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型眩晕又称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骨质增生颈椎结构发生改变或颈部软组织慢性损伤引起的内外平衡失调,压迫椎动脉,刺激交感神经,造成椎动脉痉挛,扭曲引起大脑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反应。笔者近来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此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王振华 《河南中医》2016,(11):1902-1903
赵教授针对眩晕的病机衍变,遵仲景"脾旺不受邪"之旨,以调理中焦脾胃,复其升降为主。赵教授认为胃气健旺,清升浊降则通畅无阻,故健中土,助升降,以补中益气汤为主,佐以僵蚕、蝉蜕升阳中之阳,大黄、姜黄降浊中之浊,助升助降,进而胃气充盛,清阳得升,浊阴得降,升降相因,气机通调,眩晕自除。脾胃居中宫,转运之枢,通上达下,脾升胃降,升降之常矣。若伤及脾胃,升降乖戾,气机阻滞,赵教授常从调中州,健脾运,助脾升切入,在补中益气汤基础上,加白扁豆、山药益气健脾,葛根、桔梗助其升提,进而脾运得健,清阳得升,脑髓得养,眩晕即除。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由于脉压增大而致的眩晕较多见.笔者 1994年 1月~ 2004年 1月应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本类患者 21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颈性眩晕40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的400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回顾性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治愈92例,显效217例,有效72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达95.3%。  相似文献   

5.
补中益气汤治疗胃下垂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补中益气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锦洪 《新中医》2002,34(2):67-68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陈皮、当归、升麻、柴胡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主治脾胃气虚下陷所致发热、脱肛、久泻等病症。笔者应用该方治疗内、外、妇、儿科其他病症,只要辨证准确,用  相似文献   

7.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 ,由黄芪、甘草、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组成 ,主治脾胃气虚、气虚下陷、气虚发热诸症。笔者运用本方加减治疗一些疑难杂症 ,均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举例介绍如下。1 长期发热石某 ,女 ,4 3岁。 1999年 7月 13日初诊。间断性发热 ,咳嗽乏力 6月余。病人素体亏虚 ,6个月前因受凉出现咳嗽、鼻塞、发热、乏力等 ,经西医输液 ,使用抗菌素、抗病毒药物等综合治疗后 ,病情无明显好转 ,每于停药后 1周左右体温即开始升高 ,虽经多方医治无明显效果。病人及家属十分痛苦。后经人介绍邀余诊治。诊见面色苍白少华 …  相似文献   

8.
补中益气汤结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性眩晕指颈椎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眩晕,包括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笔者近几年来,采用补中益气汤内服结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7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2例中男性23例,女性49例;年龄26~65岁,平均52岁...  相似文献   

9.
聂丹丽 《陕西中医》2002,23(9):846-847
补中益气汤方出《脾胃论》,由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陈皮、当归、升麻、柴胡组成。为调补脾胃 ,升阳益气之首方。临床用于治疗脾胃气虚 ,中气下陷、清阳不升等证 ,笔者临床对某些疑难病证治疗收到满意疗效。1 眩晕 刘某 ,男 ,65岁 ,干部。 1 998年 2月5日初诊。头晕 ,腹部隐痛 1 0年加重 1月。1 0年前经血常规、骨髓检查 ,西医诊断为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后曾先后多次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放射性同位素 32 P及马利兰等西药 ,并定期作静脉放血治疗 ,病情时轻时重。症见 :眩晕 ;头痛 ,腹部隐痛 ,伴心悸 ,气短 ,自汗 ,神疲乏力 ,面色晦…  相似文献   

10.
梁大华 《新中医》2000,32(9):54-54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陈皮、当归、升麻、柴胡组成。具调补脾胃,益气升阳之功。用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清阳不升等证。笔者临床加减运用治疗内科杂症,疗效颇好,兹举验案如下。1胸痹 罗某,女,52岁,1998年10月5日初诊。左胸心前区疼痛,间或刺痛,活动后加剧2年余。2年前经查心电图、血常规,诊断为:冠心病; 心绞痛;高血脂症。屡服中西药,症状未见减轻,心电图亦无改善。症见:心前区疼痛,甚时刺痛,活动后加剧,伴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自汗便溏。舌淡胖、边有瘀斑,脉虚大,重按…  相似文献   

