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郑茜 《中原医刊》2014,(24):89-90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两年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急性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实验组用药后舒张压为(138.9±11.1)mm Hg,收缩压为(91.8±6.7)mm Hg,对照组分别为(156.8±12.5)mm Hg 和(103.9±7.1)mm Hg,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较好,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身心压力,为医护人员减轻了不必要的负担,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孟昭君 《吉林医学》2013,34(6):1070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予氨氯地平片,服药次数与其他对症治疗均一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日间、夜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以及心绞痛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白天SBP降至(128.1±14.1)mm Hg(1 mm Hg=0.1333 kPa),DBP降至(87.3±10.7)mm Hg;夜间SBP降至(109.5±10.9)mm Hg,DBP降至(73.3±9.4)mm Hg,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的总有效率达到89.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比氨氯地平片单药更能有效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对比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表现。方法将在我院确诊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60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平均收缩压为(154±4)mm Hg,平均舒张压为(96±4)mm Hg,治疗后平均收缩压为(126±6)mm Hg,平均舒张压为70±8mm Hg。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平均收缩压为(159±4)mm Hg,平均舒张压为(137±80mm Hg,治疗后平均收缩压为93±6mm Hg,平均舒张压为(71±4)mm Hg。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均有降低,但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情况均有降低,但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人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且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对高血压伴肥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住院及门诊诊断明确的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采用安博诺(厄贝沙坦150 mg、氢氯噻嗪12.5 mg),每次1片,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采用兰迪(氨氯地平2.5 mg)联合氢氯噻嗪12.5 mg,每次各1片,每日1次口服,疗程共8周。结果治疗第2周后观察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也较少且轻微。治疗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6.67%。结论厄贝沙坦降压效果优于氨氯地平,且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佳,在防止靶器官损害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遴选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2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25)和对照组(n=125),分别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单独的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DBP为(84.95±4.38)mm Hg,SBP为(125.27±3.04)mm Hg,对比对照组的相应数据,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杨润峰  袁毅  金迎 《河北医学》2013,19(2):259-262
目的:通过比较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选出最优治疗方案。方法:80例高血压给予4周缬沙坦(80mg/d)单药治疗,56例平均坐位舒张压(SeDBP)仍≥90mraHg(1mrnHg=0.133kPa)的患者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和氢氯噻嗪组,分别给药缬沙坦(80rag/d)/氨氯地平(5mg,/d)和缬沙坦(80mg/d)/氢氯噻嗪(12.5mg/d),共治疗8周。以诊室SeDBP下降差值作为主要疗效指标。52例患者完成了家庭血压监测(氨氯地平组27例,氢氯噻嗪组25例),并作为降压疗效的评价指标。结果:治疗8周末,氨氯地平组诊室SeDBP下降4/t为(14.8±6.8)mmHg,达目的血压占65.9%,总有效率为89.2%,家庭SeDBP为(81.5±2.9)mmHg。氢氯噻嗪组诊室SeDBP下降值为(15.4±7.9)mmhg、达目的血压占67.8%,总有效率为90.2%,家庭SeDBP为(80.2±3.1)mmHg。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组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氢氯噻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疗效相当,但联合氨氯地平能使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晌发生率更低,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本院的982张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处方,并通过随机抽样回访服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的患者,分析出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的情况,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提取该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982张处方,对该合并用药进行统计与分析,选出频数最大的联合用药,回访该联合用药的患者。结果该院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服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较少、对药物的耐受性好;血压一般下降6-10mm Hg,血脂有一定的改善。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安全性高,降压调脂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观察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在2015年9月到2017年3月,并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对照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治疗,实验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15.00%,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收缩压(123±6)mm Hg,舒张压为(72±4)mm Hg,血压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对比两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治疗有效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16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二甲双胍组和联合治疗组,均给予降压治疗,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10mg/d,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0.25Bid,联合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和二甲双胍0.25Bid。