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蜂蜇伤是夏秋季节常见的急外伤害。蜂蜇伤是指蜂尾部毒刺刺入皮肤后,其毒素引起的局部皮肤明显症状或全身反应[1]。蜂蜇伤部位多见于头面部、上肢、下肢及皮肤外露部位,伤死率因蜂的种类、进入体内毒素的量及临床表现不同而异。对蜂蜇伤患者进行抢救并给予良好的护理是减少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环节。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共收治蜂蜇伤患者32例,经及时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  相似文献   

2.
螫伤是较常见的一种生物性损伤.蜂螫伤是蜂尾部毒刺螫伤人体皮肤后注入毒素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反应.蜂毒素成分复杂,除含组胺外还含有5-羟色胺、缓激肽和胆碱酯酶等.笔者2008年7月收治1例毒蜂螫伤致中毒性昏迷患者,现将其救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16例蜂螫伤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螫伤是较常见的一种生物性损伤。蜂毒素成分复杂,蜜蜂毒素含有组织胺,黄蜂毒素除含组织胺外还含有5-羟色胺、缓激肽和胆碱酯酶等[1]。蜂螫伤是蜂尾部毒刺螫伤人体皮肤后  相似文献   

4.
<正>毒蜂又称马蜂或葫芦蜂,是一种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类群,喜群居生活,受到侵扰时易发起群起性报复,常活动于夏、秋季,故毒蜂蜇伤便成为夏秋季节农牧民患者的常见急症,作者就本院肾内科重症监护室成功救治的5例毒蜂群蜂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共收治毒蜂蜇伤患者28例,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在15~58岁,平均年龄36.5岁,单蜂蜇伤7例,群蜂蜇伤21例,累及主要脏器(肝、肾、心脏及神经系统等)者20例,经血液透析治疗18例,重症5例,就诊时间1~3天。  相似文献   

5.
毒蜂又称马蜂或葫芦蜂,是一种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类群,喜群居生活,受到侵扰时易发起群起性报复,常活动于夏秋季,故毒蜂蜇伤便成为夏秋季节农牧民患者的常见急症,作者就本院肾内科重症监护室成功救治的5例毒蜂群蜂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蜂毒属生物毒素,其中毒多见于外出活动时被蜂蜇伤引起,中毒程度与个体毒素的敏感性有关,中毒时间长、程度重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特别易引起心、肝、肾功能的损害和消化道出血.我院自2001年~2002年抢救蜂中毒病人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蜂毒(Bee Venom)是由蜜蜂毒腺产生后贮存于毒囊中,自卫时从其尾部蛰针排出的一种毒液。蜂毒能引起人体产生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毒性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治疗严重毒蜂蜇伤引起心肌损害诱发猝死过程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来连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严重毒蜂蜇伤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为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伤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方位的对症治疗与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治疗效果,并比较其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14%和88.57%,总住院时长分别为(6.9±1.2)d和(10.2±2.0)d,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毒蜂蜇伤的患者并出现心肌损害症状的患者,联合局部伤口处理和对症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避免发生心肌损害诱发猝死的情况,住院时间短,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717合剂联合九味消肿拔毒散治疗毒蜂蛰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1年多就诊的毒蜂蜇伤患者当中的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治予717合剂内服联合九味消肿拔毒散醋调外敷患处治疗,对照组治予氯雷他定片(开瑞坦)内服联合季德胜蛇药片碾末水调外敷,2组均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组愈显率为86. 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56. 7%(17/30)(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717合剂内服联合九味消肿拔毒散外用治疗毒蜂蜇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蝎子的尾部上有毒刺,被蝎子蜇伤以后,伤口会出现红肿、灼痛,严重者可出现流口水、昏睡、出冷汗、恶心、呕吐,甚至舌头发硬,嘴张不开,气喘, 抽搐等中毒症状.蜇伤后,要立即用布带扎缚伤口的近心端,防止毒素随着血液循环扩散 到全身,然后挤出伤口内含有毒汁的血水,也可用负压式拔火罐的办法将毒汁从伤口内吸 出,再用1%的氨水或肥皂水或2%小苏打水清洗伤处,然后用桐树皮一块贴伤处,或用煤油调碱面抹伤处,都有很好的止痛作用,病情危重者应送医院治疗.  相似文献   

