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简称VSD)是一种新型引流技术,是运用泡沫材料包裹多侧孔引流管,使泡沫材料成为引流管和被引流区与外界隔绝,接通负压源形成一个高效负压引流系统,是处理开放性创面的新技术。2012年1月~2012年5月我科通过VSD封闭式负压引流对骨科38例开放性创面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封闭式负压引流[1](Vacuum sealing drainage , VSD)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泛、性价比高等特点,是软组织创伤处理的一项革命性技术,因此,VSD已成为处理机体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标准化治疗模式。现将近年来VSD治疗爆炸伤创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技术在儿童大面积皮肤缺损、感染创面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对2009年1-12月收治的儿童多发性创伤、大面积皮肤缺损、感染创面36例(共46个创面)应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结果30例患儿经过1次治疗后,创面愈合;6例患儿经过2次植皮治疗后,创面愈合。术后均随访至所有创面完全愈合1个月,无并发症发生,无明显功能障碍,使用VSD技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7.5±8.2)d,此期间,患儿平均经历1.2次手术(1-2次)。结论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结合邮票状、刃厚游离皮片植皮术是治疗儿童多发性创伤、大面积皮肤缺损伤、感染创面较理想的方法之一,而准确、有效、及时的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面颈部蜂窝织炎的围术期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1例面颈部蜂窝织炎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并发症观察和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病情监测,重点加强对封闭式负压引流的管理。结果 患者经3次面颈部脓肿切排清创+封闭负压吸引,一次面颈部创面清创+取植皮术治疗后感染创面的坏死组织得到彻底清除,有效地控制了全身感染,创区皮片存活,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治愈后出院。结论 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面颈部蜂窝织炎安全,疗效满意。而围术期的精心护理,尤其是加强封闭式负压引流的管理和创面护理为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的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马红  黄建琼 《华西医学》2011,(10):1480-1481
目的总结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dr ainage,VSD)技术治疗电击伤创面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10月一2011年6月收治17例电击伤创面,采用改良VSD技术即在常规封闭引流装置的海绵中埋置留置针导管,并定时进行冲洗治疗的护理方法及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15例25处电击伤创面于安置改良VSD负压引流7~10d去除VSD泡沫,其创面清洁、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行二期植皮手术修交创面。1例1处创面安置改良VSD负压引流第2天出血,予以结扎止血、重新更换贴膜继续负压引流8d后植皮手术修交创面。1例1处创面采用改良VSD负压引流7d去除泡沫,仍有部分坏死组织及分泌物,予以再次扩创并重新采用改良VSD5d后植皮修复创面。结论改良VSD技术治疗电击伤创面能明显降低堵管概率,有效促进坏死组织充分引流,加快肉芽组织生长,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因引流管堵塞反复更换导致的费用增加。  相似文献   

6.
张兰 《当代护士》2010,(6):20-21
目的 探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技术对烧伤游离植皮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9月~2009年11月本科收治的70例烧伤游离植皮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VSD组38例,行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烧伤游离植皮术,常规组32例,行常规烧伤游离植皮术,局部加压包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伤口愈合时间.结果 VSD组较常规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和伤口愈合时间上均较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是治疗烧伤游离植皮术的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新型引流技术,用医用泡沫材料包裹多侧孔引流管,使泡沫材料成为引流管和被引流区使之与外界隔绝,接通负压源形成一个高效引流系统,是处理创面的全新方法。近年来,封闭式负压引流广泛应用于临床[2,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糖尿病足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试验组23例糖尿病足创面采用VSD技术修复创面。对照组为20例糖尿病足创面用常规换药法修复创面。结果经封闭式负压引流后,VSD组23例患者创面修复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74,P〈0.05)。换药组与VSD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39.8±6.3)d、(18.5±4.2)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SD用于糖尿病足,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开放伤及感染创面中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治疗骨科开放伤及感染创面的疗效及与常规换药的临床对比。方法将患者分为VSD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于清创术后予常规换药,VSD组于清创术后在创面覆盖VSD敷料,并予持续负压吸引,7—8d去除VSD敷料。比较两组的Ⅱ期手术处理时间、治疗后创面愈合、感染控制及住院时费用等指标,评估疗效。结果Ⅱ期手术处理时间、治疗后创面愈合、感染控制及住院时费用等方面在VSD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疗效疗效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法(VSD)应用于小儿躯干深度烧伤切痂后创面处理的效果。