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周边部和中央部及瘢痕疙瘩周围皮肤(距瘢痕疙瘩边缘0.5cm范围内)的成纤维细胞呈现不同生物学性状的细胞生物学机理。方法取手术切除的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及周围皮肤各6例为标本,通过细胞培养6~10代后,应用流式细胞仪不同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的分布,同时比较它们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和在不同浓度FasMcAb作用下的细胞凋亡率。MTT比色法比较其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正常。增生性瘢痕增殖活跃且细胞凋亡状况不良,瘢痕疙瘩中央部成纤维细胞处于低增殖—不凋亡状况;瘢痕疙瘩周边部成纤维细胞处于高增殖—无凋亡状况;瘢痕疙瘩周围正常皮肤大量细胞也处于高增殖及低凋亡状况。结论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状况的异常可能是导致其不同生长特性的细胞生物学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瘢痕疙瘩及周围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差异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鲁峰  高建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4):3670-3671
目的 探讨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周边部和中央部及瘢痕疙瘩周围皮肤(距瘢痕疙瘩边缘0.5cm范围内)的成纤维细胞呈现不同生物学性状的细胞生物学机理。方法 取手术切除的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及周围皮肤各6例为标本,通过细胞培养6-10代后,应用流式细胞仪不同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的分布,同时比较它们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和在不同浓度FasMcAb作用下的细胞凋亡率。MTT比色法比较其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正常。增生性瘢痕增殖活跃且细胞凋亡状况不良,瘢痕疙瘩中央部成纤维细胞处于低增殖-不凋亡状况,瘢痕疙瘩周边部成纤维细胞处于高增殖-无凋亡状况;瘢痕疙瘩周围正常皮肤大量细胞也处于高增殖及低凋亡状况。结论 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状况的异常可能是导致其不同生长特性的细胞生物学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血小板源生长刺激因子刺激后瘢痕疙瘩组织(瘢痕疙瘩)和瘢痕疙瘩周边相对正常皮肤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周边)、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正常)斑点粘合激酶分子信号的表达及磷酸化差异,分析瘢痕特别是瘢痕发病过程中斑点粘合激酶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0-10/2002-10在日本国立神户大学医学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5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及瘢痕疙瘩周边相对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标本均来自日本国立神户大学附属医院形成外科及皮肤科瘢痕疙瘩切除患者,与患者说明目的并征得同意。以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为标准对照组。应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瘢痕疙瘩及周边、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斑点粘合激酶含量及其激酶蛋白磷酸化情况。结果:①无刺激条件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斑点粘合激酶表达较瘢痕疙瘩周边及正常皮肤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增强。②血小板源生长刺激因子-BB刺激后,瘢痕疙瘩及周边、正常皮肤来源的成纤维细胞斑点粘合激酶磷酸化均增强,但以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斑点粘合激酶磷酸化更明显。③血小板源生长刺激因子-BB刺激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斑点粘合激酶蛋白磷酸化明显高于瘢痕疙瘩周边及正常皮肤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但斑点粘合激酶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虽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与瘢痕疙瘩周边相对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斑点粘合激酶含量相同,但是斑点粘合激酶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高表达,表明斑点粘合激酶的磷酸化增强可能与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神经生长因子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对于成纤维细胞中神经生长因子低亲和力受体 p75及 sortilin 的研究较少,p75及 sortilin 在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及正常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量是否有差异目前未见报道。目的:比较神经生长因子低亲和力受体 p75及 soritilin 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中表达的差异。方法: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并以人永生化上皮细胞 HaCaT 为阳性对照。通过实时定量 PCR 在 mRNA 水平检测 p75及 sortilin 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表达及差异,进一步通过 Western-blot 及细胞免疫化学方法观察 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及 sortilin 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及差异。结果与结论:实时定量 PCR 及 Western blot 结果可见,在 mRNA 及蛋白水平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 p75,sortilin 均呈阳性表达,其中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 p75及 sortilin在 mRNA 及蛋白水平表达量明显少于 HaCaT,且 p75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ortilin 表达量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明显低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P <0.05)。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 p75及 sortilin 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部位均位于胞膜及胞浆。