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的持续暴发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挑战。SARS-CoV-2核酸检测作为诊断病原体感染的“金标准”,是确诊、治疗和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主要检测手段。文章对SARS-CoV-2核酸检测技术和混样检测模式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验室选择适宜的检测技术和筛查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验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检测系统的主要性能。方法参考《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2576.1-2018和第10部分分子生物检验学领域的要求GB/T22576.10-2018对该实验室RT-qPCR检测SARS-CoV-2核酸的检测系统的符合率、重复性、检出限、抗干扰能力、交叉反应等性能特征进行验证及评价。结果该实验室与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2020年第1、2次SARS-CoV-2室间质评标本的阳性符合率为92%,阴性符合率为100%,总符合率为95%,其中有1例阳性标本未检出阳性,系标本浓度低于最低检测限;弱阳性标本检测的靶基因ORF-1ab和N的Ct值的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1.38%和1.16%,批间CV分别为1.84%和1.72%,均小于5%;检测限浓度(500 copies/mL)标本5次重复检测SARS-CoV-2核酸结果均为阳性;在加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磷酸盐缓冲液(PBS)、人冠状病毒NL63(NL63)、人冠状病毒HKU1(HKU1)、人冠...  相似文献   

3.
摘要:核酸检测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筛查和确诊的最重要依据,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全自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系统(简称新冠核酸全自动PCR检测系统)集样本识别和转移、核酸提取和纯化、体系构建、基因扩增和检测为一体或组合为一体,实现了核酸检测全过程的自动化,减少了常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中复杂的人工操作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率;可适用于急诊、发热门诊、常规以及大规模核酸检测等多种应用场景。然而,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从“手工- -半自动”向“全自动”过渡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为规范新冠核酸全自动PCR检测系统在临床中的使用,该文从实验室的资质要求、人员要求、实验室的设置、仪器设备、试剂耗材、检验前过程、检验过程以及检验后过程等方面,对该系统的临床应用提出江苏省检验界的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4.
5.
2020年,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国内和其他国家暴发流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以其高灵敏度与强特异性,被认为是COVID-19的确诊方法。然而,SARS-CoV-2核酸检测对于阳性患者的阳性率仅有30%~50%,临床较多的疑似病例需多次核酸检测之后才得到阳性结果,使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作为确诊标准备受质疑。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及在SARS-CoV-2核酸检测中的工作经验,从病原学、标本采集、核酸提取过程、试剂盒等各个方面对SARS-CoV-2核酸检测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对SARS-CoV-2检测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原因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为检测的准确性提供依据,也旨在为基层医院的核酸检测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病例数快速攀升。因患者体内病毒核酸的存在是目前唯一的确诊依据,而目前临床上普遍反映核酸检测阳性率不够理想,故对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条件、检验人员及检测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有较高要求。本文着重阐述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各个环节中的检测要点、最新的行业规范及共识内容,同时探讨临床检测中的疑难问题,以期为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的准确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3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提取方法的分析性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目前临床常用的裂解法、柱提法和磁珠法提取SARS-CoV-2核酸,通过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自建检测系统检测SARS-CoV-2核酸[开放阅读框(ORF)1ab、核衣壳蛋白(N)],评价3种核酸提取方法下的检测精密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磁珠法、离心柱法及一步法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提取效率的差异。方法:2021年3月5日,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核酸采样室采集本科室员工咽拭子标本10份,将阳性质控品混入其中,作为模拟阳性标本。用磁珠法、离心柱法及一步法分别提取模拟阳性样本及其稀释样本RNA、人源性标本及其稀释样...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出现导致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大流行,快速而准确的实验室诊断对预防COVID-19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获得完整的病毒基因组序列的基础上,中国开发了基于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检测手段。此外,大多数患者可被检测到针对SARS-CoV-2的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和免疫球蛋白A的特异性抗体,为血清学检测技术的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是目前SARS-CoV-2的主要检测手段,具有特异性高、检测结果可靠等优势,但对设备和操作者有着较高的要求。本研究对目前SARS-CoV-2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及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验证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性能。方法?依据CNAS-GL039《分子诊断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使用2019-nCoV RNA液体性能验证参考品,依次对实时荧光RT-PCR试剂的符合率、检出限、交叉反应、精密度和抗干扰能力进行验证及评价。结果?实时荧光RT-PCR试剂检测2019-nCoV RNA的符合率为100%,检出限为125 copies/mL。该试剂检测人冠状病毒HCoV-OC43、人冠状病毒HCoV-HKU1、人冠状病毒HCoV-229E、人冠状病毒HCoV-NL63、SARS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肺炎支原体、EB病毒、人巨细胞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无交叉反应;2.0×103?copies/mL和2.0×105?copies/mL的精密度参考品N基因检测的批内变异系数(CV)为0.70%及1.36%,批间CV为1.17%及1.72%;ORF1ab基因的批内CV为0.48%及0.52%,批间CV为1.36%及2.39%;加入内源性干扰物血红蛋白及清蛋白、外源性干扰物利巴韦林及阿奇霉素对2019-nCoV RNA的检测结果无影响。结论?该试剂检测2019-nCoV RNA的符合率、检出限、交叉反应、精密度和抗干扰能力均符合临床分子生物学扩增检验的要求,可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精准医学理念的发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的背景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愈发得到重视,而以分子生物学为核心的实验诊断技术作为感染性疾病临床实验诊断的重要手段尤其受关注。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应用化学、光物理学和生物传感等技术的进步,分子诊断技术也迎来了革命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新一代定量PCR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通过比较6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的最低检出限、扩增效率、特异性、准确度以及与6种核酸提取试剂匹配性分析,为选择核酸提取试剂、扩增试剂以及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国家标准物质进行浓度梯度稀释得到6个浓度梯度,用广州达安、北京金豪、武汉明德、四川迈克、江苏硕世和上海之江6种2019-n...  相似文献   

