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索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搜索应用中医处方治疗CAG的相关文献,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所提取的全部处方,分析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并对得到的新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CAG相关处方207首,剔除重复处方和不合理处方后得到180首待分析处方,涉及中药203味,其中用药频次≥20次的中药有32味,排名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茯苓(89)、党参(85)、白术(84)、黄芪(63)、炙甘草(61);药物分类中,多使用补虚药、理气药、消食药等,用药多甘温,多归脾、胃经;排名前5位的高频药对为白术-茯苓(63)、党参-茯苓(56)、党参-白术(54)、陈皮-茯苓(47)、炙甘草-茯苓(46);得到68个3味药、14个4味药核心组合,新处方12首。结论:中医治疗CAG主要通过益气健脾、理气消食,兼顾祛湿化痰的治法,为临床发展新型处方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中治疗PACG的中药复方专利。采用Excel软件对中药复方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处理,运用R语言进行频数统计、功效归类、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专利160项,共涉及药物510味,药物累计频次2,055次。(2)性味归经:四气为寒性药最多,共27味(49.09%);五味以甘味药最多,共71味(47.97%);归经以肝经最多,共38味(25.00%)。(3)高频中药使用频次: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高频中药)有55味,使用频次最高为枸杞子(46次,28.75%),其次为熟地黄(42次,26.25%)、菊花(41次,25.63%)、甘草(39次,24.38%)、决明子(38次,23.75%)。(4)高频中药功效归类分析:排名前5位为清热药(14味,25.45%)、补虚药(12味,21.82%)、解表药(8味,14.55%)、平肝息风药(5味,9.09%)、利水渗湿药(4味,7.27%)。(5)关联规则分析:高频药对排...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国家专利数据库探析中药复方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用药规律。方法:进入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检索并提取所有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进行药物的频次、功效、性味、归经统计分析,借助SPSS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及药物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26项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药专利复方,涉及中药503味,得到用药频次≥12次的中药34味,包括夏枯草、白芍、牡蛎、生地黄等;药物类别以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药性以寒、微寒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肝、肺二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26个组合,包括4个药对,22个三味药组;聚类分析得到5类药物。结论:中药复方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补虚药、清热药、止咳化痰平喘药为主,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清热泻火和益气养阴为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医干预新生儿黄疸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以“胎黄”或“新生儿黄疸”为主题词,检索中华医典(V5.0)、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8月1日),建立数据库,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进行频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27首中医处方,涉及中药194味,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茵陈、甘草、栀子、茯苓、大黄;通过对高频药物(使用频次≥5次)的药物性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医处方干预新生儿黄疸以苦、甘、辛味,寒、平、温性药,归脾、胃、肺经为主。通过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3类组合,关联规则分析得出6个潜在组合药对。结论:利湿退黄为中医干预新生儿黄疸的基本法则,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的6个潜在药对组合均以茵陈蒿汤为基础方,辅以补中益气,拟对中医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食管癌(EC)的宏观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食管癌提供用药参考。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三大中文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食管癌的文献进行检索,在Excel中录入文献中方药的信息,建立食管癌处方数据库,对其中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对处方中的用药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根据中医对食管癌的证型分类,指出各证型对应的临床指征,将高频药物和药对组合与证型对应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136首处方,包含240味中药,累计出现频数1 853次,使用频数排名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甘草、茯苓、白术、黄芪、半夏;中药类别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性味归经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苦、甘味,温、寒、平性药,归脾、肺、胃经药物居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出9个潜在组合药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4类组合。中医对食管癌的4种证型分类对应相应的临床指征及治疗药物和药对。