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运用定量超声成像技术,将废用性肌萎缩患者的各超声参数与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探讨废用性肌萎缩患者股内侧肌的定量超声图像特点和肌肉功能变化。方法:本研究运用定量超声成像技术,采集92例受试者(健康受试者54例,废用性肌萎缩患者38例)的下肢股内侧肌厚度、平均回声强度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等,将废用性肌萎缩患者的各超声参数与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探讨废用性肌萎缩患者的定量超声图像特点和肌肉功能变化,为废用性肌萎缩的超声辅助检查提供依据。同时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双下肢等速肌力测试。结果:废用性肌萎缩患者患侧的峰力矩值与健侧相比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废用性肌萎缩患者患侧和健侧肌肉的平均回声强度均较健康人明显提高(P0.05),废用性肌萎缩患者健侧肌肉厚度相比患侧更厚(P0.05)。通过分析伸膝峰力矩值和各超声参数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肌肉厚度和能量超声参数分别与峰力矩值呈正相关(r=0.614,P=0.000;r=0.312,P=0.000),回声强度与峰力矩值呈负相关(r=-0.385,P=0.000)。结论:废用性肌萎缩患者患侧伸膝峰力矩较健侧显著下降。同时废用性肌萎缩患者双侧股四头肌内侧头的质量和肌肉募集能力均较健康人有所下降。运用超声判断肌肉萎缩情况时,平均回声强度是较为可靠的指标,肌肉厚度和能量超声参数并不能准确反映肌萎缩患者的肌肉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下肢远端骨折患者超声股四头肌及股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四川省骨科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3例下肢远端骨折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患者入院第1、14天健侧与患侧股四头肌的股直肌横截面积、股内侧肌厚度、股外侧肌厚度、股中间肌厚度、股直肌厚度,股动脉血流动力学包括股动脉舒张末期速度、血流速度、搏动指数、舒张早期反向血流速度及反向血流持续时间及收缩期峰值速度。结果:入院第14天,患者健侧与患侧股直肌横截面积、股内侧肌厚度、股外侧肌厚度、股中间肌厚度、股直肌厚度均较入院第1天明显减小,且患者健侧与患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4天,患者健侧与患侧舒张末期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较入院第1天明显上升,搏动指数、舒张早期反向血流速度及反向血流持续时间均较入院第1天明显降低,且患者健侧与患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4天,患者健侧与患侧收缩期峰值速度与入院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远端骨折卧床制动容易发生废用性肌萎缩,超声表现以股四头肌横截面积及厚度减小,股动脉舒张期血流参数变化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定量超声评价脑卒中患者小腿肌肉形态结构的变化。方法:选择30例脑卒中患者和30例正常人,选取踝关节0°(解剖中立位)时,分别在静息状态与最大等长收缩状态下,应用高频超声测量脑卒中患者健侧、患侧和正常人的一侧小腿的胫骨前肌(TA)及腓肠肌内侧头(MG)的形态结构参数,包括羽状角、肌肉厚度及肌纤维长度。结果:静息状态及最大等长收缩状态下,脑卒中患者患侧TA和MG的羽状角和肌肉厚度均较健侧和正常人减小(P0.05)。静息状态及最大等长收缩状态下,脑卒中患者患侧TA和MG的肌纤维长度均较健侧和正常人长(P0.05)。而健侧和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患者TA和MG的形态结构参数发生了改变,超声可量化评估脑卒中患者肌肉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测量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胫骨前肌静息状态与最大等长收缩状态下肌肉的形态结构参数,探讨肌肉参数的改变与关节角度以及发力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7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与7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应用B型超声测量不同踝关节角度下脑卒中患者健侧、患侧和正常人一侧下肢胫骨前肌的形态结构参数,包括羽状角、肌肉厚度以及肌纤维长度,同时用便携式肌力与关节活动测试仪记录踝背屈肌力及踝关节角度,研究不同关节角度下肌肉参数及其与发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脑卒中患者患侧胫骨前肌的羽状角和肌肉厚度较健侧减小,并且羽状角和肌纤维长度均与踝关节角度相关。肌肉收缩时患侧三个参数的改变及踝背屈肌力均较健侧以及正常人减小,而健侧和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卒中后患者胫骨前肌的形态结构参数发生了改变,肌肉参数的改变与踝关节角度和发力是相关的,可能导致了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面肌痉挛患者眼轮匝肌表面肌电特征,为面肌痉挛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面肌痉挛门诊患者60例,采集患者放松状态下及做最大自主收缩闭眼动作时健、患侧眼轮匝肌表面肌电值,观察指标为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及平均肌电值(AEMG);同时予以Cohen量表评估,分析两种评价方法的相关性。 