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54岁。主因阵发性心前区憋闷感、周身乏力8个月,加重1天而入院。患者于8个月前感周身乏力,并无明显原因出现阵发性心前区憋闷感,多于夜间平卧时发作,无明显胸痛及放射痛,每次发作持续约10分钟,经休息或含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多次就诊均以“冠心病、心肌缺血”予以扩冠药物治疗。就诊同时发现“血液异常”经中国医科院血研所确诊为“慢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9岁,因“咳嗽2年余,喘气2个月余”于2019年2月1日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阵发性咳嗽,咳少许白黏痰,多次就诊于外院,予以止咳等对症处理,未予系统治疗。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喘气,活动后多见并加重,活动耐量较前下降。病程中患者有口干、眼干症状。  相似文献   

3.
蒋全祥  薛玉红 《山东医药》2003,43(21):66-67
患者女 ,13岁 ,因阵发性腹痛 5年 ,加重伴呕吐、黑便 2天 ,于 2 0 0 2年 10月 13日入院。 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发作性脐周阵发性痛 ,时伴恶心、呕吐 ,曾多次于院外按“肠痉挛、肠炎”等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 2天前无明显原因腹痛加重 ,解黑便 3次伴频繁呕吐而急诊入院。追询患儿 4岁时口唇、颊部、指趾出现棕褐色斑点 ,多次于当地医院皮肤科诊治无效。查体 :T38℃ ,P96次 / min,R2 3次 / min,,Bp13/ 8k Pa。口唇、口腔粘膜、颊部及指趾末端掌面见多个棕褐色斑点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 (- )。腹部可见肠型 ,左中下腹扪及一约 3.…  相似文献   

4.
病例 罗某,男,26岁,因突发腹部疼痛1天入院。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突感剑突下阵发性绞痛,随后变为满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患者既往反复腹痛,未行胃镜检查,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胃病,予以雷尼替丁等对症治疗,效果欠佳,平日时有便秘,大便干结,或有时解稀便。  相似文献   

5.
男,25岁。因突然眩晕、双目视力丧失6天入院。发病前1天,曾出现阵发性眩晕、视物模糊、光闪烁感,数分钟后双目失明。经外院CT确诊为脑梗塞(枕叶)、脑软化症。9年前曾患脑血栓。治疗经过:入院后按急性脑梗塞给脱水剂、能量合剂和蛇毒抗栓酶等静滴。住院3周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5岁,主因持续性胸闷、气短1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5个月,加重6天于2001年6月20日入院。入院前1年开始,无明显诱因觉胸闷、气短,呈持续性,活动后加重,日常生活能自理。5个月前自觉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并有少尿及全身浮肿,以双下肢为重,服用利尿剂症状可减轻,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近6天症状加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每晚发作2至3次,为此行胸透检查示“心包积液”。并以此收入院。自诉既往于14年前发现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75岁。14个月前因活动后胸闷、气短、阵发性喘憋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示三支血管病变,因病变弥漫未行介入治疗,予以抗血小板聚集、降压、扩张血管等治疗,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3.23mmol/L,给予辛伐他汀20mg每晚口服,病情稳定后出院。出院后坚持每晚服用辛伐他汀20mg,3个月后改为每晚服用普伐他汀10mg。10天前患者出现劳累后胸闷、心悸、右下肢乏力、酸痛,4天前肌酸激酶(CK)为639U/L,于2006年6月5日再次入院。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1年前患脑梗死。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5岁,以"发现蛋白尿3年,头痛、呕吐3d"为主诉入院。3年前体检时发现尿蛋白阳性,未引起重视,1年前开始持续出现泡沫尿,久置难消,未监测血压;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呕吐胃内容物数次,伴有乏力,无畏冷、发热,无抽搐,无肉眼血尿,无胸闷、胸痛、心悸、气促,无耳鸣、视力模糊,无阵发性心悸、出冷汗,就诊于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医院查颅脑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测血压180/135mm Hg(1mm Hg=0.133kPa),最高达220/140mm Hg,予以降压治疗后头痛未见明显改善(具体不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查  相似文献   

9.
经导管溶栓及吸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1岁,因阵发性心悸20余年,加重5天入院.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在当地医院查心电图示:心房颤动.此后,患者上述症状反复发作.5天前,患者受凉后感胸闷、憋气,心电图示:快速心房颤动,以"冠心病、心律失常、持续性心房颤动"收住入院.查体:心界不大,心室率120次/分,律绝对不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经胸心脏超声示:左心房增大,前壁及前间壁室壁运动异常.  相似文献   

10.
病历摘要 患者女,27岁,汉族,无业.因血小板减少20年,突发胸痛34 h于2009年5月6日入院.患者20年前间断出现牙龈出血、皮肤黏膜瘀斑,查血小板9.0×109/L,外院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予以泼尼松40 mg/d治疗,效果不佳,自行减量至10 mg/d,血小板波动于(70~80)×109/L.17年前双侧面颊部出现对称性蝶形红斑,日晒后加重,伴脱发、反复口腔溃疡.  相似文献   

