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勃起功能障碍(ED)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98例老年男性鼾症患者,采用多导睡眠检测仪(PSG)监测及国际勃起功能评分5项表(IIEF-5)评分,诊断OSAS合并ED患者共30例,随机分为nCPAP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予呼吸机nCPAP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 I)、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SaO2)、IIEF-5评分变化及检测外周血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H I、最低SaO2、IIEF-5评分及外周血NO、ET、SOD、MDA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在治疗后AH I、最低SaO2、IIEF-5评分比治疗前、对照组明显改善,NO、SOD明显上升,ET、MDA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nCPAP能有效改善老年OSAS合并ED患者勃起功能障碍,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减轻血管氧化应激,对老年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2.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ED是血管病,因为它的常见发病机制是内皮功能障碍和一氧化氮(NO)生成障碍。这与其它常见血管疾病,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引起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勃起功能障碍(ED)的因素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仪(PSG)及同步夜间阴茎勃起(NPT)测定,90例男性OSAS患者中合并ED患者48例(ED组),无ED者42例(OSAS组)。所有研究对象于次日清晨测定血清睾酮(TT)、促泌乳素(PRL)、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浓度。结果:2组间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D组患者的NO、NOS水平较OSAS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且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肥胖、TT和NO是影响男性OSAS勃起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P<0.05)。其中肥胖是危险因素,而TT、NO则是保护因素。结论:男性OSAS患者发生ED可能与肥胖、TT和NO有关,OSAS患者体内NO水平可能在维持其勃起功能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肾降压方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诊断为1级或2级高血压病同时伴勃起功能障碍且符合中医肾虚型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补肾降压方与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用药组)43例,对照组(盐酸贝那普利片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服用盐酸贝那普利片10mg,1次/d,4周后血压仍高于140/90mmHg者加用氨氯地平片5mg,1次/d,药物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肾降压方"水煎剂,1剂/d,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应用IIEF-5评分量表进行勃起功能障碍评分及无创超声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检测。结果:药物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30%vs89.50%,P〈0.01);勃起功能障碍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6.9±5.49vs13.6±4.99,P〈0.01);治疗后两组FMD、NMD均有增高,而药物组FMD、NMD升高更为明显(FMD:13.6±2.58vs10.4±2.06,NMD:16.9±2.82vs12.6±2.12,P〈0.01)。结论:补肾降压方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能够改善高血压合并ED患者勃起功能,显著提高ED患者勃起动能障碍评分,其可能机制考虑与其能够显著改善高血压合并ED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勃起功能障碍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性研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功能损害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 ED)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134例ED患者行病史记录,血睾酮、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检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并与对照组(1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34例ED患者中97例(72.4%)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值(flow mediated dilation,FMD)<10%(7.46%±1.66%),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睾酮、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内皮功能影响因素主要有吸烟和运动。结论:大部分青年、中年ED患者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下降相关,吸烟和缺乏运动可能是ED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金蚧片对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66例肾阳虚型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口服金蚧片1次5片,1日3次;对照组服用外型相同的安慰剂1次5片,1日3次.两组均服用8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FI)及国际勃起功能问卷(IIEF-5)积分评价对勃起功能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行阴茎海绵体内血管活性物质注射(ICI)后,CDFI及阴茎硬度检测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IEF-5积分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综合比较,对照组痊愈率为9.09%,治疗组为72.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皆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金蚧片对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根据文献归纳,总结勃起功能障碍治疗现状和进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临床应用以及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情况。 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治疗已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人缺血性疾病,并已取得很好疗效;阴茎勃起功能障碍适合于这种治疗方法。 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基因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具有光明的前景。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勃起功能障碍(ED)通常与冠心病(CAD)和(或)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共存。由于在ED患者中未确定或已确定的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管危险因素很常见,因此其内皮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增高。本试验旨在评价伴有血管危险因素的血管性ED患者的内皮功能,并与年龄匹配的非ED患者或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设计:观察对象为:36例推测有血管性ED的患者,39例与之年龄匹配且有相似危险因素的非ED患者,25例年龄匹配而无ED、已知冠心病或危险因素的健康对照者。依据国际勃起功能障碍指数(IIEF)评分评价勃起功能;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 D)和…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血管活性肠多肽(VIP)对老龄勃起功能障碍(ED)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饲养至18月龄构建老龄模型大鼠,采用阿扑吗啡实验筛选老龄ED大鼠,阿扑吗啡实验结果阳性的老龄勃起功能正常大鼠为正常组,实验结果阴性的老龄ED大鼠为ED组和干预组,每组7只。干预组大鼠使用VIP 25 ng/kg隔日腹腔注射,治疗28 d。检测阴茎海绵体内压(ICP)及平均动脉压(MAP)评估勃起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环磷酸腺苷(cAMP)、一氧化氮(NO)含量;组织免疫荧光技术(IF)测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海绵体蛋白激酶A (PKA)、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组、ED组和干预组基础ICP分别为(20.41±5.92)mmHg、(21.76±5.37)mmHg和(18.54±3.97)mmHg(1mmHg=0.133 kPa),MAP分别为(123.52±14.74)mmHg,(118.83±10.97)mmHg和(114...  相似文献   

10.
