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植入不同非球面人工晶体治疗白内障术后视觉及对比敏感度变化情况。 方法:将72例96眼白内障患者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4例32眼,均给予超声乳化联合植入非球面人工晶体,A组采用AcrySof ReSTOR+3D(SN6AD1)多焦点非球面人工晶体,B组采用AcrySof ReSTOR+4D(SN6AD3)多焦点非球面人工晶体,C组采用单焦点球面人工晶体。比较3组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的裸眼和矫正视力,以及不同照明条件和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结果:A组术后1 d、1周、1个月的裸眼视力显著优于B组和C组(PP>0.05),但均优于C组(PPP>0.05);非眩光(3 cd/m2)条件下,在3 c/d、6 c/d的低空间频率下A组和B组对比敏感度显著优于C组(P2)条件下,A组和B组对比敏感度均显著优于C组(P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能够显著改善白内障患者的视觉质量,而与单焦点球面人工晶体相比,多焦点非球面人工晶体对患者对比敏感度的改善更佳,其中AcrySof ReSTOR+3D(SN6AD1)多焦点非球面人工晶体能够更显著地提高患者的中距离视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内障术中对前囊口采用预防性松解技术对术后囊袋收缩以及人工晶状体偏中心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0例(84眼),记录术中撕囊直径。其中施行前囊口松解者44只眼(n=44),未松解者40只眼(n=40)。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测量前囊口直径、记录前囊形态,观察人工晶状体偏位及后囊混浊程度等。结果:术后3个月未松解组有4眼前囊口明显机化,囊口直径缩小1mm。未松解组3眼前囊机化但无囊口缩小。2组人工晶状体均无明显偏位。昼无眩光状态下,在1.5c/d、12.0c/d 2组之间CS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昼有眩光状态下,在1.5c/d、18.0c/d 2组之间CS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白天各空间频率及夜间所有空间频率2组CS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未松解组有9眼前囊口明显机化,囊口缩小≥1mm。松解组7眼前囊口明显机化但无囊口缩小。结论:术中预防性囊口松解技术可以减轻前囊收缩的程度,更久的维持人工晶状体的正位,提高昼无眩光状态下1.5c/d、12.0c/d,昼伴眩光状态下1.5c/d、18.0c/d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改善术后视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弱视患儿治疗前后对比敏感度变化。方法对A组60例(60眼)弱视患儿治疗后恢复视力≥0.9以上的患儿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敏感度测量,并与B组儿童60例(60眼)对比敏感度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治疗后较治疗前1.5c/d~24c/d全频率上升,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较B组各空间频率仍有所下降,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较B组各空间频率仍有所下降,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弱视儿童治疗后视力恢复的弱视眼对比敏感度仍存在异常,对比敏感度可更准确地评价儿童眼功能,可作为弱视治疗后评价视觉功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白内障术后的视觉质量因人工晶状体的设计改进而显著改善。文中研究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眼高阶像差及对比敏感度的特点,评价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对术眼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患者共80只眼分为2组,一组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t SN60WF,一组植入球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t SA60AT。术后进行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及对比敏感度的测量。结果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及角膜高阶像差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高阶像差测量显示球面像差Zernike C12、4阶高阶像差及总体像差比较中SA60AT组大于SN60WF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眩光对比敏感度,在空间频率6、12、18c/d时,SN60WF组大于SA60AT组(P<0.05)。结论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可以减少球面像差,增加对比敏感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对比敏感度CS与眩光对比敏感度G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2011年12月50例眼科患者,均使用对比敏感度测试仪检测,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探讨手术后眼的cs值与GS值关系.结果3、6、9、12 c/d空间频率中,人工晶状:体眼GS值比cs值明显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眼的cs受到眩光的影响更大,GS有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不同年龄患者术后泪膜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154例(154只眼),按年龄分为3组,A组,患者年龄<60岁,共30只眼;B组,患者年龄为60~75岁,共68只眼;C组,患者年龄>75岁,共56只眼;3组患者均行10点位3 mm角膜缘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3个月,比较术后不同时间各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的变化。结果:术后7 d A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高于B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0.01);术后1和3个月,3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 d C组患者Schirmer Ⅰ试验值低于A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 d A组BUT长于B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和3个月,C组患者BUT与A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3个月C组患者BUT未恢复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 d和1个月A组患者角膜染色积分低于B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
后3个月,3组患者角膜染色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年龄段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眼表损伤程度及恢复时间不同;高龄患者术后眼表损伤更大,恢复时间更长。
