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式细胞仪DNA倍性测定对结直肠癌病人的预后价值尚未完全阐明,作者曾经报道了结直肠癌病人细胞核DNA成分和几个临床、病理学变化及P53蛋白质表达之间的关系,本文评价了作治愈性切除的目和四期结肠癌病人作DNA倍性测定(用冰冻肿瘤标本作流式细胞仪测定)的预后意义。1990.1~1993.12间,191例Ⅱ期(107例)和四期84例)结肠癌病人作了治愈性切除。男95例,女96例。平均年龄66.7岁。肿瘤部位:右结肠(盲肠和升结肠)48例,横结肠(包括二曲)36例,降结肠24例,乙状结肠83例。并进一步分为二个解剖学亚组:近侧结肠癌(右和横结肠…  相似文献   

2.
大肠类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结直肠类癌的预后因素及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1999年经我院治疗的46例结直肠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大肠类癌男女之比为1.4∶1.直肠类癌发病率高(83%,38/46),肿瘤体积小(直径<2*!cm者占82%,31/38),预后较好.肿瘤直径大于2*!cm的直肠类癌转移率为71%(5/7),平均生存时间25个月.结肠类癌发现晚,转移发生早,转移率为83%(5/6),大于2*!cm结肠类癌平均生存时间18个月.结论结直肠类癌的大小,有无浸润及远处转移,是判断结直肠类癌良恶性、决定手术方式和预后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DNA倍体分析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判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DNA倍体异常与结直肠癌预后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82例Ⅱ、Ⅲ期结直肠腺癌癌组织标本的DNA倍性。结果在82例标本中,二倍体36例,占43.9%,异倍体46例,占56.1%。近侧结肠癌的二倍体数目明显多于远侧结肠癌(分别为65.7%和27.7%,P=0.001),DNA倍性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关系。全组中位随访时间61个月,DNA异倍体肿瘤患者术后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二倍体患者(P=0.043)。此外,在近侧和Ⅱ期结直肠肿瘤中,均以异倍体组患者的预后为差(分别为P<0.0001;P=0.0005)。结论流式细胞DNA倍性分析有助于阐明结直肠癌的发生机制和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1982~1988年55例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42例肾盂癌,13例输尿管癌。平均年龄67岁,男29例,女26例。作者应用单细胞DNA细胞光度技术研究细胞DNA倍性DNA不均匀性及计算细胞周期。随访1~6年。结果:肿瘤的分期和组织分级,23例是pT_1N_0,15例pT_2N_0,12例pT_3N_0和9例pT_3N_+。13例Ⅰ级,28例Ⅱ级,14例Ⅲ级。DNA倍性和组织分级的关系,Ⅰ、Ⅱ、Ⅲ级肿瘤细胞的非整体细胞出现百分率分别是7%、42%、71%。29%Ⅲ级肿瘤有多倍体DNA细胞。肿瘤的分期与DNA倍性的关系,pT肿瘤38%出现非整体细胞pT_2肿瘤是58%pT_(3/4)N_(0/(?))几乎是100%。DNA倍性与转移的关系,13例病人肿瘤是双倍体细胞随访6年而没有转移。67%非整体细胞的病人有转移,在30~36月内死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PHB3受体在人结肠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10例肿瘤标本、163例癌旁组织中EPHB3受体的表达情况,回顾分析EPHB3受体与各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EPHB3受体在结肠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肠直肠组织中均有表达,癌旁组织中EPHB3的表达阳性率为71%(117/163),而在肿瘤组织中其阳性率为46%(97/210);它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无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组织中,EPHB3受体之表达率为59%(67/112);而在伴有淋巴转移的肿瘤组织中,其表达率为31%(30/98)(P〈0.05)。EPHB3受体在Dukes A期肿瘤组织中之表达率为47%(9/19),在Dukes B期肿瘤组织中之表达率为62%(58/93),在Dukes C期肿瘤组织中之表达率为32%(23/71),在Dukes D期肿瘤组织中之表达率为26%(7/27)。Dukes D、C期之表达率明显低于Dukes B期(P〈0.05)。结论:结肠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结肠直肠组织中均存在EPHB3受体表达,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率降低。EPHB3受体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6.
