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定位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5例经超声引导定位经皮肾穿刺活检声像图定位要点,穿刺取材成功率,病理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115例中,1例未取材成功,取材成功率99.1%,病理结果 IgA肾病及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占总数的72%,术后并发症肉眼血尿占1.3%,肾周血肿占1.7%,腰痛占43%。结论超声引导定位经皮肾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在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病例46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6例患者取材长度在5~18mm之间,取材次数为1~3次,不同取材长度及取材次数的成功率为均100%。术后并发血尿2例(4.6%),肾被膜下血肿1例(2.2%)。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是一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肾病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超声引导下肾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术对肾脏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肾脏疾病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对肾下极进行穿刺,穿刺取出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34例共穿刺76针,取出组织条76条,长度0.5~2cm,穿刺成功率100%,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2例,Ⅱ型狼疮性肾炎3例,Ⅲ型狼疮性肾炎1例,Ⅳ型狼疮性肾炎4例,新月体肾炎1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局限性肾小球硬化3例,1例术后出现肾周血肿。结论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术对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具有安全、准确、并发症少及痛苦轻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肾穿刺活检术在小儿肾小球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在B超引导下,对19例符合肾穿刺活检适应症的肾小球肾炎患儿行肾穿刺活检术20例次(采用福州军区总医院自行研制的自动同步负压吸引枪,改良Menghini针,单人单手操作),术后肾活组织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检查,并观察肾穿刺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20例次中成功获取肾活组织的共19例,成功率95.0%;病理类型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4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2例,IgA肾病1例,膜性肾病1例,微小病变1例。术后共有2例出现并发症,肉眼血尿、肾包膜下血肿各1例。结论: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在小儿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术在肾脏疾病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5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46例肾内科住院患者,对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术。观察取材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病理结果。结果 46例患者中,取材成功率100%,其中42例(91.3%)1~2针取材成功,3例(6.5%)3~4针取材成功;术后,3例(6.5%)患者包膜下出现包膜下血肿,未经特殊护理,术后1周血肿吸收;2例(4.3%)出现肉眼血尿,2d内自行消失、1例(2.2%)患者因术前紧张,血压升高,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8例(17.4%)腰部疼痛明显,因长时间卧床所致,经按摩及定期翻身消失,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病理结果显示,lgA肾病17例(36.9%)、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4例(30.4%),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微小病变性肾病4例(8.7%),局灶增生型紫癜性肾炎、高血压病肾损伤、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各2例(4.3%),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损伤、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各1例(2.2%)。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术取材成功率及穿刺命中率均较高,并发症少,可获得多种病理结果,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肾脏穿刺病理活检对肾脏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右肾下极肾皮质较厚处的部位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80例穿刺全部成功;病理结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2例、膜性肾病9例、新月体肾炎3例、局灶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29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含IgA肾病)7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肾脏穿刺活检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创伤小、在肾脏疾病的鉴别诊断与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某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患者100例,观察记录患者在穿刺后出现的并发症。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穿刺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成功率为100%,100例患者中共有22例出现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穿刺长度、穿刺次数、肾病种类是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穿刺长度≥2cm、穿刺次数≥3次、急性肾功能衰竭是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穿刺长度≥2cm、穿刺次数≥3次、急性肾功能衰竭是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制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自动活检枪经皮肾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并发症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右肾下极近皮质较厚部位,在彩超引导下应用自动活检枪进行经皮肾穿刺活检。并运用SPSS13.3软件处理对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63例肾活检取材成功156例(95.71%),出现并发症14例(8.59%),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不同取材长度、穿刺次数与活检成功率之间无显著性影响(P>0.05);穿刺次数、血APTT、血压、血肌酐、取材长度为促进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超生引导下自动活检枪经皮肾脏穿刺术成功率较高,并且该手术的并发症较少。肾活检成功率与取材长度、穿刺次数无关,而穿刺次数、血APTT、血压、血肌酐、取材长度均能增加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在小儿肾脏疾病病理分型,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50例小儿肾脏疾病患儿进行经皮肾穿刺,获取标本做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结果 50例患者发生肉眼血尿5人,肾血肿1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症17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紫癜性肾炎18例,12例病理类型在IIIa或以上改变。结论小儿经皮肾穿刺对小儿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评估远期疗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50例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晋文  殷玉敏 《云南医药》1999,20(5):329-330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是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可有多种临床表现形式,并且与肾小球疾病的治疗与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取材于我院肾活检中诊断为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50例患者,占肾活检数的52%,主要探讨MsPGN的病理与临床关系。材料与方法本组50例患者均为本科住院病人,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13~51岁。全部病例通过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排除了继发性系膜增生性肾炎。所有病例均采取经皮肾活检,在B超引导下31例,X线静脉肾孟造影下19例。使用Tru—Cut肾活检针…  相似文献   

11.
