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输精管注药精囊显影后的CT图像资料,探讨PVSVG-CT对精囊及周围脏器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作用。方法:行CT扫描和PVSVG-CT检查,同时对有相应症状和CT表现(未作PVSVG-CT)的60从的图像主资料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且诊断前列腺肿瘤15便,实验组诊断9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对照组诊断精囊炎11例,实验组诊断23例,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肺部周围型病变的定性诊断一直都是呼吸内科乃至胸外科的疑难问题,依靠现有的常规技术手段如肺部影像学检查资料、血清学检查、痰脱落细胞学、细菌学检查及支气管镜检查等,往往难以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自从1976年Haaga和Alfidi报道将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应用于临床以来,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成为明确肺部周围型病变病理诊断的首要检查方法。我院呼吸内科自2009年1月起开展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至2011年4月已成功实施50例。现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多体位CT胸膜腔造影(MP-CTP)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普通CT胸膜腔造影(CTP)的基础上,加用胸水扩容造影、病灶局部薄层及多体位CT扫描的方法,对于57例非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结果与普通CTP相对比。结果:54例渗出性胸水中,普通CTP所示的胸膜病变MP-CTP均能显示,且后者检出更多病灶,尤其位于非低垂部位的结节影、胸膜不规则增厚和胸膜粘连等病灶。31例恶性渗出性胸水中,MP-CTP检出胸膜结节、胸膜不规则增厚和胸膜粘连者分别为20例、15例和8例;以上病灶在23例良性渗出性胸水中检出者分别为5例、4例和14例。结论:MP-CTP检查可提高胸膜病变的检出率,并可以初步鉴别良性及恶性渗出性胸水。  相似文献   

4.
脑膜瘤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脑膜瘤及其周围组织的显示能力,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的脑膜瘤病人33例,均行CT平扫和双期注药、一次延迟CT血管造影检查.图像送至SUN工作站后处理,观察瘤体影像特点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 16例为前、中颅凹单发脑膜瘤,9例为额颞叶、8例为顶叶脑膜瘤.重建图像显示瘤体充分强化,颅骨、血管、肿瘤三者立体关系显示清楚.主要征象包括:血管被肿瘤包绕,颅骨受侵犯,肿瘤周围组织移位等.结论 双期注药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充分显示脑膜瘤的影像特征,重建后可清楚显示肿瘤、血管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有助于脑膜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订,评估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5.
徐林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755-1756
目的评价同轴切割针在螺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经影像检查仍然难以定性诊断的31例胸腹部肿块运用同轴切割斜在CT引导下行穿刺活检术。结果穿刺成功率100%,诊断率93.6%,并发症较少。结论运用同轴切割针在螺旋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活检术具有阳性率和诊断正确率高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附12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占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DLTRA—CUT型18G软组织切割式活检针,在CT引导下对122例肺占位性疾病患者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122例肺穿刺活检患者中,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肺癌者111例,结核5例,炎性假瘤3例,未能作出明确诊断者3例,诊断准确率为97.5%,术后并发少量气胸13例(10.7%),痰中带血10例(8.2%),均未作特殊处理。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不失为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辅助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用于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意义进行探讨,为今后临床上利用该技术进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这期间,在吉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在CT导向下接受经皮肺穿刺细胞学检查的患者病例75例,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75例行肺穿刺术患者,经脱落细胞学检查证实48例为原发性肺癌,8例为炎症,19例未能明确诊断,诊断率为74.7%。