流量血细胞计数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测定细胞DNA量,估计细胞周期的分布和倍性,作者概述了这一方法在确定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预后的作用。一、乳腺癌:在310例病人中,非整倍体者的复发率为二倍体者的一倍。非整倍体患者的死亡率也高。检查1000多份乳癌标本表明,二倍体肿瘤的S期比例低于非整倍体者。雌激素受体阳性肿瘤较多出现二倍体和低S期比例。以上材料提示DNA倍体和S期比例与乳腺癌的复发和存活率有关。二、大肠癌:已有报告结直肠肿瘤的DNA非整倍体发生率占39%~82%。分析33例结直肠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直肠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将其按肿瘤直径大小和肌层是否有浸润分别分组,比较不同肿瘤直径各组和肌层是否浸润各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1例直肠类癌患者的中位年龄49岁(22~83岁),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15~86个月),随访率为80.6%(25/31)。随访期内,肿瘤直径≤l.0 cm的15例手术切除肿瘤后无复发,直径1.0~2.0 cm的7例中复发1例,直径>2.0 cm的3例中2例因类癌肝转移死亡。直肠类癌是否浸润肌层或全层以及是否有转移均与肿瘤大小有关(P<0.05);肿瘤的浸润深度与转移有关(P<0.05)。随着直肠类癌直径的增大,肿瘤浸润深度加深,转移发生率增高。结论直肠类癌的大小和肌层浸润可能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是选择手术方式时需参考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SOX2的表达及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指导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据.方法:收集150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采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SOX2的表达.采用实时RT-PCR检测其中3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OX2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SOX2蛋白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SOX2阳性表达主要位结直肠癌癌细胞的细胞核内,且在127例呈中高表达(表达率84.6%)显著高例癌旁结直肠组织中的高表达(8%,P<0.01).SOX2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是癌旁结直肠组织的2.5~15倍.SOX2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肿瘤部位、大小等无相关性(P>0.05),但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SOX2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著高癌旁结直肠组织,其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印戒细胞癌患者远期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10年12月11年期间37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结直肠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结直肠印戒细胞癌患者中行根治性手术者21例,行肿瘤姑息性手术(切除+造口)者16例。患者术后1、2、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0.3%、51.4%、27.0%和10.8%,生存时间为26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印戒细胞癌患者的TNM分期、T分期、是否合并肠梗阻、手术方式及术后是否接受化疗与术后生存时间有关(P0.05),而患者的性别、年龄、N分期和肿瘤部位与此无关(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肿瘤TNM分期、T分期和是否合并肠梗阻是影响结直肠印戒细胞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指标(P0.05)。结论结直肠印戒细胞癌远期生存率较低,肿瘤分期比较晚、肿瘤局部浸润生长使患者容易出现腹腔种植转移和肠道梗阻是影响患者远期生存的重要因素,化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拥有全身最大数量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但结直肠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却很罕见。Bemick等回顾性分析了纽约 MSKCC从 1 977年到 1 998年的 38例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类癌除外 ) ,占同期所有结直肠数据库的 0 .6%。该组病例平均年龄 5 7岁( 2 9- 86岁 ) ,男 1 7例 ( 4 4.7% ) ,女 2 1例 ( 5 5 .3% )。肿瘤分布部位如下 :结肠 1 7例 ,直肠 1 4例 ,肛管 6例 ,阑尾 1例。1 6例术前活检确诊 ,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将肿瘤分为小细胞癌 ( 2 2例 )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 ( 1 6例 )。 2 5例患者发生于远处转移 ,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分类 …  相似文献   

11.
有很多报道提到结直肠类癌病人患其他恶性肿瘤的风险较高 ,但对此需综合评价。方法 :根据世界肿瘤检测中心的流行病学资料 ,观察1973~ 1996年间 2 0 86例结直肠类癌病人再次发生肿瘤的情况。规定在原发肿瘤确诊后 6个月内发生的肿瘤为伴发 ,6个月后发生者为继发 ,并与经性别和年龄校正的预期发病率比较 ,再泊松分布评价该比较的显著性。结果 :2 0 86例结直肠类癌病人 (平均年龄 6 2岁 ,男性占 4 7.7% )再次发生肿瘤的风险较对照人群高。共 2 99例 ,5 0 %发生在胃肠道 ,尤其是大肠 (42 % )。在 180例伴发病例中 ,70 %发生在胃肠道 ,如结肠、…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类癌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肠道类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80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胃肠道类癌4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9例患者中,胃类癌13例,直肠类癌16例,阑尾类癌7例,结肠类癌12例,回肠类癌1例。术前误诊71.4%,其中胃类癌、阑尾类癌和回肠类癌全部误诊,直肠类癌25.0%、结肠类癌83.3%误诊。肿瘤直径在2cm以内、无肌层侵犯和淋巴结转移者1、3、5年累计生存率为100%、100%和96.9%;肿瘤直径超过2cm、侵犯肌层或有淋巴结转移者累积1、3、5年累计生存率为70.3%、62.3%和58.4%。结论 胃肠道类癌术前误诊率高,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大小、有无肌层侵犯或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3.
我院 1994~ 2 0 0 1年对 113例中低位直肠癌采用套扎式结肠 肛管吻合术治疗 ,取得理想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13例 ,男 69例 ,女 44例。年龄 2 3~ 73岁。肿瘤距肛缘 4~ 8cm ,距齿状线 3 5cm以上。其中粘膜管状腺癌 82例 ,低分化腺癌 2 1例 ,粘液癌 10例。按Dukes分期 ,A期 3例 ,B期 69例 ,C期 2 9例 ,D期 8例。术后新鲜离体标本测定下缘距肛缘最长 6cm ,最短 2cm ,平均 3cm。手术方法 :开腹术操作如同Miles手术。游离解剖直肠肿瘤远侧 2~ 5cm后 ,肛门组碘伏消毒肛管 ,伸入食管引导 ,于肿瘤下缘 2~ 3cm处切断直肠…  相似文献   

14.
