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針灸疗法已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后疼痛,取得效果。我们以針刺束骨穴治疗肛門术后疼痛共12例,現將临床材料,整理报导。針刺方法穴位:束骨穴位于足小趾外侧本节后,赤白肉际陷中,属足太阳膀胱經俞穴。針刺深度:刺一寸深。(按一般文献記載为2—3分深) 手法:捻轉泻术,結合留針30分钟。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63年1月至1964年6月,进行針刺引产40例,有37例成功,現将临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引产对象:妊娠超月及第一产程过长的产妇。我們治疗的以妊娠超月者为多。針灸穴位的选用和手法: 1.穴位:一般采用合谷,三阴交(双側);如进行第二次針灸者,三阴交即改为足三里。 2.手法:用强刺激持续捻轉五分钟。产妇有宮縮和胎动增剧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产后奶汁不下或奶汁过少采用針灸下奶,在許多文献报导中已肯定了疗效。但是,应用針刺退奶,仅见于1959年延安县医院妇产科一份报道。我們从1963年至1964年6月共遇到七例,并单純的采用了針刺治疗,效果滿意,现介紹出来供参考指正。針刺手法采取捻轉进針,待患者有酸、麻、困胀或触电样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感应时,則持續捻轉30秒钟后,随即留針30分钟,在留針过程中,每隔10分钟捻轉一次,以加强刺激。起針时搖大針孔緩慢退出,不閉其孔。一天一次,直至痊愈为止。疗效分析本文介紹七例,经針刺治疗1—11次,平均观察11天,效果显著。詳见下表:  相似文献   

4.
我院儿科于1964年5月間收治磷化鋅中毒16例,其中有4例后期发生急性尿潴留,經針刺后,效果滿意,特介紹以供参考。穴位操作与結果: 我們采用关元、三阴交、气海、足三里等四穴。均以中度刺激,留針5—10分钟,每隔1—2分钟,捻动及重度雀啄一次,于出針后约5—10分钟,四例均能自解小便,最少者小便200毫升,多者竟达600毫升左右。病例介紹: 郑××,男,6岁,住院号3104,以誤服  相似文献   

5.
我們在1963年共遇到神經性皮炎患者5例,其中男3人,女2人。年龄在30~50岁之間。病程为3年的2例,余3例分別为2月、2年、10年。患处均在頸部,病損大小自3×4至19×6.5厘米不等。曾用过外用药、封閉或其他理疗等治疗无效或愈后又复发。我們采用針灸治疗后,一般3~5次,多至20次,均获治愈,近期效果滿意,茲将治法簡介如下: 1.針法:①用毫針刺通里(双),針入1~1.5寸,針尖透向心包經,用泻法,不留針。②用梅花針扣打皮肤損害边緣,逐漸向中心移动,刺激量以輕度出血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对于不同病因导致的失音症,应用通里穴针刺治疗,颇有疗效。所治21例均经耳鼻喉科检查确诊,其中急性喉炎5例,余为声带小结、声带闭合不好、癔病失语等。经1~30次治疗,痊愈19例,好转2例。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取穴:主穴:通里(双)。配穴:外感时邪配外关、风池;肝郁气滞配太冲,合谷;思虑伤神配内关、三阴交;肺肾阴虚配太渊、太溪。操作方法:腕后1寸处取通里穴,用30号1寸不锈钢毫针,直刺0.5—0.8寸,小幅度连续行针1—2分钟,出现针感后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左右行针1次。每日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根据病情,针刺通里穴的同时,可配取其它穴位,加强疗效。 [典型病例]麻×,男,20岁。失音1周余。一周前因琐事与他人争执后,突然声音不扬,甚则声音  相似文献   

7.
暈針是針灸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反应。处理不妥,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偏差。我們对于暈針的处理,采用“压舌开窍法”,获得良好的效果。茲介紹如下: 方法: 压舌板一块(需質地坚靭),消毒备用。患者出现晕針先兆时,可将針取出,然后用舌板伸入患者口腔,直至咽头,使产生嘔噁感。一股1—3次卽能使患者舌、唇、面色转红,自觉症状恢复。牙关紧閉者,可先用指針法,搯下关,頰车、合谷等穴,使牙关略松,再施行本法。讨論: (一)我們观察到,針刺后舌質灰白无华是暈針先兆,此与內經“心在窍为舌”的理論,有密切联系。因此,我們預防暈針,首先是观察患者  相似文献   