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对比敏感度(CS)的变化。方法:为46例(76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术前随机将46例患者分为两组,18例(36眼)植入Array SA40Ne多焦点IOL(MIOL);28例(40眼)植入SI40NB单焦点IOL(SIOL)。术后1周、1月应用美国Stereo Optical公司产OPTEC3500视功能测试系统的对比敏感度测试包分别在空间频率为1.5cpd、3cpd、6cpd、12cpd和18cpd的昼及夜照明条件下对手术眼进行有眩光和无眩光的对比敏感度检查。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术后1周,MIOL组在各空间频率下CS普遍低于SIOL组,尤其在昼照明条件下。夜照明条件下,MIOL组在低、高空间频率下的CS均低于SI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昼照明条件下,MIOL组在低、中空间频率下的CS也均低于SI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月,两组间CS差异减小。除低空间频率下(1.5cpd)MIOL组CS低于SIOL组(P<0.05)外,其他测试状态下两组C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Array MIOL后对比敏感度降低主要体现在术后短期内(术后1周),该现象将随时间推移而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植入不同人工晶体的白内障患者术前与术后视觉质量的差异。方法选择66例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33例植入眼力健公司的TecnisZA9003非球面人工晶体,33例植入眼力健公司的AR40e球面人工晶体,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近视力(BCVA)。术后3个月时采用KR-1W视觉质量分析仪观察两组患者3 mm及5 mm瞳孔在最佳矫正视力下的5、10、15、20、25、30 c/d 6种空间频率下的调制传递函数(MTF)。测量两组患者在明光、暗光、炫光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CS),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在3 mm瞳孔时两组患者各空间频率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 mm瞳孔时,各空间频率Tecnis ZA9003组MTF均高于AR40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昼视及夜视视远状态下,各空间频率的对C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球面晶体术后有较好的视觉质量,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比,除了对比敏感度下降外,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术后视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李奕萍 《医学综述》2016,(4):811-812,815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灯盏细辛防治青光眼术后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患者95例(145眼),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银杏叶提取物组(A组)、灯盏细辛组(B组)和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灯盏细辛组(C组),其中A组32例(46眼),B组32例(51眼),C组31例(48眼)。A组患者给予银杏叶胶囊口服,每次1片,每日1次;B组患者给予灯盏细辛(益脉康片)口服,每次2片,每日1次;C组患者给予银杏叶提取物和细辛灯盏,剂量与用法同A、B组。各组连续服用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三组患者视力、眼压和视野进行测定。结果 C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14.6(7/48)比6.5%(3/46)、7.8%(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组眼压依次为(13.8±1.2)mm Hg(1 mm Hg=0.133 k Pa)、(13.6±1.5)mm Hg、(13.1±1.3)mm Hg,C组眼压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平均光敏度显著高于A组和B组[(22±9)d B比(18±7)d B、(19±7)d 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平均缺损度显著低于A组和B组[(12±3)d B比(14±4)d B、(13±4)d 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或灯盏细辛相比,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灯盏细辛能更有效地降低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内压,改善视野,提高患者视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几种药物(维生素B2片、维生素E软胶囊、甲钴胺片、叶酸片、FE复合酶漱口液)联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2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43例。A组患者采用FE复合酶漱口液治疗,每次含漱10 m L,每日5次。B组患者采用维生素B2片(口服5 mg/次,每日3次)、维生素E软胶囊(口服200 mg/次,每日3次)、甲钴胺片(口服0.5 mg/次,每日3次)、叶酸片(口服5 mg/次,每日3次)治疗。C组患者采用维生素B2片、维生素E软胶囊、甲钴胺片、叶酸片、FE复合酶漱口液治疗,药物用法同A组和B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和C组溃疡总个数显著少于A组[(16±6)个、(10±3)个比(22±8)个],平均溃疡期显著短于A组[(4.5±1.2)d、(3.2±0.7)d比(7.8±3.1)d],总间歇期显著长于A组[(35±6)d、(50±8)d比(25±8)d]。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97.67%(42/43)比60.74%(26/43)、81.40%(35/43)],B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A组和B组(P<0.05),B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A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白细胞介素(IL)-2显著高于A组[(2.73±0.38)μg/L比(2.34±0.29)μg/L],而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均显著低于A组[(56.87±21.09)ng/L比(71.34±20.87)ng/L,(19.28±6.09)μg/L比(26.75±10.38)μg/L,(5.08±1.15)mg/L比(5.94±1.28)mg/L],C组IL-2[(3.18±0.36)μg/L]显著高于A组和B组,而IL-8、TNF-α、CRP[(48.27±13.94)ng/L,(14.36±5.17)μg/L,(4.30±1.07)mg/L]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几种药物(维生素B2片、维生素E软胶囊、甲钴胺片、叶酸片、FE复合酶漱口液)联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炎症水平,延长间歇期,减轻疼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术)联合保妇康栓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株洲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3组,A组(80例)、B组(82例)和C组(83例)。三组患者均行LEEP术治疗,术后,A组不做其他处理,B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C组给予保妇康栓治疗。治疗后,对比三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排液量和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有效率,HPV转阴率。