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心内科住院、具有典型或疑似冠心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2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大动脉功能测定,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及踝臂指数,分析两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关性。结果非冠心病组与冠心病组PWV、A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冠心病组与冠心病组中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PWV及A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冠心病组与三支病变组PWV及A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中三组不同病变PWV及A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WV≥1400cm/s、ABI≤0.9在冠心病组、尤其在三支病变组明显增多。结论PWV及ABI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密切相关性,可以预测冠心病发病及协助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踝臂指数(ABI)、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讨ABI和HCY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拟诊CHD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152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14例)和非冠心病组(38例),根据病变程度又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所有入组个体分别测定其ABI值,同时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测定HCY。结果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组血清HCY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值无差异(P〉0.05);冠心病组中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的HCY值高于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的ABI值低于单支病变组,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组的ABI值异常率和HCY异常率均高于非严重病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升高和ABI值降低与冠心病的发病及冠脉病变程度有关,联合应用ABI及HCY对冠心病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10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和10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冠心病(CHD)患者血浆hs-CRP水平,CHD组中单支病变32例,双支病变46例,三支病变24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结果hs-CRP水平在对照组、SAP组、UAP组、AMI组,依次增高;SAP组、UAP组、AM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冠心病组中,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以及三支病变组中hs-CRP水平也依次增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血中hs-CRP浓度的升高与冠脉病变的程度有着密切相关,对冠心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预测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血尿酸、PWV和ABI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踝臂指数(ABI)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180例疑似冠心病病人,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26例)和非冠心病组(54例),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42例、双支病变组48例、多支病变组36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SUA,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PWV、ABI。结果冠心病组的SUA、PWV高于非冠心病组(t′=14.37、15.90,P<0.05),ABI低于非冠心病组(t′=7.40,P<0.05);多支病变组的SUA高于单支及双支病变组(F=109.70,q=13.758、11.660,P<0.05),双支、多支病变组的PWV高于单支病变组(F=64.24,q=9.941、13.428,P<0.05),多支病变组的ABI低于单支、双支病变组(F=185.49,q=26.988、26.636,P<0.01)。结论SUA、PWV、ABI与冠心病及其病变程度相关,三者联合可用来评估冠心病及其危险程度,从而更有效地防治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沈盛晖  朱建华  严卉 《浙江医学》2010,32(10):1435-1437,1442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水平和心率变异(HRV)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分析172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35例诊断为冠心病,其中单支病变54例,双支病变41例,三支病变4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37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入选患者的CGRP、SP水平和动态心电图检测HRV.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浆CGRP含量均低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5),其中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与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比较,单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比较,CGRP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冠心病三支病变的患者血浆SP含量均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及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1).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在冠心病三支病变的患者中均显著低于单支病变组及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1),双支病变组的患者均低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5);每5mm的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在冠心病三支病变的患者中均显著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及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1),在双支病变的患者中均低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CGRP水平降低,CGRP、SP、HRV有关参数的降低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密切关系,CGRP、SP与HRV联合检测可以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危险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纤维蛋白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g)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以及对Fg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2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分析后以病变支数、病变Gensini总积分表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别用磁珠法、化学发光法测定血Fg、hs-CRP浓度。分析F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hs—CRP相关性。以Fg浓度为因变量,以冠心病患者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hs—CRP、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APO-A/APO-B、尿酸(URI)、白细胞计数(WBC)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冠心病患者单支、双支、三支以上病变组Fg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值均〈0.01)。在控制年龄、性别影响因素之后,对Fg和Ig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采用偏相关分析,二者呈正相关(r=t).513,P〈0.001)。(2)冠心病双支病变组、三支以上病变组hs-CRP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单支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Fg与hs-CRP呈线性正相关(r=0.376,P〈0.001)。(3)以Fg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仅hs—CRP、吸烟、糖尿病进入回归方程(F=12.67,P〈0.001),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78(P=0.003)、-0.239(P=0.018)、-0.283(P=0.031)。结论Fg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相关,对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性有一定预测价值;Fg与hs-CRP呈正相关性;吸烟、糖尿病是冠心病患者血Fg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和BNP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ERP)和脑型钠尿肽(BNP)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入选115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心绞痛患者作为冠心病组,4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胸闷症状患者作为对照组.