由于神经生长因子前体与 p75受体高亲和力结合并在 sortilin 协助下发挥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sortilin在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可能与其高增殖状态有关,该结果为病理性瘢痕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α-促黑素细胞激素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对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为治疗瘢痕疙瘩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取人的瘢痕疙瘩,常规石蜡包埋,同时利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DMEM培养液传代、扩增培养,以细胞形态学鉴定成纤维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瘢痕疙瘩组织中α-MSH的表达,并通过MTT法从细胞生长及增殖特性分析不同浓度的α-MSH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结果:瘢痕疙瘩组织能够表达α-MSH,1×10-6~1×10-8mmol/L质量分数的α-MSH可明显促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结论:瘢痕疙瘩组织能够表达α-MSH,α-MSH对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具有促生长和增殖作用,其有效质量分数为1×10-6~1×10-8mmol/L。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血小板源生长刺激因子刺激后瘢痕疙瘩组织(瘢痕疙瘩)和瘢痕疙瘩周边相对正常皮肤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周边)、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正常)斑点粘合激酶分子信号的表达及磷酸化差异,分析瘢痕特别是瘢痕发病过程中斑点粘合激酶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0—10/2002—10在日本国立神户大学医学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5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及瘢痕疙瘩周边相对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标本均来自日本国立神户大学附属医院形成外科及皮肤科瘢痕疙瘩切除患者,与患者说明目的并征得同意。以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为标准对照组。应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瘢痕疙瘩及周边、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斑点粘合激酶含量及其激酶蛋白磷酸化情况。结果:①无刺激条件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斑点粘合激酶表达较瘢痕疙瘩周边及正常皮肤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增强。②血小板源生长刺激因子-BB刺激后,瘢痕疙瘩及周边、正常皮肤来源的成纤维细胞斑点粘合激酶磷酸化均增强,但以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斑点粘合激酶磷酸化更明显。③血小板源生长刺激因子一BB刺激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斑点粘合激酶蛋白磷酸化明显高于瘢痕疙瘩周边及正常皮肤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但斑点粘合激酶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虽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与瘢痕疙瘩周边相对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斑点粘合激酶含量相同,但是斑点粘合激酶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高表达,表明斑点粘合激酶的磷酸化增强可能与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蛋白与5-氟尿嘧啶的时间抑制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干预体外培养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及其时效关系。方法:实验于2005-05/2006-06在安徽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完成。①原代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手术取4例增生性瘢痕、4例瘢痕疙瘩、4例正常皮肤组织,按文献方法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待细胞融合后传代。②取4~6代传代细胞接种于96孔板,利用四唑盐比色法测定25g/L浓度5-氟尿嘧啶干预不同时间(1,2,5,10,15,30min)后3种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统计得出最佳时效。③利用3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经5-氟尿嘧啶干预不同时间后成纤维细胞的胶原蛋白分泌能力。结果:①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全部成活,形态良好,经5-氟尿嘧啶干预后细胞形态未发生明显变化。②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3种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未干预时增殖能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t=3.542,P<0.01),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t=3.257,P<0.01);5-氟尿嘧啶干预成纤维细胞10min与5min比较,其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效果增高(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3种成纤维细胞10minA值依次为0.389±0.027,0.418±0.051,0.554±0.021;5minA值依次为0.537±0.033,0.589±0.074,0.783±0.015,q=3.80~4.18,P<0.05),与30min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③干预10min3H-脯氨酸掺入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q=3.82~3.96,P<0.05),与5min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q=3.96~4.14,P<0.05),与3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5-氟尿嘧啶可有效抑制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肤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和胶原合成,干预10min时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8.
α—促黑素细胞激素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郑健生 《中国临床康复》2003,7(4):568-569,T002
目的:研究α-促黑素细胞激素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为治疗瘢痕疙瘩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取人的瘢痕疙瘩,常规石蜡包埋,同时利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DMEM培养液传代、扩增培养,以细胞形态学鉴定成纤维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瘢痕疙瘩组织中α-MSH的表达,并通过MTT法从细胞生长及增殖特性分析不同浓度的α-MSH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结果:瘢痕疙瘩组织能够表达α-MSH,1&;#215;10^-6-1&;#215;10^8mmol/L质量分数的α-MSH可明显促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结论:瘢痕疙瘩组织能够表达α-MSH,α-MSH对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具有促生长和增殖作用,其有效质量分数为1&;#215;10^-6-1&;#215;10^-8mmol/L。α  相似文献   

9.
