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半夏炮制前后对小白鼠急性、亚急性和蓄积性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实验考察了生半夏、制半夏对小白鼠急性、亚急性和蓄积性的毒性。实验结果,制半夏不表现任何毒性,证实白矾制半夏能降低半夏毒性。生半夏能引起小鼠死亡。较长时间给药后会引起小鼠体重增长抑制;肾脏代偿性增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半夏、醇制半夏和清半夏的刺激性毒性和三者的液相指纹图谱,考察半夏醇制方法的合理性.方法 通过比较半夏、醇制半夏和清半夏对家兔眼结膜的刺激性和对大鼠腹腔渗出液中PGE2含有量的影响,考察醇制对半夏刺激性毒性的影响.Megres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体积流量0.6 mL/min,柱温30℃,鸟苷为对照峰,建立并比较3种半夏的HPLC指纹图谱,考察醇制对半夏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 醇制半夏能够降低对家兔眼结膜的刺激性,使大鼠腹腔渗出液PGE2量降低,该作用与清半夏相当.半夏醇制后指纹图谱变化不大,而清半夏特征指纹峰数目及峰面积显著降低.结论 醇制能够达到降低半夏刺激性毒性的作用,且对半夏中核苷等水溶性成分无显著影响,醇制法可作为半夏减毒存效新方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 Breit.的块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为生半夏;一般用姜汁、明矾制过入煎剂。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外用还可消肿止痛~([1])。在古医籍中所记载的诸多方剂中含有半夏的甚多,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古今本草、文献及相关法典,对半夏的历代炮制方法进行探讨。半夏炮制方法经历了多样化的历史时期,自《黄帝内经》出现治半夏后相继出现净制、切制、熬制、姜制、煮制、药汁制、火炮、焙制、麸制、浆制、半夏曲、灰制、醋制、矾制、米制、炙制、炒制、生用、泔制、油制、酒制、面制、煨制、制炭、胆汁制、盐制等一系列不同的炮制方法和要求。其中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沿用至今并被广泛使用,但不同时期半夏炮制品的炮制方法、辅料种类及用量等有较大差异,其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5.
张红丽 《山西中医》2010,26(4):47-48
对经方中半夏古剂量与现代计量(g、mL)进行了比较,认为经方中半夏8枚,约为7g;半夏半升约为70~80g;半夏半斤约为75.2g。并建议制半夏的用量10g为小量;15~20g为常用量;20~30g为大量。大剂量宜用于食道癌、胃癌、肝癌等顽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古法制半夏与现代制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的有毒成分(草酸钙针晶)进行分析,考量经方中半夏的炮制方法是否合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考量其有毒成分(草酸钙针晶)的含量多寡、晶型情况。结果:古法制半夏其草酸钙晶形发生变化,不溶性草酸钙针晶束被打散、破坏,草酸钙针晶针尖被磨损、溶化,最后有毒成分(草酸钙针晶)含量急剧下降。结论:经方中半夏的炮制方法去毒效果优于现代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的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小半夏加茯苓汤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半夏加茯苓汤由半夏、生姜、茯苓组成,主治痰饮所致的呕眩悸证。近年来,有关小半夏加茯苓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对该方单味药化学成分的研究为复方化学成分研究奠定了基础,有利于该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筛选;另外研究表明组成该复方的单味药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及提高免疫力作用,目前正在进行该复方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此外该方当用生半夏还是制半夏入药等问题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其主要功效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虽然大量经典方剂中都配伍半夏,但同时其强烈的刺激性毒性以及肝肾毒性、妊娠毒性、遗传毒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研究分别从以上四个方面研究半夏毒性的物质基础及毒性作用机理,并以刺激性毒性为基础,分别研究了汤洗、矾制及姜制对半夏毒性的影响及其减毒机制。研究发现半夏刺激性毒性的物质基础主要为草酸钙针晶及凝集素蛋白,白矾可与半夏草酸钙针晶发生反应从而降低半夏的刺激性毒性,生姜起协同作用以减少炎症的发生,而其余毒性的研究则没有定论。