46例成人肾病综合征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肾病综合征临床与病理分型特点,以及肾穿刺活检术在成人肾病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在B超或彩超引导下,应用半自动肾活检针单人操作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46例次,标本送福州总医院病理科行光镜、免疫组化及电镜等病理检查。结果46例肾病综合征按临床表现分单纯型15例、非单纯型31例,后者可再细分为血尿型12例,高血压型4例,肾炎综合征型7例和肾功能衰竭型8例。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1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1例,膜性肾病3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3例,IgA肾病7例,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例,新月体肾炎1例,狼疮肾炎8例,乙肝相关性肾小球肾炎8例,糖尿病肾病1例,肾淀粉样变性1例,过敏性紫癜肾小球肾炎1例。结论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差异性提示其病因、病理类型及严重程度不同,其治疗及预后也不同。肾穿刺活检对于成人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如无禁忌证应积极开展此项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云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肾组织活检类型.方法:总结2005年至2009年治疗的有完整肾穿刺病理检查结果的原发于肾小球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31例,年龄5~14岁,病程5月~5年的肾组织活检报告,并进行分析.结果:31例肾组织活检病理类型,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炎占35.5%,局灶性增生性肾炎占19.4%,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及玻璃样变占16.1%,IgA肾病占12.9%,IgM肾病占6.5%,膜增殖性肾炎(Ⅱ)占6.5%,膜性肾病(Ⅰ~Ⅱ)占3.2%;31例电镜下均见电子致密物沉积;免疫荧光检查,毛细血管颗粒状沉积物(+)4例,(++)16例,系膜团块状沉积物(++)8例,(+++)3例.提示肾组织免疫损害较重,预后差.结论:云南儿童难治性肾病类型以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炎占首位,与国内资料基本相符.对患儿开展肾穿刺对指导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曹亚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34-635
目的回顾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取肾脏活组织的临床体会。方法 100例肾疾病患者,在超声指引下,用自动活检针快速肾活体组织取材,观察取材长度、活检针数与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肾活检取材成功80例,成功率80%,取材长度与成功率关系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活检针数与成功率关系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术后出现镜下血尿90例(90%),肉眼血10例(10%),肾周血肿64例(64%),动静脉瘘3例(3%)、肾破裂大量出血切除肾脏1例,无感染、误穿其他脏器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28例青少年型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回顾性分析,观察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内在联系。方法经皮肾穿刺活检获得年龄在以18岁以下的IgA肾病患者的病理结果,并将I临床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分类分型,同时获取IgA肾病的病理资料。结果青少年型IgA肾病的临床表现以无症状血尿或尿液检查异常最常见,有16例(57.1%),其次为肾病综合征8例(28.6%);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有15例(53.6%),其次为局灶节段增生性肾小球肾炎9例(32.1%);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或尿液检查异常和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局灶增乍性肾小球肾炎及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特点以轻度系膜增生为主,慢性化表现少见。结论青少年型IgA肾病病理特点以轻度系膜增生常见,慢性化表现少见,病理类型以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常见,临床表现以无症状血尿或尿液检查异常常见。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出现肾血管纤维素样坏死及慢性化改变。提示预后不好,建议积极肾活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斜角进针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226例经临床诊断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用美国BARD MAGNUM自动活检枪斜角进针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对影响穿刺成功率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与普通超声引导下经皮肾活检术对比。结果穿刺成功222例,成功率为98.4%,有4例未取得足够病理诊断的肾组织标本,活检标本长度为(10.5±4.5)mm,获取肾小球数目为(16.7±6.3)个。本研究中所有病例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肉眼血尿发生率为0.4%(1/226),肾周血肿发生率0.9%(2/226)。