结论:补虚扶正、降逆化痰、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食管癌的基本法则,辅以清热散结的同时,注重调畅气机;高频药物及关联分析得到的药对组合为食管癌不同证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挖掘肺结节的中医证候与用药特点,为肺结节的中医治疗提供诊疗思路。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等数据库自建库到2022年12月肺结节相关的中医证候和中医处方,筛选并用Excel软件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证候和方剂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挖掘中医证型规律、药物频次,提取内在核心组合和新方组合。结果:纳入文献145篇,筛选出中医证型93种,中医验方211首,中药268味,其中频次≥80的证型有14种。肺结节常见证候以痰瘀互结证为主,病性证素以气虚、痰、气滞、血瘀、阴虚为主;病位证素以肺、脾、肝为主。使用的药物类别以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常用的高频次中药有16味,前3味是甘草、茯苓、浙贝母。挖掘出药物内在核心组合16个,如党参-金荞麦-玄参、紫菀-款冬花-麻黄等;得到新方组合8组,如党参-金荞麦-玄参-牡蛎-浙贝母、紫菀-款冬花-麻黄-枇杷叶-土茯苓。结论:肺结节以脏腑辨证为主,证型多为虚实夹杂,治疗上多运用补益扶正、化痰散结、软坚散...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索、整理中药复方专利防治胸痹心痛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与用药提供思路。方法:登录国家知识产权局(https://epub.sipo.gov.cn/),检索自建库至2022年5月1日所有治疗胸痹心痛的中药复方专利,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选取的157项胸痹心痛中药复方专利进行系统用药分析:药物频次统计分析、关联规则以及聚类分析。结果:纳入的157项研究中,共出现303味中药,药物使用频次较多的为丹参(85次)、川芎(77次)、桂枝(69次)、甘草(65次)、当归(61次)、红花(56次)、黄芪(51次)等;常用的药对有川芎-丹参、红花-川芎、丹参-桂枝、甘草-桂枝等;药物性味以温性、寒性为主,辅以苦味、辛味等;药物归经以肝经、心经等所占比重较高;经聚类分析得到4首新方,主要用于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和气阴两虚证。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发现治疗胸痹心痛的中药复方专利药物组成多以活血化瘀为主,并配伍温阳行气、清热化痰等药物,配伍得当,研究发现经挖掘得出的新方配伍符合中医胸痹心痛本虚标实的基本病机,亦顺应了治疗本病之“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总体原则,对国家专利数据库中中药复方进行挖掘对于胸...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文献中运用中药复方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运用中药复方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软件(V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286首方剂,涉及248味中药,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少弱精子症最常见的证型是肾精亏损证;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中药以温性药、平性药为主;药味以甘味药、苦味药居多;多归肾经、肝经、脾经;使用频次大于49次的药物有20味;同时出现在一个方剂中频次最高以及关联性最大的组合有6个;得到衍化新方3首。结论:治疗少弱精子症常用单味药物有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熟地黄、黄芪、当归、覆盆子、山药、五味子、车前子等;临床常以“对药”及“角药”形式配伍;常用方剂是五子衍宗丸。核心药物组合方1具有补肾填精,益气养血之功效;方2具有补肾填精,滋阴补血之功效;方3具有补肾填精,益气补血之功效。可供临床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挖掘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的组方用药规律,并对高频药物、用药模式及治疗思路进行探讨。方法:搜集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2000—2021年应用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的相关文献,经过筛选后建立方药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与无监督熵聚类等算法对药物频次、性味归经、用药模式、规则分析及新处方等结果进行输出,并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结果:纳入处方200首,共涉及206味中药,高频药物包括甘草、白鲜皮、薏苡仁、茯苓、生地黄、金银花、蝉蜕、地肤子、防风、牡丹皮等,药性以寒性(52.76%)居多,药味以甘(38.89%)、苦(33.37%)、辛(21.96%)味为主,归经以胃经(1 138次)、脾经(1 088次)、肝经(1 061次)居多,并且得到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以及新处方6个。结论:小儿湿疹用药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清热解毒药、解表药为主,治疗以疏风清热,燥湿健脾,养血活血为主要大法,分析结果与本病诊疗指南较为吻合,可为小儿湿疹的临床治疗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武汉市中医医院王建华教授中医治疗肾结石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月王建华教授治疗肾结石的病例,经筛选后纳入有效处方,建立中药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统计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分析组方规律、核心药物组合并挖掘新方。结果:本研究共统计有效处方74首。其中,高频用药16味,包括利尿通淋药(海金沙、金钱草、冬葵子、茯苓、石韦、滑石)、活血化瘀药(白茅根、延胡索、王不留行、莪术)、理气药(枳壳、柴胡)、消食药(鸡内金)、补虚药(白术、白芍)。高频药物组合25组,前三组药物组合是“鸡内金-金钱草”“金钱草-枳壳”“冬葵子-金钱草”。通过熵聚类方法分析得到10个新处方,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为莲子心、半夏、熟地黄。在所用142味中药中,四气五味与归经分析显示:药性偏寒居多,其次为平和温;五味以甘为主,再次以苦、辛味多见;归经多归为肝、脾、膀胱和胃经。结论:王建华教授认为肾结石多以肾虚为本,夹杂湿热、气滞、瘀血等病理因素;在治疗肾结石时擅长运用甘味药和寒性药物;遣方以清热利湿、利尿通淋药物为主,辅以理气开郁、扶正补虚、活血化瘀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张镝  李志农  朱叶珊 《河北中医》2011,33(5):660-661