所有研究对象在研究初始均常规测定血压、血液生化、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治疗90d再次测定上述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后二甲双胍组、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FMD分别由(5.30±2.09)、(5.29±2.11)和(5.31±2.16)上升至(8.68±2.35)、(11.27±4.91)和(15.17±5.81)(P〈0.05),组间比较,阿托伐他汀组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联合治疗组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能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黄莉 《当代医学》2014,(12):138-138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化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n=60)。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无脂代谢紊乱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白蛋白/肌酐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例随机分为单用常规降压药物组(常规组,n=37)和常规降压药物+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10 mg,睡前)组(联合组,n=39)。所有人选患者均在入选及随机治疗后8个月各测一次血压、尿白蛋白/肌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S),对比分析组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和两组间的差异。结果1)常规组和联合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分别为(166.3±11.2,92.4±8.2)vs(133.6±9.8,85.5±6.1)mmHg和(165.6±10.5,91.5±6.7)vs(128.1±9.2,81.1±5.9)mmHg;联合组治疗后血压下降幅度较常规组大[(36.6±3.5,10.5±1.6)vs(33.1±2.2,6.5±1.3)mmHg,P〈0.05]。2)联合组治疗8个月后,尿白蛋白/肌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均有显著下降,分别为[(31.6±21.8)vs(23.2±19.8)mg/g、(0.95±0.32)vs(0.84±0.28)mm和2.35±2.13vs1.71±1.68,P〈0.01];而常规组治疗8个月后,尿白蛋白/肌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S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常规降压药物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可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白蛋白/肌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明显下降并进一步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2.
胡伟 《医学综述》2014,(22):4210-4212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13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治疗组和美托洛尔单用组,每组66例,联合治疗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每次50 mg,每日3次,氨氯地平每次2.5 mg,每日1次,疗程90 d。美托洛尔单用组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每次47.5 mg,每日1次,早上服用,疗程为90 d。疗程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60/66),显著高于美托洛尔单用组的68.18%(4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BG)、舒张压、收缩压方面进行比较,联合用药治疗组[(7.68±1.10)%vs(6.85±1.01)%]、[(8.35±1.33)mmol/L vs(7.06±0.56)mmol/L]、[(98.31±11.40)mm Hg vs(83.68±10.02)mm Hg]、[(144.07±11.94)mm Hg vs(119.68±10.29)mm Hg]和美托洛尔单用组[(7.66±1.07)%vs(7.22±0.99)%]、[(8.33±1.31)mmol/L vs(7.35±0.82)mmol/L]、[(98.36±11.38)mm Hg vs(88.03±10.32)mm Hg]、[(144.23±12.43)mm Hg vs(128.27±10.35)mm Hg](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Hb A1c、FBG、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美托洛尔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能够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糖代谢状况和血压水平,是一个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奥美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中度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与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疗法进行对比.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4月诊治的80例原发性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奥美沙坦(40mg,每日早8点一次)、氨氯地平(10mg,每日早8点一次)口服治疗,持续4周;对照组予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氨氯地平联用贝那普利或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9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初次诊断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76例,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组(A组,n=92例)、氨氯地平/12.5mg氢氯噻嗪组(B组,n=92例)与氨氯地平/25mg氢氯噻嗪组(C组,n=92例)。将三组所有患者服用氨氯地平片5mg,1次/d,A组单用氨氯地平5mg两周血压不达标者加服贝那普利10mg;B组单用氨氯地平5mg两周血压不迭标者加服氢氯噻嗪12.5mg;C组单用氨氯地平5mg两周血压不达标者加服氢氯噻嗪25mg。观察12周,详细记录血压水平、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单独服用氨氯地平片5mg,1次/d,血压达标的仅有98例(35.5%)。12周总有效率:A组有效87例(94.5%);B组有效82例(89.1%);C组有效88例(95.7%),三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A组6例(6.5%),不能耐受的咳嗽4例,踝部水肿2例;B组5例(5.4%),低钾血症4例,高尿酸血症1例;C组15例(16.3%),低钾血症10例,高尿酸血症5例。