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离辐射所致皮肤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离辐射所致皮肤损伤的临床分析谢凯,潘东向,杨柏成,李淑杰当射线作用于皮肤时,不论是大剂量一次照射,还是大剂量分次照射或是小剂量长期照射,都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下面就我室收治的放射性皮肤损伤21例做一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5...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研究发现β射线皮肤损伤存在两大难题,一是创面难愈,反复溃疡坏死;二是远期易恶变致癌或疤痕增生.笔者自1988年至1993年,应用游离皮瓣与皮片移植修复深度β射线皮肤损伤4例,随访13~18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β射线放射损伤后NOS和SOD的改变情况。方法 采用直线加速器照射制作动物的β损伤模型,同时对NIH3T3细胞进行β外照射,观察NOS、SOD含量的改变。结果 β损伤后NOS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上升;SOD则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下降。结论 β损伤后能产生自由基,但其作用效应主要在全身,自由基在受照局部皮肤组织中改变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4.
大鼠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动物模型,并用此模型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创面愈合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治疗组:45Gyβ射线照射SOD治疗;对照组:45Gyβ射线照射生理盐水对照。采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β射线照射大鼠臀部皮肤20mm×40mm。观察创面出现及愈合的时间。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组织学改变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变化。结果45Gyβ射线照射后出现典型深Ⅱ度烧伤创面。SOD治疗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比生理盐水对照组快(P<0·05)。β射线照射后第6、7、8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VEGF、bFGF表达分别为强阳性和阳性。β射线照射后第4、5、9周时,2组表达均为弱阳性。结论采用直线加速器产生β射线照射建立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动物模型简便、快速,剂量准确、可靠,是研究外用药促进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的较理想动物模型,SOD具有促进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三例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诊治及医学随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对3例事故照射所致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诊治及随访,探讨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救治和远期效应。方法 采用“一对一”和“多对一”的方式采集病史,进行详细体格检查,观察临床表现、眼晶状体、细胞遗传学指标、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等的变化。随访期间对3位受照者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事故后,3位受照者中2例发生Ⅲ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1例发生Ⅱ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医学随访显示,2位受照者有无力型神经衰弱症状发生,2例Ⅲ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皮肤损伤迁延成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心理测评提示1例患者平时焦虑、紧张,不能适当表露情绪。结论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可迁延成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观察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远期医学效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局部外敷维生素B12治疗β射线所致皮肤损伤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局部外敷维生素B_(12)治疗β射线所致皮肤损伤25例报告李玉华我院用90锶-90钇治疗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症时有5%左右患者会阴部表面皮肤照射后发生放射性损伤(吸收剂量为25~30Gy/cm2).我们采用维生素B12局部湿敷,取得了良好的疗效。25例患?..  相似文献   

7.
复方沙棘油制剂抗β粒子辐射损伤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具有释放β粒子的核素治疗皮肤瘢痕是近年来现代核医学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应用比较成功的一项新技术。β射线产生的电离辐射效应对病变部位治疗的同时,对其周围正常皮肤组织受损伤的修复再生和重塑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新问题。作者探讨了核素近距离辐射损伤后,使用复方沙棘油制剂修复和皮肤再生机理及疗效的评价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肤生软膏对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作用和毒性实验吴淑荣陈强纪辉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在肿瘤放疗中常见,多为急性损伤治疗无效或处理不当继发感染所致。损伤形成溃疡,周围组织广泛纤维化,局部微循环障碍致使损伤经久不愈。本研究就肤生软膏对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γ射线外照射对胶原代谢等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观察动物模型局部组织胶原代谢指标、以及全身和局部与胶原代谢相关的生化指标,以阐明γ射线所致放射性皮肤损伤中胶原代谢变化的分子机理。方法采用^60Coγ射线外照射新西兰兔后臀部皮肤制作皮肤放射损伤模型。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2.0,6.0和12.0Gv4组,14d后处死动物,观察局部组织胶原代谢指标及全身和局部与胶原代谢相关的生化指标。结果(1)γ射线外照射可引起局部组织Ⅲ、Ⅰ型胶原含量下降,伴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升高,组织蛋白分解加强:(2)γ射线可引起全血或血浆5-羟色胺、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量的改变,但对它们局部组织含量影响不大。结论γ射线引起的放射性皮肤损伤机理中胶原代谢变化可能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皮肤急性深Ⅱ度β射线损伤创面自然愈合过程中β_1整合素表达阳性细胞的动态变化,探讨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的难愈机制。方法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48只)与对照组(48只),实验组建立大鼠皮肤急性深Ⅱ度β射线损伤创面模型;对照组建立大鼠皮肤深Ⅱ度热力烫伤创面模型。分别于伤后1 d、3 d、7 d、14 d、21d、28 d、35 d记录创面变化,并取创面组织标本,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中的组织变化和β_1整合素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长,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对β_1整合素的检测发现,照射及烫伤后1 d、3 d、7 d、14 d、21 d的β_1整合素阳性细胞I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射及烫伤后28 d、35d的β_1整合素阳性细胞IOD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急性深Ⅱ度β射线损伤创面愈合时间相对缓慢,且在愈合过程中β_1整合素阳性细胞增殖分化延迟,可能是皮肤急性深Ⅱ度β射线损伤创面延迟愈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一例辐射事故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谱分析赵艳华邢瑞云夏寿萱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基因是研究电离辐射所致DNA损伤和衡量对人体的近、远期辐射效应较为理想的靶基因。作者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合成HPRT基因全部外显子的寡核苷酸引物,...  相似文献   

