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对麻疹疑似病例作出科学诊断。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 1992年以来收集到的187例麻疹疑似病例检测IgM抗体阳性率为45.5%,其中2~6岁阳性率最高(52.6%),19例麻疹疑似病例进行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20.1%,说明麻疹疑似病例中有相当部分为风疹病例。阳性病例中无免疫史的占21.2%。结论 麻疹疑似病例不能单以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应通过实验室检测IgM抗体才能准确诊断。进一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是防止病例发生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86例儿童麻疹发病特点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我院近年儿童麻疹发病特点,探讨早期诊断麻疹的实验室方法.方法对2003年确诊的86例麻疹患儿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留取的咽拭子、新鲜尿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麻疹病毒N基因相关片段,静脉血标本用传统的ELISA方法检测麻疹病毒IgM抗体,并对两种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外地打工人员子女为主要患病人群,1岁以内婴儿发病率居各年龄段发病率之首,轻型和不典型病例增多,重症和死亡病例减少.在病程早期,麻疹病毒N基因相关片段检测阳性率为87.5%(28/32),MV特异性IgM阳性率为67.9%(19/28),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近年儿童麻疹发病有其新特点.用RT-PCR方法检测麻疹病毒N基因留取标本方便,无痛苦,在病程早期即可检测到,且单份标本就可进行检测,故在麻疹早期,对不典型麻疹病例检测麻疹病毒N基因较检测MV特异性IgM更有助于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惠州市麻疹患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文芳  张健  刘燕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590-1591,1582
目的 了解惠州市麻疹病例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发病原因。方法 对2003~2005年收集的390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再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76.6%,合格标本采集率34.1%。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麻疹IgG抗体阳性率64.9%;出疹与采血间隔天数长,IgG抗体阳性率和GMT高,≤1岁组病例IgG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最低。结论 麻疹发病主要原因是未接种麻疹疫苗(MY)和接种后原发性免疫失败,提高血清样本采集率和开展风疹血清学鉴别诊断是惠州市加强麻疹实验室监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539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麻疹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与风疹之间的血清学鉴别诊断。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39例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539例麻疹疑似病例中7岁前发病占61.0%,而20岁以后发病仍占25.0%。麻疹IgM阳性率为82.6%(445/539),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1.1%(6/539),以麻疹为主。各年龄组麻疹IgM抗体检测阳性率经2χ检验(2χ=2.895,P=0.576),无统计学意义。在出疹后第2天前(0~1d)采集的血清标本其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72.9%,从出疹后第3天至14天(2~14d)采集的血清标本其麻疹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88.4%,两者之间经2χ检验有统计学意义(2χ=21.08,P<0.001)。结论本地发热出疹性疾病以麻疹为主;发病年龄分布主要在7岁前,而20岁以后仍然占相当大比例,值得注意;采血时间与检出率密切相关;仍然有16.3%的疑似病例未经过实验室确诊,应提高麻疹实验室诊断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敏感性,建议采集双份血(即采集急性发病期及恢复期血清),对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检测阴性结果的病例,再进行双份血IgG测定,以提高麻疹疑似病例确诊性。  相似文献   

5.
栾相明  姚治安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1):1173-1174
目的了解大武口区确诊麻疹病例的特点。方法本地麻疹主动监测系统发现的所有疑似麻疹病例出疹后3 d静脉血5 ml,离心后取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SIA)检测人麻疹病毒IgM(MVIgM),阳性者即为麻疹确诊病例,并对确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共报告170例疑似麻疹,确诊55例,以症状不典型、成年发病为主,多为流动人口,无免疫史或不详,8月龄初免前发病增多。结论开展麻疹疫苗的接种、对育龄妇女开展孕前麻疹疫苗的接种,是消除麻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甘肃省麻疹发病状况,给今后控制麻疹工作提供依据,对2003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2003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631例.确诊病例1612例,报告发病率为6.24/10万,连续2年发病率呈下降。但麻疹发病呈散发和爆发并存的模式,爆发病例占总发病数的34.18%。麻疹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确诊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55.09%,无免疫史者占10.86%,免疫史不详者占34.00%。发病主要原因是部分地区麻疹常规免疫工作未落实,爆发疫情不能及时报告、及时检测。应在加强麻疹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的同时.在重点地区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同时提高接种质量,加强疫情报告。各市(州)要逐步开展麻疹IgM检测.提高检测灵敏性,积极采取措施控制麻疹爆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92例麻疹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04年7月-2006年7月2年间临床诊断为疑似麻疹的所有个案资料血样,进行麻疹IgM和风疹IgM检验。结果麻疹IgM阳性30例阳性率为32.6%,风疹IgM阳性2例阳性率为2.2%,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90%位于16岁-35岁之间,男女比例1:1.73,发病季节以眷夏季为主。80%病例发生在4-7月份。鲒论进行发病者以成年人为主,临床表现容易与其它出疹性疾病混淆,疑似病例的误诊率较高,影响了传染病统计的准确性,不排除有些临床医生因担心传染病漏报要承担责任,而放宽了疑似病例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海南省麻疹监测结果,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家统一的麻疹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工作,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Epiinfo软件分析监测结果。