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改进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庞士勇 《安徽医药》2005,9(7):529-529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有效方法,因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病人恢复正常的甲状腺功能,并能提供组织病理学检查,适于药物治疗失败的儿童、年轻女性及伴有结节或重度突眼的甲亢病人,但手术的危险性相对较大、并发症多,并未能广泛被患者所接受.据报道,甲亢术后复发与甲状腺血供无关,而与残留甲状腺腺体多少有关[1].自1998年以来,我们在传统手术基础上进行改进,应用保留上极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亢,即对保留的腺体有量的标准可循,并减少了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造成机体多系统的兴奋增高及代谢亢进的临床综合症.一般是由于原发性甲亢(Graves病)、继发性甲亢(Plummer病)和高功能腺瘤(AFTN)所致.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仍然是甲亢的三大治疗方法.虽然内科治疗和同位素治疗甲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外科治疗仍然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以下仅谈谈甲亢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5例因口服抗甲亢药物治疗甲亢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因口服抗甲亢药物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304例甲亢患者口服抗甲亢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其中5例在用药后2—12周内出现肝功能损害,占总病例的1.6%,停用硫脲类药物,改用其他抗甲亢药物和保肝、降低转氨酶的药物治疗,病情严重者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1—2周后,复查肝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甲抗治疗中,口服抗甲亢药之前需检查肝功,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复查肝功,有利于及时发现肝功能损害。若甲亢病情好转却反而出现乏力加重、食欲不振等症状则应怀疑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可能。  相似文献   

4.
Graves病又称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状腺相关眼病又称甲亢眼病,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眼部表现。在口服药物治疗甲亢及其相关眼病的基础上,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长抑素类似物和无水乙醇等药物,采用经皮甲状腺局部注射治疗的方法,具有尽快控制症状、缩短服药时间、预防甲亢复发、避免全身不良反应的优点。本文就近年来在甲状腺局部注射药物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Graves病又称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病(甲亢),或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突眼性甲状腺肿,是甲亢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5%。甲状腺局部注射即在传统口服抗甲状腺药物基础上采用各种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等经皮注入甲状腺内,在局部组织中达到较高浓度,发挥抗炎、抗自身免疫反应等作用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长效糖皮质激素甲状腺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甲亢患儿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醋酸去炎舒松-A甲状腺局部注射,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甲状腺功能变化。结果:在治疗过程中,16例患儿症状体征改善,甲状腺缩小,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并趋于稳定,无反复现象,治疗结束后2年,随访到11例患儿其中10例甲亢症状持续缓解,甲状腺继续缩小,甲状腺功能保持正常。结论:长效糖皮质激素甲状腺局部注射,能有效控制儿童甲亢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功能,且疗效持久,能作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7.
<正>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对胎儿及孕妇影响极大,若不及时治疗,甲亢孕妇极易发生流产、早产现象,即便胎儿顺利分娩,畸形胎儿发生率也明显增高,且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可经过胎盘进入新生儿体内,可引起新生儿暂时性甲亢或甲状腺肿大,使新生儿病死率加大[1]。妊娠期合并甲亢多通过抗甲状腺类药物治疗,目前我国常用药物主要有丙基硫氧嘧啶(PTU)  相似文献   

8.
丙基硫氧嘧啶(PTU)和他巴唑(MMI)是目前内科治疗甲亢的主要药物。它们的抗甲状腺作用主要是抑制甲状腺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而 PTU 还可通过干扰外周组织中甲状腺素的代谢而发挥治疗作用,但对此作用国内研究不多。心得安(PRO)是甲亢治疗中的主要辅助药物,笔者曾观察了他巴唑和心得安对甲亢的治疗作用。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比较这三种药物对甲亢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评价三者在甲亢治疗中的地位。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新近诊断未经治疗的甲亢114例。其中男49例,女65例;年龄18~59岁,平均36.2岁。诊断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甲状腺吸~(131)Ⅰ率增高及血清 T_3、T_4升高。根据其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门诊及住院50例甲亢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甲亢伴白细胞减少,在使用升白细胞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患者均在1~3周内恢复正常。白细胞减少并不影响抗甲状腺药物的应用,甲亢控制后白细胞即可恢复。结论应用升白细胞药物,以免抗甲状腺药物加重甲亢患者白细胞减少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对评价甲亢治疗效果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甲亢治疗效果的评价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51例临床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治疗前后的超声改变,结合实验室血清T3、T4值,对甲状腺腺体大小,血流信号分布,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患者腺体不同程度缩小,血流信号分布及甲状腺上动脉最大血流速度随着T3、T4水平的降低而减少,但血流信号的恢复滞后于甲状腺上动脉最大血流速度的恢复.结论彩色多普勒可评价甲亢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甲状腺呈高功能状态、由此产生和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所致的一组疾病,其中以格雷夫斯病最常见。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同位素碘和手术治疗,前两种方法更为常用。目前,我国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主要有甲巯咪唑(MMI)和丙基硫氧嘧啶(PTU)。本研究收集了58例药物治疗的格雷夫斯病患者,对治疗过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58例甲亢中男性22例,女性36  相似文献   

