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 经对血液成份病毒培养证实一例输血传播西尼罗病毒(WNV)。一例24岁产后大出血的妇女在输注18单位血液成份后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和全身不适等症状。血清和脑脊液样品检测为WNV IgM抗体阳性。本调查测定了输血和WNV感  相似文献   

2.
2002年美国发生西尼罗河病毒(WNV)感染患4150例,病死284例。在一个炎热的夏天,51岁的Stoudt因恶心、呕吐、乏力和头痛而就诊,曾轻度意识模糊数小时,他的职业为园艺工作,大部分时问在户外维修池塘,据此拟诊为WNV(为蚊媒传播的黄热病毒)感染。多数人感染后无症状和体征,部分人感染后经3~14d潜伏期出现轻至重度症状,最严重的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NS)导致脑膜炎和脑炎,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3.
龚震宇 《疾病监测》2013,28(3):249-250
节肢动物传播病毒(即虫媒病毒)主要是通过蚊虫和蜱叮咬传播给人类.大多数感染病例会出现全身发热性疾病,而且,通常有少数发生神经系统侵袭性疾病(即脑膜炎,脑炎,或急性迟缓性麻痹).西尼罗河病毒(WNV)是美国本土虫媒病毒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有些其他虫媒病毒也可引起季节性暴发和散发病例.2011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接到全国报告的虫媒病毒性疾病871例(不包括登革热).病原包括WNV(712例)、La Crosse病毒(LACV,130例)、Powassan病毒(POWV,16例)、圣路斯脑炎病毒(SLEV,6例)、东方马脑炎病毒(EEEV,4例)以及詹姆斯顿峡谷病毒(JCV,3例).这些病毒性疾病中有624例(占72%)为神经系统侵袭性疾病,发病率为0.2/10万.WNV和其他虫媒病毒在美国许多人群中持续引起局部暴发和严重疾病.  相似文献   

4.
西尼罗病毒在献血中的筛查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炜 《中国输血杂志》2006,19(3):245-248
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首先在1937年乌干达的西尼罗地区一位发热妇女血液中分离到,从而得名[1]。2001年美国发生西尼罗病毒大流行,引起社会公众的极大恐慌。2002年WNV输血相关传播(transfusion-as-sociated transmission,TAT)感染被证实[2],共有23名输血者在接受了16名WNV感染者血液后感染WNV,估计采集了约500份感染WNV的血液,这对美国的血液供应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美国政府相关部门和输血相关组织迅速采取措施,对WNV通过血液传播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大大提高了输血安全性[3]。目前,我国虽尚无WNV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5.
20 0 2年美国发生西尼罗河病毒 (WNV)感染患者 4 1 50例 ,病死 2 84例。在一个炎热的夏天 ,51岁的Stoudt因恶心、呕吐、乏力和头痛而就诊 ,曾轻度意识模糊数小时 ,他的职业为园艺工作者 ,大部分时间在户外维修池塘 ,据此拟诊为WNV(为蚊媒传播的黄热病毒 )感染。多数人感染后无症状和体征 ,部分人感染后经 3~ 1 4d潜伏期出现轻至重度症状 ,最严重的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CNS)导致脑膜炎和脑炎 ,甚至死亡。据 2 0 0 2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防治中心 (CDC)报道 ,美国几乎每个州都发现WNV ,因此医生应该掌握最新的诊治和预防知识。如何传到美…  相似文献   

6.
建立特异、敏感、快速检测西尼罗河病毒(WNV)的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针对西尼罗河病毒囊膜蛋白(E)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建立WNV的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稳定性.对保存的54例WNV感染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其检测的准确性.结果:建立的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WNV的检测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而对日本脑炎病毒(JEV)、圣路易斯脑炎病毒(SLEV)等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的灵敏度可达到100 pg.标准曲线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实时荧光定量PCR效率为100%.对54例WNV感染样本进行检测,准确率高达98.1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WNV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可作为临床诊断WNV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背景 2002年美国流行西尼罗病毒(WNV),据报道有超过3,300例WNV病例,超过2,300例发生WNV脑炎和脑膜炎。第一例通过输无偿献血液传播WNV的病例已得到证实。研究设计和方法 对2002年美国流行WNV期间的病例数据用统计  相似文献   

