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芍甘附子汤加减方与甲氨蝶呤联合用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院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治疗的66例类风湿关节炎且经中医诊断均为寒湿痹阻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服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芍甘附子汤加减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及实验室检查项目水平。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及实验室检查项目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采用芍甘附子汤加减方与甲氨蝶呤,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实验室检查数值,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3.
王蓉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3):146-147
目的:探讨通络除湿膏对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中医护理方法与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风湿科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辨证施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通络除湿膏外用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泥灸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和疼痛的影响效果,为临床有效护理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提供借鉴方法。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4月在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原则分为对照组、穴位贴敷组和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泥灸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穴位贴敷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泥灸组在穴位贴敷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泥灸。比较3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晨僵时间和中医疗效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前,3组患者DAS28评分、VAS评分、晨僵时间以及中医疗效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泥灸组DAS28评分、VAS评分、晨僵时间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和穴位贴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中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泥灸可有效缓解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疾病活动度,缩短晨僵时间,提高中医疗效,延缓关节畸...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口服独活寄生汤对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的近期疗效。方法:将72例符合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针刺和口服中药的方法治疗。针刺以疼痛局部取穴为主并配合口服独活寄生汤辨证加减治疗,治疗1次/d,连续治疗6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d;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洛昔康片7.5mg,1次/d,2组均治疗4周后进行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分判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4周后,观察组WOMAC疼痛、僵硬和关节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优于对照组的83.33%。2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口服独活寄生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能减轻疼痛,缓解僵硬以及改善生理功能,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龚秀英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4):29-31
目的:观察温针灸与关节松动术联合用于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不同分成A组与B组各32例。B组行温针灸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关节松动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及各项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各项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A组降低及升高幅度均高于B组(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对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应用温针灸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的效果理想,可减轻关节疼痛,解除关节活动受限,促使患者关节功能尽快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痛风急性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0例寒湿痹阻型痛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与干预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酸水平(U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UA、CRP、ESR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治疗后,2组VAS评分、UA、CRP、ES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干预组有效率为91. 23%,高于对照组的84. 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寒湿痹阻型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西药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评价祛痹灵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RA患者随机分2组各35例,每组中气滞血瘀型各18例,寒湿痹阻型各17例。治疗组服用祛痹灵胶囊,对照组服用消炎痛。服用4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数据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症状体征(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指数及晨僵)的积分,以及实验室指标(血沉、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后对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中医分型对照2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祛痹灵治疗RA活动期患者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擀筋棍刮痧在改善寒湿痹阻所致腰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寒湿痹阻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011年发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腰痛病患者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擀筋棍刮痧进行护理,分别于干预... 相似文献
10.
纪炳武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23):128-129,141
目的:分析温针灸在寒湿痹阻证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并经中医辨证为寒湿痹阻证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0例基于对照组治疗方法给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颈椎功能、疼痛以及中医症候积分.结... 相似文献
11.
痹肿消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痹肿消汤治疗前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主动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变,论证痹肿消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04-10/2006-05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治疗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6例,痹肿消汤组44例和甲氨喋呤组42例。痹肿消汤组用痹肿消汤(白花蛇舌草15g,丹参15g,苡米30g,骨碎补15g,络石藤20g,肿节风30g等共16味药,购自湘雅医院中药房;常规煎汤,药液浓度为1.038g/mL)治疗,2次/d口服,每日1剂。甲氨喋呤组选用甲氨喋呤(20mg,1次/周,配以等量叶酸口服)和尼美舒利片(0.1g,2次/d)联合用药,均治疗3个月为1疗程。比较两组患者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握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指标。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评定按美国风湿病协会制订标准。采用改良Barthe1指数分别评定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内容10项,包括洗澡、修饰各5分,进餐、穿衣、用厕、可控制大便、可控制小便、上下楼梯各10分,床椅转移、平地行走45m各15分。结果:纳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痹肿消汤组的患者其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功能障碍指数及双手平均握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甲氨喋呤组较治疗前亦有显著改善(P<0.01,0.05),但痹肿消汤组明显优于甲氨喋呤组(P<0.01~0.05)。