11.
1991~2000年我科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虚性牙痛200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男98例,女102例,年龄17~81岁,病程5~31天,伴牙齿松动者162例,伴龋齿者3例,遇风及热刺激疼痛加剧者174例,以上病例均无牙龈红肿症状.  相似文献   

12.
<正> 李东垣根据《内经》“损者益之”“劳者温之”之旨,创立治疗气虚的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用以治疗因“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而致的脏器下垂,气虚发热证。自金元迄今,均宗李氏之言,因循相沿,多无异辞。但笔者认为本方应是治疗肝气虚衰的有效方剂,今不揣谫陋,以陈管见。一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血属阴,气属阳,称为体阴用阳,故肝虚证有属于血亏而体不充的,也有属于气衰而用不强的。”  相似文献   

13.
补中益气扬是李东恒《脾胃论》中的主要方剂,700多年来久用不衰,是治疗劳倦内伤的代表方剂。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用此方治疗各类疾病,收效显著。仅举2例,可窥一斑。[例一]朱某,女,41岁。孩患常年在野外工作,饮食不节,经常久泻不止。近十几年来,每年持续3~4个月,轻者每日2~3次,重者每日4~6次,每劳累或稍进油腻食物后上症加重。伴有神疲肢倦。查体:消瘦体质,舌质胖谈。脉沉细无力。治宜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之法。用补中益气扬主之,服10剂后上症有所好转。因效显,嘱其将上药粉碎,每日3次,每次10g,口服,连眼4个月,…  相似文献   

14.
补中益气汤合逍遥散治疗胃下垂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40例患者中 ,男性 8例 ,女性 32例 ,年龄均在 30岁以上 ,最大 65岁 ,平均 45岁 ,病程最短 1年 ,最长 1 0年 ,轻度下垂 8例 ,中度下垂 2 6例 ,重度下垂 6例。诊断要点 :①腹胀、食后加重 ,平卧减轻、恶心、嗳气、胃痛 (无固定周期性与规律性 ) ,有时便秘 ,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 ;②全身呈瘦长体型 ,头晕眼花 ,心悸乏力 ,时有晕厥 ;③上腹部可触及主动脉搏动 ,同时伴有其它内脏下垂症状体征 ;④胃肠X线钡餐检查可确诊 ,根据下垂的程度分为轻、中、重 3度。2 治疗方法 根据本病气虚与气滞并存的病机特点 ,结合胃下垂的程度 ,以…  相似文献   

15.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党参、炙甘草、当归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主治脾胃气虚、气虚下陷、气虚发热等证。笔者用本方加减治疗内科杂症,疗效满意,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举隅陕西省丹凤县中医医院(726200)蔡建虎【关键词】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举隅1习惯性便秘靳某,男,63岁,农民。1995年1月20日初诊。患习惯性便秘5年余。5年来经常大便秘结,虽有便意,但临厕无力怒挣,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面...  相似文献   

17.
王德祯  谭天 《新疆中医药》1996,(1):64-64,F003
  相似文献   

18.
补中益气汤治疗尿道综合征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道综合症临床不太常见,且易与尿道炎症相混淆,确诊之后,用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笔者自1995~1999年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该病40例,疗效明显,并与用西药治疗的25例作对比观察,兹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40例中,男性5例,女性35例;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20岁,平均42岁;病程最长者2年;最短者15天。对照组25例中,男性3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者23岁,平均39岁;病程最长者1年半,最短者20天。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 参照上海医科大学主编、人民卫生…  相似文献   

19.
20.
患者:梁某某,女,54岁,1995年4月20日初诊。 患者自诉从1993年始头晕,当时头晕较剧,有如立舟车之觉,感觉周围环境转动,伴恶心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