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赵洁敏  吴昌平 《癌症进展》2016,14(12):1195-1198
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综合治疗的发展、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多原发癌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多原发癌症的发生与遗传、抗肿瘤治疗、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多原发癌症需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相鉴别。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影响多原发癌症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研究多原发癌症对癌症机制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多原发癌中消化道多原发癌所占比例最大,相对于单发病灶,多原发癌一旦漏诊或误诊,将直接影响患者手术术式、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情况。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该病认识的提高,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相较于日本等地,我国报道的上消化道多原发癌检出率差异较大。本文总结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诊断、临床特点、治疗、预后及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50例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多原发癌占同期收治全部恶性肿瘤的2.70 %(50/1848),其中双原发癌47例,三原发癌3例;7例次为同时发生,46例次为异时发生。首发癌发病部位高低顺序为消化道、乳腺、肺,第二原发癌高低顺序为消化道、肺、乳腺、生殖系统、鼻咽。经综合治疗,死亡病例中位生存期10个月,2例8年生存。结论 多原发癌易与复发转移癌相混淆,病理检查是诊断的关键,对于诊断明确的多原发癌,应予根治性治疗。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获较长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必须重视多原发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多原发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探讨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因素,以加强对多原发癌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
 从1879年Billorth报导多发性原发癌后,随着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断改进以及长期存活的病例增多,多发性原发癌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告渐增,尤其国外文献不仅二种、三种原发癌,最近陆续报道一个病人可患六种原发癌。1973年在意大利举行国际多原发癌的会议。  相似文献   

6.
多原发癌由Nisbet Billroth首先描述,是指同一宿主在同时或异时发生两个以上原发癌瘤而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诊断疾病方法的提高,多原发癌瘤报导相对增多,我院自1985年1月~1991年12月收治的肿瘤病人中,发现30例多原发癌瘤,现将其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长期存活的癌症患者逐日增多。在第一原发癌后,续生第二、第三原发癌的机会也随之增加,为提高对多原发癌的认识,作者就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10例、九七医院7例  相似文献   

8.
四原发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日益提高,恶性肿瘤患者长期存活的病例日见增多。所以近年来多原发癌的报告亦有所增加,但四原发癌国内文献报道较少。本院数十年来发现1例。  相似文献   

9.
上消化道多原发癌是指食管、贲门、胃同时发现两个以上的癌瘤,临床诊断不易。以往文献报道的病例均为手术和放射线诊断,以内镜诊断者甚少。1980年2月至1989年11月.我院内镜诊断上消化道癌916例,其中食管癌376例,贲门癌146例,胃癌388例,多原发癌6例。多原发癌占  相似文献   

10.
食管多原发癌国内外资料报告较少。我院自1975年1月至1985年5月经纤维食管镜(下称纤食镜)诊断食管瘤734例,其中经病理诊断或手术证实的食管多原发癌16例,占同期食管癌总数的2.18%。现通过纤食镜下形态学的观察,探讨食管多原发癌的病因、诊断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原发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对多原发癌的认识,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方法:报道1例卵巢癌同期并非小细胞肺癌的多原发癌病例,并通过文献复习,阐述其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诊治方法及预后。结果:1名54岁女性以卵巢癌收住入院,行胸部CT及病理穿刺活检诊断同时合并肺腺癌,遂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3周方案化疗,并肺部病灶射频消融。6周期化疗后,持续口服埃克替尼靶向治疗近13个月,肺部病灶较前明显缩小,卵巢癌无复发及转移征象。结论:临床需提高多原发癌的诊断意识,掌握多原发癌发病特点、诊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2.
1976年1月至1995年6月共收治多原发癌7例,其中男3例女4例,年龄在50岁以上,平均年龄66岁,同时癌1例,异时第二原发癌5例,异时第三原发癌1例,多原发癌部位以结直肠癌占多数,共6例次,其余分别为乳腺癌3例次,胃癌2例次,胆囊癌1例次,回肠癌1例次,子宫癌1例次,多原发癌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根据1932年Warren提出的诊断标准,对多原发癌的认识有重要临床意义:1.勿轻易将第二原发癌误诊为转移癌而放弃治疗。2.对第二原发癌如能及时诊断治疗,预后同原发癌同样良好。3.对不同器管的同时原发癌应尽可能一期切除,以免丧失时机。4.结肠癌的同时多原发癌转移多见,手术时应探查全结肠,以免遗漏病变。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四重癌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原发癌是指2个或2个以上器官发生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尸检为1.2~5.7%,临床报告为0.59~2.45%。随着肿瘤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多原发癌中以双原发癌为多见,对于原发性四重癌的发生较为罕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多原发癌     
多原发癌叶文飞,王殿昌(福建省肿瘤医院350014;天津市肿瘤医院300060)关键词癌,肿瘤转移,诊断,治疗Billroth最早提出多原发癌的定义。Warren和Gates又进一步提出修订诊断的标准。随后上述诊断标准逐渐被应用于常见多原发癌,并提出...  相似文献   

