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100只体重200g左右的S-D大鼠,分为5组,每组20只。设计前腹壁皮瓣7cm×5cm大小,在躯干皮肌深层游离皮瓣。各组均保留右侧腹壁浅动脉为皮瓣的营养动脉。组1保留同侧的伴行腹壁浅静脉,组2仅保留同侧的腹壁外侧静脉,组3仅保留对侧的腹壁外侧静脉,组4保留对侧的腹壁浅静脉,组5保留两侧腹壁外侧静脉和对侧腹壁浅静脉。3周后将动物处死,测量皮瓣的成活面积并将(存活面积)/(设计面积)×  相似文献   

2.
猪带浅静脉干逆行皮瓣的经皮血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浅静脉干在逆行皮瓣静脉回流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配伍组设计,在猪腹部分别形成3组逆行皮瓣共计24块:I组;随机以一侧腹壁浅静脉为轴形成逆行皮瓣;Ⅱ组:以另一侧腹壁浅静脉为轴形成逆行皮瓣,腹壁浅静脉在蒂部结扎;Ⅲ组:在上述两组皮瓣的随机一侧形成不带任何知名浅静脉干的逆行皮瓣。用经皮血气分析仪测量3组皮瓣 的PO2和PCO2,2周后比较3组皮瓣成活率。结果:I组皮瓣的PO2和PCO2及成活率均显著好于Ⅱ组和Ⅲ组,Ⅲ组皮瓣的PO2和PCO2及成活率均显著好于Ⅱ组。结论:浅静脉干能促进逆行皮瓣的静脉回流。  相似文献   

3.
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中, 非血管蒂原因如深浅静脉系统之间缺乏有效连通所致的皮瓣弥漫性淤血十分罕见。该文报道了1例乳腺癌术后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的32岁女性, 影像学提示双侧腹部均缺乏优势的腹壁下动脉穿支, 且深浅静脉系统间缺乏交通。术中提前解剖腹壁浅动静脉备用, 术中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提示皮瓣动脉灌注不足和静脉淤血, 利用预留的腹壁浅动静脉进行超灌注回流成功挽救了皮瓣, 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该年轻患者的腹壁功能。  相似文献   

4.
静脉皮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离皮瓣一般需要吻合动脉和静脉才可以存活。Back(1985)认为只要留下一条静脉供血,皮瓣仍然可以存活。本实验研究动脉化静脉皮瓣的成活过程。 材料与方法 雄性大白鼠68只,体重300~350g,用硫喷妥钠40mg/kg行腹腔内注射全身麻醉。 随机取10只大白鼠作后肢的大隐静脉和腹壁浅静脉及其分支的血液回流范围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吻合浅静脉的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转位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报道 4种吻合浅静脉的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位术及应用效果。 方法 用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7例 )、头静脉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皮瓣 (4例 )、贵要静脉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3例 )和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2例 )修复手及腕部软组织缺损 ,皮瓣面积最大 2 4cm× 12cm ,最小 4cm× 3cm。 结果  15例皮瓣均顺利成活 ,1例因静脉栓塞皮瓣远端部分坏死。 结论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位后 ,吻合 1~ 2条浅静脉对皮瓣的顺利成活、肢体的静脉回流及皮瓣的超大面积切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目的 报道逆行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血供。方法 用逆行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腕部及手背软组织缺损6例,逆行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周与足后跟软组织缺损5例。结果11例中10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小部分坏死,随访4~26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 逆行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切取容易,不牺牲主  相似文献   

7.
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三种吻合浅静脉的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从1998年7月~2001年3月应用三种吻合浅静脉的皮神经营养血蒂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6例,皮瓣最大面积20cm×8cm,最小面积4cm×3cm,其中头静脉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皮瓣4例,贵要静脉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5例,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7例.结果 16例皮瓣均顺利成活,皮瓣未出现明显肿胀及瘀血.结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位后,吻合一条浅静脉对皮瓣的顺利成活、肢体的静脉回流及皮瓣的超大面积切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逆行皮瓣中浅静脉干的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浅静脉干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观察,探索浅静脉干促进逆行皮瓣静脉回流的机理,进一步指导带浅静脉千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用小鼠耳制成带浅静脉干的逆行皮瓣模型共48例,每个皮瓣内只有一条浅静脉干,用微循环观察仪对浅静脉干进行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观察。结果:根据形态可将逆行皮瓣中的浅静脉千分为3种类型:“I”形,“Y”形和树枝形,各种类型的浅静脉干都是皮瓣静脉逆向回流的主要通道,如果在蒂部将浅静脉干闭塞,皮瓣的静脉回流基本停滞。结论:浅静脉千的存在有助于逆行皮瓣的静脉逆向回流,并在回流中起类似“枢纽”的重要作用,临床应尽量选用“I”形浅静脉干。  相似文献   