结果:在放松状态下,面肌痉挛患者健、患侧眼轮匝肌AEMG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健、患侧MF、MPF值比较无显著差异;在收缩状态下,健、患侧MF、MPF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健、患侧AEMG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相关性研究中,表面肌电值与Cohen量表间无相关性。 结论:面肌痉挛患者存在特有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为临床诊断、评估面肌痉挛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超声能量多普勒与弹性成像对冈上肌肌腱炎的诊断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期间选取的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72例冈上肌肌腱炎患者(观察组),均进行超声检查,分析观察组患者患侧、健侧超声声像图表现,启动超声能量多普勒、弹性成像模式,比较两组受检者剪切模量值、SWV值、血流信号分级、弹性超声分级,用ROC曲线分析各项数值对冈上肌肌腱炎及预后的预测价值,并用Spearman法分析各项参数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患侧的血流增多率、回声杂乱率、内部钙化点率、回声不均率均高于健侧(P<0.05)。观察组SWV值、剪切模量值、血流信号分级、弹性超声分级高于对照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SWV值、剪切模量值、弹性超声分级、血流信号分级及四项联合早期预测冈上肌肌腱炎的AUC分别为0.932、0.917、0.905、0.921、0.996。同时预后良好组血流信号分级、弹性超声分级、剪切模量值、SWV值低于预后不佳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SWV值、剪切模量值、弹性超声分级、血流信号分级及四项联合早期预测预后情况的AUC分别为0.881、0.922、0.914、0.914、0.995,经Spearman法分析,预后情况与SWV值、剪切模量值、血流信号分级、弹性超声分级呈正相关性。结论:超声能量多普勒联合弹性成像可预测冈上肌肌腱炎发生、发展、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肩痛合并肩胛骨动力障碍(scapular dyskinesis, SD)患者的肩胛骨相关肌肉在不同SD分型、疼痛病程及严重程度时静息和收缩状态下肌肉厚度的超声改变,为临床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使用肌骨超声技术对48例肩痛合并SD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双侧斜方肌上部(upper trapezius, UT)、斜方肌中部(middle trapezius, MT),以及斜方肌下部(lower trapezius, LT)、前锯肌(serratus anterior, SA)的静息和收缩时厚度进行测量。将所有SD依据Kibler分型分为2型SD组、3型SD组及混合型组。依据0—10数字疼痛程度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将患者分为轻度疼痛组、中度疼痛组。依据疼痛病程将患者分为急性疼痛组和慢性疼痛组。各组内比较双侧肩胛骨相关肌肉的静息厚度及收缩幅度百分比改变。 结果:2型SD及中度疼痛组的患侧SA静息厚度均明显低于健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患侧UT、MT、LT的静息厚度与健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型SD组、轻度疼痛组及急性疼痛组的患侧UT、MT、LT及SA静息厚度和健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内患侧UT、MT、LT、SA收缩幅度百分比与健侧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0例正常人双侧肩胛骨相关肌肉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2型SD和中度疼痛者的患侧SA以及慢性疼痛者的患侧LT和SA静息厚度均有改变。提示肌骨超声是一个有效的影像学定量评估方法,并可为制定相关康复训练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在手法推拿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效果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2月到2020年6月之间收治的110例小儿肌性斜颈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使用固定推拿手法进行治疗.超声弹性成像法分析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10例患儿推拿治疗后肿块型患儿超声显示肿块缩小或肿块消失时间为3~24周,弥漫增厚型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明显变薄,肌纹理回声较治疗前均质,增厚不明显型治疗后肌肉厚度无明显变化,患侧肌肉轻度增长,肌纹理回声较治疗前均质;变薄型患儿治疗后肌肉回声及厚度无明显变化,患侧肌肉稍增长,治疗无效.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够在手法推拿治疗小儿先天肌性斜颈的治疗效果中进行量化评估,能够指导患儿的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贝耳麻痹患者额肌、下唇方肌肌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艳  马振兴 《华西医学》2003,18(4):528-529
