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及腋窝淋巴结中趋化因子受体5(CCR5)的表达和基因多态性CCR5一A32的发生频率,探讨其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09年6月聊城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35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乳腺癌原发癌灶及其腋窝淋巴结、癌旁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CCR5mRNA相对表达量,及CCR5一A32等位基因发生频率。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①乳腺癌组织CCR5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及良性肿瘤组织(P〈0.05),Ⅱ期与Ⅲ期乳腺癌组织CCR5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正常组织与纤维腺瘤组织CCR5mRNA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转移淋巴结组织CCR5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非转移淋巴结(P〈0.05);(奶5例均未发现等位基因CCR5一A32的变异;④乳腺癌组织CCR5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ER、PR等临床免疫指标无相关性,但与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及C—erbB一2表达相关。结论CCR5在乳腺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明显升高,CCR5与其配体结合促进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腋窝淋巴结的转移,可作为预测引障瘸腑蜜激p结弦稳砖而后的舌算锌千粽士物柏I瞻市治疗焊枇了拓苗Ⅲ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Notchl受体的表达水平,为乳腺癌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方法进行荧光定量PCR(FQ—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对60例乳腺癌组织和2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Notchl受体蛋白及基因表达情况的检测分析。结果(1)FQ—PCR技术检测显示乳腺癌患者Notchl基因表达阳性,DNA拷贝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组NotchlDNA拷贝数稍高于非转移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结果表明Notchl分子在乳腺癌组织中呈强表达,正常乳腺组织中不表达或弱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otchl信号在乳腺上皮干细胞恶性转化中表达上调,Notchl基因可能是一种癌基因,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分化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Notchl受体的表达水平,为乳腺癌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方法进行荧光定量PCR(FQ—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对60例乳腺癌组织和2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Notchl受体蛋白及基因表达情况的检测分析。结果(1)FQ—PCR技术检测显示乳腺癌患者Notchl基因表达阳性,DNA拷贝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组NotchlDNA拷贝数稍高于非转移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结果表明Notchl分子在乳腺癌组织中呈强表达,正常乳腺组织中不表达或弱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otchl信号在乳腺上皮干细胞恶性转化中表达上调,Notchl基因可能是一种癌基因,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分化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胸苷磷酸化酶(T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血管内皮生长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与淋巴管密度,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7例乳腺癌及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TP、VEGF—D、VEGFR-3的表达。结果乳腺癌中TP、VEGF—D、VEGFR-3的阳性表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或P〈0.01);无淋巴结转移病例TP、VEGF—D、VEGFR-3表达阳性率及淋巴管计数均明显低于淋巴结转移组(P〈0.05或P〈0.01),组织学分级I级病例中TP、VEGF—D、VEGFR-3表达阳性率及淋巴管计数均明显低于组织学分级Ⅱ级或Ⅲ级病例(P〈0.05)。结论TP、VEGF—D、VEGFR-3均为反映乳腺癌进展、生物学行为、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标记物,乳腺癌组织中TP、VEGF—D、VEGFR-3表达升高与乳腺癌的转移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栓凋节蛋白(TM)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州免疫组织化学法对94例乳腺癌、1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TM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TM存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P〈0.01)。在乳腺癌组织中TM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其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P〈0.05)。淋巴结阴性组阳性表达率为66.7%,淋巴结阳性组阳性表达率为44.2%fP〈0.05)。TM与肿瘤组织病理学分级、病理学类型、肿瘤最大径无统计学意义fP〉O.05)。结论TM表达水平可能与乳腺癌的发展、转移有关,有望成为判断乳腺癌患者病情发展和预后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6.
陈忠华  吕光明  季天海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697-1698,1806
目的探讨同源盒基因B7(homeoboxB7,HOXB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20例乳腺癌及其配对正常乳腺组织中HOXB7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7例乳腺癌及其配对正常乳腺组织中HOXB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HOXB7基因扩增的△Ct值分别为(3.58±1.44)和(6.47±1.27),正常乳腺组织中HOXB7mRNA表达明显低于乳腺癌组织(P〈0.001);HOXB7蛋白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01),淋巴结转移阳性的乳腺癌病例中HOXB7的表达水平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HOxB7高表达可能促进了乳腺癌的发病过程。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7.