12.
84例职业性慢性放射皮肤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895年发现x射线并应用于临床后,关于x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就逐渐被人们认识。起初以急性损伤为主,而后出现了慢性皮肤损伤和皮肤癌.  相似文献   

13.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β射线所致皮肤剂量估算规范》已经卫生部批准并发布.此标准是在广泛调研国内外文献、系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进行一些方法验证的基础上制定的.此标准主要用于β射线皮肤污染所致的皮肤剂量估算,对皮肤辐射损伤的诊断和β射线皮肤污染的去污处理都有指导意义.该文对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关键性技术进行了释疑.  相似文献   

14.
皮肤放射损伤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皮肤放射损伤研究的现状和展望翁志根皮肤在放射生物学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人体在任何情况下接受外照射必经的途径,也是最早被认识的受放射损伤的组织。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1896年后Stevens及Leppin等相继报道了射线对皮肤损伤的资料,以后随...  相似文献   

15.
早熟染色体凝集技术研究3H-TdR掺入CHL细胞染色体的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PCC技术研究了3H-TdR掺入受β射线照射的体外培养CHL细胞染色体的损伤.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加氚活度增加染色体损伤逐渐增多,量效关系符合二次多项式Y=a+bD+cD2,对G1和G2MPCC断片分别拟合亦是如此.用PCC技术对损伤的检出率比相同条件下用常规法的检出率高6~15倍,说明PCC技术远较常规法敏感,其结果更能反映染色体的初始损伤情况,这对客观评价3H-TdR所致的遗传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对皮肤和黏膜急性放射性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70例首程放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研究观察。观察组: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对照组:不行任何治疗。结果观察组皮肤黏膜的辐射损伤耐受剂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发生严重皮肤黏膜放射性损伤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对急性皮肤黏膜放射性损伤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8例事故性遭受60coγ线不均匀外照射,全身平均剂量为0.1~0.2Gy,2例手局部受照剂量在6000~10000R以上的病例于8及12年后医学随访的检查结果,分析讨论了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远期效应和3例出现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并提出尚需继续随访观察电离辐射的远期效应及染色体畸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皮肤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皮肤血管良性肿瘤。 90Sr发射的β射线对其有较好的疗效, 90Sr敷贴操作简便、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无痛苦,是值得推广的治疗皮肤血管瘤的方法。该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 90Sr敷贴在皮肤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放射治疗中,越来越多使用高能射线,急性皮肤反应已很少见。然而肿瘤周围相邻组织的远期放射损伤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正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一些治疗中心,相邻组织、血管的远期损伤在理论上成为临床治疗中的相应的标准。以前曾利用照射猪皮肤研究治疗时间和分割次数之间的关系。此作者同样利用照射猪皮肤的方法,通过观察远期放射效应来估价剂量分割次数与总治疗时间的关系。作者使用250KVP X 线对猪的一侧皮肤进行照射,另一侧做为对照。给予不同的分割照射,在照射后3、6、9和12个月对照射野内皮肤的长轴的  相似文献   

20.
辐射对人体的损害,不仅使机体产生近期的病变过程,同时也可导致受照者的远期病变,即电离辐射的远期效应。一般电离辐射的远期效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射线对机体的远期损伤及对受照肌体的遗传和后裔的影响。年龄越小,对辐射越敏感,本文就放射防护角度对儿童摄片与透视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