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福定(RFD)致皮肤过敏少有文献报道。我院近7年来收治的230余例RFD应用者中见到一例,现报告如下: 某女,18岁,维族,学生。1986年4月18日因发热,咳嗽,胸片发现两肺阴影,痰抗酸菌阳性,诊断为,Ⅲ上中°/上集菌(+)进展期。投以异烟肼(INH)0.4 1/日,利福平(RFP)0.45 1/日,链霉素(Sm)0.75im 1/日。53天后因RFP暂缺,换用RFD0.15 1/日(长春市春城制药厂生产,批号850103),INH和Sm不变。用RFD后7天,患者自觉会阴部及大腿内侧搔痒烧灼不适。检查见局部皮肤稍红及抓痕,以扑尔敏0.004,维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前公认利福平(RFP)与异烟肼(INH)为结核杆菌的有效杀菌剂。国内研究又确认为1/3剂量的利福定(RFD)可收到与足量RFP相似的或稍强的治疗效果,且副作用小。因而当前的结核病治疗以利福霉素与异烟肼并用其他抗痨药物已形成一种必然的趋势。尤其在短化治疗方案中RFP与INH已成为两种不可缺少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3.
从1982年6月至1984年6月,我院治疗活动性肺结核 一般都采用异烟肼(INH),利福定(RFD),链霉素(SM)联合治疗,在联合治疗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了利福定对肝功的影响,现将其中住院治疗三月以上、肝功检查资料尚齐全的55例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初诊成人癫痫患者采用不同剂量左乙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 选取初诊成人癫痫患者120例分为三组,即小剂量组(n=40,初始给药剂量为250 mg/d),中剂量组(n=40,初始给药剂量为500 mg/d)和高剂量组(n=40,初始给药剂量为750 mg/d).对比治疗1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效果、不同时刻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1个月和6个月后,小剂量组总有效率均低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血清GFAP水平均与前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不同时刻,小剂量组血清GFAP水平均高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与中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均低于高剂量组的2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诊成人癫痫患者左乙拉西坦治疗的初始给药剂量500 mg/d和750 mg/d的临床效果和对GFAP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250 mg/d者,但500 mg/d初始给药剂量者的安全性更高,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疫苗不同剂量不同接种途径的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在健康成人进行不同剂量、不同接种途径的免疫效果。接种人数299人,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0.3岁。随机分成三组。试验结果:Ⅰ、Ⅱ、Ⅲ组在三针接种后的抗-HB_s阳转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94.1%,91.6%,91.3%;1:91.7,1:80.5,1:115.9;P>0.05。表明皮内减量组(Ⅱ、Ⅲ组)可以获得与皮下常量组(Ⅰ组)相似的免疫效果,是一种经济、有效,能满足更多人接种要求而又安全可行的免疫接种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不同辐射剂量对256层iCT肺实质灌注图像质量的影响,以期在尽可能低的辐射剂量下获得较佳的灌注图像.方法 应用Philips Brilliance 256层iCT对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肺实质灌注扫描.将志愿者随机分为6组:第1~3组,管电压120 kV,管电流分别为200 mAs、100 mAs、50 mAs;第4~6组,管电压80 kV,管电流分别为200 mAs、100 mAs、50 mAs.对各组剂量获得的肺实质灌注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定性和客观定量评价并计算各组单次辐射剂量.应用SPSS18.0软件,采用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主观评价:组1与组2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677);组2与组4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98);组3、4、5两两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1~5各组与组6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客观评价:组1与组2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409);组3、4、5两两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1~5各组与组6之间 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辐射剂量:单次平均辐射剂量由高至低依次为:13.3 mGy(组1),9.4 mGy(组2),3.8 mGy(组4),3.3 mGy(组3),1.9 mGy(组5),1 mGy(组6).所以,组1、2图像质量最好,但平均辐射剂量高;组3~5图像质量中等,两两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其中组5的平均辐射剂量较低,与组3、组4相比分别降低了42.4%、50%的辐射剂量;组6的平均辐射剂量最低,但其图像质量最差.结论 用256层iCT进行肺实质灌注成像,在兼顾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前提下,组5(80 kV,100 mAs)为最佳扫描方案.  相似文献   

7.