目的:了解贝耳麻痹患者面肌肌电图特点。方法:用同心圆针电极记录33例贝耳麻痹患者额肌及下唇方肌的运动单位电位(Motor Unit Potential,MUP),分析MUP的数量、时限、波幅等参数。结果:患侧下唇方肌均引出MUP;患侧额肌仅12例引出MUP,2l例未引出;患侧下唇方肌MUP时限较健侧延长,波幅改变不明显;患侧额肌MUP时限改变不明显,波幅明显下降。结论:针电极肌电图有助于了解贝耳麻痹患者面肌损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肩胛舌骨肌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例主诉吞咽时颈部出现包块的患者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有无颈部肿块,未发现肿块时,测量平静状态及吞咽时肩胛舌骨肌厚度有无变化,并观察吞咽时其前方胸锁乳突肌是否有向前被动抬起的征象。结果 9例患者声像图均表现为患侧肩胛舌骨肌较健侧增厚,吞咽时增厚明显。与健侧相比,在平静状态及吞咽时患侧肩胛舌骨肌上腹、中间腱的厚度大于健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患者超声均诊断为肩胛舌骨肌综合征。结论高频超声可成为肩胛舌骨肌综合征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神经-肌电图检测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神经-肌电图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损伤程度、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于病程第5~7天行神经-肌电图检查,记录患侧面神经各支诱发电位的传导速度、波幅以及所支配肌肉的肌电图情况,并与自身健侧作对照。结果: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健、患侧面神经传导速度、波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损伤程度、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意识水平的限制给肌力评估带来巨大的挑战,而肌肉超声检查无需患者配合,且能够客观地观察到肌肉横截面积、厚度、回声强度和羽状角等参数的显著变化,可在ICU早期识别肌肉萎缩。同时,肌肉超声技术易被ICU医生和护士掌握,表现出良好的信度,对识别ICU获得性衰弱高风险患者有一定的意义。此外,超声量化评估肌肉对预测患者结局具有良好的价值。目前仍缺乏超声对ICU获得性衰弱诊断价值的大样本研究,标准化的超声评估方案亦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超声测量下肢膝关节以下远端骨折患者股四头肌(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形态结构参数和下肢股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这些参数随时间变化与废用性肌萎缩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昆山市周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0例需要卧床制动的下肢远端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患侧、观察组健侧。观察组入院第1、4、7、10天超声检测双侧下肢股直肌面积、股四头肌厚度及股动脉血流频谱参数,共4次,观察这些数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同时,分别将观察组患侧与健侧股动脉血流频谱参数第10天与第1天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侧与健侧4个时间点肌肉厚度数值比较呈逐渐下降趋势,即发生了肌肉萎缩,股直肌厚度及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36、11.506、2.175、5.902、11.784、5.949、16.620、14.069、4.904、5.726、9.787,P均<0.05),股外侧肌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82、5.978、4.133、4.608、7.092,P均<0.05)、股中间肌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84、5.669、3.916、10.128、12.271,P均<0.05)、股内侧肌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66、3.443、4.983、2.978,P均<0.05);患侧股内侧肌制动后萎缩时间最早,于第4天开始。患侧健侧股动脉血流频谱参数第10天与第1天比较:舒张早期反向血流速度降低,舒张早期反向血流持续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37、3.246、3.604、2.484,P均<0.05)。患侧股动脉4个时间点数值比较:收缩期峰值速度逐渐下降,舒张早期反向血流速度逐渐降低,舒张早期反向血流持续时间逐渐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33、4.711、5.337、4.681、3.246、4.574、2.973、3.604、2.484、2.484,P均<0.05)。 结论超声可以通过肌肉的厚度面积变化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评估肌肉萎缩情况。  相似文献   

14.
