫内膜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减少月经出血量,提升血红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不同辅助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0例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3组,Ⅰ组接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Ⅱ组接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三角球囊子宫支架扩张治疗30d取出;Ⅲ组接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三角球囊子宫支架扩张治疗30d取出同时加用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术后3组均按照雌孕激素序贯治疗一个周期,下次月经干净3-7d复查.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Ⅱ组及Ⅲ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Ⅰ组,3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和Ⅱ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第一次评分及第二次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宫腔粘连评分改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和Ⅱ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及Ⅲ组的经量好转率明显高于Ⅰ组,3组经量改善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和Ⅱ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球囊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球囊加用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均可显著提高治疗宫腔粘连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具有明显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综合疗法在宫腔粘连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诊治行电切手术治疗的宫腔粘连患者60例作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后置入节育环,对照组行粘连分离术后应用玻璃酸钠及置入双腔气囊,保留72h后置入节育环。术后随访1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月经量改善情况,经期腹痛改善情况,妊娠率,再次发生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月经量改善情况,经期腹痛改善情况,妊娠率,再次发生粘连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其中月经量改善情况,经期腹痛改善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宫腔镜手术综合疗法治疗宫腔粘连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方案,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妊娠率,是治疗宫腔粘连较为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度宫腔粘连并拟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的患者60例,其中术后宫内置入宫内节育器(IUD)18例(A组),人工周期治疗18例(B组),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24例(C组)。术后3个月检查宫腔形态和子宫内膜恢复情况,比较三组术后子宫再粘连发生率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A、B、C三组术后宫腔再粘连发生率分别为38.9%、27.8%、8.3%,C组宫腔再粘连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5);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B组(4.2±0.7 mm)与A组(4.1±1.0 mm)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可有效防治宫腔再粘连形成,修复子宫内膜,可作为宫腔粘连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金凤丸在中重度宫腔粘连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96例中重度宫腔粘连TCRA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人工周期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凤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及穿支血流数、子宫动脉血流状态、血液流变学指标、再粘连发生率、月经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穿支血流数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粘连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20.83%)(P<0.05);观察组月经恢复率(87.50%)高于对照组(70.8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凤丸在中重度宫腔粘连TCRA术后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穿支血流数,调整子宫动脉血流状态,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再粘连情况发生,恢复患者术后月经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于本院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加电凝术治疗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另收集同期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两组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月经量、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月经量评分、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加电凝术比较,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可减少患者月经量及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429-4430
目的研究宫腔粘连宫腔镜手术后采用常规药物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预防宫腔再次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56例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TCRA术联合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宫腔再次粘连发生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和月经情况。结果治疗组宫腔粘连再发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月经周期、行经时间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月经量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粘连患者在宫腔镜手术后采用常规药物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技术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宫腔再次粘连,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曼月乐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子宫内膜息肉患者76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曼月乐宫内节育器治疗,比较两组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子宫内膜厚度及PBAC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曼月乐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减少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降低复发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OOK球囊与医用几丁糖联合治疗对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8例重度宫腔粘连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离术后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宫腔内置入医用几丁糖,观察组宫腔内置入COOK球囊和医用几丁糖,比较两组术后复发情况,术后再粘连程度,子宫内膜组织白细胞介素-18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再粘连率为16.33%,低于对照组的3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再粘连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子宫内膜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8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宫腔粘连术患者经COOK球囊与医用几丁糖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术后粘连复发率,降低术后粘连程度,利于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李帅 《临床医学》2020,40(12):25-27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及术后雌激素用量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74例,均采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进行治疗,根据术后雌激素用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大剂量组)和对照组(小剂量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及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49%,32/37)与对照组(70.27%,26/37)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治愈率(51.35%,19/37)明显高于对照组(27.03%,1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手术和术后雌激素治疗,其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测量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再粘连形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并在术后联合大剂量雌激素连续应用,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此类患者术后再粘连形成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子宫功能的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三烯酮胶囊对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及预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EP患者90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孕三烯酮胶囊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月经量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较术前减小(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6.67%(3/45),低于对照组的37.78%(1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月经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月经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45),低于对照组20.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EP,可显著减小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患者月经量,降低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联合宫腔灌注对宫腔粘连术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82例,均行宫腔粘连电切术+宫腔球囊置入术。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宫腔灌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方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内膜血流参数及Smad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及Glycodelin-A水平较对照组高(均P0. 05);两组子宫内膜类型和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18);观察组RI及PI、Smad2、Smad3、PAI-1、ADAM15、ADAM17、TGF-β1、VEGF、CTGF、IGF-1及TNF-α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VI、FI、VFI及u PA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宫腔灌注可有效改善宫腔粘连术后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15.
吕楠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3):2252-2254
目的探究球囊联合人工周期及重复宫腔镜检查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放置宫内节育器+人工周期)与观察组(球囊+人工周期+重复宫腔镜检查),各48例。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宫腔粘连程度、术后6个月月经改善情况及粘连复发、内膜改善等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个月宫腔粘连程度较轻,月经改善总有效率较高,术后6个月粘连复发率较低,且内膜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放置宫内节育器联合人工周期方法相比,采取球囊+人工周期+重复宫腔镜检查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可有效预防术后复发,改善内膜及月经情况。  相似文献   

16.
李益麟 《妇幼护理》2022,2(14):3381-3384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手术在宫腔粘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期间本院收治宫 腔粘连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宫腔镜下冷 刀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内膜厚度、下腹疼痛和月经状况、宫腔形态、妊娠状况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 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数明显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腹 疼痛缓解率和月经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宫腔形态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率 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能够改善 宫腔形态,促进月经恢复,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厚胞汤联合人工周期疗法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再粘连的作用。方法选取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40例,TCRA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予人工周期治疗,观察组予厚胞汤联合人工周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宫腔粘连评分、超声下内膜指标、雌激素受体(ER)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85.0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粘连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粘连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内膜厚度、容积、内膜下血流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膜厚度和容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内膜上R表达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A术后使用厚胞汤联合人工周期治疗,能增加内膜厚度、容积及内膜下血流,下调子宫内膜ER表达,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对预防术后再粘连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方法回顾性抽取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取自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周期情况、月经量、子宫功能内膜厚度以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月经量评分以及月经期均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月经量评分以及月经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排卵子宫功能内膜厚度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排卵子宫功能内膜厚度与术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术后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排卵子宫功能内膜厚度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排卵子宫功能内膜厚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复发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息肉患者进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辅助曼月乐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宫腔镜治疗,观察组在宫腔镜治疗后放置曼月乐宫内节育器。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经期、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变化程度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量、经期、血红蛋白量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辅助曼月乐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缩短经期,减少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提高血红蛋白量,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子宫内膜电切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子宫腺肌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60 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放置左炔诺孕酮宫 内节育系统治疗,观察组于子宫内膜电切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 随访 1 年,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 积、月经量评分、痛经程度评分以及性生活质量。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月经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P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月经量评分较对照组低( P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评 分及痛经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后,观察组性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痛经程度评分较对照组低( P < 0.05 )。结论:子宫内膜电切术后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可明显改善患者子宫内膜情况,缩小子宫体积, 改善患者月经量过多、痛经等症状,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