术后10例出现气胸,8例行胸腔闭式引流,2例少量气胸,未给予特殊处置,4例出现血丝痰,均未做特殊处理。结论 CT导向经皮肺穿刺细胞学检查是比较安全、实用的技术,可以在有条件的医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海燕  季鹏  邱晓晖 《安徽医药》2018,22(6):1095-1098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腹腔脓肿病因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亳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7月至2016年8月21例经手术、穿刺及临床治疗随访等证实的腹腔脓肿患者影像学资料,结合MSCT多平面重建(MPR),观察分析不同病因腹腔脓肿的分布特点及MSCT表现.结果 MSCT结合MPR,21例腹腔脓肿MSCT定位诊断正确率达100.0%,定性诊断正确率达95.2%(20/21).其中阑尾炎脓肿12例,MSCT显示脓肿主要位于回盲部周围,脓肿内可见气体或气-液平面形成;消化道穿孔6例,MSCT表现为消化道穿孔部位区渗出性改变及脓肿形成,增强扫描可见均匀光整的环形脓肿壁强化,部分邻近脓肿周围可发现游离气体影;胆囊结石、胆囊炎穿孔1例,MSCT显示胆囊壁水肿增厚,缺损处胆囊壁连续性中断,其旁可见多发游离胆囊结石影;异物包裹脓肿2例,MSCT清晰显示高密度异物周围脓肿形成,脓肿壁强化、异物不强化.结论 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合MPR能早期发现腹腔脓肿,分析腹腔脓肿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于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并对两种不同类型穿刺针(手动抽吸式及自动弹枪式)进行分组比较。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2年5月经皮肺穿刺患者89例,根据病灶部位及性质选择使用不同类型的穿刺针,分析两组的穿刺结果及安全性。结果总体穿刺阳性率为80.9%(72/89),敏感性为96%(72/75),并发症发生率为31.5%(28/89),其中气胸13.5%(12/89)及出血18.O%(16/89)。自动切割组(A组)75例,手动抽吸组(B组)14例,两组在诊断阳性率、敏感性、良性疾病阳性率、恶性肿瘤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肺部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根据患者病变位置及性质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穿刺针。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主要非外科性方法,它明显改善了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近、远期效果。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然而,目前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率达11%~46%。所以正确地评价支架术后再狭窄问题正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大部分通过创伤性的冠状动脉造影(CAG)方法来随访.但是,这种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其死亡率约为0.1%,且检查费用较高。本研究观察了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支架成像的管腔可见度.初步探讨了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1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之肺内良、恶性结节的临床、CT与病理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复习对分叶、棘状突起、空气支气管征、血管连接及胸膜凹陷等征象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估,认为外围型肺癌的影像表现复杂多变,重视窗口技术,充分显示病灶细节,认准病理征象,综合分析诊断,可提高对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笔者提出以病灶直径分组分析,可缩小外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范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芒果引进中国的历史进行考辨。全文分四部分:1.考证现在栽培的芒果非中国原产,它应该是从印度或斯里兰卡传入的。2.驳芒果由唐代玄类从印度传入之说,考证玄奘在所著《大唐西域记》中提到的庵没罗果就是现在的沙果,而非芒果。3.驳清代吴其浚以为芒果在元代已经栽培之说,考证吴氏将黎檬误为芒果;又驳《珠江三角洲农业志》(1976)以为扁桃就是芒果之说,考证元代以前,广东没有芒果栽培。4.考证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中国方志开始有芒果记载,其时并不普遍;它的传入,当在明代初年。芒果自明代传入以后,经过人工栽培,已有十多个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隐蔽性肺结核诊断率。对12例胸片隐蔽性肺结核临床、X线、CT等特点进行分析。胸部X线难以发现或显示不清楚,常常延误诊断;而胸部CT薄层横断面能早期发现病灶,有利于及时诊治。认为对临床可疑隐蔽性肺结核应早期行CT扫描  相似文献   

