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内压问CP)增高是很多颅脑疾病共有的综合征,是神经外科疾病引起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持续颅内压监护,可及时了解颅内压增高的改变等,对分析和判断病情,指导临床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疗效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1.亚病人来源:IM年8月一ITh年5月在我科手术的13例开颅手术病人。1.2颅内压监护仪。采用美国R.---CtoD公司生产的SP-2000型颅内压监护仪进行Zh硬膜外颅内压监护,每例监护时间视病情而定。豆.3报警设置:在置入监测管前,预先将主机调零,设置主机,当ICP>2.skPa时监护仪自动发出声光报警,提示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内压持续动态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将我院2004年8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2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颅内压监护组(62例)和常规治疗组(62例).颅内压监护组根据颅内压的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常规治疗组凭经验进行常规的神经外科治疗.结果 颅内压监护组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7例,电解质紊乱11例;常规治疗组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5例,电解质紊乱25例.颅内压监护组并发症发生率低(x2值为分别为3.54,7.67,P均<0.01).颅内压监护组及常规治疗组甘露醇使用时间分别为(6±2)、(15±3)d,使用剂量分别为(749±125)、(1545±250)g;恢复良好和轻残分别为28、16例,13、9例;重残、植物生存及死亡分别为9、17例,4、7例,8、13例;颅内压监护组较常规治疗组甘露醇使用时间短、剂量小(t值分别为8.32,7.41,P均<0.01),恢复良好和轻残比例高(x2值分别为5.07,3.55,P均<0.01),而重残、植物生存及死亡比例低(x2值分别为0.84,0.89,1.43,P均<0.01).结论 持续颅内压监护有利于早期指导和及时调整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meaning of continuous 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 monitoring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craniocerebral injury.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four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treated from August 2004 to February 2011 in our hospital, were enrolled and divided randomly into ICP monitoring group (n = 62) and routine treatment group (n = 62). The patients of ICP monitoring group had adjusted treatment plan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ICP at any time, whereas the patients in routine treatment group underwent routine neurosurgical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doctors' experience. Results There were 7 cases of acute kidney function failure,and 11 cases of electrolyte disturbances in the ICP group.There were 15 cases of acute kidney function failure, and 25 cases of electrolyte disturbances in the routine group. The complication rate in the ICP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outine group (x2 =3. 54 and 7.67 for acute kidney function failure and electrolyte disturbances respectively, Ps <0. 01). The days of mannite using were (6±2)dand (15 ±3)d, respectively; the dosage of mannite using were (749 ± 125) g and (1545 ±250) g,respectively. The good recovery and slight disability were 28 and 16 cases in the ICP group, and 13 and 9 cases in the routine group,respectively. The severe disability,vegetative state and death were 9,4 and 8 cases in the ICP group,and 17,7 and 13 cases in the routine group. The days and dosage of mannite using in the ICP group were much less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 (t = 8. 32 and 7.41, Ps < 0. 01). The proportion of good recovery and slight disability in the ICP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x2 =5. 07 and 3. 55,Ps <0.01). However, the proportion of severe disability, vegetative state and death in the ICP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 (x2 =0.84,0.89 and 1.43, Ps < 0. 01) . Conclusion Continuous ICP monitoring in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shows benefits in directing treatment plan adjustment, reducing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相似文献
3.
颅内压力的变化,是颅脑损伤病人观察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连续准确地测定颅内压力的动态变化,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我院1994年12月至1996年12月对18例严重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颅内压(ICP)监护,收到较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10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8岁;GCS计分均在3—8分,其中颅内血肿6例,脑挫裂伤8例,颅内血肿合并脑挫裂伤4例。 相似文献
4.
5.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其病情急、变化快,因此本院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手术来ICU监护的病人较多,现将2006年1月到2007年~1月,对收治的1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监护体会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1997年 2月至 10月 ,我们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15例进行颅内压 (ICP)监护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例主要是外伤后所致的重型颅脑损伤 ,男 11例 ,女 4例 ,18~72岁。按格拉斯哥昏迷计分 (GCS)为 3~ 9分。 15例中 10例在急症开颅术中置入传感器 ,5例保守治疗 ,于入院 2 4h内行颅内钻孔置入传感器 ,术后均进行ICP监护 ,监护时间 48~84h ,监测颅内压为 0 9~ 13 7kPa。2 监护结果急症手术治疗 10例 ,术后ICP均增高 ,其中 2例ICP >8 0 0kPa ,3例ICP >5 33kPa,2例ICP在 2 6 7~5 32kPa…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原发性急性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颅内压(ICP)监测对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71例伤后24h内入院的原发性急性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均行头部CT检查无手术指征,将其随机分为ICP监护治疗组(35例),入院后即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脑室内穿刺置管法行ICP持续监护。用美国Marquette监护仪进行4—7d连续监测。常规治疗组(36例)进行包括脱水、止血、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等治疗,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的改变及血尿常规和生化指标,必要时对治疗方案作出调整。结果ICP监护治疗组出现3例ICP〉40mmHg或入院后ICP很快进行性增高,行CT检查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原位血肿增大,中线明显移位,即手术治疗。术后1例重残,1例中残,1例轻残,另有5例患者ICP中等增高(20—40mmHg)CT检查仅为脑水肿加重,不具手术指征,经调整脱水药剂量,间断开放脑室外引流后病情好转。结论中型颅脑损伤后病情不稳定,行ICP监测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9.