术前评估结肠直肠癌的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的浸润范围对治疗决策极为重要,故需要一种正确分期的方法。作者应用15MHz超声微型探头来研究这一术前分期的正确性。于1994~1996年共对33例结肠直肠癌术前进行内镜超声微型探头扫描,计男21例、女12例,平均64岁(47~82岁)。肿瘤位于盲肠4例、横结肠2例、降结肠1例、乙状结肠8例和直肠18例。切除标本pT1期17例、pT2期3例、pT3期12例和pT4期1例。先插入结肠镜,检查病灶后肠腔内充满水以产生一合适的界面影像。随后自内镜的器械通道插入超声微型探头,检查病灶的浸润深度以及邻近区域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ZNF148蛋白在结直肠组织芯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正常组织、51例腺瘤组织、742例结直肠癌组织、16例家族性息肉和21例远处转移标本的结直肠组织芯片中的ZNF14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ZNF148的蛋白表达随着肿瘤分期的升高而降低。肿瘤组织中ZNF148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复发率、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时间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ZNF148低表达、TMM分期和CA19.9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ZNF148在21例转移瘤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原发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Galectin-3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快捷免疫组化MaxVi-sionTM法对5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60例结肠腺瘤性息肉组织、152例结直肠癌中Galectin-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Galec-tin-3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率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结肠腺瘤性息肉组织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直肠癌中,Galectin-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组织的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临床分期越晚、组织分化越差,Galectin-3蛋白表达越高,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lec-tin-3蛋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pN0期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复发转移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pN0期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连续收治的112例pN0期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92例,女性20例;年龄36 ~ 80岁,平均60.3岁.对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判定术后3年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3年内复发转移率为40.2%(45/112),中位复发转移时间为17.4个月.其中局域性复发38例(33.9%,占复发转移总例数的84.4%),血行转移7例(6.3%).不同肿瘤位置、组织学分化程度、pT分期及病理分期的患者复发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380~ 18.837,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于胸上中段(RR=1.092,P =0.049)和pT3-4a期(RR=3.296,P=0.017)为pN0期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局域性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N0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3年内出现肿瘤复发转移以局域性复发转移最常见.肿瘤位于胸上中段和pT3-4a期是pN0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局域性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年轻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期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年轻人结直肠癌(CRC)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的分子标记。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学方法对63例年轻结直肠癌和对应的16例腺瘤组织中β-连接素(β-catenin)、hMSH2、hMLH1和P53蛋白表达和DNA倍性进行检测,结合肿瘤的Dukes分期,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与相关性。结果在63例年轻CRC中,肿瘤组织的DNA倍性与患者的Dukes分期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非整倍体DNA含量的肿瘤,80.8%发生在DukesC或D期的CRC。P53蛋白的过度表达(76.0%)也倾向于浸润晚期的肿瘤;而hMSH2或hMLH1蛋白丢失的肿瘤70.0%是浸润早期的CRC。在16例配对的年轻结直肠腺癌和腺瘤组织中,β-catenin和DNA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8例β-catenin核浆聚集的CRC中,其对应的腺瘤有5例同时出现β-catenin的核浆聚集;丢失了hMSH2或hMLH1蛋白的3例CRC,其对应的3例腺瘤均丢失相应MMR蛋白。结论β-catenin和MMR蛋白hMSH2,hMLH1可以作为年轻CRC早期诊断中较为理想的分子标记;而肿瘤的DNA倍性和P53蛋白表达是患者临床分期中有用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人群中结直肠肿瘤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筛查工作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2004年10月至2009年6月进行的17 939例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结直肠肿瘤的性别、年龄及部位分布特征.结果 共诊断结直肠肿瘤4450例(24.8%),其中结直肠息肉3410例(19.0%),结直肠腺癌1040例(5.8%).肿瘤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直肠肿瘤检出率从40岁开始明显增加(P<0.01),并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结直肠肿瘤分布以远端结肠(直肠、乙状结肠)为主,占63.3%,近端结肠占36.7%.其中息肉局限于远端结肠者1802例(52.8%)、局限于近端结肠者1049例(30.8%)、同时位于近、远端结肠者559例(16.4%).癌肿位于远端结肠者921例(88.6%),位于近端结肠者118例(11.3%),同时位于近、远端结肠1例(0.1%).结论 乙状结肠镜检查不足以对全结肠肿瘤进行筛查,采用全结肠镜检查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微转移规律,为合理施行直肠癌手术提供病理学证据。方法联合运用大组织切片与组织芯片技术,研究31例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标本。结果共检获992枚淋巴结,平均每例32枚。癌转移淋巴结148枚。56.1%位于直肠系膜后方。直肠侧壁肿瘤,同侧癌转移淋巴结明显多于对侧(P<0.001)。12例标本证实存在环周切缘癌浸润,与癌转移淋巴结数目相关(β=1.166,P=0.041)。9例标本的无癌淋巴结内查见肿瘤细胞微转移,但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无关(P>0.05)。结论大组织切片结合组织芯片技术提高了淋巴结检获率。系膜外带及肿瘤同侧系膜内淋巴结转移较多。淋巴结微转移可见于各期直肠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