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多层螺旋CT对颈动脉狭窄介入术后疗效,为预测颈动脉狭窄介入术预后情况提供参考.方法 20例高血压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运用多层螺旋CT监测术前术后颈动脉狭窄处内径、狭窄长度等变化,并随访患者术后血压情况.结果 经介入治疗后,颈内动脉AT下降、AC增加明显,PSV流速明显减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中发现50条颈动脉的狭窄率为80.0%.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结论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测量颈动脉狭窄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对介入颈动脉狭窄术后疗效做出比较客观和准确的诊断,多层螺旋CT可准确判断颈动脉狭窄的程度、长度以及血管内表面,两种检查均为无创、可重复应用,可准确评价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术后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多层螺旋CT对颈动脉狭窄介入术后疗效,为预测颈动脉狭窄介入术预后情况提供参考。方法 20例高血压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运用多层螺旋CT监测术前术后颈动脉狭窄处内径、狭窄长度等变化,并随访患者术后血压情况。结果经介入治疗后,颈内动脉AT下降、AC增加明显,PSV流速明显减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中发现50条颈动脉的狭窄率为80.0%。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测量颈动脉狭窄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对介入颈动脉狭窄术后疗效做出比较客观和准确的诊断,多层螺旋CT可准确判断颈动脉狭窄的程度、长度以及血管内表面,两种检查均为无创、可重复应用,可准确评价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术后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评价颈动脉狭窄行介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后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期间医院门诊收入的2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螺旋CT在介入治疗前后对患者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本组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狭窄处长度、轻度及重度狭窄、血压(舒张压、收缩压)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可准确对颈动脉狭窄处长度及狭窄程度等进行监测,有利于临床判定介入术疗效,值得临床应用并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超声在颈动脉狭窄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其胜  易小洪  张光彬 《西部医学》2010,22(6):1095-1096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3例患者中,颈动脉轻度狭窄23例,中度狭窄19例,重度狭窄8例,闭塞3例;患者治疗前狭窄段血管内径及峰值血流速度分别为(1.8±0.4)mm与(185.5±16.7)cm/s,治疗后分别为(4.1±0.3)mm与(93.6±8.2)c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客观地反映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在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效果的分析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二维彩色多普勒对颈动脉狭窄手术及介入治疗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或介入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检查,对颅外段颈动脉的形态学、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价.结果:狭窄度为50%~70%的患者17例,71%~79%的患者2例,80%~89%的患者5例,90%~99%的患者3例.12例行颈动脉内膜剥除术(CEA)的患者术后7 d时,见颅外段颈动脉管腔通畅,血流速度接近正常,发现1例患者内膜残端漂浮于管腔中,但不影响血流方向及流速.15例行颈动脉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的患者术后2周见支架位置及走行均正常,管腔无明显狭窄.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在CEA和颈动脉PTAS术前对颅外段颈动脉进行准确测量和正确评价,术后可对手术疗效进行随访观察和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支架术前后颈动脉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支架术近期和远期的疗效。方法对132例接受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术前、术后的血管管腔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随访评估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颈动脉支架术后病变血管内经及峰值流速均得到改善(P0.05),颈动脉血管狭窄率显著下降(P0.05)。随访6-12个月,CDFI超声检测显示支架固定,管腔通畅,血流指数均正常,且无明显再狭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是评价颈动脉支架术前后颈动脉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重要方法,还可作为方便有效的影像学手段对支架术的疗效进行随访评估。  相似文献   

7.