该研究对半夏的毒性物质基础及其炮制解毒机理的研究作一概述,为半夏毒性物质基础及炮制解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不同炮制方法对半夏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炮制对半夏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对半夏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炮制,测定其化学成分含量。结果:在生物碱含量方面,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和清半夏没有显著性差异。在鸟苷含量方面,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在蛋白质含量方面,生半夏>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在还原糖含量方面,清半夏>姜半夏>生半夏>法半夏;在总糖含量方面,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结论: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在化学成分含量上有较大的差异。炮制半夏与生半夏相比较,在生物碱、鸟苷、蛋白质和总糖含量上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古法制半夏与现代制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的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分析,考量经方中半夏的炮制方法是否合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技术,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0~3min,3%A;3~20min,3%~10%A;20~40min,10%~70%A;40~50min,70%A);流速为每分钟0.8mL;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为10μL;以鸟苷含量进行方法学验证,分别用特征图谱表征古法制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等。结果:HPLC特征图谱共标记出10个特征峰,指认出鸟苷、腺苷、尿苷3个特征峰,分析结果表明半夏有效成分的测量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质量表征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显示经过石灰、白矾炮制后的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中各成分均有损失,法半夏、姜半夏缺失第3、6、8号峰;清半夏中鸟苷减少。古法制半夏各个峰均较显著,成分损失小,有效成分保留较多。结论:经方中半夏的炮制方法对于水溶性小分子成分的保留优于现代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的炮制方法。HPLC特征图谱为半夏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半夏的妊娠禁忌问题进行了实验探讨。制半夏和生半夏汤剂在对妊娠家兔母体无影响的情况下,能够引起死胎显著增加,胎儿体重显著下降,胎儿之间的大小差异突出。半夏汤剂的胚胎毒性不因炮制而有所降低,说明我国古代“半夏动胎”的说法有其道理。  相似文献   

12.
程黎晖 《中草药》2007,38(6):附1-附2
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是常用的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为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嗽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等症状的良药。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对半夏的炮制,并在文献中保存了丰富的资料。例如汤洗、汤泡、洗浸,破如枣核、治半夏、姜制、水煮、微火炮、制曲,矾制,姜矾制、姜萝卜制,姜苷草制,酒姜制,法制半夏等炮制工艺。为继承和发展这些传统的炮制经验,本文就半夏的炮制沿革进行整理,为半夏炮制的现代研究和炮制工艺的合理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半夏临床现代研究进展广西玉林地区中医院(537000)庞香平【关键词】半夏临床研究综述1治疗胃炎尹氏以怀鸡醋夏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药用醋制半夏60g,熟淮山、生鸡内金各100g,焙干,共研细末,每日口服3g。治疗64例,总有效率为97%〔1〕。另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境和加工方法对半夏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不同生境和加工方法的半夏化学成分进行测定 ,比较其质量差异 ;方法 以三种化学成分为检测指标 ,分别采用比色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半夏样品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栽培半夏和野生半夏的总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 ;但 β-谷甾醇含量较为一致 ,以南充片区所产半夏为高 ;栽培半夏的鸟苷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半夏。半夏皮中 3种化学成分含量均高于去皮和带皮的半夏 ,且硫熏会导致半夏中总生物碱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不同生境的半夏化学成分有一定差异 ,而不同加工方法会对半夏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杨冰月  李敏  敬勇  赖月月  刘佳灵  彭亮 《中草药》2018,49(18):4349-4355
