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X线全颌曲面断层片与X线头颅侧位片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X线全颌曲面断层片与头颅侧位片上对应的垂直向角度及线距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49名患者同期拍摄的X线全颌曲面断层片与头颅侧位片,测量每位患者两张X线片上对应的垂直向角度及线距,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X线全颌曲面断层片与头颅侧位片上的FH-MP角(下颌平面角)Go-FH距对Me-FH距比值呈高度线性相关;FH-PP角、FH-OP角(He平面角)呈弱相关,X线全颌曲面断层片上Go-FH对Me-FH距的比值与头颅侧位片上的Co-S距对Me-N距的比值(前后面高比)呈高度线性相关。结论:可通过X线全颌曲面断层片对垂直骨面型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利用曲面断层片进行下颌骨测量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测量51 例患者的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上的下颌角、下颌升支长、下颌体长、下颌综合长几项指标,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下颌角、下颌升支长、下颌体长度、下颌综合长的测量值在曲面断层片上与头颅侧位片上的相应指标呈显著相关.结论 在统一拍摄条件下,曲面断层片能够用做下颌骨的测量.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9岁。因前牙反牙合求治,查:替牙牙合,前牙8个恒切牙萌出,双侧下颌第一磨牙萌出,上颌第一磨牙缺失,余为乳牙,右侧乳磨牙亦为反牙合。随拍头颅侧位片和全牙合曲面断层片,断层片显示:未见双侧上颌第一恒磨牙牙胚,临术上第一磨牙缺失比较少见。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先天缺失1例@雷小莉$酒钢医院!甘肃嘉峪关351007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前牙咬合类型人群的舌体位置,比较其各自的牙尖交错位与舌姿势位时舌位的差异。方法:筛选不同前牙错牙合类型的受试者,利用舌背硫酸钡造影法,对受试者拍摄有特殊显影的常规牙尖交错位的侧位片及舌姿势位的侧位片,定位舌体的位置后找出其舌位变化特征。结果:除舌根部外,个别正常牙合组从牙尖交错位到舌姿势位整个舌体下沉均匀;深覆牙合组舌中部下沉量较大,其次是舌前部;深覆盖组舌中前部都有大幅度下沉;反牙合组舌中后部下沉明显,而中前部仅有少量下沉量;开牙合组下沉量是几组中最小的。结论:不同前牙咬合类型人群舌位的变化存在各自不同的特点,该特点可能与错牙合本身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畸治疗中牙根发育对牙根吸收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正畸治疗前不同的牙根发育状况与正畸治疗中出现的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120例经固定矫治青少年,检测其前磨牙、尖牙区的744颗牙齿正畸治疗前牙根发育状况及正畸治疗后牙根的等级。按正畸治疗前牙根是否发育完成分为发育完成组和发育未完成组两组。分析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情况。结果正畸治疗前牙根发育未完成的牙齿在正畸治疗中牙齿继续发育完成,牙根根管形态发育正常,无牙根吸收情况。正畸治疗前牙根发育完成的牙齿在正畸治疗后牙根出现不同比例的牙根吸收情况。两组之间有显著的组间差异(P<0.01)。结论 正畸治疗前牙根是否发育完成对正畸治疗中牙根是否出现吸收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病人男,9岁。2006-8月因正前牙稀疏来我中心就诊。临床检查:混合牙列,牙式11、12、53、54、55、16、21、22、63、64、65、26、61、73、74、75、36、41、83、84、85、46。全口曲面断层片显示:14、15、24、25、32、45未见恒牙胚,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深覆牙合及正常牙合人群在舌姿势位时的舌矢状向的大小及舌位特征。