8.
背景本文报导一例微量混合核酸试验(NAT)阴性的血液引起的一例西尼罗病毒(WNV)性脑炎。一例内布拉斯加州男性患者在外科手术和输入26单位成分血13天后发生脑炎。抗体检测证明其感染了西尼罗病毒,对他的感染源进行了调查。研究设计和方法询问病人的家属以其查明感染西尼罗病  相似文献   

9.
背景加拿大在2003年7月开始对捐献血液以核酸扩增试验(NAT)检测西尼罗河病毒(WNV)RNA,检出14份WNV RNA阳性血液。以每6份样品微量混合作WNV核酸筛查(TaqScreen,Roche),其中2例经单份标本NAT确认的最初是在萨斯喀彻温省,该地区早在2003年9月初即为WNV高发省。研究设计与方法14份  相似文献   

10.
陈建军 《疾病监测》2006,21(8):448-449
在美国,西尼罗病毒(WNV)是虫媒病毒脑炎的主要致病因素。西尼罗病毒最初于1937年在非洲发现,1999年第一次在西半球的纽约市被检测出。从那以后,西尼罗病毒导致了发热性疾病和严重的神经性疾病的季节性流行。2005年1月1日至12月1日期间,美国共报告西尼罗病毒疾病2744例,与2004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细胞因子(rhSCF)于照射后早期给药对重症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猴的救治作用。方法:12只成年恒河猴经7.0 Gyγ射线全身照射后分为照射对照和SCF给药2组(n=6)。SCF组恒河猴于照射后0.5和24 h各1次皮下注射rhSCF 200μg/kg,给照射对照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照射后40 d内恒河猴的存活情况,并于不同时间检测外周血象,比较照射对照组和SCF组间的差异。结果:照射后40 d内对照组恒河猴存活2只,而SCF组恒河猴全部存活。rhSCF能促进恒河猴造血恢复,其外周血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和血小板水平的最低值较照射对照组显著提高。SCF组恒河猴对症治疗简化。结论:rhSCF于照射后早期干预对重症急性放射病恒河猴有明显的救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 2002年夏秋季,美国西尼罗病毒(WNV)爆发流行期间,首次证实输血传播WNV感染。在2002年12月,FDA支持血库组织自愿召回WNV高发区域采集的冰冻血液成分。当时,血液中WNV的病毒血症和血清学标记物的流行率还不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疆部分地区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蚊传黄病毒的感染状况。 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喀什地区伽师县和麦盖提县、北部伊犁地区察布查尔县不明原因发热人群血清标本进行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 WNV) IgM抗体检测。对检测结果阳性的血清标本平行进行以上3种病毒的交叉中和试验。 结果 新疆南北部地区641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急性期血清中,乙脑病毒IgM抗体阳性率0.62%(4/641), 登革病毒IgM抗体阳性率2.96%(19/641),西尼罗病毒IgM抗体阳性率1.72%(11/641)。ELISA检测阳性患者血清中有6例存在乙脑病毒、登革病毒、西尼罗病毒中和抗体,滴度介于1 ∶ 10~1 ∶ 40之间。 结论 新疆发热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可以检测到乙脑病毒、登革病毒、西尼罗病毒IgM抗体,部分病例血清中存在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灵敏、特异的套式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快速检测黄热病毒方法。方法 参照黄热病毒标准株D17序列设计套式引物,并检索国际基因序列数据库初步验证其特异性,随后对镁离子、dNTP及引物浓度,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稳定、特异的套式RT-PCR快速检测黄热病毒方法,并以同属于黄病毒科的登革病毒1~4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为对照,验证其特异性。结果 外引物扩增可获得404 bp左右的特异性扩增片断,阴性对照毒株未见设计大小的扩增片断,但可见非特异性片断;内引物扩增可获得349 bp左右片断,阴性对照无扩增条带。结论 套式RT-PCR可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黄热病毒。  相似文献   