三组不良反应: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分别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用贝那普利或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疗效相似,但较大剂量氢氯噻嗪不良反应显著增加,故推荐降压中联用小剂量利尿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作用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40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在抗高血压治疗基础上,A组(n=70)为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B组(n=70)为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患者均于就诊当日和治疗4周后的清晨测定卧位右上肢血压,同时空腹12 h各抽取静脉血4 mL用于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A组治疗前后收缩压为(162.2±15.8)mm Hg vs(128.6±16.9)mm Hg,舒张压为(106.6±12.3)mm Hg vs(89.4±11.6)mm Hg;B组治疗前后收缩压为(163.2±15.6)mm Hg vs(126.2±16.8)mm Hg,舒张压为(109.2±13.6)mm Hg vs(88.8±11.4)mm Hg;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用阿伐他汀前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TC、TG、LDL-C、HDL-C水平均有下降(P<0.05),但阿托伐他汀40 mg/d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较大剂量(4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血脂的降脂优于小剂量(20 mg/d),这为临床上较大剂量的阿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伴高血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缬沙坦及氢氯噻嗪三联用药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16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CAH组(氨氯地平5mg+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25mg),CA组(氨氯地平5mg+缬沙坦80mg),CH组(氨氯地平5mg+氢氯噻嗪25mg),AH组(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25mg)各40例。根据不同组别,患者服用不同的降压药物,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4组治疗前的血压基础值未见统计学差异;8周后,CAH组的收缩压变化值及舒张压变化值与CA组、CH组、AH组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CAH组在不同阶段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CA组、CH组及AH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缬沙坦及氢氯噻嗪三联用可有效地控制高血压病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此治疗方案比三种药物间的两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观察。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入住保定市第二医院心内科的96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组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口服缬沙坦80 mg/d,辛伐他汀20 mg/d;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1片/d。服用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125.7±11.5)mm Hg vs(141.4±12.5)mm Hg和(72.5±10.5)mm Hg vs(88.5±10.2)mm Hg,P<0.05]。治疗后观察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4.83±0.72)mmol/L vs(5.79±0.74)mmol/L,(2.03±0.68)mmol/L vs(2.36±0.64)mmol/L,(3.06±0.92)mmol/L vs(3.23±0.93)mmol/L,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1.23±0.22)mmol/L vs(1.12±0.24)mmol/L,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左心室结构的影响,提高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方法 将28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40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5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口服辛伐他汀治疗,20mg/次,1次/d,2组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观察血压变化情况,检查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肌肥厚程度,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83.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16.311,P<0.01;②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SBP、DBP、TC、TG、IVST、LVPWT、LVDd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SBP、DBP、TC、TG、IVST、LVPWT、LVDd分别为(131 &#177;4) mm Hg vs.(139&#177;5) mmHg,(78&#177;6) mm Hg vs.(91 &#177;6) mm Hg,(4.02&#177;0.95) mmol/L vs.(5.24&#177;1.05) mmol/L,(1.05&#177;0.86) mmol/L vs.(1.55&#177;1.00) mmol/L,(9.3&#177; 1.6) mm vs.(11.1&#177;1.8)mm,(10.0&#177;1.5) mm vs.(11.9&#177;1.7) mm,(44.4&#177;2.2) mmvs.(49.3&#177;3.3) mm,各个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mm Hg =0.133 kPa).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能协同降低血压及逆转左室肥厚,降低靶器官损伤,改善预后,效果优于单纯氨氯地平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对血清钾、胱抑素及尿酸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以培哚普利+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组,n=30)或培哚普利+氢氯噻嗪(氢氯噻嗪组,n=30)进行降压治疗,观察入选时和治疗8周后24 h动态血压及血钾、血清胱抑素和血尿酸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氨氯地平组和氢氯噻嗪组血压指标均有降低(氢氯噻嗪组dDBP除外),且前者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后者(P<0.05)。治疗后,氨氯地平组血压达标率高于氢氯噻嗪组(90.0%vs.76.7%,P<0.05);2组药物降压谷峰比值均大于50%,氨氯地平组收缩压降压谷峰比(SBPT/P)大于氢氯噻嗪组(P<0.05),舒张压降压谷峰比(DBPT/P)略大于氢氯噻嗪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用药前相比,2组治疗后血压平滑指数均有提高(P<0.05),且氨氯地平组高于氢氯噻嗪组(P<0.05)。氨氯地平组治疗后胱抑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氢氯噻嗪组亦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钾、尿酸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均能明显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但前者降压效果优于后者。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在提高血压平滑指数、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平稳降压、肾脏保护等方面作用更强,可能更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