11.
正1病例患者女性,53岁,主因"间断心悸5年,频发1年,加重1 d"为主诉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气短等不适,持续约几分钟至1小时不等,发作时于外院行相关检查,诊断为"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治疗后症状好转(具体治疗不详),而后症状反复发作,均可自行好转,未曾进一步诊治。1年前症状发作频繁,再次就诊外院,予以普罗帕酮片200 mg,3/d控制心室率,华法林抗凝治疗,发作频次减少,1月前诊所随访,心电图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63岁。因"阵发性心悸5年,加重10天"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心悸,心率160bpm,伴有胸闷、气短,平均每月发作2次,每次持续2h左右,曾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维拉帕米治疗后好转。10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心悸,心率最快达180bpm,持续时间达6h,应用维拉帕米疗效不明显。发作频繁,平均每2天发作1次,每次持续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7岁,因乏力、纳差、尿黄4个月,加重半个月于2009年12月16日入院.患者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高度乏力,休息后无缓解,食欲明显下降、厌油,尿色逐渐加深为浓茶色.在多家医院就诊,肝功能检查均明显异常,曾先后拟诊为"病毒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予以泼尼松、硫唑嘌呤、熊去氧胆酸等保肝降酶药治疗.泼尼松最大剂量60mg/d,治疗3个月后维持剂量20mg/d.经上述治疗,症状曾有所缓解,血清ALT由542 U/L下降为128 U/L,总胆红素(Tbil)由225 μmol/L下降为80 μmol/L.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男,67岁,主因活动后胸闷、气短20余天,加重伴咳嗽、咳痰3 d入院,患者于入院20余天前步行100 m后出现胸闷、气短,伴出汗,无明显胸痛及肩背部放散,停下休息20 min后症状可缓解,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心电图提示"频繁室性早搏",予以静点盐酸胺碘酮(可达龙)(具体剂量不详)病情无明显好转。3 d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少许黄白痰,无明显发热,为进一步治疗而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2年,最高血压205/100 mm Hg,间断服用复方利血平片,血压波动在140/80 mm Hg左右,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病史1年,  相似文献   

15.
例1:女,42岁.系"反复双下肢紫癜3年,肢体无力15d"于2010年6月23日入院.患者3年前反复出现双下肢紫癜,曾服用中药(具体成分不详),无好转,今年初当地医院用泼尼松30 mg每天治疗稍好转,逐渐减量至10 mg每天;15 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左上肢肌无力,双下肢无力前曾出现刀割样疼痛,近1周出现张口困难、眼胀、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相似文献   

16.
例1女,33岁,已婚.关节肿痛、蛋白尿9年,反复下肢无力伴尿潴留4年于2009年9月28日入院.9年前出现关节肿痛、蛋白尿、颊部红斑,外院查抗核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予口服泼尼松及静脉滴注环磷酰胺治疗,症状缓解后6个月自行停药.4年前出现进行性双下肢无力,不能站立,伴尿潴留.外院颈胸段磁共振成像(MRI)示T2-4节段脊髓内可见低T1高T2信号.予以静脉滴注甲泼尼龙500 mg每日1次×2 d、250 mg每日1次×2 d,人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10 g每日1次×5 d,继之口服泼尼松30 mg每日1次及硫唑嘌呤50 mg每日2次.患者排尿正常,可行走.硫唑嘌呤使用6个月后停用,泼尼松逐渐减量为5 mg每日1次维持.4个月前再发肢体无力、麻木.1周前出现尿潴留、排便困难.既往史:15年前出现双眼视力下降,左眼失明.无自然流产史.入院查体:体型消瘦,神志清楚,左眼光感,左眼直接对光反射及右眼间接对光反射消失.心肺腹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上肢肌力V-级,双下肢肌力Ⅳ锻.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20岁.以"间断呕吐20年,苍白、乏力15年,加重2周"为主诉入院.20年前出生后即出现间断呕吐.15年前渐出现颜面苍白、乏力.多次就诊于解放军155医院,均诊断为缺铁性贫血(IDA),予以铁剂治疗贫血可改善,停药后再发,渐出现发育迟缓.10年前进食量明显减少,进食后呕吐较前频繁,偶有呕胆汁、排黑便,体重及身高明显低于正常同龄人.就诊于开封市某医院,查血常规仍为IDA表现;大便潜血阳性;胃镜示糜烂性胃炎.补铁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19岁.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前臂外侧及右腿外侧皮肤麻木,4个月前曾诊断为多发性单神经炎,予泼尼松、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治疗,症状有所减轻,但出现皮疹,右膝外侧皮肤烫伤后无痛感再次入院诊治.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23岁.因反复面部红斑、指端疼痛发黑5年于2005年8月22日入院.5年前因发热、口腔溃疡、面部红斑、指端疼痛、紫绀就诊于外院,因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及抗n-RNA抗体阳性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予泼尼松45 mg/d加磷酸氯喹治疗,泼尼松逐渐减量至20 mg/d时面部红斑、指端疼痛发黑反复,后加用环磷酰胺(CTX)治疗,但出现明显的骨髓抑制,1年前出现左髋关节疼痛,经CT检查确诊为左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37岁,以“阵发性心悸7年,憋气半年,加重3天”入院。7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心悸,每次突然出现,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自行缓解。半年前,于夜间突然憋醒,端坐呼吸,伴心悸、胸闷,于当地医院就诊时,突然昏迷达数小时,具体诊治不详。5个月前外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