131I治疗格雷夫斯病(GD)的疗效和安全性等已得到国内外学者认可,但对具体治疗剂量的选择仍然存在一定争议。治疗目标不同,剂量选择方案也不同。国内学者多选择计算剂量法与个体化相结合的方案,国外学者多选择固定剂量方案。笔者就国内外 131I治疗GD的剂量确定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血液灌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46例,都给予血液灌流,按照是否采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比较两组治疗第1、3、5 d 时的动脉血气分析、呼吸参数、胸部 CT 检查及预后生存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自主呼吸频率( RR)与潮气量(VT)、呼气末正压(PEEP)、X 线胸片改变等均有改善(P ﹤0.05),但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病例平均存活时间延长(P ﹤0.05);而两组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和多器官衰竭(MOF)的情况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血液灌流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氨溴索,可明显改善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多层CT辐射剂量与防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多层CT(MDCT)可进行快速扫描和大范围容积扫描。与单层CT(SDCT)相比,MDCT特有的参数可能增加或减少受检者剂量。早期研究表明MDCT所致受检者剂量高于SDCT,但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两者剂量相似甚至MDCT的剂量较低。多层CT主要依靠CT的合理使用来降低辐射剂量。CT检查正当化判断是临床医生与放射医师共同的责任。扫描参数应根据扫描指征、受检者体形、年龄及扫描范围设置,并使用自动曝光控制等降低辐射剂量的技术。对临床医生和CT工作人员进行CT辐射防护培训有助于CT检查正当化及扫描方案与辐射剂量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0.
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国内外许多国家已对军队实施重组酵母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但推荐的标准剂量有较大差别 ,按 0、1、6个月免疫程序 ,国内普遍采用 3次 5 μg方案[1] ,欧美国家则采用 3次 2 0 μg方案[2 ] 。为探讨适合我军入伍新兵的合适剂量 ,我们对 5 μg、10 μg、15 μg、2 0 μg四个剂量组的免疫效果进行了对比 ,发现随剂量增加 ,抗 HBs转阳率及平均滴度亦升高。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2 0 0名 ,年龄 17~ 2 0岁新入伍士兵 ,均为男性。HBsAg、抗 HBs及抗 HBc均阴性 ,丙氨酸转移酶正常。随机分为 5 μg、10 μg、15 μg、2 0 μg各5 0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迭代算法对超低剂量CT肺部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方案对胸部仿真体模行CT扫描。超低剂量方案:管电压分为80和100 kV组,每组分别采用10、15、20、25、30 mAs扫描。常规低剂量方案:120 kV、30 mAs。各方案均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组)和迭代算法重建(迭代组)。比较各方案的肺组织噪声和有效剂量(E)。结果 管电流和管电压一定时,迭代组的肺组织噪声均低于FB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2~8.070,P<0.05)。管电流一定时,80 kV时FBP组的肺组织噪声均高于100 kV时FBP组,80 kV时迭代组的肺组织噪声均低于100 kV时FB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39~7.841,P<0.05)。与常规低剂量方案FBP组相比,各超低剂量方案FBP组的肺组织噪声明显增加,80 kV时10、15、20 mAs迭代组的肺组织噪声明显增加,100 kV时15、20、25、30 mAs迭代组的肺组织噪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40~23.028,P<0.05)。80 kV时25、30 mAs和100 kV时10 mAs迭代组的肺组织噪声与常规低剂量方案FB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0 kV时25、30 mAs和100 kV时10、15、20、25、30 mAs的E较常规低剂量组分别降低了75.9%、71.0%、79.8%、70.4%、60.3%、50.2%、40.0%。结论 超低剂量方案(100 kV、10 mAs)迭代算法组的图像质量与常规低剂量方案FBP组相当,且辐射剂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低剂量CT扫描方案(Sn100 k V)在肺小结节术前带钩钢丝定位术(hook-wire localization,HWL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88例术前HWL的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标准剂量CT扫描方案组(A组:管电压110 k V,管电流50 m A,n=44)或超低剂量CT扫描方案组(B组:100 Sn k V和固定96 m A,n=44)。统计和比较两组间的定位成功率,并发症和辐射剂量。结果两组患者HWL定位的符合率均为100%。与A组相比,B组的CTDI_(vol)值(P 0.001),总DLP值(P 0.001)和ED值(P 0.001)均明显减低。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低剂量CT可以显著减低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且不影响HWL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离体头颅标本牙齿CT扫描探讨管电流自动调节(CARE Dose 4D)技术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对10具防腐固定离体头颅标本牙齿分别行A、B组方案扫描。A组采用常规扫描(100 k V/150 m As),B组行CARE Dose 4D扫描,其余扫描参数同A组。比较2组的辐射剂量及图像的平均CT值、噪声、SNR、对比噪声比(CNR)、主观评分等。结果:2组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组比较,B组有效剂量降低15.26%。2组图像的平均CT值、噪声、SNR、CNR及主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离体头颅标本牙齿CT扫描,运用CARE Dose 4D技术可降低扫描辐射剂量、保障图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双标记水法实验方案在测量20 d能量消耗时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18名受试者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普通剂量(A组)、追加服用(B组)、增加剂量(C组)3种实验方案对其20 d(其中前15日为卧床状态)能量代谢进行测量。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人体健康系列第三部分"中对实验结果判别标准进行可靠性判断。结果普通剂量组20 d尿样同位素丰度及原子比浓度均达不到标准,15日尿样结果各项判别标准均达标;追加服用组和增加剂量组20 d尿样结果均符合各项标准。