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指过去3个月中阴茎持续不能达到和维持足够的勃起以进行满意的性交。他达拉非是一种用于治疗器质性ED的强效、高选择性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笔者近年来采用小剂量他达拉非(5mg/2d)治疗器质性ED患者235例,在改善患者夜间勃起功能(NPT)及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方面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曲唑酮对抑郁症患者伴发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1例抑郁症伴发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原有抗抑郁药物不变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合并曲唑酮治疗),对照组45例,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采用勃起功能国际指数评分问卷(IIEF-5)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抑郁症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用曲唑酮治疗的显效率为58.60%,对照组为21.1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IIEF-5评分于第4周末即显著高于对照组,TESS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曲唑酮可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勃起功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十一酸睾酮联合他达那非治疗中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etbbolic synrome,MS)患者并发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41例,采用他达那非联合十一酸睾酮的治疗方案,对照组39例,单用他达那非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勃起功能(应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5(IIEF-5)),异常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等糖脂代谢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IIEF-5评分较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分别〈0.001、〈0.05),但研究组治疗后改善更明显(P〈0.05);研究组经过4周治疗后睾酮较前升高(P〈0.001);TG、FBG、FIns降低,HDL明显增加(P均〈0.05),LDL、TC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在中老年MS患者合并ED的治疗中,联合应用十一酸睾酮和他达那非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他达那非的效果;应用十一酸睾酮可以改善糖脂代谢,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西地那非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dysfunction,ED)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就诊于海军总医院的ED患者151例.随机分为西地那非治疗组(75例)和联合治疗组(76例);西地那非治疗组按需服用50mg西地那非,每日最多1次,联合治疗组西地那非用法、用量同西地那非治疗组,同时进行个性化心理治疗及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治疗前、治疗12周末均对两组进行勃起功能国际问卷-5(IIEF-5)、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结果①西地那非组治疗有效率为73.33%,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2.1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组治疗12周后,IIEF-5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高于西地那非组(P〈0.05)。③西地那非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12周后,器质性ED、心理性ED和混合性ED患者SDS、S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SDS、SAS评分低于西地那非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D是受生理和心理共同作用的疾病,西地那非联合个性化心理治疗可以更有效治疗ED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粉防己碱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效果。方法选择月龄、体重以及身体其它的各项指标均相同的45只健康雄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糖尿病组、正常组以及治疗组,对糖尿病组以及治疗组进行建模处理,对正常组进行常规喂养,对三组大鼠的性勃起功能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ED大鼠组阴茎海绵体MaxICP/MAP明显低于正常大鼠组(P〈0.05);治疗组阴茎海绵体MaxICP/MAP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结论利用粉防己碱来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进行治疗时,主要是通过对钙通道进行阻滞,来确保阴茎的勃起功能正常,且疗效相对较好,可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温肾活血Ⅰ号方治疗糖尿病性功能障碍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鹏  瞿勇  谈驰  王新 《疑难病杂志》2009,8(7):391-393,F0003
目的探讨温肾活血I号方治疗糖尿病性功能障碍(ED)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制备高血糖大鼠模型,选择符合要求的模型再用阿朴吗啡(APO)诱导,筛选出符合最终造模要求的糖尿病ED大鼠模型。将33只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复方扶芳藤合剂组(对照组)、温肾活血I号方组(治疗组),3组均按120mg·kg-1.d-1给予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给药8周后观察对糖尿病ED大鼠激素指标的影响,最终留取睾丸组织标本观察病理结构的改变。结果治疗组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高于模型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睾丸生精上皮层次、间质细胞和精子数目增加。结论温肾活血I号方增加糖尿病大鼠促黄体生成素、睾酮分泌,改善糖尿病大鼠生精上皮层次、间质细胞和精子数量,对糖尿病ED大鼠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水针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ED患者98例,随机分成水针加针灸加中药组(A组)49例,针灸加中药组(B组)49例,依据勃起功能国际问卷表5记录治疗前后各项问题得分数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1-3个月治疗后A组在问卷表得分数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总显效率为89.06%,B组总显效率为62.50%;且治疗后A组IIEF-5积分提高明显优于B组。结论水针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可明显提高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延长针灸针感的持续时间,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ED)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早期临床干预治疗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153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ED问卷调查结果,分为ED组和非ED组,分析糖尿病E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53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伴有ED者90例(ED组),ED发生率为55.2%,不伴ED者63例(非ED组)。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间年龄、糖尿病病程及有无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史及周围神经病变病史为ED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史及周围神经病变病史为男性糖尿病性ED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