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无创通气对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84例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参照组采用无创通气治疗,研究组采用乌司他丁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血氧分压、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及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参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氧分压、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能缩短机械通气、住院时间,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2例.治疗组采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统计使用呼吸机天数、住ICU 时间及ICU病死率;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监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胸部X线片、三大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治疗组其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治疗组呼吸机使用天数、入住ICU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病死率显著降低( P <0.01).[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以提高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血气分析及生化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 O2/Fi O2、Pa O2均高于对照组,PCT、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气指标,降低炎症反应,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426-1427
探讨选择乌司他丁+东莨菪碱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选择我院2014年05月~2016年02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安排所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通过抽签展开分组;对照组:机械通气+东莨菪碱;观察组:机械通气+东莨菪碱+乌司他丁;在呼吸频率等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除实施机械通气治疗之外,配合选择乌司他丁+东莨菪碱,可以成功改善患者的p(CO2)指标以及APACHEⅡ评分。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707-709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联合乌司他丁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按照入院的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乌司他丁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山莨菪碱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山莨菪碱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死亡率。结果试验组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莨菪碱联合乌司他丁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助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的缩短,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死亡等情况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持续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血管内皮通透性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ARDS 96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8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持续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治疗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治疗前后血管内皮通透性指标[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氧合指数(PaO_2/FiO_2)及中心静脉压(CVP)]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血管内皮通透性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EVLWI、PVPI、CVP及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aO_2/FiO_2及血清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EVLWI、PVPI、CVP及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aO_2/FiO_2及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持续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治疗ARDS可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血管内皮通透性,降低血清促炎因子水平,增加血清抗炎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现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随着机械通气方式的不断改善,使急性损伤(ALI)等并发症进一步减少,而应用血液净化治疗及应用乌司他丁清除炎症介质,改善了ARDS的预后.对白细胞介素-10(IL-10)的研究报道较多,但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许多治疗方法疗效仍评价不一.现将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早期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 35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组19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血气分析指标、凝血功能、D-二聚体及血小板的变化,记录机械通气时间及死亡例数.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治疗组TNF-α、IL-1β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D-二聚体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乌司他丁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ARDS患者的凝血异常,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炎症介质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2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炎症介质及微循环指标。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炎症介质水平、总血管密度、灌注血管密度均低于对照组,灌注血管比例、微血管流动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严重脓毒症的疗效显著,利于降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改善患者微循环。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2021,41(5)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11月至2020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SAP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介素及肿瘤坏死因子等指标的水平及其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同时观察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在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中采用连续血液净化结合常规综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收洽的ARDS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31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PaCO2、SaO2等血气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ICU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6例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连续性血液净化组,每组各43例.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血管内皮通透性指标的优劣及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并观测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下降,且连续性血液净化组下降较明显,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上升,且连续性血液净化组上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血管通透性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均下降,且连续性血液净化组下降的较明显,两组氧合指数均上升,且连续性血液净化组上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均上升,但连续性血液净化组较常规治疗组上升更明显,序贯器官衰竭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均下降,但连续性血液净化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能清除患者机体炎症因子,有效控制炎症反应,保护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血管外肺水,纠正缺氧,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有效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例ARDS患者分为2组。观察治疗前后APACHEII评分、动脉血气分析、TNF-α、IL-1β的变化。结果治疗组APACHEII评分、动脉血气分析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TNF-α和IL-1β表达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有效地清除ARDS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因而更有利于其呼吸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炎症因子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急性肺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乌司他丁2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以50mL/h速率静脉泵注,1次/d,连续使用3d。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以50mL/h速率静脉泵注,1次/d,连续使用3d。比较2组入院时、治疗后72h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及入院时、治疗后48,72h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72h呼吸频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48,72h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较入院时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显著抑制机体炎症介质的产生,改善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对创伤后急性肺损伤(ALI)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将60例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乌司他丁600 kU/d、丹参注射液30 mL/d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和病死率,并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治疗组住院时间、住ICU时间、ARDS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乌司他丁、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创伤后急性肺损伤预后,缩短治疗时间,具有积极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手段。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住院时间、炎症因子水平情况、APACHEⅡ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及患者存活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因子水平中,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四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PACHEⅡ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存活率为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1%(P0.05)。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死亡病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219-2220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住ICU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乌司他丁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加快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缩短ICU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对严重脓毒血症患者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将69例严重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血液净化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血浆D-二聚体、降钙素原水平,并根据Kaplan-Maier生存分析探索乌司他丁联合血液净化对脓毒血症患者预测价值。结果:乌司他丁联合血液净化的D-二聚体以及降钙素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Kaplan-Maier生存分析显示,乌司他丁组较对照组可提高患者28 d生存率。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严重脓毒血症可以降低D-二聚体以及降钙素原,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机制及效果。方法 25例ARDS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另选取25例ARDS患者作为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整体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APACHEII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整体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ARDS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状况、血流状况以及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乌司他汀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对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血气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俯卧位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乌司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血气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9、4.558、7.193,P均=0.000);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6,5.241,8.264,P均=0.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8.00%(9/50)与对照组的12.00%(6/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乌司他汀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效果较好,能显著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气指标,且不会明显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