黄江生  杨竹林  彭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5):2269-2271,2276
目的研究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病变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TP)表达水平和微淋巴管计数,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45例乳腺癌和15例乳腺小叶增生手术切除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TP和淋巴管染色方法均为sP免疫组化法。结果乳腺癌组织中TP表达阳性率和D2—40标记淋巴管计数明显高于乳腺小叶增生(P〈O.05或P〈O.01);乳腺导管内癌、组织学分级Ⅰ级和无淋巴结转移病例TP表达阳性率及淋巴管计数均明显低于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Ⅱ级或Ⅲ级及淋巴结转移病例(P〈O.05或P〈O.01);TP阳性表达乳腺癌淋巴管计数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结论TP和淋巴管计数均为反映乳腺癌进展、生物学行为、转移状态及预后的重要标记物,乳腺癌组织中分泌的TP可能促进淋巴管生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乳腺癌和乳腺小叶增生组织中SKP2和P27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45例乳腺癌和15例乳腺小叶增生组织手术切除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SKP2和P27蛋白染色方法均为SP免疫组化法。结果乳腺癌SKP2阳性率明显高于乳腺小叶增生,差异有显著性,但P27则相反;组织学分级Ⅰ级及淋巴结未转移乳腺癌SKP2阳性率明显低于组织学分级Ⅲ级和淋巴结转移病例,但P27则相反(80.0%VS35.0%,P〈0.05;76.5%VS40.0%,P〈0.05);SKP2和P27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呈密切负相关(x^2=11.75,P〈0.01)。结论SKP2和P27蛋白表达是反映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两者在乳腺癌中表达存在相互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44v9 mRNA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组织芯片结合原位杂交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20例乳腺良性病变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CD44v9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CD44v9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和正常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中CD44v9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但与组织病理分级、肿瘤大小、年龄等无关(P〉0.05)。结论:CD44v9 mRNA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与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85例乳腺癌及42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VEGF和ER的表达情况,并评价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VEGF阳性率(57.65%,49/85)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4.76%,2/42)(P〈0.0001)。VEGF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及ER无明显关系(P〉0.05)。Ⅲ、Ⅳ期乳腺癌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VEGF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乳腺癌和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001)。ER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为58.82%(50/85),在乳腺纤维腺瘤中无阳性表达。结论:乳腺癌组织中VEGF有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cl-2在ER+和ER-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采用SP法检测Bcl-2在36例ER+(组织学Ⅰ级5例,Ⅱ级20例,Ⅲ级11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13例,不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23例)和31例ER-乳腺癌(组织学分级Ⅰ级4例,Ⅱ级21例,Ⅲ级6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12例,不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19例)中的表达,用其周围正常组织(手术缺损区组织)作对照,分析其在ER+和ER-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Bcl-2在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19%(41/67)和22.39%(15/67),其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在ER+和ER-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78%(28/36)、41.94%(13/31),其在ER+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ER-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在 ER+乳腺癌组织学分级Ⅰ、Ⅱ、Ⅲ级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0%(4/5)、75%(15/20)、72.73%(8/11),其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在ER+乳腺癌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和ER+乳腺癌不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92%(10/13)、78.26%(18/23),其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与乳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且其表达与ER+表达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乳腺癌的发病年龄、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雌孕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的关系,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44例乳腺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144例乳腺癌组织中EGFR(+)表达百分率为38.2%.②EGFR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大小、淋巴结转移与否和组织学分级Ⅰ与Ⅱ、Ⅱ与Ⅲ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组织学分级Ⅰ与Ⅲ,淋巴结转移<4枚与淋巴结≥4枚的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EGFR的表达与ER、PR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与HER2(+)、HER2(++)与HER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ER2(-)与HER2(++)、HER2(-)与HER2(+++)、HER2(+)与HER2(+++)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EGFR的表达与ER、PR表达状况无明显相关.但EGFR在HER2强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HER2弱阳性患者,可能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存在关联性.②EGFR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4枚与淋巴结≥4的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淋巴结转移数量的增加,其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3.