方法:利用舌背硫酸钡造影法,对受试者拍摄有特殊显影的舌姿势位的侧位片,定位舌体的位置及舌体的高度及长度,比较深覆牙合与正常牙合的差异性。结果:深覆牙合人群的舌前中部都较低位,舌前部也较为后缩,舌长度及高度也较正常牙合稍小,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深覆牙合与正常牙合人群存在不同的舌姿势位特征,这可能与错牙合本身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上前牙内收过程中转矩控制与移动方式、内收与牙槽骨改建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11例拔牙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7例拔牙患者关闭间隙前、后的锥形束CT(CBCT),测量上前牙唇倾度,切缘、根尖水平和垂直向位移及牙槽骨厚度变化,采用SAS 8.02软件包分别对各测量项目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上前牙控根内收者,唇倾度改变量小,切缘舌侧位移量小,根尖舌侧位移量大,内收后根尖牙槽骨总厚度减少,牙长度减少(P<0.05);牙槽骨改建量少于牙移动量,成人与青少年无显著差异.结论:上前牙内收过程中,更多的转矩控制会引起较多的整体移动和部分控根的倾斜移动,以及较高的牙根吸收率.舌侧牙槽骨适应性改建量较小,过度舌侧移动会超过其改建能力,引起牙槽骨、牙体损伤.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8岁,因在外院诊断为多个恒牙胚先天性缺失伴多生牙来我科就诊。检查:混合牙列,磨牙为中性关系,上、下颌前牙为恒牙,下颌先天缺失31、41,其余均为乳牙。全口曲面断层片示:14、15、24、25、31、41、34、35、45、无恒牙胚,11根方1/3处有一多生牙。  相似文献   

10.
病人女,12岁,2008-07因全口多个牙未替换来我科就诊,口腔检查:牙列式:15、14、12、11、63、24、65、26、72、73、74、75、36、37、85、46.全口曲面断层片显示:13、21、22、23、25、27、31、33、34、35、41、42、43、44、45、47、48发育良好,牙根形成2/3以上,其中16、17、32缺失,33和34之间有一个多生牙,右侧上颌磨牙区有一个圆形钙化团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全颌曲面断层片分析第三磨牙萌出影响因素与头颅侧位片评价的相关性,拓展全颌曲面断层片在121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9例(男21例,女18例)上下颌第三磨牙均存在的安氏Ⅰ类病例,同期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分别测量11项指标,将两种方法测量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全颌曲面断层片左右两侧各指标的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全颌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关于上颌第三磨牙倾斜角度、上下颌萌出间隙及下颌升支长度的指标均具有强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显示,全颌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测量值之间呈明显的线性关系,但二者不能相互替代。结论:应用全颌曲面断层片可以替代头颅侧位片评价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舌根内异物临床上较少见,可出现较多并发症。本文报道1例在数字化手术计划辅助下取出舌内异物的病例。  相似文献   

13.
牙槽突裂的常规治疗方法为髂骨骨松质植骨术.普遍认为,牙槽突裂隙较宽者,黏膜瓣转移、缝合及血运重建困难,植骨术成功率较低.牙槽骨牵引成骨能够有效关闭或缩窄较宽的牙槽突裂,提高植骨效果.本文报告1例牙槽骨牵引成骨治疗先天性双侧重度牙槽突裂病例,截骨线设置在裂隙近中,以种植钉和后牙作为支抗,皮链牵引骨块向后,在缩窄牙槽突裂的...  相似文献   

14.