15.
讨论近年来尽管临床医生对多原发癌的认识,有一定提高,但仍有约70%的多原发癌被误诊为复发癌或转移癌而疏于治疗。为了提高早期诊断率,必须注意鉴别诊断,主要为:①发生于两个器官的原发癌,其组织学类型可以各异,而转移病灶与原发癌组织类型相同;②新的原发癌多是单发的,而转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纤维结肠镜的普遍应用,对大肠多原发癌、重复癌的确诊率有明显提高。作者在1985年到1998年的14年中,先后使用纤维结肠镜对3610例进行了诊断,共发现患有各种大肠恶性肿瘤710例。其中患有多原发癌、重复癌的就有19例,占各种大肠恶性肿瘤例数的2.671%(19/710)。现将这19例的临床资料列表如下。从表中可看出,男性13例,女性6例,男性患者居多。年龄在50岁以下3例,50至60岁14例,60岁以上2例。很明显年龄在50-60岁之间是多原发癌、重复癌高发年龄段。本组大肠多原发癌、同时癌13…  相似文献   

17.
提高多原发癌的诊断与治疗(附6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原发癌自1879年Bilroth首次报告以来,近几年临床报告越来越多,由于多原发癌在临床症状,体征上与普通癌、转移癌之间无特异表现,故很难早诊、早治。随着现代诊断仪器的广泛应用,更多早期病例被发现。我院从1985年~1998年2个月共收治各类恶性肿...  相似文献   

18.
女性生殖器多原发癌较罕见,本文报告6例,并复习文献加以讨论。 一、一般资料: 本院自1963~1985年共发现女性生殖器多原发癌6例,年龄在45~60岁、第一原发癌为宫颈癌3例,外阴癌2例,卵巢癌1例。第一与第二原发癌的间隔时间,治疗方法和结果见(附表)。 二、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食管多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探讨食管多原发癌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00年10月至2008年1月经右胸行En-bloc切除的食管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分析食管多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并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相关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措施进行讨论。结果食管多发癌的发生率为9.6%。8例患者皆为男性,7例吸烟大于20包/d×年,4例嗜酒。病理皆为鳞癌。主癌灶多累及食管全层,次癌灶多为原位癌,部分病例伴有上皮不典型增生。全部患者接受食管癌En-bloc切除及胃食管左颈吻合术。1,3年生存率分别为62.5%和12.5%,中位生存期13个月。结论食管多原发癌的发生是区域癌化的结果;采用Lugol碘液染色下胃镜活检可提高食管多原发癌诊断率;行全食管切除可减少食管癌术后复发率;食管多原发癌发现时多偏晚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肠多原发恶性肿瘤的报道已日趋增多,患者可同时或异时出现多发癌。本文将我院1979~1986年间经钡灌肠检查的大肠多原发癌10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就结肠双对比造影在大肠多原发癌诊断中的作用,及X线表现和鉴别诊断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