冠心病组根据心绞痛类型进一步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组,n=68)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n=47);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n=35)、双支病变组(n=38)和三支病变组(n=42),并对冠状动脉进行病变积分.按美围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心绞痛患者分为心功能Ⅰ级(n=25)、Ⅱ级(n=40)、Ⅲ级(n=35)和Ⅳ级(n=15).测定各组患者hs-CRP、BNP的水平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BNP分别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与积分、NYHA心功能级别、LVEF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hs-CRP和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组)hs-CRP和BN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组)(P<0.05);单支病变组hs-CRP和BN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双支与三支病变组hs-CRP和BNP水平较单支病变组及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三支病变组hs-CRP和BNP水平较双支病变组显著升高(P<0.05);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呈正相关(r=0.65,P<0.05),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r=0.301,P<0.05);BNP与NYHA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r=0.78,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56,P<0.05).随着NYHA分级的增加,血清CRP和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血清hs-CRP和BNP的水平可以作为评价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心绞痛危险分层和心功能分级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踝臂指数(ABI)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32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85例)和非冠心病组(47例),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35例)、双支病变组(26例)和多支病变组(24例),测定SUA、PWV和ABI水平。结果冠心病组的SUA、PWV高于非冠心病组(均<0.05),ABI低于非冠心病组(<0.01);冠脉病变支数越多,SUA及PWV值越高均(<0.05),多支病变组ABI低于双支病变组及单支病变组(均<0.05)。结论 SUA、PWV、ABI与冠心病及其病变程度相关。三者联合可用于预测及评估冠心病及其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11oproteinases-9,MMP-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术诊断为冠心病患者6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所示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各组冠状动脉病变支狭窄均≥50%),分为1支病变组(19例),2支病变组(20例)和3支或左主干病变组(23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28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Hcy,ELISA法测定血清MMP-9含量。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cy、MMP-9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Hcy、MMP-9水平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多而升高(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Hcy与血清MMP-9呈正相关(r=0.351,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组血清Hcy、MMP-9水平明显升高,且Hcy、MMP-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1月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者82例,根据血管病变程度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n=24)、单支病变组(n=22)、双支病变组(n=16)、三支及多支病变组(n=20),Gensini法计算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积分: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及冠状动脉造影后1周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双侧颈动脉IMT及斑块情况,同时测定MAU,分析冠心病病变程度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及MAU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冠状动脉正常组比较,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二三支及多支病变组的颈总动脉IMT明显增厚,而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其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斑块积分及MAU亦随之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AU与Gensin-S呈正相关(r:0.54,P〈0.05),与颈动脉IMT亦呈正相关(r=0.57,P〈0.05)。结论颈动脉IMT及MAU水平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通过测定颈动脉IMT及MAU含量可预测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1.
赵美丽 《河北医学》2014,(12):1953-1955
目的:探讨hs-CRP、NT-proBNP 对冠脉病变程度判断的价值。方法:将116例心内科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确定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组(39例)、双支组(40例)、三支组(37例),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hs-CRP、NT-proBNP 浓度,对其与冠脉病变程度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单支组、双支组、三支组NT-proBNP 逐渐上升,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单支组、双支组、三支组hs-CRP 均高于对照组( P<0.01),但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NT-proBNP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418,P<0.05),hs-CRP与冠脉病变程度无相关性。结论:NT-proBNP 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冠脉病变程度判断的可靠指标,hs-CRP 与冠状动脉病变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的关系.方法 根据造影结果,将269名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42例(AMI)、不稳定性心绞痛组63例(UAP)、稳定性心绞痛组84例(SAP)、对照组8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空腹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结果 冠心病组hs-CRP,U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肌梗死细(AMI)的UA与hs-CRP呈负相关(r=0.459,P<0.01),而UAP组UA与hs-CRP呈正相关(r=0.326,P<0.01),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3支病变的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高hs-CRP血症、高UA血症是反映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水平高低与冠脉病变累及的范围无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曹秋玫  宫海滨  吕茜 《实用全科医学》2009,7(5):445-446,47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肌钙蛋白I(Tn-I)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08年10月在心内科住院的疑似冠心痛患者86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9例。所有患者均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hs-CRP及Tn-I值,并行冠脉造影计算Gensini积分时冠脉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分。根据临床诊断及冠脉病变程度进行分组。