结论使用双标记水法测量20 d人体能量代谢时,可以使用追加服用次数或者增加服用剂量的方法,不能使用普通剂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低曝光剂量对CT检出肺结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剂量扫描对CT检出肺结节的影响。方法 选择肺转移瘤 2 6例 ,分别应用 195mAs / 6.5mm(剂量 /层厚 ) ,195mAs/ 3 .2mm ,5 0mAs/ 3 .2mm ,3 0mAs/ 3 .2mm 4种方案扫描肺部 ,统计在不同曝光剂量条件下检出的肺结节的数量、大小、部位。结果  195mAs/ 3 .2mm ,5 0mAs/ 3 .2mm ,3 0mAs/ 3 .2mm组之间的肺结节检出数在总体上无显著差异 ,但按肺结节大小分类分析时 ,随曝光剂量的降低 ,对 <2mm和 5mm的肺结节的检出数有所减少 ,并且低剂量下 ,图像噪声明显增加。虽然 3 0mAs/ 3 .2mm组的图像噪声比 195mAs/ 6.5mm的明显高 ,但对肺结节的检出数明显高于 195mAs/ 6.5mm组。结论 总的来说 ,减低曝光剂量 ,图像噪声增加 ,图像质量下降 ,伪影可以掩盖细小肺结节 ,但在一定范围内适当降低曝光剂量 ,对肺结节的检出数无显著影响。低剂量薄层厚扫描筛查肺结节优于常规剂量常规层厚扫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头颈联合动脉成像时扫描参数和对比剂剂量的最佳匹配方案. 资料与方法 对60例无头颈部动脉系统疾病的志愿者按扫描参数和对比剂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A(螺距1.109,球管旋转时间0.5 s,触发点设在肺动脉主干,对比剂剂量40 ml) 、B(螺距0.891,球管旋转时间0.75 s,触发点设在主动脉弓降部,对比剂剂量70 ml)两组,比较两组的成像质量. 结果 A组显示双侧颈总动脉起始段和椎动脉起始段优于B组(P<0.05),而显示双侧颈总动脉分叉段、颅内动脉及其分支、椎动脉中段两组无差异(P>0.05), A组对防止颅内静脉的过度显影优于B组. 结论 64层螺旋CT头颈联合扫描CTA选择合适的参数对获得较好的图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胸部扫描过程中调整了扫描的参数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材料和方法:将120例胸部多层面CT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2组,对照组63例,实验组57例.CT扫描采用GE lightspeedQX/I多层螺旋CT机,对照组扫描参数为管球电压120kV,电流300mA;实验组扫描参数为管球电压120kV,电流30~50mA,并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CT图像质量无显著差异,均达到诊断要求.对照组与实验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平均值分别为9.8 mGy,1.1 mGy,实验组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低剂量扫描技术可减少对患者的照射剂量,且能达到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CR与非晶体硅DR在胸部摄影中入射剂量的差异,探讨两者最优化曝光剂量.方法 应用CR、DR分别别胸部模体行不同入射剂量曝光成像,记录模体表面入射剂量,用CDRAD2.0评估软件计算模体影像图像质量因子反数值IQFinv.CR组、DR组图像IQFinv差异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CR组、DR组各自图像IQFinv与入射剂量的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应用ROC曲线分析获取两组最佳图像IQFinv值,并换算曝光剂量.结果 CR和DR组入射剂量和图像质量IQFinv值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893、0.848,P<0.01),并存在线性回归.CR和DR组IQFin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5,P<0.05).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0.893,P<0.001),最佳IQFinv值为3.55.结论 CR、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均随着入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入射剂量相同时,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优于CR;在获得相同的图像质量时,与CR相比应用DR可大大降低被榆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9.
CR与非晶体硅DR胸部摄影曝光剂量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CR与非晶体硅DR在胸部摄影中入射剂量的差异,探讨两者最优化曝光剂量.方法 应用CR、DR分别别胸部模体行不同入射剂量曝光成像,记录模体表面入射剂量,用CDRAD2.0评估软件计算模体影像图像质量因子反数值IQFinv.CR组、DR组图像IQFinv差异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CR组、DR组各自图像IQFinv与入射剂量的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应用ROC曲线分析获取两组最佳图像IQFinv值,并换算曝光剂量.结果 CR和DR组入射剂量和图像质量IQFinv值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893、0.848,P<0.01),并存在线性回归.CR和DR组IQFin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5,P<0.05).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0.893,P<0.001),最佳IQFinv值为3.55.结论 CR、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均随着入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入射剂量相同时,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优于CR;在获得相同的图像质量时,与CR相比应用DR可大大降低被榆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大剂量雌激素用于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行剖宫产术后发生晚期产后出血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有7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大剂量雌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阴道流血症状改善时间与阴道流血症状完全停止时间均要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93.0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是77.78%,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7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8.33%,组间比较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剂量雌激素用于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能够获得显著临床效果,可明显加快患者康复,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