陈岩 《当代医学》2010,16(30):61-63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颈动脉斑块、狭窄及不同程度颈动脉病变血管反应性的变化与ICVD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90例门诊及住院的ICVD患者,按照颈动脉狭窄的有无、轻度、中度、重度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脉动指数、血管反应性等各项超声指标,以及颈动脉斑块的大小、部位、性质及形态学特点,进行成组设计的t检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软件包,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颈动脉斑块的分型按照GRAY-WEALE法分为四型,以Ⅰ型、Ⅱ型斑块多见(占63.1%),Ⅲ型、Ⅳ型则较为少见(占36.9%)。不规则斑块较规则斑块发病率高。(2)颈动脉狭窄程度以正常及轻、中度狭窄占绝大多数(占93.33%)。轻、中度狭窄组患者的血流速度指标(除中度ICA狭窄患者的MFV增高)等各项超声指标均无明显改变;重度狭窄组患者则明显增高(P〈0.01)。(3)ICVD患者VMR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着颈动脉狭窄分级程度的加重VMR有降低的趋势。结论 (1)ICVD的发生与同侧颈动脉斑块、狭窄密切相关。对于早期筛选ICVD的高发人群有着积极的作用。(2)VMR是早期ICVD判定的敏感指标。(3)血流动力学指标须结合形态学指标对颈动脉狭窄进行分级。(4)CDFI是诊断颈动脉病变的有价值手段,可提高颈动脉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并可作为ICVD高危人群的首选普查工具。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缺血性恼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软斑和混合斑致中重度狭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狭窄〉50%可致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早期发现并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能;住确地检测出颈动脉硬化的组织结构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不同类型的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BCS)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并对介入治疗后血管通畅率等介入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经DSA证实的30例布-加氏综合症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术前1周及术后1个月、3个月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狭窄段肝静脉内径、狭窄远端肝静脉内径、下腔静脉狭窄段内径及狭窄段血流速度,记录超声测量参数及术后血管通畅情况。结果:30例患者,共43支狭窄血管,介入术后3个月临床治愈21例,好转7例,未愈2例,总体有效率达到93.3%。37支血管获得通畅,血管通畅率达8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不同类型的布-加氏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对于狭窄段肝静脉、下腔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检测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超声与CT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评估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并与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结果:本组32例患者共检查80条颈动脉,两种检查结果一致性为75.0%,其中在对斑块形成的检查一致性为100%。结论:超声与CT诊断都是临床诊断颈动脉硬化的无创性检查手段,一致性较好,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和粥样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多层螺旋CT检查35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由3名放射科高年资医师采用MIP、VR、CPR及高级血管分析(AVA)等方法分别对颈脉动狭窄程度、斑块位置分布、构成成分等进行评价.结果 颈动脉病变与脑缺血症状具有明显相关性(x2=13.41,P=0.002),狭窄程度>30%时脑梗死组与无症状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动脉狭窄<30%溃疡型斑块率3.13%,而>30%溃疡型斑块率19.41%,经Fisher精确概率法卡方检验,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256层螺旋CT不仅能准确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而且可对导致动脉狭窄的粥样斑块形态进行准确预测,可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鹏  张新保 《当代医学》2014,(33):141-142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后处理及模拟手术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清远市中医院2011年8月~2013年12月确诊为血管狭窄性病变且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病例100例,随机均分成A、B 2组(n=50)。A组术前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后处理成像及模拟介入治疗,并与DSA(数字减影血管显像技术)诊断结果进行对比;B组直接行DSA造影及介入治疗,比较A、B 2组介入术中选用导管数量、对比剂用量、减影采集序列、透视时间、手术时间。结果与金标准DSA相比较,CTA(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成像技术)的灵敏度为97.4%,特异度为91.4%,正确指数(Youden’sindex)为88.8%;两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95(Kappa≥0.75即表示一致性极好),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选用导管数量为(2.0±0.55)支、对比剂用量(35.38±6.5)mL、减影采集序列(3.88±0.56)次、透视时间(10.55±5.57)min、手术时间(30.15±13.25)min等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后处理及模拟手术技术的临床应用,诊断价值与DSA相当,对术前介入治疗方案的制定、手术材料选择以及其他术前评估、降低术中操作难度及降低手术者及患者辐射剂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徐伟  杨立民  汪长胜 《实用全科医学》2010,(12):1614-1615,1637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血管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西门予16排螺旋CT对40例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NNCT+CTP+CTA检查,所有患者入院24h内完成该“一站式”检查。经西门子后处理软件进行评估。结果灌注异常区的CBF(t=2.45)、CBV(t=3.07)、MTT(t=2.89)三组参数值与对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狭窄12处:中度狭窄4处,重度狭窄及闭塞8处;颅内动脉狭窄25处:中度8处,重度狭窄及闭塞17处。颈内动脉及颅内动脉均狭窄6例。灌注异常区的灌注参数仅MTT值异常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具有低的正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r值=0.523〉0.5,P=0.012。供血动脉狭窄程度与脑组织缺血程度不成正比。结论“一站式”CT检查能灵敏而准确地反映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有效地判断头颈动脉系统是否存在狭窄和闭塞、确定病变部位和测量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4.