目的研究半夏及其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及功效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半夏及其炮制品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水提取物中8种有效成分肌苷、鸟苷、腺苷、琥珀酸、盐酸麻黄碱、甘草苷、甘草酸铵、6-姜辣素含量;通过小鼠气管段酚红法和浓氨水刺激小鼠引咳法对半夏传统功效祛痰、止咳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半夏炮制品中肌苷、鸟苷、腺苷、琥珀酸、盐酸麻黄碱含量较半夏生品明显下降,法半夏中未检出肌苷。3种炮制品相比,清半夏中肌苷、鸟苷、腺苷、琥珀酸含量最高,姜半夏最低,与祛痰作用强弱一致,该4种成分是祛痰作用的活性成分,清半夏炮制时加入白矾,也增强其化痰功效;法半夏止咳作用最强,其次为半夏、清半夏,姜半夏作用最弱,法半夏经甘草、石灰水制后,辅料甘草(引入甘草苷、甘草酸铵)的加入增强了法半夏止咳作用。姜半夏经生姜、白矾制后,生姜(引入6-姜辣素)增强姜半夏止呕作用,减弱化痰、止咳作用。结论半夏炮制后化学成分及功效均发生一定变化,不同炮制方法对其化学成分和功效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家普遍认为《伤寒杂病论》中的半夏为生半夏,又因生半夏有毒,多以制半夏代替使用,然而这可能是一个误区。为研究《伤寒杂病论》中半夏的使用情况,对含半夏的条文、半夏的炮制方法、相关古籍和半夏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认为《伤寒杂病论》中的半夏为鲜半夏,而非生半夏。此外,实测考证《伤寒杂病论》常规用量半升鲜半夏约等于51g,晒干后约得生半夏23g。对原著中半夏的重新认识,有利于还原张仲景使用半夏的方法,并为经方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半夏珠芽萌发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半夏P inellia terna ta珠芽的萌发动态及其影响因子,为阐明半夏珠芽的生产应用和珠芽发育生物学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研究半夏珠芽的萌发动态以及珠芽大小、不同覆土深度、土壤干湿度和不同来源对半夏珠芽萌发和半夏生长的影响。结果四川南充半夏珠芽播种约14 d开始萌发,23 d萌发率达60%以上,29 d完成萌发。直径≥8 mm的珠芽的萌发率显著高于5 mm≤直径<8 mm的珠芽;两种覆土深度10和20 mm对半夏珠芽的萌发和半夏幼苗的生长没有显著性影响;保持土壤湿润的珠芽萌发率显著高于土壤见干见湿的珠芽;从播种到23 d时,四川南充半夏的珠芽萌发率极显著高于山西新绛半夏的珠芽,随后二者的萌发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另外发现不同来源的半夏珠芽在萌发时叶形会发生变化。结论培育大的珠芽对半夏繁育有重要意义,保持土壤湿度对提高萌发率和促进半夏幼苗生长有重要作用,不同来源的半夏珠芽具有不同的萌发特点和生长特性,应重视半夏不同品系的筛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统计分析现代临床中药汤剂中半夏的用量,为半夏的临床安全使用剂量提供依据。方法:以“半夏”+“中医”、“半夏”+“临床”、“半夏”+“中毒”等为关建词,从中国知网检索现代临床应用半夏的文献共5380篇,经筛选排除,纳入病案信息完整的合格文献832篇,建立半夏的用量数据库、不同炮制品频次数据库、半夏中毒情况数据库,用SPSS软件分析其临床运用规律。结果:半夏临床用量范围较广,从1.5~90.0 g不等,10.0~12.0 g使用频率最高;在临床处方中半夏名称繁杂多样,大多使用制半夏,其中又以法半夏使用频率较高,占44.4%;有明确半夏中毒剂量的报告中,使用生半夏中毒者较多,剂量以9.0~12.0 g中毒者最多。结论:半夏作为有毒中药,临床用量不可过大过猛,不同的炮制方法均可减轻其毒性,临床以应用制半夏为主,但是“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临床运用时又不能拘泥,应根据病情需要确定应用剂量,并合理选用生半夏或不同的炮制品。  相似文献   

19.
关于半夏某些争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半夏某些争议问题的探讨黑龙江中医学院刘树民,满玉晶(150040)大庆市大同区医院高学军哈尔滨医药集团王吉龙1半夏的毒性与炮制习惯认为半夏生用辛热毒甚,只供外用,不宜内服,必须经姜、矾制后,方可内服。故历来人们就非常重视半夏的炮制方法,传统方法大...  相似文献   

20.
食道炎     
<正> 处方:制半夏90克,鸡蛋10只,镇江醋1瓶。用法:每次取半夏9克,加醋适量(不掺水)共煎,然后去半夏,留醋。鸡蛋1只去壳及蛋黄,取蛋清加入热醋中,拌匀后随即顿服。每晚睡前用药1次。服至症状消失即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