8.
短篇报道     
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85例。取穴:主穴:人中、后溪;辅穴:肾俞、委中。凡确诊为急性腰扭伤者,即快速进针人中、后溪穴,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准。体质强者,采用捻转提插强刺激,留针15分钟,人中穴每隔3分钟强刺激一次,后溪穴每隔1分钟强刺激一次。在针刺捻转提插  相似文献   

9.
一、治疗方法:取穴乳泉(双)、少泽(双)、膻中。乳泉穴位在腋窝横紋前端,极泉穴前五分,胸大肌下緣处。針刺时,令患者仰臥,裸胸,两臂向头上举。針乳泉穴用29~30号长2~2.5寸的不绣鋼針从腋下横紋前端,胸大肌下緣斜刺入,針尖向天突穴,針身从胸大肌以下肋骨以上通过(勿刺入肋间或胸腔),用捻轉雀啄术,边捻边啄,令乳上胸肌下有麻胀感觉。針少泽、膻中穴时用五分长的針,行平补平泻手法。以上三穴同留針20分钟,每5分钟行針一次,每次必須使胸部有麻胀感。每日針刺一次。  相似文献   

10.
我科应用針刺疗法治疗多种耳鼻咽喉疾病,其中有急性扁桃炎84例,茲将临床观察,作一分析报告。我們对每一病例,均于两侧合谷与頰車穴位同时施行針刺,不加灸术;少数病例,加取两侧复溜、足三里或照海。留针时間为5—10分钟;以咽痛程度之輕重而定。为了确定疗效,在治疗过程中除行針刺及給复方硼砂漱剂外,一律不用任何藥物疗法(少数病例,对針刺疗法发生怀疑,不願接受,为了取得合作与信任,乃給服維生素丙片,一日三次每次100毫克)。  相似文献   

11.
我院針灸科采用单刺四神聪穴治疗癲癇病三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治疗的病例看来,用单刺四神聪穴确能加速症状的好轉,縮短治疗日期。茲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这三例患者是經我院儿科依据发作病史診断为癲癇症,曾經用各种药物治疗无效,轉来我科。患者病史最长者八年,最短者一年。发作时立即丧失意识和昏瘚,呈现强直性的痙攣、眼斜、口吐涎沫、咬舌等症状。每次发作时約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觉醒,发作次数不等、一般一月发作2—3次、其中一例每日发作2—3次,患者多在白天发作、有时夜間也发作。二、經穴定位:四神聪穴是經外奇穴中的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巡回医疗中,曾遇到7例頸后多发性疖肿,我們采用針刺与拔罐疗法,結果7例疖肿完全治愈。針刺穴位手法和拔罐方法采用大椎穴,用15-20号針,持消毒針与皮肤成45度角,捻轉进針,刺入3-5分深,有酸麻感觉后即退針。手法用泄法,即大指后退、食指前进。疖生在头頸部則針尖向上刺,疖生在臀背部則針尖向下刺。退針后立即于針刺口处拔罐,留罐5-10分钟起罐,可有少許出血。  相似文献   

13.
治法(一): 取穴:鸠尾,在腹中线上,脐上7寸。刺法:局部常规消毒,选用3~4寸毫针快速直刺进针,进针向膻中方向透刺,行中强刺激,捻转3~6分钟,勿提插,留针15分钟。治法(二): 取穴:胆囊穴,阳陵泉穴下1寸左右之压痛点最明显处。刺法:取右侧胆囊穴,用毫针刺入2~3寸,采用强刺激手法,针感传至上腹部效果最佳,留针10~15分钟。其间行针2~3次。治法(三): 取穴:太冲穴,在足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相似文献   