9.
美国霍布金斯医学院为研究高压氧及高压空气对鼠的岛状皮瓣成活的影响,设计了本实验。作者取35头大白鼠在腹腔内戊巴比妥麻醉下,将整个腹壁皮肤做成8×8cm带血管神经蒂的岛状皮瓣。左侧腹壁浅血管电凝切断,皮瓣缝回原处,整个皮瓣的血管神经供应仅来自右侧腹壁浅血管神经蒂。大白鼠分四组:对照组(n=9),暴露在常压空气中。实验组三组分别在2.5绝对大气压下暴露于92:8氮氧混合气体、空气(21%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腹壁浅动脉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甲醛固定6个月以内的成年尸体标本10具,其中男8具,女2具;死亡年龄35~78岁,平均58岁。尸体标本经颈总动脉或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后,于两侧腹股沟韧带区域解剖观察腹壁浅动、静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及与周围血管的位置关系,并测量腹壁浅动、静脉管径及蒂长。结果 10具标本中,1具两侧腹壁浅动脉缺如;9具标本18侧在腹股沟水平可见腹壁浅动脉,动脉管径平均为1.48mm,蒂长平均为4.80cm。11侧在起始处与周围血管形成共干模式,其余7侧单独起源于股动脉。腹壁浅动脉走行与分支方式有4种,其中5侧为总干型,3侧为双分支型,7侧为单外侧支型,3侧为单内侧支型。10具标本20侧均可见腹壁浅静脉,管径平均为2.33mm,蒂长平均为5.45cm。仅有腹壁浅静脉伴行8侧,腹壁浅静脉和1对动脉伴行静脉同时出现12侧。结论腹壁浅动脉皮瓣血供相对恒定,切取简便,不损伤腹直肌,可应用于头颈、四肢、乳房等部位的软组织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道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吻合浅静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吻合头静脉的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4例,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胫前区、踝周及足背部软组织缺损8例.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静脉通畅.随访3~26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良好.结论吻合浅静脉的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转移范围大,切取容易,损伤小,不牺牲主干动脉,较好地解决了同类皮瓣静脉回流障碍的问题,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2.
以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岛状皮瓣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阐述以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岛状皮瓣的成活机制 ,以及它与筋膜蒂、静脉蒂岛状皮瓣三者的关系。方法 以新西兰大白兔为动物模型 ,根据以筋膜、静脉、皮神经三者相互组合为蒂 ,设计出 7组不同类型的皮瓣 ,每组 3只。应用放射性核素99mTcO-4 和99mTc -MAA来测定皮瓣的动脉供血和毛细血管静脉回流情况 ,以及与皮瓣成活的关系。结果 单纯以筋膜、静脉、皮神经为蒂的岛状皮瓣全部坏死。D组皮瓣 (蒂部组织为小隐静脉和筋膜组织 )成活率为 [(6 8.5 1± 5 .41) % , x±s ,下同 ] ,E组皮瓣(蒂部组织为小隐静脉和腓肠神经 )成活率为 (94.2 4± 3 .2 2 ) %。F组皮瓣 (蒂部组织为筋膜组织 ,含腓肠神经无小隐静脉 )成活率为 (73 .41± 6 .12 ) %。G组皮瓣 (蒂部组织为筋膜组织 ,含腓肠神经和小隐静脉 )成活率为 (98.5 4± 1.12 ) %。放射性核素99mTcO-4 检测结果 :皮神经营养血管蒂较单纯的筋膜蒂、静脉蒂有充分的动脉供血。包含浅静脉的皮瓣中 ,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的99mTco-4 清除率最快。结论 神经旁组织因含有与神经伴行的营养血管 ,其分支与皮下血管网相吻合对皮瓣提供动脉供血 ;浅静脉对皮瓣提供血液回流 ,使皮瓣血液循环更为通畅。神经旁带少量 (0 .2cm)筋膜组织 ,可保证手术时蒂部神经营养血管不被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肋间神经营养血管穿支能否为下腹部皮瓣供血。方法 2017年6月—2020年12月,对39例下腹部优势穿支来源于肋间神经营养血管的女性患者,选择以腹壁下血管主干联合肋间神经营养血管穿支制备游离下腹部皮瓣再造乳房。患者年龄28~52岁,平均38.6岁。左侧16例,右侧23例。乳腺癌病程3~32个月,平均21.8个月。病理分期:Ⅱ期31例,Ⅲ期8例。其中,25例一期肿瘤切除及乳房再造,14例延期乳房再造。结果 术中32例制备一侧血管蒂下腹部皮瓣,均为腹壁下血管主干联合肋间神经营养血管穿支供血;7例制备两侧血管蒂下腹部皮瓣,其中4例为一侧腹壁下血管主干联合肋间神经营养血管穿支联合对侧传统腹壁下血管穿支供血,3例两侧均为腹壁下血管主干联合肋间神经营养血管穿支供血。以腹壁下血管主干联合肋间神经营养血管穿支供血皮瓣中,肋间神经营养血管穿支为一支型15侧、一支+网状型19侧、网状型8侧。皮瓣切取范围为26 cm×10 cm~31 cm×13 cm;厚2.5~5.5 cm,平均2.9 cm;血管蒂长度7.0~11.5 cm,平均9.2 cm;皮瓣质量350~420 g,平均390 g。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35个月,平均25.4个月。再造乳房外形可,质地满意,无皮瓣挛缩变形。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腹壁功能无明显影响。随访期间未见乳腺癌复发。结论 腹壁下动脉直接穿支血管不能为下腹部皮瓣提供可靠血供时,选择腹壁下血管主干联合肋间神经营养血管穿支可以确保皮瓣血运。  相似文献   