目的观察舒心汤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治以舒心汤,对照组60例予黛力新治疗,2组均21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及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A、S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心汤煎剂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我国中药产品对美出口深受影响。通过文献调查和政策分析,提出促进中药产品出口美国的合理建议。文献研究:以"中药对外出口""美国中药"为主题词,搜索Medlab、CNKI数据库,分析中药产品对美贸易现状;政策研究:以商务部、外交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发布的我国中药对美国贸易报告为依据,分析中药产品出口策略,总结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现状特点和成功经验,并提出有效促进中药产品对美贸易的新思路。我国中药产品对美出口额稳定增长,存在增速缓慢、市场份额小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分析中药在美准入方式和我国中药出口政策,从提高中药产品质量、按需设计上市方案和制定相应国际标准及法规3方面,提出"保质促销,立规促贸"的对美贸易新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中医现代化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回顾传统中医理论的起源阐述对中医现代化的认识,认为从中国古代科学文化孕育发展起来的传统中医理论模式已面临困境,必须对其进行现代化重构,首先是建立起新的方法论,将中医从传统朴素的哲学理论中分离出来,从中医学的成长起点看,中医并不是封闭的体系,中医学的现代化既有机遇更有挑战,必须站在哲学的高度 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滋阴平肝降压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  刘维洁  高寒琦  郭军会 《河北中医》2011,33(6):829-830,836
目的 观察自拟滋阴平肝降压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2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50例予自拟滋阴平肝降压汤治疗,对照组79例予硝苯地平片口服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08%,2组总有效率比...  相似文献   

15.
王玉红  郭浩生 《河北中医》2011,33(6):822-823
目的观察化痰降浊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化痰降浊汤治疗,对照组60例服用辛伐他汀片。2组均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降浊汤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未见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6年7月8-9日,本刊第四届编委会扩大会议暨学术交流座谈会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中科院大化所)隆重召开。会议秉承“继承、发展、创新、国际化”宗旨,共同研讨了杂志使命、发展目标和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前沿交叉、中药中医研究、国际化等重大问题,与会代表参观了中科院大化所组分中药组、生物分子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和药物化学组等实验室,重点了解了该所主持承担的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基于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复方中药系统研究”所获得的重要进展,并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彼此都感到很有收获。本文系中科院高技术局秦伟副局长的会议演讲。演讲阐述了作者自2003年布署中科院中药现代化科研工作以来的思考。全文简明扼要,人们从中可以认识和了解中科院全面、系统地开展传统中医药研究所持有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并得到有益的启示。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在此刊载,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处方是中医临床诊疗过程的最终体现,该文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丁治国教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整理近2017年至今中药治疗单纯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处方为数据源,筛选出符合要求的109首初诊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新处方,并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等进行数据挖掘,对核心药物及其归经、性味、组方规律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处方中涉及中药84味,处方中药物出现频次≥75次的药物得到13个,演化得到核心组合6个,新处方3个;核心药物主要归经肺、脾二经,性味分别为苦、甘。结论:对丁治国教授治疗CLT的用药规律进行探索与总结,为中医药治疗CLT开拓了新思路,对桥本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人类历史上自从群体社会形成以来,便本能地萌生了保护生命健康的原始医学,并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在各自的区域创造了不同的医学文明。如今,中医药在海外各国中尚属替代医学或补充医学,其传播受到各种限制和挑战,面临着发展缓慢和不平衡等问题。中医药如何在海外遍地开花,纵深发展,是当今全球中医人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9.
审证求因是中医诊治疾病的重要过程,其发生不外乎外邪与内因两方面因素:六淫、饮食不节、七情失调、瘀浊杂质内停、禀赋不足或劳伤久病等因素均可致病。中医肾系疾病与五脏相关联,与七情相左右,与六淫相搏结,与饮食、禀赋、劳倦等因素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故而在治疗上宜增强人体正气,防止情志失和,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怡然天年。  相似文献   

20.
沈晓笑  金实 《四川中医》2012,(10):156-158
干燥综合征是风湿免疫科的常见疾病之一,随着风湿免疫科的发展,该病的治疗也逐渐规范化,不管是西医治疗、中医治疗,还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都取得一定的效果,笔者概述了近年来对于该病的治疗进展,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权衡利弊,并加以简单归纳,以供风湿免疫科学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