11.
蜂蜇伤指的是被蜂(蜜蜂、黄蜂、马蜂等)蜇伤,局部出现红肿疼痛,数小时后缓解,严重者可导致恶心、心慌等,更甚者可危及生命.在民间,桑蚕业较发达的地区,人们常用桑叶汁来治疗蜂蜇伤.笔者曾亲自试用,屡试不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鉴于使用桑叶汁治疗蜂蜇伤的案例临床还未见报道,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广其在民间的应用,笔者现将其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通过阅读大量相关的中国医学古籍,分类、归纳及总结中国古代蜂蜇伤的急救方法,并分析现今有关救治蜂蜇伤的病例报告,归纳整理出现在人们对蜂蜇伤的危害性的认识及急救方法,从简、便、用、效、廉等五方面,古今对比,总结出适合现今需要的较佳的急救蜂蜇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蜂蜇伤主要引起过敏反应和直接毒性作用。速发型过敏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蜂蜇伤致死的主要原因。西医治疗蜂毒无特效药,局部处理以清创、激素涂擦等为主,全身治疗以抗过敏、抗休克、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防止继发性损害和对症支持为主,其中血液净化是治疗蜂蜇伤重症确切有效的方法;中医治疗常以各地蛇药口服及外敷,配合刺血拔罐,口服清热凉血解毒、祛风止痒止痛中草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蜂蜇伤是夏秋季较为常见的临床急诊疾病。蜂的种类很多,常见有马蜂(也称黄蜂或胡蜂)、蜜蜂、蚁蜂等。马蜂体大,毒性强,危害性大,如群蜂蜇伤很容易发生多脏器功能损害。我所10余年来用季德胜蛇药治疗23例单蜂蛰伤,效果满意,报道如下。一般资料23例均为我所门诊患者,5例蜜蜂蜇伤,18例胡蜂蜇伤,均为单蜂蜇伤。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6~  相似文献   

15.
药物組成: 壁虎1条:碱10g,鸡蛋60g。制法: 将上药共装入瓶内,密封,待壁虎完全溶液化后,即可应用。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通络止痛,软坚散结,用于治疗蝎、蜂螫伤及疮痈疖肿(包括无名肿痛)早期尚未成脓,皮肤未破渍者。用法以本品少许涂患处。蜂螫伤者,应先检查皮内有无毒刺,如有则应先挑出毒刺,挤出毒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蜂蜇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单蜂蜇伤采取口服季德胜蛇药及抗过敏治疗的同时给予局部治疗;对2群蜂蜇伤采取局部处理、碱化尿液、抗感染、营养支持、血液净化等综合治疗。结果:痊愈32例,好转12例,死亡8例。结论:群蜂蜇伤多属临床重症,死亡率高,必须及时采取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掌握悦目金蛛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分析毒腺形态与体量的相关性,优化明确制毒路线,获得较纯生理活性较高的蜘蛛粗毒.方法 通过毒腺形态解剖,借助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毒腺形态与蜘蛛体量的相关性;采用毒腺解剖法直接获取性质稳定和最多量的蛛毒粗品,以鸡红细胞为模型检验了粗毒效价,探索了毒素离子通道抑制类型.结果 毒腺重量与体量呈正相关,按照优化后的制备方法和技术线路,制得5 mg悦目金蛛粗毒;悦目金蛛毒素有促进红细胞凝集和裂解作用,在钙离子环境下毒素对红细胞的裂解作用更强.结论 利用毒腺解剖法能够获得最大量更高纯度的蛛毒,初步确定了蛛毒当中含有凝集素和磷脂酶两种成分.  相似文献   

18.
仇秋菊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8):174-175
目的:总结对毒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0例黄毒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过积极的护理后,24例痊愈,6例好转,无一例死亡。结论:对这类患者我们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注意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早期进行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王晓华  张国权 《气功》2010,(8):736-737
夏季正是蚊虫蜂蝎等繁琐殖孽生与活动猖獗的时期,由于天气炎热,人们着衣单薄,难免会被蚊虫叮咬、蜂蝎蜇伤,导致皮肤瘙痒或疼痛难忍,造成红肿、化脓、溃烂等皮肤感染,甚至引发过敏性休克,致人死亡。这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随着林业,养蜂业的发展,人群中发生蜂虫蜇伤的机会也在增多,蜂虫蜇伤,多以局部的过敏反应为主,也可涉及到多系统多器官,因而具有多种表现,现总结我院近年来收治10例蜇伤过敏反应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