方法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对20例患儿躯干深度烧伤切痂后创面均采用VSD过度,4~6d后取头皮修复创面。结果20例患儿应用VSD负压引流创面4~6d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随即植皮再应用VSD负压引流,保护植皮创面,植皮全部成活。结论 VSD在小儿躯干切痂后创面覆盖效果好,植皮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各种深度创面的护理要点。方法 2009-10-2010-12对32例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各种深度创面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 32例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深度创面修复效果优良。结论手术后维持患者适当的体位,持续恒定的负压吸引,密切的护理观察、引流管管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营养支持和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简称VSD)技术通过多孔、富有弹性、无刺激的VSD敷料联合生物半透膜将创面密封,并通过负压引流管吸引创面;减少感染和换药次数,为这类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我科用VSD负压引流配合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后供区创面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了40例四肢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复术,皮瓣供区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患者,并对其进行VSD护理。 结果 通过对皮瓣供区的封闭式负压引流的专科护理,促进供区创面愈合;同时VSD的使用,减少了换药次数,便于护理操作,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结论 实施皮瓣供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及专科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创面愈合,节约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保证封闭式负压引流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了136例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患者出现的护理问题,包括VSD引流管漏气、VSD材料干结变硬、管道阻塞、疼痛、相关知识缺乏及继发性皮肤损害,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136例患者除2例无效自动出院外,全部治愈出院。其中28例使用VSD治疗7~13天后创面自行愈合,106例经VSD治疗长出新鲜肉芽后手术植皮愈合。结论护士在创伤护理工作中要不断总结,善于发现封闭式负压引流患者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问题,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也是护理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5.
引流是外科的基本技术之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近十几年来广泛应用于各种急、慢性伤口。1992年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博士首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 drainage VSD),用于四肢软组织创面的治疗,它能够彻底去除腔隙、创面的分泌物或坏死组织,促进愈合,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本院自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皮肤缺损2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阴囊坏疽的护理进行总结。方法对10例阴囊坏疽患者行手术清创并使用VSD护理的回顾,从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和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10例患者中8例使用VSD1次,行II期缝合创面愈合;2例由于创面皮肤缺损太大,使用VSD2次后,行腹股沟皮瓣转移覆盖创面后创面愈合。平均住院时间23d。结论应用VSD治疗阴囊坏疽的护理,减少了伤口换药次数和患者的痛苦,促进了伤I:1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地震伤员创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35例汶川地震伤员的临床资料,并与2008年1月1日至5月1日收治的采用常规治疗的同类型患者35例对照,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封闭式负压组伤员经治疗6—12天(平均7.5±1.8天)后,创面达到Ⅱ期闭合条件。创面全部治愈,其中植皮覆盖24处、Ⅱ期缝合4处、局部皮瓣转移修复5处、交腿皮瓣修复2处。与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在Ⅱ期缝合、植皮或皮瓣转移的时间、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期后续植皮疗效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能缩短创面Ⅱ期处理时间、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及材料耗费、有利于Ⅱ期所植皮片成活;在紧急情况下,VSD敷料及生物透性薄膜价格昂贵且有限,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应急治疗方法,且可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8.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近年来报道的新的创面处理方法,通过使用VSD可以促进创面愈合,我科应用VSD治疗处理急慢性创面35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是利用负压吸引装置与特殊创面敷料连接,间歇地或持续地在创面处产生低于大气压的压力,促进创面愈合的新颖的、日趋成熟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外将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应用于多种急慢性创面的治疗或促进移植皮肤的成活,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因为VSD引流管较多,需要多个VSD专用三通连接负压。2007--2011年,笔者利用三升袋Y型管连接VSD引流管和负压连接管,可取代专用三通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