15.
解尿素寡杆菌(Oligella ureolytica)1987年由Bossau 等[1-2]命名,是形态极其微小的革兰阴性小杆菌,生长缓慢,致病性不详.国外有多例该菌分离自人血液的报道,但未能确定是否为败血症的病原菌.2005年,我们自1例肝炎合并糖尿病、反复发热患者血液中多次分离出该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将聚焦超声应用于计划生育领域,探讨聚焦超声终止恒河猴早孕的辐照方式、剂量与效应.方法 应用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JC型聚焦超声抗早孕机,通过灰阶超声定位,选择不同的剂量和辐照方式,辐照6只妊娠龄为36~66 d的恒河猴的孕囊.结果 聚焦超声辐照后,恒河猴孕的孕囊在诊断B超图像中出现明显的致死性改变,6只恒河猴中5只完全流产,1只不完全流产,子宫及邻近器官均无损伤,聚焦超声终止恒河猴妊娠后均于40 d内月经恢复.结论 聚焦超声终止早孕是可行的、有效的和安全的一种新型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寨卡病毒(ZIKV)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Zika丛林的恒河猴中被发现,是一种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虫媒病毒。2007年在雅蒲岛暴发ZIKV感染疫情,在此之前只在人群中零星发生。ZIKV感染于2015年在巴西大规模暴发流行,随后疫情传播到多个国家和地区。ZIKV感染的临床症状类似于登革热症状,而孕妇感染后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目前,该病毒的实验室检测主要通过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病原学常用的方法是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主要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迄今,尚未有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预防措施主要是避免蚊虫叮咬。截至2016年2月25日,我国有5例ZIKV感染输入性病例,笔者对ZIKV的流行和诊治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背景:影响恒河猴肝移植模型建立的因素较多,模型的成功率和长期生存率较低。目的:分析恒河猴肝移植后早期死亡的原因。方法:实验采用改良前和改良后两种方法建立恒河猴肝移植模型。改良后供体采用腹部"十"字形大切口进行快速切取供肝,在修肝时将肝腔静脉、门静脉套管和胆道支撑管留置好,受体采用经典式原位肝移植+二袖套法+胆道支撑管建立稳定的恒河猴肝移植模型。结果与结论:成功实施的25对恒河猴肝移植模型中,早期死亡7只,其中应用改良前方法移植的9只中死亡6只,用改良后方法移植的16只中死亡1只。死亡7只中因腹腔出血而死亡5只,原发性肝脏无功能死亡1只,气胸导致呼吸衰竭死亡1只。结果表明,恒河猴肝移植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腹腔出血;改良后的恒河猴肝移植方法对减少肝移植后出血有明显效果,提高了肝移植后早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浅析Rh(D)阴性血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0年Landsteiner和Wiener用恒河猴(Rhesusmon鄄key)的红细胞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和豚鼠所获得的血清(抗体)能与85%白人红细胞显示凝集现象,所以当时认为这种红细胞上含有与恒河猴红细胞相同的抗原,命名为Rh血型。Rh基因在第1号染色体上。Wiener认为Rh基因在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中病原体的分离鉴定,了解病毒生长特性。方法 利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 E6从患者抗凝血标本中分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并通过血清学、形态学等方法对病毒进行鉴定;将分离的病毒接种不同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时间细胞上清中病毒载量的变化。结果 从患者抗凝血标本中分离出SFTSV;免疫荧光显示感染病毒的细胞培养物能与患者血清发生阳性反应;在透射电镜下能观察到布尼亚病毒样颗粒。SFTSV可感染Vero E6、Hep G2、THP-1等多种细胞,但病毒在不同细胞中的复制水平差异明显。其中Vero E6细胞对SFTSV较易感,病毒可增殖至4.89109 copy/ml。而Hep-2和HT29细胞不能被SFTSV感染。结论 从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血液标本中成功分离出SFTSV。该病毒具有较广泛的细胞嗜性,对肾来源的细胞更易感。这些研究将为后续研究SFTSV的相关基础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