赵亚男  孙冬霞  王蕾 《西部医学》2013,25(5):654-656
目的研究三阴乳腺癌组织(TNBC)中p57、ki6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乳腺癌组织、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石蜡切片中p57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各蛋白分子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TNBC组织中p57和ki67表达定位于细胞核。①56例TNBC组织中p57、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32.14%(18/56例)和71.43%(40/56例),分别低于和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②p57和ki67的表达与TNBC的组织学分级、临床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原发肿瘤大小、患者年龄大小、病理类型无关(P>0.05)。③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 p57和ki67表达与TNBC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TNBC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P-钙粘蛋白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6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46例及健康对照组3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P-钙粘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血清中P-钙粘蛋白水平与乳腺癌病理指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血清P-钙粘蛋白水平为(36.98±4.53)ng/ml,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20.24±6.32)ng/ml和对照组(10.31±1.8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临床分期Ⅲ期患者血清P-钙粘蛋白水平为(48.49±3.87)ng/ml,明显高于临床Ⅰ~Ⅱ期患者(26.35±2.0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Ⅲ级患者血清P-钙粘蛋白水平为(41.13±2.35)ng/ml,明显高于分化程度Ⅰ~Ⅱ级患者(26.35±2.0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P-钙粘蛋白水平为(42.26±3.32)ng/ml,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28.73±1.4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P-钙粘蛋白水平对乳腺癌的诊断、病情监测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方法研究Skp2在肺癌和癌前病变组织芯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肺癌中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以便为肺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自制270点肺癌及癌前病变组织芯片中Skp2蛋白的表达。应用SPSS11.5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Skp2蛋白在各组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正常组0,癌前病变组16.7%(2/12),原发性肺癌组67.4%(60/89),淋巴结转移性肺癌组83.3%(10/12);原发性肺癌组和淋巴结转移性肺癌组Skp2蛋白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和癌前病变组(均为P〈0.05);而正常组与癌前病变组、原发性肺癌组与淋巴结转移性肺癌组之间Skp2蛋白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原发性肺癌中Skp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的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不同临床分期Skp2表达的阳性率不同,Ⅲ+Ⅳ期高于Ⅰ+Ⅱ期(P〈0.05);Skp2的表达强度与肺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不同组织学类型、大体类型、年龄、性别及分化程度间Skp2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1)Skp2蛋白在原发性肺癌组与淋巴结转移性肺癌组中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与癌前病变组,提示其促进了肺癌的发生、发展,可以成为预测肺癌发生、发展的一个新指标,并可能成为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2)原发性肺癌组中Skp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的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Ⅲ+Ⅳ期高于Ⅰ+Ⅱ期,提示Skp2与肺癌的进展和侵袭性有关,对肺癌的临床预后估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检测维生素D受体(VDR)及骨桥蛋白(OPN)在乳腺纤维瘤及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探讨VDR、OPN与乳腺钙化征及乳腺癌发生与进程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对60例钙化与非钙化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20例乳腺纤维瘤组织分别进行OPN、VDR蛋白表达检测.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VDR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肿瘤(Z=-2.724,P=0.006),患者不同年龄、绝经与否、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以及不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程度之间的VDR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临床分期、钙化与否及不同OPN表达程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正相关(r=0.642,0.467,0.283,0.582,P<0.01,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OPN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肿瘤(Z=-2.627,P=0.009),患者不同年龄、是否绝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不同ER、PR、HER-2的表达程度之间的OPN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肿瘤大小及钙化与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钙化呈正相关(r=0.792,P=0.000;r=0.314,P=0.015),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VDR、OP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高表达,提示可能参与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及钙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凝血功能与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治疗前乳腺癌患者凝血功能,并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进行对照。结果与乳腺良性病变患者比较,乳腺癌患者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小板(PL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液DD水平及PLT计数随肿瘤最大径的增大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乳腺癌患者FIB、DD及PLT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APTT及FIB水平明显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凝血功能与其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有无腋窝淋巴结等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09年大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青年乳腺癌和326例中老年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2组在肿瘤大小及病理类型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主要采取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青年组晚期(Ⅲ、Ⅳ期)病例数比例较中老年组高;青年组ER、PR阳性率低,而HER-2阳性率高,与中老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乳腺癌具有临床分期晚,淋巴结转移率高,激素受体阳性率低、HER-2阳性率高,复发转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本病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及血清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相关基因A(MICA)水平,研究其对于乳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RT—PCR检测32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MICA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56例乳腺癌血清、69例乳腺良性病血清及7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ICA浓度,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MICA阳性表达率81.25%(26/3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9.38%(3/32),乳腺癌组MICAmRNA相对表达量(1.36±0.18)显著高于乳腺癌旁(0.76±0.0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中MICA浓度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分析表明,I期+Ⅱ期乳腺癌组织MICAmRNA表达显著高于Ⅲ期+Ⅳ期,与血清中不一致(Ⅲ期+Ⅳ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MICA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I期+Ⅱ期);乳腺癌组织MICAmRNA水平与淋巴结转移与否无明显相关性,转移组血清MICA蛋白浓度显著高于未转移者,与年龄及分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MICA可作为乳腺癌诊断的辅助指标,并与临床分期相关;早期肿瘤组织高表达MICA,从而诱导NK细胞杀灭肿瘤细胞,晚期肿瘤组织表面MICA脱落至血液中导致其高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乳癌原发灶的声像图特征并结合术后对肿瘤内部微血管密度(MVD)的检测来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并探讨原发灶的超声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主要是肿瘤大小)特征与MVD的相关性。方法术前分析48例乳腺癌超声图像特征,术后用免疫组化方法获得乳腺癌内部的MVD。结果原发灶的大小(以2cm为界)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有显著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较无转移组病灶内彩色血流信号丰富(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两组间MVD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乳腺癌肿块原发灶彩超声像图(肿瘤大小与血流分级)和肿瘤内MVD的分析,判断患者腋窝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可为临床分期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