12.
一、一般性治疗措施、如适当休息、摄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补充维生素,适当使用镇静剂等。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以下三种方法之一。(一)长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甲基硫氧嘧啶和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和甲亢平,其主要作用是阻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适应证包括①病情较轻、甲状腺中度以下肿大,无结节,或不肿大。②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甲亢病人。③妊娠期甲亢。④甲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已广泛应用于人体血流的无创性检测。本文运用CDFI观察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治疗前后甲状腺腺体内回声及血流分布情况,探查甲状腺上动脉(STA)血管内径及流速的变化,并与血清FT_3、FT_4酶免法则定值相对照,从而证实CDFI在甲亢治疗前后的定性、定量  相似文献   

14.
抗甲状腺药物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首选药物。使用70年来.对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从未停止,其在甲亢治疗中的地位也在不断转换。现研究显示抗甲状腺药物在甲亢治疗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同时,对其引发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认识更为全面。本文将就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利与弊的最近进展进行综述,意在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  相似文献   

15.
<正>Graves病(GD)又称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或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甲亢中最常见的类型,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治疗方法主要有3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性碘治疗。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简便、疗效明显,但是复发率高,有关资料显示高达60%~80%,且可使粒细胞减少,长期使用可引起转氨酶升高;甲状腺次全手术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但是手术的成本和风险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突眼性甲状腺病(Graves痛)的远期疗效。方法:将82例Graves痛患者分为治疗组(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同时双侧甲状腺注射地塞米松)和对照组(单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甲状腺变化、病情变化及复发等情况。结果:①治疗组甲状腺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1;②治疗组抗甲状腺药物副作用(如皮疹、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等)较对照组发生少,甲亢症状减轻较对照组明显,P〈0.05;③治疗组复发1例(2.4%),对照组复发9例(22%),甲状腺肿大程度与复发呈正相关。结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可促使肿大的甲状腺回缩,减轻甲亢症状,还可以减少抗甲状腺药物副作用,能显著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抗甲状腺治疗期间出现肝损害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甲亢合并肝损害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分析其病例特点、治疗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出现肝损害的原因,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的机制,考虑丙基硫氧嘧啶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可能性大。结论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时,应予密切监护、提高用药安全性以防出现药物性肝损害。  相似文献   

18.
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亢是我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作为治疗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手段已被广大普外医生所熟悉。我科自1999年对60例患者改进了甲状腺手术操作及引流方法,获得了满意效果。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5例,女55例,年龄23~65岁。结节性甲状腺肿47例,甲亢13例。8例行单侧甲状腺腺体大部切除术,余52例均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2 手术过程 麻醉采用局部麻醉以便在术中随时了解患者发音情况,取胸骨切迹上两横指弧形切口,在颈阔肌下游离皮瓣,上达甲状软骨,下达甲状腺下极。不缝扎颈前静脉血管,自颈白线…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病。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仍是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但所需疗程长,复发率高与不容忽视的毒副作用。为了探讨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法,我们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针对甲亢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摸索出一套以中药为主,辅以小剂量他巴唑的治疗方法,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丁忠祥  赵卫 《云南医药》2002,23(3):244-246
甲亢是常见病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Graves病 )占 85 %~ 90 %[1] 。甲亢的传统治疗方法有药物、手术和放射性13 1Ⅰ治疗。但对于药物毒副作用或药物治疗病情反复而又无手术或放射性13 1Ⅰ治疗指征、以及巨大甲状腺手术切除困难者 ,用传统方法均难以处理。通过栓塞双侧甲状腺上动脉或加上一侧下动脉 ,可达 70 %~ 80 %的栓塞体积 ,达到非外科切除甲状腺的目的[2 ] 。现就介入栓塞治疗甲亢的解剖学基础及治疗现状作一综述。一、解剖学基础(一 )甲状腺的血供 甲状腺由双侧甲状腺上、下动脉供血 ,少数人有甲状腺最下动脉存在。甲状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