通过统计处理进一步明确hs-CRP及Tn-I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hs—CRP及Tn-I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hs-CRP与冠脉病变程度无相关性,Tn-I在1—25分组与26—50分组、1—25分组与51~152分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s-CRP和Tn-I均可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但仅Tn-I与冠脉中重度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李文学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1):1617-1619,1623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早期硬化的价值及其与冠心病分级的关系,以期能为早期发现及诊断冠心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0例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为冠心病组,50例门诊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ET技术测定颈动脉相关参数:颈动脉血管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硬化参数(β)、顺应性(AC)、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增大指数(AI)、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1)、内中膜厚度(IMT)。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Ds、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B、Ep、AI、PWVB、IMT高于对照组,A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单支病变者47例,二支病变者39例,三支病变者14例,不同分支病变阳性的患者Ds、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β、Ep、AI、PwVB、AC、IMT各组间有所不同,β、Ep、AI、PWVp、IMT随着累及冠状动脉分支的增多有所升高,Ac随着累及冠状动脉分支的增多有所下降,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明显降低,存在硬化变化,冠状动脉累及分支越多颈动脉硬化程度约严重,ET技术监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早期硬化可行,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早期判断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的趋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外周动脉硬化指标踝臂指数(ABI)、脉压(PP)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然后将冠心病组按Gensini积分多少分为轻度病变组(≤20分)和重度病变组(>20分);所有对象均进行ABI及血压测定,比较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并分析ABI、PP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ABI较对照组低,重度病变组ABI较轻度病变组低.重度病变组ABI异常发生率高.冠心病组PP较对照组高,重度病变组的PP较轻度病变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ABI呈负相关,与PP呈正相关.结论 ABI、PP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病变越重,动脉弹性越差.且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ABI越低、PP越高可能冠脉病变越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纤维蛋白原(filfinogen,FIB)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78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根据血管受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应用高频超声检测所有病例的双侧颈总动脉后壁的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斑块发生,并同时检测血清hs-CRP、FIB的浓度,比较两组IMT、斑块发生、hs-CRP、FIB的浓度。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后壁的平均IMT及斑块发生、hs-CRP、FIB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三者均与冠脉病变受累支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颈动脉彩超在冠心病的判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hs-CRP、FIB是参与和促进动脉硬化形成的重要因素,IMT、hs-CRP、FIB与冠脉病变受累支数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空腹血糖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糖代谢状况,探讨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冠脉造影确诊的226例冠心病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据结果分成糖耐量正常(NGT)组,糖耐量减低(IGT)组和2型糖尿病(T2DM)组,分析糖代谢状况,测定三组的血PAI-1,hs—CRP,HbA1c水平和冠脉病变积分。结果:共发现糖代谢异常者120例(53.1%);血PAI-1,hs—CRP,HbA1c水平和冠脉病变积分在IGT和T2DM组比NGT组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合并IGT组血PAI-1,hs—CRP,HbA1c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082(P〈0.01)、0.4443(P〈0.05)、0.6327(P〈0.01)。结论:空腹血糖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高;冠心病合并IGT者冠脉病变严重,多支冠脉病变发生率高,病变呈弥漫性狭窄;血浆PAI—1,hs—CRP,HbA1c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张朝富 《医学综述》2013,19(18):3429-3431
目的 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资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疑似冠心病或已诊为冠心病但未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AG检查,其中89例为非冠心病患者(非冠心病组),111例为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冠心病患者又分为单支狭窄组(51例)和多支狭窄组(60例).采用血压感受器测量三组患者颈-股动脉PWV(CF-PWV)、颈-桡动脉PWV(CR-PWV)、颈-足背动脉PWV(CD-PWV)值.结果 三组患者间CF-PWV、CR-PWV、CD-PWV指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917,7.865,10.620,P<0.05);单支组CF-PWV为(1232±1.47) cm/s,CR-PWV(1156±2.02) cm/s、CD-PWV为(1223±1.88) cm/s;多支组CF-PWV为(1867±2.03) cm/s、CR-PWV(1531±1.89) cm/s、CD-PWV为(1623±1.77) cm/s;非冠心病组的CF-PWV为(873±1.51) cm/s、CR-PWV(823±1.42) cm/s、CD-PWV为(852±1.07) cm/s,CF-PWV、CR-PWV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较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时共发现124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中冠心病组104例,非冠心病组20例,其总的灵敏度为93.7%、特异度为77.5%.结论 PWV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对冠心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且方便、无创,易于被患者接受,应该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和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患者306例,根据改良Gensini评分值将患者分为正常组(62例)以及病变轻度组(64例)、中度组(92例)、重度组(88例),术前测定hs-CRP水平并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不同程度冠脉病变组间hs-CRP及HRV的差异,并随访至少12个月,记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情况。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病变组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轻、中、重度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和连续5min窦性心搏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参数在中、重度组明显降低,与正常组和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h内相邻窦性心搏R。R间期差值≥50ms的心搏数占正常心搏总数的百分比(PNN50)、高频成分(HP)、低频成分(LP)等参数重度组明显低于其它3组(P〈0.05,P〈0.01);(3)随访期间冠脉病变组中发生MACCE与无MACCE患者比较,HRV和hs-CRP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HRV及血清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对预测和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吴晓晖 《南通医学院学报》2011,31(6):453-454,456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并探讨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对冠心病患者(110例)和正常对照组(36例)进行血浆BNP和hs-CRP水平检测。其中,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7例;根据冠脉造影分为单支(51例)、双支(34例)、多支(25例)病变组。结果:(1)AMI组平均BN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1),UAP组和SAP组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多支病变组BNP高于单支、双支和正常对照组(P〈0.01);(2)AMI组hs-CRP平均水平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UAP组和SAP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多支病变组hs-CRP高于单支、双支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BNP及hs-CRP水平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对冠心病的危险分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