结果三组间术后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排液量、持续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排液量、持续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高于C组[(10.5±2.3)m L、(14.6±2.1)m L比(8.6±2.4)m L;(9.9±1.6)d、(7.9±1.3)d比(7.4±3.1)d;(18.5±2.4)m L、(11.1±1.4)m L比(10.7±1.3)m L;(10.5±1.2)d、(8.2±1.3)d比7.5±1.5)d;(8.3±2.3)周、(7.4±2.1)周比(6.4±2.7)周];但是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91.6%(76/83)比77.5%(6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HPV转阴率显著高于B、A组[85.5%(71/83)比76.8%(63/82)、70.0%(56/90)];B组HPV转阴率高于A组(P<0.05);治疗后,三组RLU/CO与治疗前均降低(P<0.05),C组RLU/CO低于B组和A组[(21.4±6.3)比(42.6±5.4)、(87.5±6.5)],B组RLU/CO低于A组[42.6±5.4)比(87.5±6.5)](P<0.05)。结论与LEEP术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相比,LEEP术联合保妇康栓可有效清除HR-HPV,安全性高,改善CIN患者相关症状,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LASIK术中应用角膜微型板层刀的全新刀片,通过高压消毒处理后制作较薄角膜瓣的效果。方法 选择双眼屈光度相近、同时进行双眼LASIK术的患者63例(126眼),术中使用M2的90微型刀头制作角膜瓣,右眼使用全新刀片,左眼使用连续高压消毒三次后的新刀片。术中用A超角膜测厚仪进行角膜厚度测量,计算角膜瓣的厚度。术后观察3个月的视力、屈光度、对比敏感度和角膜地形图(角膜像差)的变化。结果 右眼和左眼术前屈光度(等效球镜度)分别为:-2.25D~9.50D,平均-5.28±1.73D和-2.00D~9.88D,平均-5.51±1.62D(P>0.05);角膜瓣厚度为:133.9±12.3μm和114.7±13.1μm(P<0.05);术后屈光度比较分别为: -0.12±0.23D和-0.15±0.12D(P>0.05);裸眼视力为:1.05±0.21和1.05±0.19(P>0.05);高阶像差均方根值(RMS)为:0.68±0.12μm和0.66±0.13μm(P>0.05);对比敏感度:在3.0c/d、6.0c/d、12.0c/d、18.0c/d空间频率的比较中两组数值相近(P>0.05)。结论 应用经过高压处理后的新刀片可以制作出优质的、较薄的角膜瓣。  相似文献   

13.
赵晓宏  陈灿 《医学综述》2014,20(20):3806-3807
目的观察口服磺脲类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地特胰岛素后对患者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三二○一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既往口服磺脲类治疗效果不佳而未曾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以体质量指数(BMI)作为患者体质量的评估标准将患者分为3组:BMI<24 kg/m2者为A组(20例);24 kg/m2≤BMI<28kg/m2者为B组(22例);BMI≥28 kg/m2者为C组(24例)。三组均给予地特胰岛素治疗,起始剂量为0.2 U/(Kg·d)。分别测定并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及胰岛素用量。结果治疗后A、B、C组FPG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5.08±0.38)mmol/L vs(14.07±1.22)mmol/L、(5.03±0.39)mmol/L vs(14.01±1.20)mmol/L、(4.9±0.47)mmol/L vs(13.52±1.49)mmol/L,均P<0.05)],三组间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C组与A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降低最显著;治疗后HbA1c值A、B、C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5.52±0.40)%vs(8.46±0.48)%、(5.48±0.38)%vs(8.28±0.60)%、(5.54±0.37)%vs(8.36±0.58)%,均P<0.05];治疗前后BMI仅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和治疗后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C组>B组>A组。三组间地特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药物剂量[(18.88±2.66)U]显著高于A、B两组[(13.45±1.47)U、(14.73±1.42)U,均P<0.05]。结论口服磺脲类失效的患者起始地特胰岛素治疗,可有效降低不同BMI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同时患者体质量无显著增加,肥胖患者体质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前段反应及处理的关系。方法:选取92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前检测HbA1c值,其中A组49例HbA1c≥9%,B组43例HbA1c<9%,C组9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所有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计算等效超声乳化时间(EPT),并比较术后眼前段反应及处理情况。结果:3组E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术后眼前段反应及处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和C组比,A组术后眼前段反应及处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HbA1c的测定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手术时间的选择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暗视下眩光失能值的差异,从而来评价两种术式的视觉质量。方法:对2010年2月20日至2010年7月20日行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的患者31人(共62眼),屈光度小于等于-6.0D,手术方式经医师介绍后由患者决定。术前、术后一月、术后三月,在暗视下进行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检查,然后计算得出眩光失能值。结果:LASEK和LASIK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眩光失能值均存在差异性。术后一月时两组患者在暗视下均出现眩光敏感度下降,其中LASIK组在空间频率18c/deg处和24c/deg处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眩光失能值两组在空间频率18c/deg处和24c/deg处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3个月时两者的眩光失能值在空间频率24c/deg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暗视下眩光失能值,LASEK组优于LASIK组,说明LASEK组比LASIK组有更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小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南阳南石医院恶性肿瘤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小症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44例。A组采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加入到灭菌0.9%Na Cl注射液1 m L,皮下注射1.5 mg/次;B组采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皮下注射15 000 U/次,每日1次;C组采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用法同B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用法同A组。