14.
急性腰扭伤是骨伤科常见病.笔者用双手同刺睛明、至阴穴治疗本病20例,取得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令其患侧下肢呈90°屈曲,脚掌平放床面,术者左右手各持0.5寸针,右手刺睛明,左手刺至阴(皆患侧),同时刺入(如无双手进针之技,也可采取2人同刺).得气后,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进行中等刺激或强刺激.在进行刺激时,嘱患者活动腰部;对活动受限严重者,医者以左手或右手托住患者腰部,助其上下左右活动.活动度以患者能忍受为限.行针1—3分钟,留针20—30分钟,隔日一次.〔治疗结果〕20例中,一次治愈11例,2次治愈5例,3次治愈3例,1次好转1例(因工外出停止治疗).[典型病例]于××,男,29岁.劳动中因搬物不慎腰被扭伤已2天,右侧腰部疼痛明显,不能转侧,经多种方法治疗,未见好转,检查:符合急性腰扭伤证候.治疗:术者左右手各持1针,同时在患侧睛明、至阴穴刺入,每3—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們采用針刺疗法,治疗腱鞘囊肿收到了較为满意的效果。針剌方法:按針灸操作常規将針和局部消毒后,先用三稜針或縫衣針刺入囊肿中央,以穿破为度,挤出胶样粘液(如一孔挤不净,可再穿一孔,以挤凈为度),然后在囊肿的边緣稍外側刺入4—6針(針数根据囊肿大小而定,我們称为围針法),針尖斜向囊肿的中央,留針40分至一小时,中間捻針1—2次,隔日針一次。复診时,如还有胶状粘液,亦可再排一次(一般一次即可排尽),至排完后,单用围針法即可。  相似文献   

16.
笔者采用针刺足三里、内关穴治疗持续性膈肌痉挛症13例,均获痊愈。针法:针尖斜向躯干部进针,内关刺5—8分深,足三里刺1—2寸深,均用强刺激手法,留针15—30分钟,每5分钟捻转提插一次。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70例中,男性45例,女性25例;7岁~10岁者20例,11岁~20岁者46例,21岁一26岁者4例。 2 治疗方法 取穴:关元、中极、肾俞、双侧三阴交。 针刺:用中,强刺激,对腹部穴位使针感传导到阴部,刺激角度宜直刺或微向下斜刺,双侧三阴交穴,针感向上方传导至膝盖以上为宜,每穴留针10分钟。艾灸:用艾条在以上各穴分别灸3分~5分钟,以皮肤微红为止。 3 治疗结果 在本组7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者67例,显效2  相似文献   

18.
七星針和梅花針,都称丛針;丛針的針刺和“內經灵枢官針篇”的“半刺”相仿,所謂“浅內而急发针,无針伤内,如拔毛状”,是也。我們用丛針治疗高血压症的方法,是单在病人的脊柱两側:是太阳膀胱經第一行俞穴线及俞穴綫以內接近交感神經节的表面定位处;轻巧灵活的运用腕力,把七星針叩打在皮肤面上,不要深刺,也不要出  相似文献   

19.
(一)治疗瘧疾最有效的穴位要数大椎、陶道、間使。次要的穴位如合谷、太冲、申脈。其次如三阴交、脾俞,委中等。可以根据临床症狀,适当选用。 (二)治瘧的針灸法則,要根据不同的体質,不同的症狀和不同的时間,給予适当的刺激。一般的銳:大椎、陶道宜隔姜灸或用温針灸(每灸五——七壯。3—5分鐘)。间使、合谷、太冲宜輕刺激,留針30—60分鐘左右。脾俞肝俞宜針灸并用。其他各穴,可灵活采用。如发热多时,必重刺合谷、复溜,以洩热;并加委中出血。久瘧内伤,肿俞、肝俞、章門等穴針灸并用。  相似文献   

20.
落枕是一种常見的疾病,其病因是由于睡眠时体位不适而引起。其症狀是在起床后頸项强痛,不能前、后、左、右轉动。我們在門診曾治疗过8例落枕病人。除1例針刺2次外;其余7例,均針刺1次,就获得滿意的效果。茲特將針刺治疗此病的疗效介紹于后,供同道們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