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外周动脉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外周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进行健康体检的300名体检者进入研究,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体检者138例,无非酒精性脂肪肝体检者162例,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差异无显著性.测定相关的人体测量学指标、臂踝脉博波速度、踝臂指数和经超声测定脂肪肝.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体重、体质指数、腰围、臂踝脉博波速度、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高于无非酒精性脂肪肝组(P<0.05),且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肥胖、高血压及外周动脉硬化检出率明显高于无非酒精性脂肪肝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臂踝脉博波速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易患危险因素.结论 臂踝脉博波速度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密切相关,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外周动脉硬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获得性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NAFLD的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无过量饮酒史和其他明确损肝因素存在.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NAFLD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富裕地区慢性肝病的首要病因 [1],导致失代偿期肝硬化、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以及代谢综合征相关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酶学指标与血脂的变化。方法在1383例体检者中,选择经超声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256例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235例无指标异常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把两组人员肝功能酶学指标和血脂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组ALT、AST、GG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06);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0.028、0.02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不仅存在明显的肝功能异常,而且血脂代谢也异常紊乱。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10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代谢综合征58例,单纯肥胖32例,健康体检42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检测空腹血糖(FB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高密度脂蛋自(HDL)等生化指标并行肝脏B超检查.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同时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并用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脂联素与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组BMI、ALT、TC、TG、FBS、FINS和HOMA均较正常对照组高,HDL和脂联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代谢综合征组胰岛素抵抗程度较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更严重,脂联素水平更低.单纯肥胖组ALT、TC高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有下降趋势.非酒精性脂肪肝ALT异常组与ALT正常组比较,脂联素水平下降.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存在不同程度胰岛素抵抗,脂联素水平降低;合并代谢综合征者胰岛素抵抗更为严重,脂联素水平更低;合并ALT异常时脂联素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慢性进展形式,患病率高.早期诊断NASH并干预可改善预后.肝活检是诊断NASH的金标准,但具有一定局限性.一些代谢因素、炎性反应指标、脂肪细胞因子、肝核素显像等非侵人性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单独或联合使用可以较准确的区分NASH和单纯性脂肪肝,但存在一定缺陷,尚需社区大样本研究以证实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降脂复肝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病理学、肝功能、血脂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造模结束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血脂康组和降脂复肝汤组,治疗12 w后,通过HE染色、血清生化以及免疫组化检测,观察降脂复肝汤对肝组织病理学、血清酶学、血脂以及TNF-α的影响.结果 血脂康组和降脂复肝汤组体重、肝重、肝指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P<0.05).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降脂复肝汤组TNF-α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而且,降脂复肝汤组比血脂康组作用明显(P<0.05).结论 降脂复肝汤能明显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大鼠肝脏的病理变化、减轻肝组织脂肪变性,同时,也能降低脂肪肝变性肝组织TNF-α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尿酸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72例,健康体检者62例为研究对象。测定体质量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BG)、尿酸(S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lb/UCr)等生化指标并行肝脏B超检查。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Ⅱ型糖尿病组BMI、SUA、ALT、AST、TG、FBG、FINS、HOMA IR、HbA1C、Ualb/UCr均高于对照组;与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比较,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Ⅱ型糖尿病组胰岛素抵抗及SUA水平更重;相关性研究表明,FBG、HOMA IR、HbA1C与SUA呈正相关。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及高血尿酸血症,且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SUA是否是NAFL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以及代谢综合征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3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11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其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测定肝功能及病毒学指标,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代谢综合征总的患病率为28.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别为49.1%和11.8%).肝纤维化分期为S_(0~1)、S_(2~4)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3.1%和19.7%(P<0.01),代谢综合征、体重指数、天门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及炎症程度均与其肝纤维化程度相关.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代谢综合征患者率高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分别为55.4%和40.0%);纤维化分期为S_(0~1)、S_(2~4)的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36.2%和70.7%(P<0.01);代谢综合征、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及明显炎症均与其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高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这两类患者代谢综合征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肥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B超提示脂肪肝的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与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体重指数、腰臀比、血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体重指数、腰臀比、血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提示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存在肥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visfatin与2型糖尿病(T2DM)及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并发症和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将80例T2DM患者分为合并NAFLD组50例和单纯T2DM组30例,并选30例健康人做对照.所有的受试者均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测定空腹血清visfatin浓度;并测定各组的人体指标和血代谢指标水平;并分析各指标间及与NAFLD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 ①T2DM合并NAFLD组、单纯T2DM组及对照组间相互比较血清visfatin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 =0.874;P=1.000).②相关分析显示,T2DM组血清visfatin浓度与WC、TG均呈正相关.③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G是血清visfatin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血清visfatin浓度在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2型糖尿病中无明显变化,但与腹型肥胖及高甘油三酯血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对老年慢乙肝患者的FibroScan肝脏弹性测量值(LSM)的影响.方法 应用FibroScan对112例老年慢性乙肝患者进行LSM值测定,采用逐步回归的统计学方法分析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对LSM的影响.结果 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老年慢乙肝患者的LSM低于不合并脂肪肝的慢乙肝患者(7.45±3.24 vs.9.14±2.95,P=0.007).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LSM与年龄、体质指数(BM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存在显著相关,不合并脂肪肝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21 (P=0.014),-0.438 (P=0.031),0.293 (P=0.043)以及0.310 (P=0.024),合并脂肪肝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4 (P=0.021),-0.532 (P=0.010),0.324 (P=0.032)及0.289 (P=0.041).逐步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可下调LSM值(标准回归系数-0.521,P=0.010),而血清ALT、AST水平与LSM值正相关(P<0.05).结论 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可降低老年慢性乙肝患者FibroScan检测值.  相似文献   

12.