在获取肾小球数目和穿刺成功率与文献报道一致,而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斜角进针经皮肾活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观察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殷玉敏  刘俊红  罗洁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8-258,F0003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蛋白尿患者肾活检的病理与临床,探讨肾活检对2型糖尿病合并蛋白尿诊断价值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对74例2型糖尿病(T2DM)伴有蛋白尿的进行肾穿刺活检,观察肾活检病理与临床间的关系。结果 74例患者中糖尿病肾病(DN)45例(60.8%);非糖尿病肾病(NDRD)29例(39.2%),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2例(41.4%),IgA肾病5例(17.2%),膜性肾病4例(13.8%),局灶节段硬化3例(10.4%),微小病变及紫癜性肾炎各2例(占6.9%),间质性肾炎1例(3.4%)。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蛋白尿时相当部分是非糖尿病肾脏病变,对此类患者应尽早进行肾穿刺活检,通过肾活检有助于对这类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24例小儿经皮肾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扬  叶学良  陈雨青  范靖 《安徽医药》2004,8(6):423-424
目的探讨小儿经皮肾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临床应用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1998年8月~2004年7月收住的,有肾穿刺适应证,无禁忌证的24例肾病患儿,在认真做好术前准备的情况下,由B超(19例)或CT(5例)定位引导,局麻(22例)或全麻(2例)后,采用双人同步负压吸引(8例)或单人自动同步负压吸引(16例),行小儿经皮肾活检.肾穿标本用冰盒直接送检(8例)或用特制邮寄盒远程送检(16例).结果24例均获成功.穿刺获肾组织长度大于1 cm,肾小球数大于10个.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15例,局灶节段性硬化(FSGS)3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2例,IgA肾病2例,膜性肾病(MN)2例.除一过性镜下血尿或个别肉眼血尿外,未发现其它并发症.1周内可获得病理报告.结论在小儿肾小球疾病中,肾活检是明确病理诊断、指导治疗、估计预后和科学研究等的重要手段.穿刺设备的不断更新,病理标本的远程邮寄,使这项检查更加安全、可靠、及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在小儿肾脏疾病中的安全性和诊断治疗意义。方法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对20例小儿肾小球疾病患者进行经皮肾活检术,标本做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结果20例患者仅1例发生一过性肉眼血尿。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差异较大。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紫癜性肾炎多见,大部分(5/9)病理类型为Ⅲ级。结论小儿经皮肾活检术成功率高,安全性好。对小儿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500例采用活检枪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的肾病患者进行临床经验分析.为B超引导下肾穿刺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自1998年至2011年在弋矶山医院就诊的采用活检枪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的肾病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取材质量、并发症及临床病理诊断情况。结果500例患者共行肾活检术516次,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6.8%,二次穿刺成功率为100%;组织标本质量均良好,能够进行病理检查及病理学诊断;500例患者经穿刺后,有23例患者发生肉眼血尿,78例发生镜下血尿,49例患者发生肾周血肿,在休息24h后均好转,且所有患者中未出现动静脉瘘、感染现象。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好,取材成功率高,减少并发症,对疾病诊断、治疗、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480例肾组织活检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医院驻地肾脏病病理类型。方法参照WHO1982年及改良的1995年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型方案,对2005-01~2009-07的480例肾脏活检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光镜、免疫病理、电镜的改变特点,结合临床确定诊断,回顾性总结480例肾组织活检的病理结果。结果患者年龄3~78岁,平均(34.1±15.2)岁,男女之比1.16: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首位为72.5%,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为16.67%。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中最多见者为IgA肾病37.36%,其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4.20%。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狼疮性肾炎占首位28.75%,其次为紫癜性肾炎21.25%。结论 150医院所驻地区肾脏疾病多见于青中年,以原发性肾脏疾病最常见,其中IgA肾病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性肾炎和紫癜性肾炎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