14.
基因扩增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这项技术自1988年Kary Mullis首次报道以来,由于耐热DNA聚合酶和热循环自动仪器的研制成功。仅几年之间就以惊人的速度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逆转录解旋酶等温扩增(RT-tHDA)和侧流层析技术,建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新方法。方法:收集2020年1至4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基础医学实验室共143份2019-nCoV PCR阴性核酸标本和20份PCR阳性核酸标本。针对2019-nCoV N基因和E基因保守区序列各设计5对引物,扩增产...  相似文献   

16.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属于正黏病毒科,根据病毒内部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根据病毒表面结构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性的不同,又将A型流感分为不同的血清亚型,已发现有15种HA亚型(H1~H15)和9种NA亚型(N1~N9)  相似文献   

17.
高度敏感、高度特异的核酸扩增技术可以直接检测临床标本,在较短时间内得出结果,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并有逐步替代传统的细菌或病毒培养的可能性。本文就与感染性疾病诊断有关的部分核酸扩增技术及其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2019年12月,一种可引起人呼吸道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开始在我国武汉地区感染流行,并在短时间内蔓延至全国及世界其他国家。面对新发传染病,及早发现已感染病毒的携带者或患者对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至关重要。因此,我国迅速推出了基于实时RT-PCR技术的新型冠状病毒RNA检测技术,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成为现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诊疗方案对疑似病例确诊的主要依据。但由于SARS-CoV-2的感染特性,核酸检测的阳性率不足50%。在感染性疾病中,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是判断感染发生的重要标准之一,目前基于免疫学检验技术的抗-SARS-CoV-2特异性抗体检测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被纳入了最新版诊疗方案中。现回顾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诊断标准的变迁,并在对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对确诊和患者治愈出院相关标准的制定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疫情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早期诊断对COVID-19的治疗、患者预后尤为关键。临床检验中发现早期的COVID-19患者核酸检测多次呈假阴性,特别是不同时间多次阴性结果后转为阳性,给临床诊断和疾病控制带来极大困扰。该文立足于疫情的早日防控,从临床、检验的不同视角,从标本采集、检测方法、产品稳定性等多方面剖析产生假阴性的可能原因,并且结合临床实践和检测技术,从整合特异性实验室指标,规范标本采集方式和过程,严格检测试剂的监管和审批等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旨在为切实降低检测假阴性或假阳性率提供临床参考,为COVID-19临床准确诊断及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都在尝试开发高度敏感的检测技术和消毒效果的评价方法,以便有效地诊断COVID-19阳性患者并将其隔离,以减少感染数量;快速评价疫源地环境和物品等消毒效果,以便指导科学精准消毒,缩短疫源地封闭时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