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凝血指标、肝肾指标,分析三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时间、治疗时间、血制品输注情况、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肌酐较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C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A组和B组[(118.9±13.4)×109/L比(89.1±10.3)×109/L,(101.2±16.2)×109/L],B组显著高于A组(P<0.05)。C组血小板计数>100×109/L恢复时间短于A组和B组[(13.95±1.41)d比(20.38±1.62)d,(17.60±1.54)d],B组短于A组(P<0.05)。C组ICU住院时间、持续用药时间短于A组和B组[(11.53±1.27)d比(15.02±0.94)d,(13.68±1.59)d;(7.16±0.53)d比(10.34±1.05)d,(8.92±0.87)d],B组短于A组(P<0.05);血浆、浓缩红细胞、血小板少于A组和B组[(136±41)m L比(294±76)m L,(223±54)m L;(1.12±0.47)U比(2.76±0.51)U,(1.98±0.32)U;(0.83±0.21)U比(2.14±0.67)U,(1.46±0.40)U],B组少于A组(P<0.05)。C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100.0%比75.0%,90.9%),B组高于A组(P<0.05)。A、B、C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64%(6/44)比11.36%(5/44)比15.91%(7/44),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均是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小症的有效药物,联合用药的效果更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后对比敏感度视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后对比敏感度视觉的恢复情况,并探讨影响其恢复的原因。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试验组为我院住院的老年性白内障47例(60眼),30只眼行囊外白内障摘除PMMA人工晶体植入术(A组),30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硅凝胶人工晶体植人术(B组)。对照组为年龄相匹配的志愿者19例30只眼(C组)。检查志愿者和患者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远、近视力,屈光度数、对比敏感度。结果:最佳矫正远、近视力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柱镜屈光度数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大;A、B组与C组比较,对比敏感度值在高频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优于A、B组;A组与B组比较,高频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优于A组。结论:与自然晶体眼相比,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后人工晶体眼的对比敏感度视觉仍具有缺陷;术后患跟的散光度数过大、人工晶体眼像差增大可能是影响患眼对比敏感度视觉恢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探讨0.7 mm与2.65 mm切口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术后视觉质量。方法:选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0例(13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共46例(65眼)、B组共44例(65眼)。A组行2.65 mm切口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行0.7 mm切口双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患者术后1d、1周、1个月进行随访,收集并分析两组术眼的裸眼远视力、角膜散光值、角膜细胞等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d、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3.14,P=0.11);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角膜散光值先升高后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72,P=0.03);两组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个月细胞密度、内皮细胞数、六角形细胞比例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0.7 mm微切口双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具有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低,视功能术后恢复较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合理剂量。方法45例择期开胸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n=15)。术后分别用0.15%、0.175%和0.2%罗哌卡因混合0.3μg/ml的舒芬太尼PCEA镇痛,背景剂量设为5 ml/h,PCA量1 ml/次,锁定时间15 min。术后4、8、20、24、48 h观察VAS疼痛评分、肺活量(VC)、最大呼气压(MEP)、镇静评分、镇痛药液用量、实际PCA按压次数和有效PCA按压次数比,同时记录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胸闷等副作用。结果术后48 h内B、C两组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1),VC及MEP高于A组(P<0.05),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两组实际PCA按压次数均低于A组(P<0.05),有效按压次数比高于A组(P<0.05),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15%~0.2%罗哌卡因复合0.3μg/ml舒芬太尼均可安全用于成人开胸术后镇痛,但0.175%罗哌卡因复合0.3μg/ml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干眼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于北京丰台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05例(34级核,105眼),根据年龄分为A、B、C组(A组5160岁,B组6170岁,C组7180岁),每组35例。3组患者均行12点位3 mm角膜缘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白内障手术前1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行干眼症状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Ⅰ(Schirmer I test, SIT)、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 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结果术后1周,C组干眼症状评分为2.0(1.0,2.0)分、SIT值为10.0(9.0,11.0)分,显著低于A组、B组(P均<0.05);C组的BUT值为8.0(6.5,10.0)分,显著低于A组(P<0.05);C组角膜染色积分为2(1,2)分,显著高于A组、B组(P<0.05)。术后1个月,C组BUT值9.0(8.0,10.0)分,显著低于A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