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析小针刀结合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各20例。单一组给予整脊手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小针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组,且联合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针刀+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3):2381-2383
探讨小针刀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优势。以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5例作为对象,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37例)和联合组(38例)。单一组仅采用小针刀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小针刀加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颈肩背疼痛评分、颈性眩晕评分、SF-36评分;治疗不适症状发生率。联合组患者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单一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颈肩背疼痛评分、颈性眩晕评分、SF-36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联合组治疗后颈肩背疼痛评分、颈性眩晕评分、SF-36评分显著比单一组好(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适症状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小针刀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颈肩背疼痛和眩晕,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适,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通督强脊推拿联合小针刀在颈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试验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80例,采用交替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通督强脊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3周后颈项疼痛评分(VAS)及颈肌最大肌力(前屈、后伸、侧屈)。结果 治疗3周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前屈、后伸、侧屈最大肌力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督强脊推拿联合小针刀可降低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项疼痛感,提高颈肌肌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整脊手法与加味葛根汤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整脊手法配合加味葛根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整脊手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脊手法配合加味葛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患者颈椎失稳的病况,有效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同时缓解颈部周围组织对神经根部的压迫,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通任调督针法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中风后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平顶山市中医医院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联合组,各4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通任调督针法联合rTMS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4周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Mulligan手法联合Thera-band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Mulligan手法联合Thera-band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Maitland手法联合颈椎保健操治疗,疗程均为10 d;2组均于治疗前、后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进行评估.结果 2组治疗后的CASC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Mulligan手法联合Thera-band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通督正脊手法治疗颈椎病微创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按摩医院门诊就诊的颈椎病微创术后复发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2例(颈神经根脉冲射频术后19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后12例,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术后1例)和对照组28例(颈神经根脉冲射频术后20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后...  相似文献   

8.
郭氏"畅气通络"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畅气通络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畅气通络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2次,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7例.显效17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临床治愈15例,显效14例,好转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畅气通络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给予中医导引与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中频牵引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导引和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治愈率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导引与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骨质增生与神经根受压致痛的关系.方法治疗组采用中医导引与整脊治疗,对照组采用中频牵引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 84.6 %,总有效率 96.66 %,中频牵引对照组治愈率 56.17 %,总有效率 80.89 %.中医导引与整脊治疗效果好于中频牵引治疗.结论导引整脊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佳,安全可靠,有明显缓解疼痛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美式整脊联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与单纯采用传统手法治疗进行比较,分析美式整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3年7月~2015年6月我科门诊收治的64名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给予传统手法联合美式整脊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法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1周3次、每次20 min的治疗,治疗4周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和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2%(P0.05);治疗组治愈率43.7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00%(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显著性学差异(P0.05)。经过12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P0.01)。两组均未发生卒中或其他与手法操作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美式整脊联合传统手法较单纯使用传统推拿手法能更有效地缓解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按摩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我院2004年5月~2008年10月以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2例,预备手法采用揉捻、滚动和点穴法,治疗手法相继采用提端摇晃、旋转复位、侧扳按头、反向运动和放松手法,每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102例经6~14个月随访,症状缓解83例,改善17例,总有效率98.0%.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按摩治疗,能够有效减轻神经根受压,有利于神经根炎性水肿的消除及神经痛症状的改善,且安全性高,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3.
手法配合正骨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手法配合正骨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6例,采用手法推拿及手法正骨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枕颌带牵引和戴芬内服.2组均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7.41%,对照组为43.9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法推拿配合正骨疗法具有作用方式直接、治愈率高的优点,且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刀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采用针刀加手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针灸加TDP照射,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颈椎功能评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肯定,方法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推拿牵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方法:选择4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卧式牵引配合中药熏洗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推拿手法治疗,内容同治疗组。结果:参照颈椎病(神经根型)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组25例中治愈15例,有效9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6.0%;对照组23例中,治愈10例,有效7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73.9%。结论:推拿牵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法推拿治疗,且价格低廉、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742-1743
观察应用腹针结合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抽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腹针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颈部疼痛、僵硬、眩晕等症状消失时间、颈椎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颈椎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腹针结合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整脊手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6月某院收治的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中频牵引治疗,观察组给予整脊手法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于3个疗程结束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并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颈椎功能障碍程度、颈痛量表(NPQ)评估患者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27例、好转7例、未愈2例;对照组治愈19例、好转10例、未愈7例。经秩和检验,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Z=4.400,P=0.036)。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NDI评分及NPQ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8.961,P<0.05;t=17.398,P<0.05;t=10.253,P<0.05)及对照组(t=4.186,P<0.05;t=6.244,P<0.05;t=3.491,P<0.05)。结论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好,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及颈椎功能障碍程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韩康  李祖虹  刘彬  贺涛  陈新叶  马艳 《中国康复》2019,34(11):593-595
目的:观察智能脉冲枪整脊治疗联合麦特兰德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麦特兰德关节松动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智能脉冲枪整脊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对患者进行评定以及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周后,2组患者VAS及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2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脉冲枪整脊治疗联合麦特兰德关节松动术能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及颈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位立体整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采用三位立体整脊手法加局部丹红注射液电致孔透入给药治疗,对照组予传统手法(坐位斜扳手法)加丹红注射液电致孔透入给药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三位立体整脊手法加丹红注射液电致孔透人给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臂丛神经牵拉样手法治疗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牵拉样手法治疗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5例,采用颈椎牵引、推拿及臂丛神经牵拉样手法,对照组只行颈椎牵引、推拿,隔天1次,10次1疗程。治疗前后按颈椎病颈椎功能评定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颈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颈椎功能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臂丛神经牵拉样手法在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