<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指除外过量饮酒和其他明确的导致肝损伤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量沉积,是一组获得性的代谢应激相关性肝病。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的肝硬化,甚至发展成的肝细胞癌[1]。NAFLD通常与2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和血脂异常等有关。由于NAFLD与代谢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目前对该病的关注已扩展到代谢方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两大类。A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及肝硬化;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炎(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等。目前,全球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多,尤其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甚。NAFLD还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密切相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遗传-环境-代谢应激性的相关疾病[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引起的类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一系列疾病,从单纯的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肝纤维化,甚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2]。在过去的数十载中,NAFLD已然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  相似文献   

1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因素所致,以肝细胞内脂肪堆积为主的病理综合征,包含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脂肪性肝硬化3种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清肝降浊颗粒在所用给药剂量及给药周期范围内对Wistar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灌服56%乙醇+0.5 ml鱼油的方法,诱导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动物模型。预防性给药4 w后,检测与酒精性脂肪肝密切相关的各项指标。包括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血液生化学指标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总胆固醇(TC)含量,甘油三酯(TG)含量;肝脏组织中过氧化脂质(LP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清肝降浊颗粒对酒精性脂肪肝动物血清AST、ALT、LDH、TC和TG水平的异常升高均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可以升高酒精性脂肪肝动物肝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降低LPO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明显改善肝脏病理变化。结论清肝降浊颗粒具有保肝降酶、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血脂含量、改善肝脏病理变化,从而达到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病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俗称脂肪肝,是指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为病理特征,而无过量饮酒史,又除外其他肝病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类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SH)及NASH相关肝硬化,后者可发展为肝癌[1-3].NAFLD常与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MS)症状并存,近年患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慢性肝病及血清氨基酸转移酶(下称转氨酶)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损伤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肥胖和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脂肪肝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它通常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内脏脂肪的堆积相关[1].此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还被认为是以内脏型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之一[2].内脏脂肪堆积是代谢综合征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3].本研究旨在探讨成人内脏脂肪量及其他人体测量指标与脂肪肝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及影响其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脂肪肝危险因素与脂肪肝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损伤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肥胖和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脂肪肝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它通常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内脏脂肪的堆积相关[1].此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还被认为是以内脏型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之一[2].内脏脂肪堆积是代谢综合征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3].本研究旨在探讨成人内脏脂肪量及其他人体测量指标与脂肪肝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及影响其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细胞色素P450 Ⅱ E1基因多态性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色素P450ⅡEl(CYPⅡEl)是二甲基亚硝胺D-脱甲基酶,主要在肝脏表达,参与许多内原性及外原性化合物的代谢。CYPⅡEl存在6种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其中5′-端的Pst I和Rsa I RFIP在转录水平影响CYPⅡEl的表达,c2等位基因使其增加。研究证实,c2基因与酒精胜脂肪肝发病有关,我们研究其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非酒精性脂肪肝45例(无嗜酒史或饮酒量<40g/w,血清HBV、HCV标志物阴性,肥胖者体重指数(BMI):女≥25,男≥27,B超证实为脂肪肝),非脂肪肝对照组18例(暴露因素相似,无肝脏疾病),酒精性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