任涛 《临床医学》2014,34(10):29-31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对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HT)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实验室检查、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HT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超声下显示HT患者甲状腺体积不同程度增大,峡部明显增厚;甲状腺内部回声分为4型:弥漫性回声减低型28例,结节型12例,局限性回声减低型3例,无明显变化型2例;39例HT患者甲状腺内彩色血流信号明显增加,可探及双侧颈部淋巴结者35例。结论 HT超声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在HT的诊断、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能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超声诊断静脉内平滑肌瘤病(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超声表现,提高对IVL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确诊为IVL临床资料,总结所累及脏器的超声表现.结果 7例均为女性,6例有子宫肌瘤病史,5例已行子宫切除手术,1例超声见子宫肌壁间多发结节及盆腔多发肿物.7例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均发现一侧髂内静脉伴髂外静脉或髂总静脉占位,并见下腔静脉不同段实性中等回声占位:4例累及下腔静脉下段;3例累及下腔静脉全程,其中2例向上延伸至右心房.结论 IVL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点,掌握IVL超声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
Midthigh muscle and subcutaneous tissue thickness were measured using a real-time linear array ultrasound scanner in 50 patients attending our Muscle Clinic; 28 had muscular dystrophy and 21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In muscular dystrophy the muscle thickness was found to be normal or increased, whereas in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it was reduced, with an associated increase in subcutaneous tissue thickness that did not relate to obesity. Measurement of muscle and subcutaneous tissue thickness provides a more accurate way of assessing muscle atrophy and hypertrophy than clinical assessment, and is a useful guide in the discrimination between muscular dystrophy and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三维超声观察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盆底形态的变化,评估其解剖结构的改变。方法:因子宫病变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于术前1天及术后14天分别应用三维超声探头经会阴部扫查,重建盆底三维超声图像,观察肛提肌裂孔的结构和形态,并分别测量静息、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横径、面积以及肛提肌厚度。结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底解剖及结构发生改变,术后安静状态时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横径及面积,与术前安静状态时比较均增大,肛提肌厚度与术前安静状态时比较均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横径及面积,与术前安静状态时比较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提肌厚度与安静状态时比较略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横径及面积,与安静状态时比较均略增大,肛提肌厚度略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能够对广泛性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盆底形态学变化进行动态观察、 客观评价其解剖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心肌组织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技术研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声学特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HPSONOS 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备声学密度定量(AD)分析软件,对比检测2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胸骨旁长轴观室间隔基底段及后壁、乳头肌水平短轴观中段室间隔及后壁的背向散射信号,获得IBS平均值、IB最大值及CVIB(周期变异率)及曲线形态。其中病例组5例进行复检。结果 扩张型心肌病组各节段的IBS校正平均值、IBS校正最大值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CVIB值则低于正常组(P<0.05),曲线形态多数呈不规则类型。5例复检患者中2例随临床症状改善而心肌IBS值较前有所降低、CVIB值有所增高。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IBS值升高、CVIB值减低、曲线形态异常,提示该病患者心肌间质纤维化增多,心肌收缩力呈某种程度丧失。心肌IBS值与心肌收缩力相关联,经治疗心功能改善者心肌IBS值有所降低、CVIB值有所增高。提示此类患者心肌间质纤维化较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部分胎儿颜面部畸形产前超声显示率偏低的原因及多平面连续超声扫查法在显示胎儿颜面部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240例产前超声筛查的孕妇分为两组:常规超声筛查组4445例,对胎儿冠状切面、双眼眶横切面进行观察;多切面连续超声筛查组4795例,对胎儿颜面部进行系统扫查,侧动探头,连续扫查,加用弧形扫查法,观察胎儿鼻骨、晶状体、眼眶、牙槽突、腭、上下唇、嘴角、双耳。发现可疑畸形时加用三维成像并确定胎儿颜面部有无异常,并对两组胎儿颜面部异常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9240例胎儿产后或引产后证实胎儿颜面部畸形31例,40处畸形,颜面部畸形发生率为0.34%(31/9240),其中常规超声筛查组颜面部畸形14例(0.31%,14/4445),多切面连续超声筛查组颜面部畸形17例(0.35%,17/4795)。两组胎儿颜面部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筛查组产前超声显示颜面部畸形5例(35.7%,5/14),多切面连续超声筛查组产前超声显示颜面部畸形14例(82.4%,14/17),两组胎儿颜面部畸形产前超声显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胎儿颜面部畸形种类多,形成原因复杂,受胎儿姿势、孕妇腹壁厚度、羊水量多少影响,产前超声不易观察到耳部、腭部、面裂畸形,显示率偏低。颜面部畸形的最佳时机18-24周。多切面连续超声筛查观察胎儿颜面部,可较为系统观察,有助于胎儿颜面部畸形的检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M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CMT患儿声像图特征。结果26例CMT患儿中病变发生在右侧胸锁乳突肌的14例,占53.8%,左侧12例,占46.2%。根据病变胸锁乳突肌超声声像图表现分为三型。①肿块型:5例(19.2%),均呈不均匀低回声,肌纹理均不清晰,与正常肌肉组织之间有界限;②局部增厚型:13例(50%),呈稍低回声12例,不均匀低回声1例,肌纹理均清晰,与正常肌肉组织相延续;③弥漫型:8例(30.8%),回声无明显特殊改变,肌纹理均清晰,但其厚度与健侧相比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婴幼儿C MT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