14.
静脉皮瓣成活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以兔为实验动物,通过微循环观察及血管内灌注填充剂,研究静脉皮瓣的成活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术后72小时内)为静脉血营养期:静脉血由静脉干通过小静脉吻合支、微静脉干间吻合支及终末微静脉吻合支回流至另一静脉。术后48小时内毛细血管内无血液运动。第二阶段(术后72小时~6周)为动脉血营养及血管改造期:术后72小时新生血管开始向皮瓣内生长。术后72天皮瓣动脉同主要来自皮瓣周围正常组织内的新生血管吻合使动脉血分布于整个皮瓣,这是静脉皮瓣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吻合浅静脉的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2  
目的探讨吻合浅静脉的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1996年6月起对19例肢体远端皮肤缺损采用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移位修复,其中皮肤创伤性缺损10例,慢性溃疡3例,瘢痕挛缩6例。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9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例,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5例,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术中将皮瓣远端的浅静脉与受区皮下静脉作端端吻合以改善静脉回流。皮瓣范围15cm×24cm~4cm×6cm,血管蒂长6~15cm。结果17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前臂内侧皮神经皮瓣修复手掌创面及1例腓肠神经皮瓣修复足内侧瘢痕创面,术后因吻合的静脉栓塞致皮瓣远端部分坏死。16例获得6~24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恢复保护性感觉,外形及功能改善满意。结论吻合浅静脉可以明显改善该类皮瓣的静脉回流,扩大皮瓣成活面积及修复范围。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以兔为实验动物,通过微循环观察及血管内灌注填充剂,研究静脉皮瓣的成活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术后72小时内)为静脉血营养期:静脉血由静脉干通过小静脉吻合支、微静脉干间吻合支及终末微静脉吻合支回流至另一静脉。术后48小时内毛细血管内无血液运动。第二阶段(术后72小时~6周)为动脉血营养及血管改造期:术后72小时新生血管开始向皮瓣内生长。术后72无皮瓣动脉同主要来自皮瓣周围正常组织内的新生血管吻合使动脉血分布于整个皮瓣,这是静脉皮瓣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作者根据文献资料及尸解证实腹股沟部的皮动脉是全身较粗大的直接皮肤动脉,腹壁浅动脉具有独立的起源,部位较恒定,设计了以腹壁浅动脉为主的轴型皮瓣,为1例自阴茎根部截断,在外院再植失败的病人行阴茎再造,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一.手术方法1、术前一天,根据腹壁浅静脉的走行分布,设计皮瓣并用龙胆紫标出,因腹壁浅动脉与浅静脉伴行,选左腹壁浅动脉供血范围的轴型皮瓣,长15cm,宽10cm,皮瓣蒂根部选在股动脉起点内外2cm。蒂长与蒂基至阴茎根部距离相等。2.沿皮瓣上缘切开皮肤,直达腹外斜肌腱  相似文献   

18.
颈肩胸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颈肩胸区薄皮瓣临床应用获得成功,为弄清其解剖学基础,在32具成人尸体上用解剖观察和墨汁灌注透明显示的方法,对颈肩胸部皮肤的动脉血供和静脉回流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动脉血管分布分散,沿胸锁乳突肌两缘纵行排列;静脉血管呈放射状向锁骨上窝中心汇聚。颈肩胸区薄皮瓣充分利用胸锁乳突肌两缘的动脉供血,以乳头下静脉网和浅筋膜非伴行浅静脉为主要回流途径,可使远端皮瓣供血及静脉回流充分。  相似文献   

19.
逆行皮瓣近端静脉内引流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 1996年我们于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内静脉干近端置管引流 12例 ,大大提高了皮瓣的成活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12例 ,男 8例 ,女 4例。年龄 14~5 2岁。急诊修复 9例 ,二期修复 3例。皮瓣类型 :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头静脉置管 3例 ,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掌背静脉置管 2例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大隐静脉置管 4例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小隐静脉置管 3例。皮瓣面积最大 12cm× 2 0cm ,最小 3cm× 1.5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 ,无皮缘及远端死坏 ,成活率达 10 0 %。1.2 手术方法 皮瓣常规设计 ,深…  相似文献   

20.
静脉皮瓣成活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以兔为实验动物,通过微循环观察及血管内灌注填充剂,研究静脉皮瓣的成活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术后72小时内)为静脉血营养期:静脉血由静脉干通过脉吻合支、微静脉干间吻合支及终末微静脉吻合支回流至另一静脉。术后48小时内毛细血管内无血液运动。第二阶段(术后72小时~6周)为动脉血营养及血管改造期:术后72小时新生血管开始向皮瓣内生长。术后72天皮瓣动脉同主要来自皮瓣周围正常组织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