结论:痹肿消汤和传统的非类固醇抗炎药和慢作用药物联合应用均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主动活动度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但痹肿消汤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痹肿消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scular区endotheh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痹肿消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75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甲氨蝶呤治疗组,痹肿消汤治疗组),皮下注射Ⅱ胶原诱导实验性关节炎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大鼠滑膜组织VEGF的表达,同时采用关节指数积分法评价其关节炎症状。结果:免疫大鼠88.57%出现关节炎症状;模型组的关节炎指数逐渐增加,而痹肿消汤组和甲氨蝶呤组关节炎指数则在35d后逐渐下降。正常组滑膜组织未见明显VEGF表达,模型组VEGF表达[(30.6&;#177;6.2)%]于25d起就明显高于痹肿消汤组[(16.2&;#177;4.41%](P&;lt;0.001)和甲氨蝶呤组[(24.4&;#177;3.6)%](P&;lt;0.001);随着时间的延长,模型组VEGF表达逐渐升高,痹肿消汤组与甲氨蝶呤组的VEGF表达逐渐降低,于45d模型组更明显高于痹肿消汤组(P&;lt;0.001)和甲氨蝶呤组(P&;lt;0.001),且痹肿消汤组又低于甲氨蝶呤组(P&;lt;0.001)。结论:VEGF参与了RA疾病滑膜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其VEGF表达的高低与关节炎症状的轻重有关。痹肿消汤可能通过阻断VEGF的表达来阻抑关节炎滑膜血管翳的形成或骨质侵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关联规则分析和佐剂性关节炎(AA)湿热证大鼠模型,观察新风胶囊(XFC)联合黄芩清热除痹胶囊(HQC)改善类风湿关节炎(RA)湿热痹阻证患者感受(SPP)的作用.方法 纳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RA湿热痹阻证患者208例,填写SPP评分量表,运用关联规则分析XFC联合HQC对SPP、免疫炎症...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最终会导致关节破坏,致残率较高.近年来,中医药治疗RA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蠲痹强骨方来自名老中医施杞教授总结提炼的临床经验方,前期的动物实验和初步临床试验已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现对该方中各味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对RA的炎症和骨破坏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提高中医药在RA治疗中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关节养生操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入院时间段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关节养生操锻练。比较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缩短晨僵时间、减轻关节疼痛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养生操能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症状、缩短晨僵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基于中医养生理论的综合干预对寒湿痹阻型腰腿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9例确诊为寒湿痹阻型腰腿痛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基于中医养生理论的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治疗5d、10d、15d后下腰痛JOA评分及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疗程结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经过5d以上治疗,下腰痛JOA评分及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好转更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中医养生理论的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寒湿痹阻型腰腿痛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临床常见的原因不明的以慢性多关节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引起关节滑膜炎症.以前诊断RA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类风湿因子(RF),近年来,相继发现一些特异的自身抗体,如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等.本院自2009年2月以来开展了AKA、CCP抗体的检测.现对RA患者中3种自身抗体(RF、AKA、CCP抗体)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在RA患者中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自拟通痹汤是喻建平教授临床观察多年的临床经验方,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目的:验证自拟通痹汤对Ⅱ型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的足肿胀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自身抗体IgG、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调节作用及对踝关节局部病理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分为6组。除正常组外,以Ⅱ型胶原建立大鼠Ⅱ型胶原性关节炎动物模型。模型组:给予给药大剂量组等体积的蒸馏水;对照组:给予泼尼松5.0mg/kg;自拟通痹汤大、中、小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1.6,5.8和2.9g/kg。正常对照组大鼠右后足趾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mL。1周后以相同剂量于每只大鼠尾部加强注射1次。造模2周后开始给药,均为灌胃给药,1次/d,连续2周。结果与结论:结果表明,自拟通痹汤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关节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血清IgG水平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胸腺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异常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对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自拟通痹汤各剂量组大鼠滑膜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滑膜增生、血管翳生成、软骨破坏等病理损害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关联规则技术分析新风胶囊(XFC)联合五味温通除痹胶囊(WWT)对类风湿关节炎(RA)寒湿证患者感受(SPP)及免疫炎症和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1年3月风湿科住院RA寒湿证患者120例,填写患者感受量表:RA患者症状积分、RA寒湿证证候积分、疾病活动指数28评分(DAS28)、视觉模拟量表(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表(SF-36).使用关联规则分析等方法观察XFC+WWT对SPP及免疫炎症及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结果:①常模组相比,120例RA寒湿组患者SPP的SAS、SDS、VAS、DAS28、脾虚湿盛证积分和寒湿证积分升高(P<0.05),SF-36量表中的健康状况(GH)、生理职能(RP)、生理机能(PF)、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精力(VT)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寒湿证积分与血小板(PLT)、D-二聚体(D-D)呈正相关,脾虚湿盛证积分与红细胞沉降率(ESR)呈正相关,RA症状积分与类风湿因子(RF)呈负相关,SAS与补体C4呈正相关、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AB)呈负相关,SDS与ESR呈正相关,VAS与补体C4呈负相关,RP与D-D呈正相关,GH与RF呈负相关,PF与CCP-AB呈正相关,SF-36量表中的躯体疼痛(BP)与补体C3呈负相关,MH与免疫球蛋白G(IgG)呈负相关,SF与凝血酶原时间(PT)呈正相关,PF与PLT正相关(P<0.05).②与治疗前相比,RA寒湿痹阻证患者治疗后寒湿证积分、脾虚湿盛证积分、SAS、SDS、VAS、ESR、CRP、补体C3、补体C4、PLT、纤维蛋白原(FBG)和D-D显著降低(P<0.05),RP、PF、SF、BP、RE、MH和凝血酶时间(TT)显著升高(P<0.05).③关联规则结果显示,XFC+WWT与SPP、免疫炎症及凝血纤溶指标的改善的支持度均大于45%,置信度均大于60%,提升度均大于1,有强关联性.结论:RA寒湿痹阻证患者SPP存在异常,且与免疫炎症及凝血纤溶指标具有相关性,XFC联合WWT能改善RA寒湿证患者的免疫炎症及纤溶凝血指标指标,显著改善RA寒湿痹阻患者的SPP,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发生关节畸形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并根据有关标准将 2 16例RA患者分为畸形组与无畸形组 ,用SPSS软件对RA患者关节畸形有影响的 17个可能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先作单因素分析 ,再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筛选出RA患者发生关节畸形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有 15项因素两组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对该 15项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只有治疗前病史在 5年以上 ;受累关节数在 2 0个以上 ;病初即累及腕、掌指及近端指间关节 ;血清RF滴度≥ 1∶16 0 ;应用慢作用抗风湿药物不足半年以及不能依从医嘱用药等 5项因素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病初受累关节数较多特别是起病时即累及腕和掌指及近端指间关节、血清RF效价较高者可能易发生关节畸形 ;早诊断、早治疗和规则用药有可能改善RA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