正畸治疗牙齿移动过程中,传统观点认为牙槽骨会跟随牙齿以1:1的比例改建,张力侧骨新生、压力侧骨吸收以维持牙槽骨的平衡。但是近年研究显示,一些正畸治疗后的患者出现了骨丧失,说明牙槽骨并不是即刻跟随牙齿发生等比例改建。前牙大范围移动后周围牙槽骨形态的变化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回顾既往文献,就正畸患者拔牙矫治后前牙区牙槽骨变化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综述结果表明,前牙大范围移动后,前牙牙根舌/腭侧根颈部位点处的牙槽骨较易出现骨缺损。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不同于以往采用二维影像对牙槽骨进行研究,现多使用锥形束CT进行测量分析,其结果更加精确,但目前基于锥形束CT的前牙区牙槽骨形态变化的多因素研究较少。基于三维影像对不同年龄段患者前牙区牙槽骨长期变化的对比研究,以及不同骨面型、牙齿移动方式等与牙槽骨改建的相关性研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建立伴不同程度牙槽骨水平吸收的舌侧矫治内收上颌前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不同牵引钩位置及不同内收力值应用于不同程度牙槽骨吸收状态时,其生物力学效应差异。方法:采集志愿者的CBCT影像学并建模,获得三维有限元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牵引钩位置及内收力对伴牙槽骨吸收患者舌侧矫治影响。结果:在牙槽骨水平吸收1/3以及1/2的两组模型中,降低牙槽骨高度及加大荷载力值会使位移量增大。同一模型中荷载于尖牙牵引钩上的牙周应力比荷载于侧切牙牵引钩上小。结论:牙槽骨水平吸收超过1/3但不足1/2阶段内,内收上前牙时荷载于尖牙上牵引钩上更有利于控制牙齿移动。牙槽骨水平吸收1/3,尖牙牵引钩上荷载75 g力内收上前牙效果较佳;牙槽骨水平吸收1/2,尖牙牵引钩上荷载25 g力内收上前牙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结合锥形束CT(CBCT),通过分析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片,得出上颌埋伏尖牙引起切牙牙根吸收的预测方程。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病例,根据邻近切牙是否发生吸收分成吸收组和未吸收组.所有患者拍摄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片和CBCT并进行测量。结果:确定与切牙牙根是否发生吸收相关的指标,建立切牙牙根吸收预测方程。结论:通过对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的测量,可初步预测上颌埋伏尖牙是否已造成邻近切牙牙根吸收。中切牙预测方程准确率高,具有一定临床意义;侧切牙预测准确率较低,尚无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舌侧矫治技术内收上前牙的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为舌侧矫治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奠定基础。方法:对志愿者颌面部进行CBCT扫描,分别运用软件Mimics 14.11,Pro/Engineer 5.0,Geomagic Studio 12,Solid-works 2013及Ansys Workbench 13.0建立有限元模型。结果:建成包括e-Brace托槽、牙齿、牙周膜、牙槽骨、弓丝、微种植体、颊侧透明扣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包含40个实体,与个性化舌侧矫治器实际情况相近,网格划分后,共有9062170个节点,506498个单元。结论: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较真实地模拟了临床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探讨个性化舌侧矫治过程中的牙齿移动生物力学机制提供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病人男,17岁,因右侧上颌后牙磨腮到我院就诊,要求拔除.检查:恒牙列,前后牙咬合关系正常.17颊侧附着龈处见一圆锥形牙尖,对应牙尖处的颊黏膜有破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正畸治疗引起牙根吸收的影响及在前牙中的好发牙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60例拔牙后经直丝弓矫治完成的病例,分为成人组与儿童组,每组各30例。以上、下颌前牙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各360颗牙。应用全颌曲面体层片,研究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例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牙根吸收指数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发生率明显升高;成人组与儿童组牙根吸收等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上、下前牙各牙位牙根吸收好发顺序是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上颌尖牙、下颌尖牙。结论:正畸治疗中,成人比儿童更易发生牙根吸收,上、下前牙各牙位牙根吸收发生率不同,中、重度牙根吸收易发生在成年人的上颌中、侧切牙。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下颌第二磨牙牙根的发育阶段和颈椎骨龄的关系。方法:来自500位患者的曲面断层和头颅定位侧位片,223名男性和277名女性,年龄在9~18岁之间,分别用Demirjian index(DI)和改良颈椎分期法(CVMI)来评估患者的下颌第二磨牙和颈椎骨骼成熟情况。结果:DI和CVMI具有高度相关性。其中DI的E阶段与CVMIⅡ(生长发育高峰期前期)相关,DI的F和G阶段与CVMIⅢ、Ⅳ(生长发育高峰期)相关,DI的H阶段与CVMIⅤ、Ⅵ(成熟完成期)相关。结论:DI和CVMI具有显著相关性,临床可以利用下颌第二恒磨牙的牙根发育情况判断机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