结果海南省21302~2006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麻疹疑似病例2550例,确诊麻疹病例2130例,确诊率为83.5%,年均发病率为5.3/10万,病死率为0.05%。监测系统报告病例数均大于大疫情报告数,采集疑似病例血标本1121例,采集率为44.0%,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61.1%,风疹IgM阳性率15.6%。发病以散发为主,局部暴发点同时存在。3~7月为高发季节;发病以15岁以下少年儿童为主,占85.3%,其中8月龄~6岁占48.0%,7~15岁占37.3%;无麻疹疫苗(简称M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儿童占83.3%。结论海南省2002~2006年麻疹监测系统保持较高敏感性,21302~2006年海南省麻疹发病处于低流行水平,无MV免疫史的少年儿童是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固原市麻疹疑似病例早期IgM抗体检测情况,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市5县(区)送检的每1例麻疹疑似病例早期血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2008年麻疹IgM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于2007年,55.7%vs 13.56%,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率较低,病例呈散在性分布,发病高峰仍为冬春季节。结论进一步加强常规免疫服务质量、提高接种率,才能保证逐步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2-2012年台山市麻疹流行情况,为预防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12年台山市麻疹疑似病例,采用ELISA法进行麻疹病毒血清IgM抗体检测,并对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2-2012年台山市共采集了疑似麻疹病例血清标本177例,麻疹病毒抗体阳性率为53.7%(95/177);病例以8月龄~、5~岁和大于2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20.0%、37.9%和28.4%。结论2002-2012年台山市麻疹疫情下降明显。病例主要为8月龄一和大于20岁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麻疹疑似病例进行血清学诊断,适用于麻疹的早期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为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获法检测麻疹IgM抗体。结果 麻疹疑似病例样品共检测56份,其中阳性34份,阳性率65.27%,表明出现症状般似病例麻疹检出率较高。2004年疑似病例麻疹阳性率高达81.82%,麻疹疑似病例1~7岁共检测35份,其中阳性19份,阳性率61.92%。8~14岁共检测21份,其中阳性15份,阳性率70.37%。2004年阳性率最高:1~7岁阳性率为80.00%,8~14岁为83.33%。结论 农村地区麻疹疫苗接种率和复种率低是重要原因,对农村人群要实施强化免疫,提高免疫覆盖率是控制麻疹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并探讨麻疹病毒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验措施及其检验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疾控中心接到各辖区内上报的160例疑似麻疹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集咽拭子、血液标本送检,咽拭子采取PCR检验,血液标本采取ELISA法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对麻疹病毒的检测结果 .结果160例疑似麻疹病例中,经两种方法检测后排除23例风疹病毒阳性病例,剩余137例病例中,发病后4 d内,PCR检验对麻疹病毒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法检验(80.28%vs 60.56%,P<0.05),而在发病4天后,PCR检验对麻疹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与ELISA法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82%vs 78.79%,P>0.05).ELISA法检验结果为阴性而PCR检验为阳性的病例中,其检测时间多分布于发病后1~4 d内.结论 在麻疹病毒的病原学检测中,PCR检验可对早期麻疹患者进行诊断,还可对早期ELISA法诊断为阴性的患者进一步诊断,可有效减少漏诊,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计划免疫的实施 ,麻疹发病率降低到一个较低的水平。但近年来 ,山东胜利油区麻疹流行。风疹病毒感染发病容易和麻疹病例混淆 ,为了确诊病例 ,搞好传染病管理 ,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对 2 0 0 2年流行的疑似病例收集疫情 ,采集的血清样品进行麻疹IgM抗体和风疹IgM抗体检测 ,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血清来源2 0 0 2年 1~ 6月份胜利油区麻疹流行的社区麻疹可疑病例的送检血清 ,共 73例。1 2 血清抗体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血清麻疹IgM抗体和风疹IgM抗体。麻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摸清麻疹爆发的原因及发病特点,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抗体,风疹IgM抗体检测,同时,对孕妇血清标本进行IgG抗体检测。结果408例麻疹疑似病例IgM抗体阳性率为91.18%,风疹IgM抗体全部阴性,0—10、20—30岁年龄组发病较高,分别占45.71%(170/372)、30,38%(113/372)。性别上总体无显著性差异,但20—25岁年龄组,女性发病较高,其发病比例,男女之比为1:2.9(14/41),同时,在疫区采集的未发病的孕妇血清标本,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仅为25%(7/28)。结论应加强0—10、20—30岁年龄组、尤其2岁以下幼儿和育龄妇女的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其次,应加强基层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确保麻疹疫苗的接种质量。同时也要加大麻疹保护性抗体的监测力度,随时掌握全市不同年龄组人群的麻疹免疫水平,为制定全市的麻疹免疫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规律,为疫情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监测方案建立乙脑专病监测系统,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既往乙脑高发的东方市作为乙脑宿主、媒介监测点,在全省范围内监测乙脑病例,采集疑似病例和宿主血清用ELISA法检测乙脑IgM抗体,用Excel进行资料分析。结果2006年监测报告乙脑疑似病例83例,确诊16例,发病率为0.19/10万,病死2例,病死率为12.5%,确诊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无临床确诊。全年发病高峰为双峰。病例均为12岁以下儿童,最小2岁,男女之比为4.3:1。病例中有乙脑免疫史仅占6.25%,乙脑疑似病例血标本采集率为96.4%,IgM抗体阳性16例,阳性率为21.05%,发病5—8d后阳性率最高,为46.4%,双份血阳性率为显著高于单份标本(X^2=136.9,P〈0.01);捕捉蚊媒,三带喙库蚊占64,62%,平均密度为16.79只/人工小时,宿主猪总感染率为67.95%,人群发病曲线与媒介密度相一致,发病高峰较媒介密度高峰后推半个月。结论海南省存在乙脑高流行的自然环境,乙脑疫苗免疫是保护易感人群最有效措施,开展监测能及时提出乙脑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6.