颅脑手术后颅内压监护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压监护是对颅内压力进行监测的一种方法。过去采用腰椎穿刺测颅内压的方法,不仅有导致脑疝的危险,而且只能观察到一次结果。现有应用颅内压监护的方法,既克服了腰椎穿刺时的危险,又能持续监测颅内压的动态变化,有利于诊断、治疗、估计预后,是神经外科极为重要的监护内容。我们采用美国SP2000型颅内压监护仪置于硬膜外,对42例脑手术后病人进行了颅内压的监测,判断出颅内压轻度、中度、重度增高时,神志、瞳孔、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对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无创监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9例保守治疗的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监护组:15例,伤后依据病情每6 h进行颅内压监测以及平均动脉压监测,了解脑灌注压(CPP)的变化,并按颅内压监测情况给予甘露醇治疗以及控制CPP在60~80 mmHg之间。记录监护组的颅内压动态变化。对照组:14例,按常规治疗,静脉输注20%甘露醇125~250 mL ,6~8 h 1次,根据临床症状停止使用甘露醇或者依据临床症状及瞳孔变化行CT或进一步治疗。结果 监护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6±2.10)d,甘露醇使用天数为(7.6±1.59)d,用量为(5713.3±1291.75) mL ;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8.71±1.33)d ,甘露醇使用天数(15±1.22)d ,甘露醇用量为(9653.57±1371.75)mL ,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监护组中度残疾率为6.67%,对照组中度残疾率为28.57%,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 ,两组均无严重残疾以下的转归。监护组肾功能异常率为13.30%,对照组为21.40%,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 颅内压无创监护有利于指导医师合理应用甘露醇。利用颅内压无创监护来维持CPP在60~80mmHg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并缩短住院时间。对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进行持续无创监护,对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提高疗效等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监护的作用。方法: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监护组和对照组各50例,监护组患者地后5h内或开颅术后行硬膜外ICP监护,同时行CPP监测;对照组未行ICP、CPP监护。结果:监护组治疗前后ICP、CPP的变化差异极显著(P〈0.001);监护组8例死亡,5例重残或植物生存,对照组死亡15例,重残或植物生存10例,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使用有创颅内压监护中出现颅内压波动的相关护理因素和治疗原则,探讨合理的护理方式和相关治疗。方法:监测我科50例使用有创颅内压监护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记录吸除呼吸道梗阻物、亚低温治疗、烦躁患者镇静、脑脊液引流不畅疏通、尿潴留以及使用甘露醇前后颅内压的变化,量化颅内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单项的护理因素对颅内压的影响。结果:通过吸除呼吸道梗阻物、亚低温治疗、镇静、脑脊液引流通畅等相关措施,能够有效控制颅内压。结论:合理的护理和治疗措施对有效控制患者颅内压有着积极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帮助,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1960年Lundberg首先将颅内压监护用于神经外科临床以来,颅内压监护已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重型神经外科患者术前或术后观察的重要方法之一。我科1994年12月至1995年11月对26例患者进行了27次的颅内压监护,体会到它对于了解颅内压的变化、诊断颅内高压、指导治疗、帮助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采用无锡海鹰传感器公司生产的海鹰牌SJN——2081型颅内压监护仪及其光纤探头, 相似文献
16.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术后患者监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3月~2006年2月,我们对60例颅脑术后患者采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无创颅内压(ICP)监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993年7月-1997年4月,我们将2081型光导纤维颅内压监护仪,应用于临床,EDP监护重型颅脑损伤术后50例,内肿瘤术后30例,灵敏度高,测压精确,能持续动态观察颅内压变化,为临床了解颅内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便于早期诊断,指导治疗与护理,对提高疗效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2例,持续进行动态颅内压监测,并给予相应的护理,针对颅内高压及时干预。结果 112例患者中有73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ICP增高,其中4例手术无效死亡;对108例术后患者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进行评估,恢复良好59例、轻残37例、重残7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4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能及早发现颅内高压,早期进行治疗和护理,有助于降低致残率、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