背景近年来发现神经干细胞可于体外增殖并分化为神经细胞,是用来修复替代损伤神经组织的较为理想的来源,但是神经干细胞的培养中如何提高它的增殖能力,诱导分化成需要的表现型,尚处于研究探讨阶段.目的探讨细胞冻存和非冻存方法分离培养人脑神经干细胞及诱导其向成熟神经细胞分化的培养条件.设计以细胞为观察对象,单一样本研究.单位江西医学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材料实验于2003-12/2004-06在江西医学院泌尿外科研究所完成.取16周龄新鲜人胚脑组织.方法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从人胚脑中分离单个细胞,细胞冻存1个月后复苏或/和新鲜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刺激细胞生长,用血清诱导其分化;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培养的细胞神经巢蛋白抗原和分化后成熟神经细胞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及血清对分离培养的人脑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冻存与新鲜细胞后续培养的生长状况.②细胞形态变化.③神经干细胞标志物神经巢蛋白及成熟神经细胞标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鉴定.结果①从胚龄16周的新鲜人胚脑中成功分离出神经干细胞.人胚脑原代细胞为圆形亮球状,培养3d后可见细胞开始聚集成神经球,部分呈悬浮生长,2周后神经球增大,部分细胞增大数倍,具有极强折光性,可见分裂增殖.经传代后细胞仍保持原有特征,细胞形态不变.克隆细胞在有血清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可见大部分细胞贴壁生长,细胞从神经球游出分散,形态不规则;48 h后多数细胞分化为大量形态不一的、分散成片的多突起星状细胞和神经元样细胞,突起相互交织成网.②分离出的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传代培养,并表达神经于细胞标志巢蛋白;含血清培养基培养48h分化后的细胞主要表达成熟神经细胞标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③冻存复苏的细胞95%以上为活细胞,与新鲜细胞比较,细胞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别.结论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的作用,使干细胞体外得到了分离培养、增殖和纯化,证实其方法可行,同时冻存和新鲜细胞的比较,说明可用冻存方法保存人胚脑细胞,复苏后使用.  相似文献   

10.
神经生长因子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神经生长因子由多种细胞分泌合成,如炎性细胞、修复细胞等,其生物学作用呈多样性,与创伤修复过程密切相关,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了.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8份临床手术切除标本,其中5份为面颈部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标本,未接受过任何治疗;3份为包皮环切术切的包皮标本(正常组织).采用组织块法培养瘢痕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消化法传代.取3~6代对数生长期瘢痕组织及正常组织成纤维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设置实验组(瘢痕成纤维细胞组)和对照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组):每组设两个平行孔,分别加入3.33,0.33 mg/L神经生长因子各50 μL.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成纤维细胞形态.培养24.48,72 h后,MTT测定各孔的吸光度.流式细胞术分析成纤维细胞DNA含量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成纤维细胞为贴壁生长型细胞,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块在接种后4~6 d可见细胞从组织块中游出,逐渐向周围扩展开.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相比,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体积较大,形态和排列不规则.MTT结果显示,神经生长因子可促进正常及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长,后者更为明显.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果显示,加入神经生长因子后,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期S-G_2-M细胞百分数高于对照组,且凋亡水平降低.提示神经生长因子对正常及瘢痕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趋势与增殖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瘢痕皮肤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Tiotidine and cimetidine kinetics and dynamics were compared to assess mechanisms of the longer duration of effect of tiotidine in man. Both drugs has similar lag times for absorption. Tiotidine with a meal was more slowly absorbed than when fasting and was also more slowly absorbed than cimetidine with a meal. The elimination rates for both drugs did not differ; they were both approximately 2 to 3 hr. Oral doses of cimetidine achieved areas under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curve approximately three times that of tiotidine but these concentrations were only 1/10 as potent. The cimetidine concentration inducing 50% inhibition of food-stimulated gastric acid secretion was 0.41 +/- 0.04 whereas it was 0.04 +/- 0.003 microgram/ml for tiotidine. The effect of tiotidine lasted longer than that of cimetidine because the doses recommended for use in man resulted in higher concentrations in plasma relative to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than clinical doses of cimetidine.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