龚海英  朱恒泉  杨汇  李琴  朱映红 《浙江医学》2014,(21):1784-1786
目的:评价二维灰阶血流成像(BFI)诊断老年人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BFI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DFI)分别测量老年人颈内动脉。观察组24例,对照组30例,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记录颈内动脉直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1)观察组24例患者颈内动脉BFI诊断结果为:正常6例,狭窄<50%3例,狭窄50%~69%30例,狭窄70%~99%9例;CDFI诊断结果为正常6例,狭窄<50%11例,狭窄50%~69%25例,狭窄70%~99%6例。(2)BFI对颈内动脉狭窄情况的诊断与DSA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962,P<0.01)。(3)当颈内动脉狭窄为50%~69%时,BFI对颈内动脉狭窄诊断与DSA诊断之间的相关系数高于CDFI与DSA诊断之间的相关系数(Z=2.169,P<0.05)。结论 BFI能准确诊断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DSA诊断之间的一致性较高,适用于对介入检查耐受性低的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5.
胡冰  陆恩祥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73-74,F0003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患者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与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经临床及相关检查证实的3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患者,并按照所测的锁骨下动脉内径分为3组,分析其椎动脉的收缩期的血流速度及频谱特征,再对上述各组间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不同狭窄程度下,椎动脉血流频谱会发生相应变化。在重度及闭塞的情况下,患侧椎动脉血流速度较轻中度狭窄时减慢明显(P0.05);而健侧椎动脉血流速度较轻中度狭窄时增快明显(P0.05)。结论可以通过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频谱特点分析、判断锁骨下动脉的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比较经颅多普勒(TCD)、颈动脉超声检查、多层面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颈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价值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意义。方法:收集7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例资料,均行TCD检查,将其中经颈动脉超声检查200例、CTA检查26例,诊断为颈动脉狭窄的影像检查结果与TCD检查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⑴790例患者中,TCD检出提示为血管狭窄异常人数为570例,阳性率为72.2%;⑵与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TCD对颈动脉中重度以上狭窄的检查阳性率为79%;⑶与CTA检查比较,TCD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阳性检出率为75%,特异性为100%。结论:TCD对颅外段ICA中、重度狭窄、闭塞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可作为首选筛查方法,颈动脉超声和CTA是明确诊断合适的后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台山市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以早期发现脑卒中高危人群并进行干预,为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并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选取40岁以上的台山市户籍人口1 800名,首先采集基本信息,然后对筛查出的285名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高,入选人群颈动脉内膜增厚和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增高(P0.01);危险因素越多者颈动脉内膜增厚、颈动脉斑块和颈动脉狭窄检出率显著增高(P0.05);规范治疗对减少颈动脉内膜增厚、颈动脉斑块和颈动脉狭窄发生率、降低脑卒中风险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并建立干预体系,对脑卒中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患者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为POF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作者医院自2011-12/2012—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PO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段对上述POF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利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局部放大以及高频技术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进行测定,测定指标包括卵巢体积、患者卵巢动脉血管收缩期的峰值流速(artery systolic peak flow velocity, PSV1)、卵巢内基质动脉血管的收缩期的峰值流速(systolic arterial vessels of ovarian stroma, PSV2)、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加速时间(acceleration time,TA)、加速度(acceleration,ACC),评价中西医治疗前后PO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及治疗意义。结果POF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卵巢和子宫均呈现萎缩状态,治疗后卵巢体积、PSV2血流动力学参数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的PSV1、RI、TA、ACC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POF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有较大的改善。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测定PO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测定结果准确度较高,为临床POF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氩氦刀介入治疗肝癌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氩氦刀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病例于治疗前1天、1周、1、3及6个月行一次超声检查,同时定期行血清AFP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AFP、肿瘤直径、肿瘤血供、肝固有动脉峰值速度、RI均有显著变化(P〈0.05),小肝癌组较大肝癌组转阴率升高(P〈0.05),肿瘤直径缩小,肿瘤血供减少,肝固有动脉内径减小,峰值速度减慢(P〈0.05),RI升高(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判断肝癌的治疗效果提供了一种简便、及时、准确的方法,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治疗方案的确定和预后评估亦具有重要意义,氩氦刀在肝癌的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且小肝癌组的疗效优于大肝癌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