平顶山市2001~2005年麻疹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平顶山市近年麻疹实验室监测情况。方法 麻疹血清学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捕捉法检测麻疹IgM抗体。结果 5年共计报告麻疹病例1326例,采集麻疹疑似病例血清731例,实验室确诊365倒,主要分布在全市10个县(市)区。呈高度散发与局部爆发并存的流行病学模式,检测爆发病例共233例,占全部病例的31.9%。3-6月为高发。麻疹发病最小年龄为4个月龄。最大50岁,主要集中在7-15岁的中小学生。结论 检测麻疹IgM抗体对爆发点的快速确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起到关键作用,要着重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覆时性和接种质量,加强麻疹的常规免疫、强化免疫,适时开展学龄儿童的强化免疫,预防和控制麻疹的爆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2001年收集的疑似麻疹病便的血清标本及咽拭予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从病原学和血清学探讨。方法 对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IgM抗体检测和麻疹病毒分离的检验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与疫苗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1年全省共收集疑似麻疹病例血标本65份,麻疹IgM抗体阳性42份,阳性率为64.62%。收集咽拭予标本19份,分离出麻疹病毒5株,阳性率为26.32%,经基因序列分析,均为H1基因型。检测10份麻疹疫苗效价、平均滴度在4.151LgTCID50/1.0ml,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格指标。结论 2001年我省的麻疹病例主要以14岁以下儿童为主,引起暴发的毒株为本土毒株,尚未发现有外来毒株引起的病例。建议健全麻疹监测系统,加强麻疹基础免疫。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2019年张掖市麻疹网络实验室血清学检测数据的分析,评价实验室的运转情况,为麻疹、风疹的疫情监测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方法对2019年张掖市6个县区送检的麻疹、风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IgM抗体检测。检测结果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9年张掖市共检测麻疹、风疹疑似病例标本154份,标本采集合格率100.00%。其中麻疹IgM抗体阳性4份,阳性率2.60%,不同月份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60,P0.05);风疹IgM抗体阳性79份,阳性率51.30%,不同月份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66,P0.01)。2019年麻疹、风疹的高发病期为4—6月,发病数占疑似病例总数的40.91%。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风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3∶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7,P0.05)。11~20岁人群为风疹的主要发病人群,占阳性病例总数的79.75%。风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主要为高台县和临泽县户籍病例,分别占阳性病例总数的56.96%和35.44%;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全部为有免疫史病例。风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主要为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病例,占阳性病例总数的65.82%。结论 2019年张掖市麻疹主要是散发流行,发热伴出疹病例暴发流行主要为风疹,排除病例71例,发病人群主要为11~20岁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2019年张掖市麻疹网络实验室运转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解咸阳市麻疹流行特征,方法 对咸阳市2003—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MSS)运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三年全市(MSS)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243例(临床诊断282例,实验室确诊620例,实验室排除病例341例。),比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NDRS)高出8.84%。病例分布广泛,呈散发和爆发并存的流行病学模式,局部地区麻疹爆发影响着全市的发病水平。3—6月为麻疹高发季节,病例主要集中在0-5岁占53.29%。24.17%的报告病例无免疫史,39.36%免疫史不详。结论 分析报告病例的年龄和免疫史状况说明,麻疹疫苗(MV)的初种和复种需加强,对重点地区和人群应开展MV的后续强化免疫。改进和提高MSS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南昌市2007年麻疹疑似病例麻疹IgM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盈  周顺德 《中国热带医学》2009,9(2):345-345,360
目的了解南昌市2007年麻疹疑似病例IgM抗体阳性率及麻疹流行现状,为制定控制麻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M抗体,对其中麻疹IgM抗体阴性标本测定风疹IgM抗体,所得数据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南昌市2007年122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中,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42.6%;70份麻疹IgM阴性标本中,检出风疹IgM抗体阳性14例。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3-6月份;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8月龄和〉15岁大年龄组阳性构成比较去年均有所增加。结论提高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重点加强大年龄组人群的强化免疫,在消除麻疹阶段应注意控制风疹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