14.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先天性总胆管囊肿27例,行钡餐造影及B超检查。结果:除一例因囊肿穿孔合并大量腹水误诊外,其余26例CT检查均可显著病变的部位、大小及毗邻关系。病因及分型以肝外型为多,15例占56%,混合型12例占44%,无一例为单纯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结论:CT诊断先天性总胆管囊肿明显优于口服钡餐及B超检查,可做为一种首选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CT 对鼻窦囊肿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鼻窦囊肿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鼻窦囊肿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粘膜下囊肿26例,粘液囊肿4例.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与CT诊断结果符合率100%.结论:CT结果对鼻窦囊肿的确诊是很有价值的,而且能指导鼻内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99mTc-MIBI-SPECT与定位CT同机融合显像对肺部肿物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34例可疑肺部恶性肿物患者,注射99mTc-MIBI后10min、2h分别进行早期和延迟SPECT-CT断层同机融合显像。根据诊断金标准分为恶性(27例)和良性肺部病灶(7例)组,分析诊断效率,比较良、恶性肺部病灶对99mTc-MIBI的早期及延迟摄取比值(EUR、DUR),并分别对EUR、DUR的诊断效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99mTc-MIBI-SPECT与定位CT同机融合显像定性分析对肺部肿物良恶性鉴别诊断灵敏度100%、特异度71.43%、准确性94.12%、阳性预测值93.10%、阴性预测值100%。恶性与良性肺部病灶EUR(3.29±2.10vs1.55±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与良性肺部病灶DUR(3.40±2.05vs1.59±0.61)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EUR≥1.87或DUR≥1.78为诊断恶性肺部病灶的最佳切点,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60%、71.4%和100%、71.4%。结论:99mTc-MIBI-SPECT与定位CT同机融合显像对肺部肿物的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较适用于中小城市中低收入肺部肿物患者的早期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晓  左敏静 《江西医药》2004,39(5):313-314
摘要目的通过对21例单发性肝转移瘤及34例单发性原发性肝癌的CT表现的对比分析,寻找到两种肿瘤的影像学上的异同点,以期提高两种肿瘤的认知水平及其CT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单发性肝转移瘤2例和原发性肝癌34例,男47例,女8例,平均年龄52岁,最小的38岁,最大的66岁。采用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21例单发性肝转移瘤的平扫表现为边缘清楚的低密度肿块影,呈“环靶征”或“牛眼征”改变;3例位于肝右后叶,形态与局部肝形态较为一致,占位效应不明显。原发性肝癌表现为边缘欠清的低密度类圆形影34例,都伴有肝硬化增强扫描,肝转移瘤于门静脉期均有强化,表现为周边强化或全瘤强化;肝动脉期强化的为较小的肿块。肝癌26例动脉期有强化,门静脉期强化迅速消退;有肝动脉-门静脉短路的6例;8例有门静脉瘤栓形成,3例有下腔静脉瘤栓形成。结论单发性肝转移瘤与原发性肝癌在CT表现上各有特点,平扫肝转移瘤边界均较清楚,呈圆形,增强扫描于门静脉期有强化,有“环靶征”或“牛眼征”改变,一般不伴有肝硬化。部分转移瘤可表现为无占位效应。原发性肝癌肿块多为类圆形,边界不清;增强发生在动脉期。大部分肝癌都伴有肝硬化;部分伴肝动脉-门静脉分流现象及门静脉和下腔静脉瘤栓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胆囊癌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癌的CT、MRI影像学资料,其中28例行CT检查,14例行MRI检查。分析原发病灶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并与大体病理进行对照。结果: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胆囊腔内结节和(或)胆囊区肿块为胆囊癌的直接征象,其中厚壁型11例,腔内型10例,肿块型9例;增强检查后,增厚的胆囊壁、结节和(或)肿块明显持续强化。其他表现包括合并胆囊结石23例,肝内外胆管扩张13例,肝脏直接受侵11例,累及胃和十二指肠者分别为3例和5例,淋巴结转移16例,肝脏转移3例。上述征象MRI均能显示,4例肿大淋巴结于CT上难以判断,3例等密度胆囊结石于CT上未检出。结论:CT及MRI能清楚地显示胆囊癌的原发灶,并能较准确地评价胆囊癌浸润程度及扩散范围,且MRI对胆囊结石、区域淋巴结转移等间接征象的显示要优于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